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視角看人肉搜索事件

2020-12-23 遊戲與法研究中心

這是「遊戲與法研究中心」的第81篇原創。

「人們無法通過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美好的目的。

因為手段是種子,目的是樹。

人類必須為所有的人類衝突找到一種解決辦法,一種排除復仇、侵略和報復的辦法。

在你反對一切罪惡和暴行的時候,就必須同時放棄任何不正當的手段。」

馬丁·路德·金的這段話,很好的詮釋了從法律的視角如何看待「人肉搜索」。在網際網路的歷史上,有一些非常知名的「人肉搜索」案例,例如:姜巖死亡博客事件、虐貓女事件、銅須門事件等。

人肉搜索在本質上,引發了我們對於隱私權的探討。

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中,人格權編規定了人格權的一般規則,並對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等作了明確規定。針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在現行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作了一些規定,進一步強化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努力從民法角度回應社會關切,並為下一步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留出空間。

一些人肉案件的被人肉者,往往在當時引起了民憤,而越是在這種時刻,越要保持理智,不要總去看自己想看到的東西,更不要對輿論焦點進行「網絡審判」。不公正的程序一定會帶來不公正的結果,這就是「毒樹之果」。

為何君子要一日三省吾身?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或多或少的幽暗,君子雖論行不論心,但依然要寧靜致遠,養心修德,以免行為被幽暗之思所支配。

公民的隱私權與知情權在很多情景下,是需要平衡的。將公民的信息以「人肉搜索」的手段公之於眾,此時隱私權是否要優先於知情權?而將犯罪嫌疑人的個人信息公之於眾,涉及到公共利益,此時的知情權是否要高於隱私權?

羅翔教授曾說,「人肉搜索」讓我們思考道德批判與隱私保護的限度問題,焦點的問題其實就是隱私權和知情權表達自由的衝突。人的本性總是希望更多的知道他人的信息,但是又不希望自己的信息過多的洩露,我們喜歡八卦別人,但不喜歡自己被八卦,我們喜歡窺探別人,但不喜歡自己被窺探,這就是人性。這個世界很多的時候,不是善與惡的對決,而是善與善的對決。

魏徵曾說:憎者唯見其惡,愛者止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慎。

相關焦點

  • 「人肉搜索」面前人人自危,「始作俑者」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
    5月31日,在廈蓉高速藍山洪觀服務區發生一起自殺事件,兩人死亡,一人經搶救暫無生命危險,這三個人是一家人。這一家人曾於5月2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一小區自殺,所幸被當地警方及時救下。接二連三的慘劇引發廣泛關注,很多網友認為,「人肉搜索」、網絡暴力是背後 「元兇」。與此同時,亦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因「人肉搜索」行為導致傷亡,「始作俑者」是否也應承擔法律責任?
  • 知乎女神詐騙案:如何看待人肉搜索?
    同樣,我們在搜索的時候,搜索到虛假內容,造成了損失,搜索的平臺應該不應該負擔責任?而在這次的詐騙案,也有網友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知乎究竟有沒有責任? 其實這個問題,在十多年前BBS時期就暴露過,當時有過一些傷害名譽權的帖子,就刪除不刪除的問題,當事人與網站發生過法律糾紛。 道理的討論五花八門,網民意見不一,目前的法律也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 「人肉搜索」或涉嫌多重違法 應如何追責?
    此事件開創了「人肉搜索」的先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被稱為「人肉搜索」的網際網路搜索行動誕生了。2007年12月,北京31歲女白領姜巖從24樓的家中縱身跳下,用生命聲討她的丈夫和第三者。姜巖自殺後,她生前的「死亡博客」被公之於眾,引發網友對其丈夫王菲及父母、第三者的「人肉搜索」,並將王菲及其家人個人信息披露於網絡。
  • 人肉搜索的罪與罰
    與男孩泳池發生衝突後遭人肉搜索不堪網絡暴力 德陽安醫生吞藥自殺男孩3親屬被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昨開庭審理以為是道德審判的正義之舉可肆無忌憚曝光本就帶著觸犯法律的原罪在熱點事件不時反轉的當下人肉搜索更易演變成荒蠻的網絡暴力個人信息不可侵犯與違法風險相伴的是法律懲戒
  • 抵制網絡暴力,拒絕人肉搜索
    也許可以用網上流傳的一句話來形容人肉搜索的魅力,「如果你愛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會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為那裡是地獄......」事件發生後,劉鑫及其家人被網友「人肉搜索」,青島一位阿姨不幸「躺槍」。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潘女士稱,從當年11月12日開始,其母親不斷接到陌生號碼來電,「(電話)接通了,對方要麼破口大罵,要麼不說話。掛斷後,仍不斷有陌生號碼打來。母親以為我在外面得罪了什麼人,當時被嚇壞了。」據潘女士粗略統計,短短三天,她便接到2000多條騷擾電話和數百條辱罵簡訊。
  • 方法簡單粗暴,後果觸目驚心——如何防範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指在網際網路上集合眾多網民的力量搜索信息的方式,針對某個個人的信息搜索也稱「網上通緝」;它區別於谷歌、百度等傳統網際網路機器搜索,變單一的查詢過程為「人找人、人問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的協作、分享信息的過程;從誕生之日起,「人肉搜索」就與個人隱私等問題相關聯,遊走在法律與道德邊緣。2006年3月,虐貓事件,參與虐貓的三個關鍵當事人都被人肉搜索找到。
  • 遭遇人肉搜索,你該怎麼辦?
    遭遇人肉搜索,你該怎麼辦?、心理專家最近,關於「人肉搜索」再次引發網友熱議,上了熱搜。一種聲音說:人肉搜索有用,比如有車撞人後逃逸、當第三者、亂插隊……「人肉」一下,找到這些無視法律法規、無視道德底線的人!讓他們無立錐之地!有的網友說:「人肉搜索」是侵犯個人隱私!人肉搜索為什麼要禁止?
  • 「人肉搜索」製造太多悲劇鬧劇,要禁止得有「法」有「治」
    也許是巧合,在明令禁止人肉搜索的網信辦新規發布之際,曾轟動一時的「德陽女醫生自殺事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2018年8月,該醫生在酒店泳池與一名男孩發生糾紛後遭對方家人
  • 明令禁止人肉搜索:「我不想再被扒光了」
    有人曾說過一句話: 「人肉搜索」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維護社會道德正義,另一方面卻在不斷侵犯公民隱私權和名譽權。 深以為然。 仔細想一想,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來控制「人肉搜索」,後果將不堪設想。
  • 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時間:2018-02-27 09:0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 Doxxing也可以拼作doxing, 它指的是利用網際網路發布和收集個人和私人信息, 然後在網上公布這些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人肉)。
  • 人肉搜索明令禁止!還記得那些被「人肉」傷害過的人嗎?
    電影《無形殺》、《搜索》曾一度引發民眾對於「人肉搜索」的討論,日前,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登上微博熱搜,「人肉搜索」這一話題再次引發網友熱議。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
  • 人肉搜索:鍵盤一敲,人命一條?
    前段時間出差,返程的時候在飛機上看了一部陳凱歌導演的老電影《搜索》。 這部電影講的是網絡時代,因為「人肉搜索」技術,導致一個飽受指責的年輕女性走向自殺的故事。 在這個年代,「人肉搜索」更多的變成了娛樂大眾和滿足好奇心的利器,同時,它也可能會成為一種殺人的工具。
  • 遭同事陷害、被人肉搜索、遇丈夫出軌…三十而已,遇到這些事記得用法律回擊
    專業看(吃)劇(瓜)當然少不了法報君的身影今天我們來追《三十而已》劇中三人在不斷追尋自我的途中遇到許多糟心事,但其實她們遇到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起來看看《三十而已》中隱藏的那些法律點吧!
  • 遭同事陷害、被人肉搜索、遇丈夫出軌……三十而已,遇到這些事記得用法律回擊!
    專業看(吃)劇(瓜)當然少不了法報君的身影今天我們來追《三十而已》該劇通過講述王漫妮(江疏影飾)、顧佳(童瑤飾)、鍾曉芹(毛曉彤飾)三人各色生活的糾葛,展示出現代都市女性群像,共同探討都市女性婚戀觀及生存法則,超強的代入感引發了多個年齡段觀眾的情感共鳴。
  • 網絡暴力人肉搜索到底多可怕?這部電影幫你找到答案
    前段時間四川德陽一位女醫生在遊泳池被小男孩的一些舉動和男孩家長發生衝突,事後男孩家長通過人肉搜索和網絡輿論致使女醫生自殺。上周某網友因為在網上發布不喜歡《魔道祖師》作者墨香銅臭的言論,遭到了《魔道祖師》極端粉絲的人肉搜索和言語威脅,最後不堪人肉壓力導致自殺。自殺未遂後,極端粉絲們又假扮關心受害者的路人對受害人進行二次搜索,曝光了受害人所在的醫院。
  • 人肉搜索虐貓男地址,給其老家寄花圈壽衣,你們真的過分了
    事件發生之後,當地警方迅速對該男子實施了逮捕,社會各界人士也都紛紛發聲,譴責男子的行為,同時也有不少的動物保護協會人士前往寵物醫院查看母貓的傷勢,母貓死亡之後,還為其舉行過火化儀式。得知母貓死亡的消息,不少網友非常憤怒,在網上人肉搜索該男子地址,購買了花圈壽衣等一些殯葬用品寄往了該男子老家,據了解,該男子長期在外工作,老家只有75歲的爺爺奶奶居住,老人家的身體不是很好,快遞點的工作人員說有一大包殯葬用品還在快遞點,都是寄到這一家的。
  • 如何防止自己被人肉搜索到? l 知道
    關於網絡暴力,很多人都會想到2012年上映的電影《搜索》,該片以網絡暴力為主題,直擊網絡暴力及其危害這一現實,同時蘊含多重關於人性的思考,是一部值得當代人學習和思考的影視作品。網上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人肉搜索他,你就會很快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一個人,人肉搜索他,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樣的段子博得大家一笑的背後,也往往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 法國將打擊「人肉搜索」警察,有人擔心「會助長暴力執法風氣」
    據法國《世界報》21日報導,法國曾出現警察身份信息被「人肉搜索」導致的事後報復、強姦案甚至兇殺案。警察工會對這一法案表示支持,法國內政部長熱拉爾德·達爾馬寧也強調,這是維護「保護民眾安全之人」的法律。然而,很多人認為,若不能拍攝和公布此類圖像,類似「馬克龍前保鏢打人事件」等醜聞就得不到揭發,反而會助推暴力執法之風。
  • 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流量造假……這些統統明令禁止了!
    隨著網絡媒體的流行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流量造假等問題越來越頻發注意了!3月1日起,治理辦法來了!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流量造假……這些統統明令禁止了!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
  • 人肉搜索,裸照、身份證、微信記錄…全在這上面,被萬人圍觀
    百度百科前言:中文名:人肉外文名:Cyber Manhunt涵義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搜索,調查應用範圍對某負面人物、事件人物或單位人肉:人肉,即「人肉搜索」的簡稱,網際網路時代新生詞語,指利用現代信息科技將人的真實身份調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