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將劉伯溫比作諸葛亮,可以看出世人對劉伯溫的敬意,特別是諸葛亮僅僅三分天下,劉伯溫卻能一統江山,無言中更顯劉伯溫的才能。
作為帝師的劉伯溫是有真才實學的,但他卻也有著讀書人的通病,為人孤傲,有著讀書人的傲氣。對於大明的重臣李善長,劉伯溫心裡其實是看不起的,因為李善長在前朝僅僅只是一個秀才,並沒有考取功名,而劉伯溫是根正苗紅的元朝進士。即使是對於大明皇帝朱元璋,表面上恭恭敬敬,內心也是看不起他的,至少朱元璋是這麼認為的。
一日朝臣集會,按慣例大臣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皆起身,只有劉伯溫依然長跪不起。朱元璋看到,也沒多想,接著說道:「劉愛卿平身。」但劉伯溫並未聽從,並揚言道:「臣不敢起身。」這反倒使得朱元璋疑惑了,忙問道:「劉愛卿為何不肯起身?」劉伯溫不緊不慢的說道:「微臣剛剛出了一個上聯,陛下並未說出下聯,所以臣不敢起身。」
朱元璋聽了又問道:「劉愛卿何時出了上聯,朕並未聽到。」劉伯溫道:「臣剛才已經說了。」朱元璋接著說:「既然如此,那就再說一遍吧!」劉伯溫當即道:「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聽完,卻沒等到上聯,又說道:「愛卿請說出上聯。」劉伯溫又道:「萬歲,萬歲,萬萬歲。」朱元璋虎軀一震,明白過來這是劉伯溫在戲弄自己,心中暗暗不滿,但表面依然不動聲色。反而哈哈大笑道:「平身,平身,平平身。」等到這時,劉伯溫才謝恩起身。但此事卻被朱元璋記恨於心。
朱元璋曾多次稱劉伯溫為:「吾之子房也(子房乃漢初三傑之一張良)。」劉伯溫的才華比之張良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惜為人過於剛正,嫉惡如仇,對上司沒有保持應有的尊重。
以劉伯溫的才能和功績,進封公爵本是水到渠成的事。可惜因為朱元璋對其不滿,最後只落得個誠意伯,一個伯爵。而與他一起隨朱元璋打天下,曾經地位相仿的李善長,徐達等人都得以位列公爵之身。誠然,劉伯溫自己是有責任的。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