國家破產之日:還原97亞洲金融風暴,韓國從暴富到破產僅用7天

2020-12-23 西西片場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聚焦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上個世紀90年代韓國發展的如日中天,漢城奧運會、亞洲四小龍、加入「經合組織」,這些舉世矚目的大事件預示著韓國邁入了發達國家陣營,振奮人心的報告鋪天蓋地,韓國民眾中高達85%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但今天這部電影證明,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1997年11月5日,華爾街的分析師向投資人發了一封緊急通知,那就是撤出所有在韓國的資金,這背後的原因自然是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風暴登陸泰國後,即將席捲整個東南亞。男主尹正學是一家理財貸款公司的員工,更是一個金融怪才,在收到上遊資本撤回資本的消息後,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辭去了這份人人羨慕的穩定工作。

尹正學辭職後並沒有著急找工作,而是有了另外的打算,他召集了自己曾經負責的土豪客戶,免費給他們上了一課,他判斷國家將在7天之內破產,而破產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輿信」,例如某個私營企業的小老闆一輩子勤苦工作,終於搞出了點名堂,趁著經濟形勢大好,他也想拓展自己的事業,沒有任何積蓄的他選擇向銀行貸款,以期票的形式,向銀行承諾到期後償還債務,而那時的銀行因為盲目自信而不做審核,也不清楚小老闆的行業有沒有前景,將來能不能賺到錢,很快就給他貸了款,而像小老闆這樣的貸款還有許許多多,因為當時的韓國銀行過於膨脹,他們自認為有多到花不掉的錢,這些錢來自於各種海外資本,而海外資本、韓國銀行、韓國老百姓這之間層層複雜的關係網,看上去是良性循環,但實際上這樣的關係非常脆弱,一旦其中的某個環節出錯,那麼整個金融帝國就會瞬間瓦解。

尹正學憑藉其金融天賦,察覺到了韓國即將面臨的危機,於是他建議這些土豪客戶們在韓元貶值之前,趕緊換回黃金,到時候就能狠發國難財,尹正學的言論慷慨激昂,但誰會信呢,不少客戶當場就離開了,認為他的這番話簡直是無稽之談,即便他說的是真的,國家如此危難,難道韓國政府會見死不救嗎?最後只有兩位土豪被尹正學說服了,他們決定加入到尹正學的計劃中,並且傾囊相助。

嗅出韓國破產的並非只有尹正學一人,任職於韓國銀行貨幣政策組的韓詩賢,其實早就提交了金融風暴即將席捲亞洲乃至韓國的報告,但總行長卻認為這是危言聳聽,韓國經濟穩固,怎會到破產的地步?但等到他反應過來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他們一群人逐級向各級領導匯報此事,最後終於見到了總統,現在的局勢就是留給韓國的時間不多了。原來早在去年8月份,大量的國外資本就開始撤離韓國,政府為了不讓韓元貶值,只能大量購買外匯,以韓國國庫僅存的一百五十多億美元來算,僅僅能支撐韓國7天,7天後,匯率暴跌,到時候韓元會變成廢紙,韓國面臨的只有破產。

最後總統委派韓詩賢組建緊急對策組,希望能夠力挽狂瀾,化解這場破產危機。韓詩賢認為金融風暴來襲,國家必須發出預警,每個老百姓都享有知情權,這樣才能減少財產損失,但財政次長卻認為這樣會引起社會恐慌,國家破產一事不能透露一點消息,他的這個決定讓無數老百姓家破人亡,卻無意中幫助尹正學一夜暴富。尹正學認為國家根本守不住匯率暴跌,韓元對美元會從1比800變成1比2000,這個時候買賣股票期權可是比買彩票還要賺錢,按照尹正學的預期,沒過兩天高達3000億美元的外資再度撤離韓國,立馬引起了社會恐慌,外匯市場5分鐘內就崩盤熔斷,無數人哭暈在這場風暴中,唯有尹正學數錢數到手抽筋。

前面舉例的小老闆投資的項目徹底慌了,除此外身上還背負著巨額債務,而像他這樣的小企業還有千千萬。之後韓詩賢進入各大銀行審核貸款,發現之前銀行盲目貸款的數額非常龐大,以至於現在大企業破產的數量與日俱增,韓國破產已成板上釘釘的事實。

這時財政次長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可以向國際貨幣組織IMF借錢度過此次難關,韓詩賢始終頭腦清醒,她清楚地知道IMF的套路,她們不是什麼慈善機構,只要韓國接受了他們的錢,經濟命脈就被他們扼住了,果不其然,IMF答應給韓國借錢,但拋出了條件無異於賣國條約,這些條件要麼開放外資推入,要麼是強行破產併購,要麼是勞務市場自由化,只要韓國接受其中的某一項,將來都會被IMF牽著鼻子走。韓詩賢明白此舉無疑於當賣國賊,當場就拒絕了這些條款,但這件事上她根本沒有否決權,財政次長在高層領導的授意下,決定接受IMF的錢,保住那些大企業,放棄中小企業及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這一決定導致韓國破產家庭無數,不少人因為頂不住壓力而走上絕路,失業率和自殺率不斷暴增。

此時的尹正學不僅在這次危機中保全自身,而且還大賺一筆,用這些錢低價收購大量房源,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擋他發財的腳步。20年後,尹正學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富可敵國的投資大佬,他的成功源於他堅信危機就是最大的機遇,於是默默等待著下一次風暴的來臨。韓詩賢已經年過半百,依舊做著經濟分析的工作,她的使命便是解決一場又一場的金融危機。

這部電影還原了97年韓國遭遇金融風暴的場景,文戲偏多,但導演卻被文戲拍出了戰爭片的感覺,電影中主角的臺詞猶如子彈一樣,隨時都要射穿生命,而事實上,金融戰爭就如同生命戰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無數人付出了生命,導演撕開一層層保護膜,將最難看的傷疤露出來,讓我們看到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但這些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更慘烈的也許還留在過去。

相關焦點

  • 98年金融風暴,韓國百姓生活慘狀,破產,跳樓走上絕路!
    先說下當年韓國金融風暴的大背景 當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始於1997年7月,由金融鍔索羅斯做空泰國貨幣開始,最終導致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隨後危機進一步波及鄰近國家,最後影響到整個亞洲各國的貨幣,股票,房產及其它實業,資產價格一路暴跌!
  • 國家破產之日 【韓國電影】免費分享
    《國家破產之日》是崔國熙執導的劇情片,由金惠秀、劉亞仁主演,於2018年11月28日上映。
  • 從國家破產之日到寄生蟲,韓國的民眾是怎麼過來的
    在一個現實的維度,在一個富有的國度當一個窮人,要比在一個貧窮的國家當一個窮人要好得多!這裡再說回另一部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國家破產之日》在部電影中,導演比較細緻地描述了一個窮人是如何從社會的最底層爬上韓國社會的金字塔的。巨大財富的背後,都隱藏著罪惡。——巴爾扎克這句話用來解釋這部電影再適合不過。
  • 過分真實,國家破產之日!
    如果離國家破產之日還剩下一個星期,你會去做什麼?做一個英雄,力挽狂瀾,做一個商人,大展投機,還是說現實中的人,絕大多數什麼也做不了。23年前,這項被電影稱之為「韓國國恥」的IMF協議被改編成了電影並搬大銀幕——《國家破產之日》同年這部電影獲得了年度票房冠軍。
  • 《國家破產之日》影評
    一、整體概述《國家破產之日》又名:分秒必爭、國家不渡之日。《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電影一開始展現出一報紙上顯示的韓國經濟狀況和鐘錶,這凸顯出韓國破產前的一周時間的緊迫性,然後整部電影主要圍繞金慧秀在片中飾演最早預見破產並開始尋找對策的韓國銀行通貨政策小組組長韓詩賢,面對複雜的體系和權利關係,她面前的道路可謂困難重重;劉亞仁飾演在危機中逐利的金融才子尹正學;法國影帝文森·卡索將飾演秘密入韓的IMF總裁。
  • 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一部政治意義大於票房和口碑的佳作
    《國家破產之日》是由崔國熙執導,金惠秀、劉亞仁主演的劇情片。本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講述國家破產前的一周時間內,想要阻止危機的人和追逐利益的人身上發生的故事。但是在韓國銀行總部,韓國銀行總長看了貨幣政策負責人韓時賢組長呈上來的最新經濟報告,已經魂不附體,距離韓國國家破產已經不到7天。立刻約見經濟部門的要員展開匯報和商議。
  • 又一部硬題材韓國電影,大尺度自黑,黑出新境界!-《國家破產之日》
    《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策源地在東南亞,之後波及到韓國。1997年底,韓國爆發金融危機,股市、匯市雙雙遭遇滑鐵盧,國民經濟陷入癱瘓。國家正面臨破產的危險。而《國家破產之日》講述的是正是這一時期內,各形各色的人孤軍奮戰的故事。該片一經上映就登上周末票房榜首的寶座,而且連續六天穩居票房榜冠軍,累計觀影人數達307.1324萬人次。
  • 《國家破產之日 국가부도의 날》韓語中字HD720P高清下載
    地區: 韓國   上映日期: 2018-11-28(韓國)   片長: 114分鐘   又名: 救韓大時代(港)、分秒幣爭(臺)、國家不渡之日、National Bankruptcy Day、Sovereign Default、Default----(豆瓣影評7.5分)   《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 【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和《無名之輩》高清速看!
    《國家破產之日》一部只看名字就特別吸引我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將鏡頭對準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講述了韓國破產前一周時間內發生的事。男主角劉亞仁則是金融投機者,他預感到國家會破產,不相信政府發表的那些穩定民心的聲明,也認定國家高層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 最「敢」拍的韓國電影,強推《國家破產之日》,看到內心沸騰
    例如說是韓國的那些現實的電影,其中一種就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一種,關於政府高官的國家破產之日。這部電影是2018年上映的,也就是說距離現在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國家破產之日起實施,韓國的一部現象級電影,一上映就拿了好幾周的票房冠軍。自己想一下也能看得出來,國家破產之日主要講的都是些什麼?
  • 金融風暴必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韓國在97金融危機面對國家即將破產的局面時,財閥,政黨,中產,投機分子,以及中小企業主和平民百姓各個階層的應變(假如跳樓也算一種應變的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結局。救韓?不存在的。大時代,那倒是真的。其實這是一部披著政治外殼的金融影片。
  • 「破產」的韓國曾遭遇了什麼?這部電影道出真相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劇後來在世紀之初,曾再次推出了一部續集。和前作不同,這部續集由亞視投拍。雖然這部亞視舊作在口碑與收視都未達到預期,但它以97亞洲金融風暴為背景原型進行的經濟剖析,即便放在今天來看,也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1997年韓國破產-奇蹟的背後
    20世紀60年代韓國依靠製造業和出口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了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蹟的亞洲國家,用了30年的時間從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成了現代化的工業國家。 自此韓國民眾民族自豪感空前膨脹,感覺自己的國家經濟十分強大,但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時候,韓國也沒有辦法置身事外,經濟遭受重挫,經濟增長掉到-6%以下,外匯儲備急速減少,韓元貶值了50%以上,這就說明創造了很多經濟奇蹟的韓國實則存在很多問題,經不起金融風暴的考驗,下面我們來說說有哪些問題。
  • 從國家破產之日到寄生蟲
    ——金大中,韓國第15任總統 2018年底,韓國上映了一部回顧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先大致說下情節(灰色字體為背景補充)。C(女)也是主角光環(劇情需要),說起亞汽車已經破產了,接下來就是外匯攻擊。按我們現在的外儲,距離國家破產,只有一周時間了。那時韓國的經濟,奇蹟主要靠兩個模式:政府主導下的大型企業發展戰略、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戰略。到96年,前49家企業佔韓國GDP97%!
  • 《國家破產之日》:1997年的金融危機,韓國給我們上了一課
    真實歷史事件是韓國電影取之不竭的靈感來源,從朝韓時政到各種社會問題,總有佳片出現,金融領域當然不會缺席,比如在1997年金融危機20年後,韓國就出現了一個紀念加反思的電影,主要就是講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時韓國的應對與絕望。金融危機來臨之時,三個不同階層加上芸芸眾生,反應都不一樣:首先是政府。
  • 電影資源推薦:國家破產之日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國家破產之日導演: 崔國熙編劇: 嚴成民
  •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在1997年金融危機中經歷了什麼
    作者洪椿旭(韓國)系經濟學博士,1993年就職於韓國金融研究院,27年來在韓國諸多有代表性的金融機構任經濟分析師。韓國為什麼會陷入外匯危機的泥潭?前些日子我看了一部有趣的電影名叫《國家破產之日》,講的是1997年韓國外匯危機發生的前因後果。但是我不能苟同大部分的內容,而且感到些許的遺憾。
  • ...核災片《福島50》開拍 韓國講述「國恥日」新片《國家破產之日...
    日本核災片《福島50》開拍左:渡邊謙 右:佐藤浩市據日媒福井新聞11月20日報導,影星渡邊謙和佐藤浩市將出演電影《福島50》。「福島50死士」(Fukushima 50)是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洩漏事故之後,國際社會對當時自願或被迫留下應急搶險者的稱呼。
  • 《國家破產之日》射偏了子彈
    相比之下,2018年上映的電影《國家破產之日》反而就顯得太過套路,又沒有驚喜。《國家破產之日》海報細細品味《國家破產之日》三條線:政府、平民和投機者,你就能感受到,影片主創團隊的野心,他們似乎想要打造一部韓國版的「《大空頭》+《華爾街之狼》」,但結果卻呈現出一種美劇外殼下的韓劇本質,一如網飛(Netflix)劇集的《王國》(又譯《李屍朝鮮》)。
  • 《國家破產之日》神作背後,是韓國3年重回經濟巔峰的雷霆手段
    韓國電影素來以敢於自黑而聞名,政府當局對於電影產業的開放態度也是國內電影人夢寐以求的。最近韓國便又出了一部神作——《國家破產之日》,將目光聚焦在韓國1997年金融風暴上面。今天淵某就想和大家聊聊韓國的這一次金融危機。這場危機的影響淵某就不贅述了,韓國便是在這一年從「高收入國家」跌回中等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