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裸照、身份證、微信記錄…全在這上面,被萬人圍觀

2021-02-14 群果果工作室

百度百科

前言:

中文名:人肉

外文名:Cyber Manhunt

涵義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搜索,調查

應用範圍對某負面人物、事件人物或單位

人肉:

人肉,即「人肉搜索」的簡稱,網際網路時代新生詞語,指利用現代信息科技將人的真實身份調查出來。通過網際網路各種手段,將相應的人的身份信息全盤託出,以達到某種查證或公開某人信息的目的。

現實中,一般是指民眾對某負面人物、事件人物或單位予以調查。

詳見「人肉搜索」詞條。

名詞解釋:

在網絡上一般可以理解為「人肉搜尋引擎」[1]的簡稱。是網友們習慣知道了人肉搜索以後的簡單稱呼,對於新上網的網民來說,可能陌生,可以詳見「人肉搜尋引擎」詞條.(摘抄如下):

顧名思義,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現代信息科技(電視、電腦、廣播、新聞報刊等),變傳統的網絡信息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碰人,人擠人、人挨人的關係型網絡社區活動,變枯燥乏味的查詢過程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聲呼喚驚醒萬顆真心,千方百計的搜索體驗。人肉搜索不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揭露「某某門」背後的真相,為某三某七找到大眾認可的道德定位,還可以在網絡無法觸及的地方,探尋並發現最美麗的叢林少女,最感人的高山牧民,最神秘的荒漠洞窟,最浪漫的終極邂逅…… 人肉搜索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而與刺青、美白、護膚、減肥等直接在人肉上施行的種種行為無關。

運作機制:

人肉搜尋引擎是指利用人工參與來提純搜尋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種機制,實際上就是通過其他人來搜索自己搜不到的東西,與知識搜索的概念差不多,只是更強調搜索過程的互動而已。搜尋引擎也有可能對一些問題不能進行解答,當用戶的疑問在搜尋引擎中不能得到解答時,就會試圖通過其他幾種渠道來找到答案,或者通過人與人的溝通交流尋求答案。貓撲的人肉搜尋引擎就是其中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後面我們會根據貓撲的人肉搜尋引擎給出一個更加具體的描述。

OK參考完百度百科我們正文開始。

打開首頁看到這網站站長也是挺有心思的,從排版到風格,都在向維基百科學習。

打開後,就會看到一條醒目的公告。

截圖裡文字比較多,我就挑重點解釋下。

主要是該站的一些聯繫方式,投稿途徑之類的。

倒是最後一句,「站長寄語」,吸引了我的目光。

「****旨在揭露並記錄事實,希望各位以正確態度看待本站,以被收錄者為戒,切勿重蹈覆轍,遭人唾棄。」

看起來,這站長是個嫉惡如仇的狠角色。

重頭戲往往是在後面。在公告的下面,就有一個版「C 位出道」這位的少年,被「掛」在最顯眼的位置。

長話短說,上面這位少年,貌似和之前的「血小板吧」被爆的事情有關。

點進去詳細頁面,裡面的資料,讓我震驚

不算圖片,把文字複製到 word 裡面,有足足 34 頁之多。全部看完讀懂,起碼要花兩個多小時。

放在資料頁最前面的,是他的姓名,以及社交平臺上用過的 ID。

還有像地圖炮,帶節奏,造謠,精分,炒作等等,這些「能力」介紹。

接著就是他做過的事。

對這些,興趣不大。倒是熱心群眾的人肉搜索能力,讓我大開眼界。

不僅僅是他,父母,親戚,兄弟,讀什麼學校,戶口地址,整個家族都被翻出來了。

做什麼生意,都能調查得清清楚楚,店鋪在哪,甚至後面店鋪搬家,也能追查到。

工商信息,總店地址,分店地址,甚至還貼上了地圖。

微信號什麼的,就太簡單了。

鵝且,一查就是全家,一個都沒落下。

基本上,如果你有幸上榜,做什麼職業,家裡幾口人,甚至搬家換地址都沒用。要找你,就是敲幾下鍵盤的事。

在這個資料頁裡,撰寫的人,甚至比你自己還要了解自己。

可別以為,這就結束了。

一般越到後面,就會越勁爆。

我找到另外一個」上榜」的人,發現居然是個妹子。

我大概瞄了一眼簡介,大概知道事情的緣由。

簡單來說,這個叫吳女士的妹子,裝自閉症騙錢,還捏造生母宮外孕,抑鬱症,教唆自己賣內褲等等。

因為這個妹子還愛玩 Cosplay,但貌似質量一般般,被人取名「原味坦克」。

首先,基本的信息,肯定被人肉出來了。

還附贈她家店鋪實拍,和全家福各一張。

各種炒作的黑歷史,自殘,詛咒親媽等等。

以及騙錢不還的截圖證據。

整個頁面,收集了非常多的黑歷史。各種訛詐,辱罵,甚至一些個人的動態,全部都被收集到。

一些私密的生活照,也全都被擺出來。

最後連豔照都能搜出來,而且還附帶視頻下載..

收集的資料非常全面,個人黑歷史,多得數不完,隱私什麼的,更不在話下。

鵝且,這個網站收集的數量,遠超出你的想像。我看到的,目前的條目數,已經達到 914 條。

一旦上榜,即使你換社交平臺帳號,換手機號,加密網盤,註銷微信,都沒用。要找你,天涯海角都能找到。

更好玩的是,網站的最底部,有一條「名言警句」。

最後作為奉公守法的六號線站長,我勸各位,不要以為在網絡世界就能瞎玩瞎折騰。做人,要有最基本的底線。

說不定,你哪天做了不該做的事,惹到不該惹的人,就有可能就上這個榜。

So,你不要以為網絡無禁忌,可以隨心隨意,反過來,網絡也能隨時毀了你,一輩子那種。

相關焦點

  • 黑科技|寶寶不哭,人肉搜索方法解析
    這才造成了短時間內一連串帳號被破解的悲慘遭遇。三、微信朋友圈你認識你的所有微信好友嗎?你一定會回答「不」。那麼,你又怎樣確定自己的朋友圈裡是不是潛伏著一個無間道呢?如果你看到微信上有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加你好友,看頭像還確實認識,你會通過驗證嗎?正常人十有八九會通過驗證。
  • 遭遇人肉搜索,你該怎麼辦?
    遭遇人肉搜索,你該怎麼辦?一種聲音說:人肉搜索有用,比如有車撞人後逃逸、當第三者、亂插隊……「人肉」一下,找到這些無視法律法規、無視道德底線的人!讓他們無立錐之地!有的網友說:「人肉搜索」是侵犯個人隱私!人肉搜索為什麼要禁止?
  • 方法簡單粗暴,後果觸目驚心——如何防範人肉搜索
    這是國內第一次全國性成功人肉搜索行動,也第一次引發關於人肉搜索的巨大爭議。之後,從「銅須門」事件、賣身救母事件、郭文珺尋父事件、遼寧罵人女事件到如今的人肉搜索事件,人肉搜索成為網絡暴力的代名詞,一次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人肉搜索和時刻伴隨它的巨大爭議不是中國的專利。2005韓國「狗屎女」事件導致當事人自殺,2008年3月美國網民人肉搜索揪出虐殺幼犬士兵,而這只是兩起引發全球關注的事件。
  • 人肉搜索:鍵盤一敲,人命一條?
    這種人肉行為往往由多人參與、利用搜尋引擎提供的信息進行資料整合,達到曝光某個人真實信息的目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手機號、身份證號、家庭註冊、照片、工作單位、戶籍信息等。  「人肉搜索」能搜集到的信息基本都是能在社交網絡搜集到的,比如QQ空間、朋友圈、微博等都可能洩露你的個人信息,這一點毋庸置疑。
  • 「人肉搜索」或涉嫌多重違法 應如何追責?
    近日,「德陽女醫生自殺事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人肉搜索」也再次引發關注。這名女醫生的丈夫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他曾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報案,四川省綿竹市人民檢察院於2019年對洩露信息的人正式提起公訴,但開庭時間至今未定。
  • 「凌晨兩點,我的裸照被1000萬人圍觀」
    這一炸,不僅讓男主陳冠希粉身碎骨,更是讓當時的90%香港一線女明星惹上了一身騷。那一天,先是天涯社區的一個叫做「奇拿」的網友,在成人版塊貼上了陳冠希和鍾欣潼的裸照。一開始,這樣的照片,只是攝影師對客戶的日常記錄。逐漸的,拍攝者和拍攝對象發現,日常照片尺度越大,就能吸引越多人的眼光,於是照片開始變味。
  • 頂級黑客歡樂解析:寶寶事件中人肉搜索的七種方法
    這表示很可能已經有黑客攻陷了二人至少一部手機。二、弱密碼——紙糊的門鎖現實世界中的情況是,幾天之內宋喆的所有郵箱、人人網、京東帳號似乎都已經被攻破。黑客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根據爆出的信息,林偉為我們簡單地梳理了一下他被「社工」的步驟:1、手機號、身份證信息被網友通過社工庫洩露。(身份證上包含住址,但後來證明此居所已被出售。)
  • 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時間:2018-02-27 09:0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 Doxxing也可以拼作doxing, 它指的是利用網際網路發布和收集個人和私人信息, 然後在網上公布這些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人肉)。
  • 知乎女神詐騙案:如何看待人肉搜索?
    三、人肉搜索與法律制度 對於這起詐騙案,詐騙者的信息是通過社會工程學,即所謂的人肉搜索獲得的。如今,一個人如果沒有從一開始就處心積慮消除網絡上的個人信息,那麼他很容易被人肉搜索出真實信息。 人肉搜索合法嗎?必然不。現實中也有許多因為人肉搜索而導致的鬧劇和悲劇。
  • 飛書遭微信全面封禁,國家版 「 健康碼 」 來了,人肉搜索被明令禁止
    飛書遭微信全面封禁,國家版 「 健康碼 」 來了,人肉搜索被明令禁止 2020-03-01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孫楊公布檢測人員身份證號主檢官遭人肉 曾許諾保護隱私轉眼信息就...
    是在人肉搜索孫楊的主檢官,把她所在的公司、她的照片全都發在微博上然後罵她是「醜八怪」,然後號召全國人民不要放過這個漢奸。 如果只是網友,也就算了,網友一貫如此,我們早該知道出不出臺什麼「禁止人肉搜索」的法案,網友都還是會這樣。
  • 「人肉搜索」製造太多悲劇鬧劇,要禁止得有「法」有「治」
    「人肉搜索」,5天后因不堪壓力自殺身亡。 這起令人扼腕的自殺事件,與陳凱歌導演2012年的電影《搜索》劇情高度相似,自殺身亡的女醫生幾乎是影片中「葉藍秋」的翻版。同樣緣起雞毛蒜皮的小糾紛,同樣是蓄意煽動的「人肉搜索」,同樣是無休無止的網絡暴力,同樣以當事人自殺結局……遺憾的是,近些年因「人肉搜索」導致的悲劇似乎沒有減少跡象,反倒因社交媒體日漸發達而愈演愈烈。
  • 「人肉搜索」也能揪出真兇——《網絡謎蹤》
    這種形式十分新穎,幾乎可以說是首創(不過我隱約覺得在這之前好像就有相同或類似的形式……)說到類似的播放形式,最近看的《愛情公寓5》有一集也用了類似的形式播放,不過《網絡謎蹤》用的是電腦,《愛情公寓5》則是用微信界面的方式播放。個人覺得電視劇裡的某一集用這種新奇的形式放鬆也是挺好的,比往常多了些變化與驚喜。
  • 罪惡的「N號房」:26萬人付費「圍觀」一場性侵
    這是一起從2018年開始發生在韓國惡性集體性犯罪,案犯們威逼利誘受害者們拍攝裸照,再用這些照片威脅她們並實施性犯罪,還將過程拍攝下來發布到了會員收費制的聊天群。由於這些聊天室都以1號房、2號房等數字命名,因此被稱作N號房。據韓國媒體SBS報導,「N號房」的會員多達26萬。
  • 一場性侵,26萬人圍觀:刷屏的N號房事件,最可怕的不是罪犯!
    一場性侵,26萬人圍觀這幾天,韓國「N號房」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看了事件的始末,內心的憤怒已無以復加,背後的罪惡簡直喪心病狂。更不可思議的是,N號房的圍觀男性多達26萬。然而,在欲望面前,這26萬人都選擇了沉默。其實,去年二月許多男性就知道了N號房,他們不僅沒有進行舉報,反而紛紛求連結。
  • 「惹惱了鍵盤俠後,我被人肉了」
    作者|小樣 「人肉搜索」這個詞我們已經不陌生了。 最近,《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 終於有了明確規定向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說不。
  • 人肉搜索的罪與罰
    與男孩泳池發生衝突後遭人肉搜索不堪網絡暴力 德陽安醫生吞藥自殺男孩3親屬被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昨開庭審理以為是道德審判的正義之舉可肆無忌憚曝光本就帶著觸犯法律的原罪在熱點事件不時反轉的當下人肉搜索更易演變成荒蠻的網絡暴力個人信息不可侵犯與違法風險相伴的是法律懲戒
  • 從法律視角看人肉搜索事件
    這是「遊戲與法研究中心」的第81篇原創。「人們無法通過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美好的目的。因為手段是種子,目的是樹。馬丁·路德·金的這段話,很好的詮釋了從法律的視角如何看待「人肉搜索」。在網際網路的歷史上,有一些非常知名的「人肉搜索」案例,例如:姜巖死亡博客事件、虐貓女事件、銅須門事件等。人肉搜索在本質上,引發了我們對於隱私權的探討。
  • 抵制網絡暴力,拒絕人肉搜索
    也許可以用網上流傳的一句話來形容人肉搜索的魅力,「如果你愛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會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為那裡是地獄......」那些被「人肉」傷害過的人12018年9月,某位老師因發表了對網絡小說《魔道祖師》的不滿言論,遭該書粉絲人肉搜索及人身攻擊。不堪騷擾的老師選擇自殺,經搶救後脫離危險。22018年10月28日,重慶萬州區長江二橋發生公交車墜江事故,當時曾有媒體報導稱,該公交車為躲避一輛小轎車,直接開入江中。
  • 人肉搜索明令禁止!還記得那些被「人肉」傷害過的人嗎?
    電影《無形殺》、《搜索》曾一度引發民眾對於「人肉搜索」的討論,日前,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登上微博熱搜,「人肉搜索」這一話題再次引發網友熱議。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