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周星馳與杜琪峯合作了一部《審死官》,在香港拿下4988萬票房,打破當時的票房記錄。
漂亮的戰果,讓兩人有了再次合作的機會。於是,一年後《濟公》橫空出世。
這部片子雖然名叫《濟公》,卻是實實在在的掛羊頭賣狗肉,只是用來歷史上的「人物殼」,其內容本身都是原創。
而作品的整體風格,表面上依然是周星馳典型的無釐頭喜劇,但是內核卻完全是以杜琪峯慣用的宿命論為主導。
電影的製作成本並不高,整體圍繞著一種詭異黑暗的氛圍進行營造。
雖然,杜琪峯和周星馳在這部影片的製作上十分用心,但是最終票房卻是差強人意,只收穫了2156萬票房,是周星馳同年上映的三部片子中票房最低的。
後來,被王英祥花了三千萬臺幣引入臺灣市場,依舊沒有濺起什麼浪花。於是,王晶便開始炮轟《濟公》,說港片的頹敗就是從這部片子開始的。
可是,這部片子真有那麼爛嗎?今天,我們就詳細的解剖一下。
一、故事情節
如果把周星馳式的無釐頭喜劇情節剔除,電影本身講得就是一個因果循環的故事。
先是降龍羅漢不滿天庭以天地萬物為芻狗的做事風格,在天庭大吵大鬧,最後惹火了玉帝,想要徹底把他變為芻狗。
然後在觀音的說和下,玉帝才勉強答應放過降龍羅漢,給他一個恕罪的機會。但是,降龍羅漢必須用自己的真誠去度化三個人,令他們誠心悔過。期間,不允許使用任何法術,否則約定作廢。
於是,便有了降龍羅漢臨凡,化身李修緣成為李茂春家的公子。
李修緣長大後遇到了那三個玉帝讓他去度化的三個人,他們分別是九世乞丐朱大常、九世娼妓小玉和九世惡人袁霸天。
為了改變他們的命運,李修緣先是強行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卻發現根本沒有什麼作用。
相處下來,他慢慢發現,原來在他們三個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弱點。只有讓他們打開心結,重新找回自我,才能夠徹底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可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還沒等李修緣有所行動。乞丐便被袁霸天打死了,而小玉也因情所傷,最後自毀容貌。袁霸天直接就抹脖子自盡了。
李修緣為了找回乞丐的魂魄,便使用金身在陰陽兩界穿行,但是卻被黑羅剎算計,丟了金身,還引出了黑羅剎現世。最後,李修緣為了保護天下黎民,選擇了與黑羅剎同歸於盡。
整個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看似悲劇收場,但是卻包含因果循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深刻道理。乞丐雖然被袁霸天打死了,但是卻找回了自尊,再次轉世成為了一個富家公子。而小玉雖然自毀容貌,卻是離開了勾欄,過起了尋常人家的生活。而袁霸天也深感罪責,決心不在為人。
而降龍羅漢雖然最後與黑羅剎同歸於盡,但是卻勝了玉帝,再加上殺死黑羅剎立了大功,便晉升為降龍尊者。
整個故事雖然跟李修緣或者濟公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卻離奇有趣,飽含哲理。只是,加上周星馳的搞笑情節後,就顯得有些不夠嚴肅了,在感官上顯得有些不上不下的,讓人不知道是該笑好還是該哭好。
二、妝容
說起濟公,我們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身影就是遊本昌老師。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並不熟悉,但是當年遊本昌老師的濟公可是火遍大江南北的。
事實上,遊本昌老師在塑造濟公這個角色的時候,也確實參考了很多書畫作品裡的形象。即便當年的觀眾沒有看過遊本昌老師的《濟公》,也肯定從各種書畫作品中了解過濟公的形象。
而周星馳塑造的濟公形象,首先不說年齡上有出入,就是披頭散髮的外形也不是濟公應該有的樣子,反而更像是一個戴上僧帽的乞丐。
其實,對於一部電影來說,主要角色的形象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開始就不討喜,那麼再好的劇情也會顯得非常乏味。
而朱大常的形象更是非常影響觀感,與現實中的乞丐完全是兩碼事,多少有些失真的意思。
本來演員的形象就是走的灰色基調,影片還採用大量的棚景,就讓整體光線顯得特別昏暗,非常影響觀感。
而黑羅剎的現世,雖然烘託出了整部電影的高潮情節,但是卻讓整體氛圍陷入了一種十分詭異的狀態。看起來不僅沒有絲毫喜感,更是讓人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
三、《濟公》是港片沒落的誘因?
我們不得不說,《濟公》這部電影確實有失水準,但是這樣就給它扣上一頂導致港片沒落的誘因就有些誇大其詞了。
雖然,我們不可否認,因為《濟公》的出現,讓投資人對於影片發行權的採買變得謹慎了。但是,如果自身真的足夠強大的話,又怎麼會怕別人小心謹慎呢?說白了,不過是港片在舒適圈待的太久了,缺少一些突破罷了。
況且,1993年《濟公》上映的時候,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又怎麼會是一部片子就能夠讓它走向沒落呢?
四、內容老套單一
我們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濟公的形象是很多影視作品裡拼湊出來,在它身上我們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蘇乞兒的影子。說過不看片名,把他說成是蘇乞兒2恐怕都不會有人懷疑。其實,這些東西大家看過幾遍之後,自然就會感覺膩了,總是期待些新鮮的東西。
再說故事情節,這種宿命式的故事結構,已經被杜琪峯用爛了,在情節上多少還是缺乏一些創新的。早期熟悉杜琪峯電影的觀眾,一看到開頭,基本上就能想到結尾了。即便中間的過程在有意思,也難免會覺得乏味。
總結:雖然《濟公》這部電影本身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點,在星爺的眾多作品中也並不出彩。但是,它依然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
單從影片的內容主旨來看,它倡導的是逆天改命,對於墮落的救贖,以及在大義面前慷慨就義的大無畏精神。這些東西都是引人向善的積極內容,如果多看幾遍,就能夠擁有更加深刻的體會,也不失為一部滄海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