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合肥意外地成為了網紅城市,從第一次被列入新一線城市到全球最牛風投城市,再到合肥今年GDP能不能過萬億的激烈討論,合肥這個以往的小透明第一次站到了舞臺的最中央,對於合肥的改變,讚賞者有之,批評者有之。
有人欣賞合肥的發展速度,對於其經濟發展給予肯定,有人覺得合肥搶走了太多的關注度,在尚未羽翼豐滿的時候太過高調難免傷仲永。
其實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無腦吹合肥的或多或少都跟房產有關係,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益。
那麼合肥這座城市是否是一座特別高調的城市呢?
據我了解,合肥的朋友基本都很清晰地知道合肥跟大陸主要城市如南京、杭州的差距,喜歡吃老母雞的合肥人跟喜歡吃鴨子的南京人其實沒有多大區別,每個人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收入有沒有提高、哪裡又開了家購物中心,放假去哪裡玩等等。合肥人也會抱怨合肥的工資相對偏低,畢竟網際網路發達時代,想知道南京、杭州同學收入實在太簡單了
至於合肥官方,最讓人詬病的應該就是對標寧杭了吧。其實我覺得這個定位也很正常啊,雖然經濟水平有差距,但是同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在落後的情況下對標先進難道也是錯的麼?
2019年,南京,杭州的GDP領先合肥不少,但是還沒到看不見車尾燈的地步,直到現在合肥仍然有著追趕南京、杭州的一絲機會。合肥沒有去對標上海、深圳我覺得就已經很不錯了,最起碼選了個相對靠譜的對象。
合肥也是在2020年正式提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合肥周邊的武漢、鄭州已經是國中城市,南京、杭州、濟南、南昌也早就紛紛喊出創建國中城市的口號,合肥能憋到2020年才喊出這句口號也算是不容易了,畢竟鄰居們都有共同的追求,合肥要是不參與進去,豈不是顯得過於另類?
合肥現在是處於什麼狀況之下呢?
合肥現在可以說是機遇跟挑戰並存的,機遇不小、挑戰也不小。
從大環境來看,合肥作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勢必會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國家重點投資打造的「軌道上的長三角」就讓合肥跟安徽受益匪淺,2020年底,安徽的高鐵裡程已經躍居各省第一。機場、高速也紛紛在安徽上馬,安徽的交通設施在現在跟未來將會突飛猛進。
從產業上看,合肥的產業基本都是引進或者自我培育,但是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剛剛進入合肥的時候都處於弱小階段,無論是最初的京東方還是現在的長鑫跟蔚來,都屬於前景非常遠大,但是企業成長過程都充滿兇險的類型,可以用高風險跟高回報來形容。
合肥跟江浙主要城市的收入水平存在明顯差距:合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僅落後於江浙的常州、南通、湖州、台州等城市,甚至還落後於省內的馬鞍山,在長三角核心區中,合肥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第16位,這個數據就說明了合肥在民富水平遠落于于江浙地區,幸福感往往就是跟收入水平有著直接關係。
合肥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於省內:作為內陸省份,安徽暫時沒有能力做到重點布局、全面開花,安徽省內的大多數城市仍然處於城市化前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作為強省會,合肥的強省會之路不是沒有上限的,在合肥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勢必要帶領兄弟城市共同崛起,如若不然,安徽除了合肥之外,將全面成為塌陷區,繼續淪為江浙滬的勞動力來源。皖北阜陽、皖南蕪湖、江淮地區的滁州等城市的崛起會以點帶面地撐起整個安徽版圖,滁州在努力承接長三角的產業轉移,蕪湖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合肥跟阜陽也在共建產業園,不過這條路仍然漫漫長。
縱觀合肥官方渠道每日發布的信息,其核心主題就是發展、發展、發展。如果一個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城市都被認定的高調的話,那麼全國城市應該都挺高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