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聚焦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韓國電影《國家破產之日》,上個世紀90年代韓國發展的如日中天,漢城奧運會、亞洲四小龍、加入「經合組織」,這些舉世矚目的大事件預示著韓國邁入了發達國家陣營,振奮人心的報告鋪天蓋地,韓國民眾中高達85%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但今天這部電影證明,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1997年11月5日,華爾街的分析師向投資人發了一封緊急通知,那就是撤出所有在韓國的資金,這背後的原因自然是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風暴登陸泰國後,即將席捲整個東南亞。男主尹正學是一家理財貸款公司的員工,更是一個金融怪才,在收到上遊資本撤回資本的消息後,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辭去了這份人人羨慕的穩定工作。
尹正學辭職後並沒有著急找工作,而是有了另外的打算,他召集了自己曾經負責的土豪客戶,免費給他們上了一課,他判斷國家將在7天之內破產,而破產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輿信」,例如某個私營企業的小老闆一輩子勤苦工作,終於搞出了點名堂,趁著經濟形勢大好,他也想拓展自己的事業,沒有任何積蓄的他選擇向銀行貸款,以期票的形式,向銀行承諾到期後償還債務,而那時的銀行因為盲目自信而不做審核,也不清楚小老闆的行業有沒有前景,將來能不能賺到錢,很快就給他貸了款,而像小老闆這樣的貸款還有許許多多,因為當時的韓國銀行過於膨脹,他們自認為有多到花不掉的錢,這些錢來自於各種海外資本,而海外資本、韓國銀行、韓國老百姓這之間層層複雜的關係網,看上去是良性循環,但實際上這樣的關係非常脆弱,一旦其中的某個環節出錯,那麼整個金融帝國就會瞬間瓦解。
尹正學憑藉其金融天賦,察覺到了韓國即將面臨的危機,於是他建議這些土豪客戶們在韓元貶值之前,趕緊換回黃金,到時候就能狠發國難財,尹正學的言論慷慨激昂,但誰會信呢,不少客戶當場就離開了,認為他的這番話簡直是無稽之談,即便他說的是真的,國家如此危難,難道韓國政府會見死不救嗎?最後只有兩位土豪被尹正學說服了,他們決定加入到尹正學的計劃中,並且傾囊相助。
嗅出韓國破產的並非只有尹正學一人,任職於韓國銀行貨幣政策組的韓詩賢,其實早就提交了金融風暴即將席捲亞洲乃至韓國的報告,但總行長卻認為這是危言聳聽,韓國經濟穩固,怎會到破產的地步?但等到他反應過來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他們一群人逐級向各級領導匯報此事,最後終於見到了總統,現在的局勢就是留給韓國的時間不多了。原來早在去年8月份,大量的國外資本就開始撤離韓國,政府為了不讓韓元貶值,只能大量購買外匯,以韓國國庫僅存的一百五十多億美元來算,僅僅能支撐韓國7天,7天後,匯率暴跌,到時候韓元會變成廢紙,韓國面臨的只有破產。
最後總統委派韓詩賢組建緊急對策組,希望能夠力挽狂瀾,化解這場破產危機。韓詩賢認為金融風暴來襲,國家必須發出預警,每個老百姓都享有知情權,這樣才能減少財產損失,但財政次長卻認為這樣會引起社會恐慌,國家破產一事不能透露一點消息,他的這個決定讓無數老百姓家破人亡,卻無意中幫助尹正學一夜暴富。尹正學認為國家根本守不住匯率暴跌,韓元對美元會從1比800變成1比2000,這個時候買賣股票期權可是比買彩票還要賺錢,按照尹正學的預期,沒過兩天高達3000億美元的外資再度撤離韓國,立馬引起了社會恐慌,外匯市場5分鐘內就崩盤熔斷,無數人哭暈在這場風暴中,唯有尹正學數錢數到手抽筋。
前面舉例的小老闆投資的項目徹底慌了,除此外身上還背負著巨額債務,而像他這樣的小企業還有千千萬。之後韓詩賢進入各大銀行審核貸款,發現之前銀行盲目貸款的數額非常龐大,以至於現在大企業破產的數量與日俱增,韓國破產已成板上釘釘的事實。
這時財政次長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可以向國際貨幣組織IMF借錢度過此次難關,韓詩賢始終頭腦清醒,她清楚地知道IMF的套路,她們不是什麼慈善機構,只要韓國接受了他們的錢,經濟命脈就被他們扼住了,果不其然,IMF答應給韓國借錢,但拋出了條件無異於賣國條約,這些條件要麼開放外資推入,要麼是強行破產併購,要麼是勞務市場自由化,只要韓國接受其中的某一項,將來都會被IMF牽著鼻子走。韓詩賢明白此舉無疑於當賣國賊,當場就拒絕了這些條款,但這件事上她根本沒有否決權,財政次長在高層領導的授意下,決定接受IMF的錢,保住那些大企業,放棄中小企業及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這一決定導致韓國破產家庭無數,不少人因為頂不住壓力而走上絕路,失業率和自殺率不斷暴增。
此時的尹正學不僅在這次危機中保全自身,而且還大賺一筆,用這些錢低價收購大量房源,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擋他發財的腳步。20年後,尹正學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富可敵國的投資大佬,他的成功源於他堅信危機就是最大的機遇,於是默默等待著下一次風暴的來臨。韓詩賢已經年過半百,依舊做著經濟分析的工作,她的使命便是解決一場又一場的金融危機。
這部電影還原了97年韓國遭遇金融風暴的場景,文戲偏多,但導演卻被文戲拍出了戰爭片的感覺,電影中主角的臺詞猶如子彈一樣,隨時都要射穿生命,而事實上,金融戰爭就如同生命戰爭,在這場金融危機中,無數人付出了生命,導演撕開一層層保護膜,將最難看的傷疤露出來,讓我們看到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但這些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更慘烈的也許還留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