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記者諾曼•卡森斯染上膠原蛋白疾病。醫生告訴他,這種病只有五百分之一的機率可以康復。
他突發奇想「人們都說負面情緒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那正面情緒就會為身體帶來正面影響嗎?」
死馬當活馬醫,卡森斯決定放手一搏。
他放棄了標準療程,並注射大量的維他命C,又跑去買了一堆喜劇電影,在家裡猛看,滿屋子的哈哈哈、哈哈哈...
敲黑板!重點來了!他的症狀真的開始緩解,最後竟完全康復。
和諾曼•卡森斯類似的事例,也可以在很多抗癌明星身上找到。在很多時候,人們的正面情緒確實會像一份催化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化學反應」可能會因為情緒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走向。
生命尚且如此,何況職場?
正面情緒用得好,職場晉升準沒跑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項目新,你會怎麼辦?
有人加班加點、聯繫人脈進行業內探討,忙而不慌亂,正面向上積極應對。坦然接受結果,把經歷都當做「財富」。
也有人怨聲載道,還沒著手先畏懼困難,一旦失敗就是社會不公、別人心懷不軌惡意加害。
如果兩人實力差別不大,前者往往一路平步青雲,而後者則多是在基層苦苦掙扎。
實力永遠是職場的決定項,但以何種情緒狀態面對則是關鍵輔助因素。
積極:努力總是不二法門
生活會有超乎認知的波瀾,職場有著始料未及的挑戰。而正是經歷了這些,才得以收穫成長。而助你安然度過這些「劫」的,絕大部分是你的實力能否掌控事態的變化帶來的衝擊。
所以,遇事抱怨有用的,要腦子幹什麼?如果你現有實力不足以hold,那麼收起你的崩潰焦慮。
首先,冷靜分析形勢,留給你補足的時間有多少?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快速提升?提升的方法有哪些?
一一解答後,就是著手去做。計劃羅列的再完美,不加以行動,也只是紙上談兵。
樂觀:看淡表面得失,結果不好≠失敗
職場中很多時候在起點可能就註定沒結果,但又不得不做。
調整好心態,達到目標固然值得追求慶幸。但一時得失,決定不了一世成敗。既然最後收穫不了結果,那過程中就要把每一步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成長。
人是有精神靈魂的,除了溫飽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同環境、命運鬥爭。
學會自我解脫,始終將自己保持在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勢上。擺正態度,如果面前看似——「上帝不僅把門給你關了,甚至窗都給你鎖了」,那就樂呵呵的把牆推了吧!
如何搞定職場友情?
很多人覺得難以定義職場有沒有友情這件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天嚷嚷皆為利往」,何況是在職場這個「唯利是圖」的地方。
今天你拉一個單子,那邊卯足了勁來套你的客戶。
今天你買件衣服,那邊明天馬上同款上身。
今天你的一個眼神,那邊馬上進行」大數據分析「考慮應對策略。
不討論有無,只講如何面對。你如何定義職場友情——保守你的所有秘密?對你的一舉一動感同身受?掏心掏肺以誠相待?
年輕人too young too simple,小妹不否認這種情感的存在,但普遍來說,你想法不少啊!所以你才會掏心掏肺之後,遍體鱗傷。
正視:職場友情可能確實不那麼純粹
首先要正視這種利益混雜的關係,不要否認逃避,不要自我麻痺。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話聽起來,顯得那麼無奈,但這確實是符合大部分職場的現實。
保持正視,不僅是為了保護自身,在這場成人遊戲中不被傷害。更有助於你理性分清對方的目的,以不變應萬變。
淡定:當回事你就輸了
你沒聽過一句雞湯嘛,「最有力的還擊,就是你的輕描淡寫」。
面對對方的惡意,如果這個時候你喪失理智,小脾氣忍不了,露胳膊挽袖子上戰場,才是正中對方下懷,認真你就輸了。
反而這時,如果你能保持從容淡定,按部就班的進行自己的生活,情緒的定時炸彈就會拋回給對方。小嫉妒演變成恨意,而這往往是引火燒身的開始。
對方模仿你,是因為嚮往美好的人和事物是共性,你不能阻擋別人追逐美的權利。
對方把你當做假想敵,是因為優秀的人才值得被追趕,如果一天沒人在意你的存在,那你才失去了職場競爭力。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我偏偏要給你拆穿!如果說有些事情命中注定要面對,那如何面對,就是你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