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2月19日訊(YMG 記者 王梓蓉 通訊員 葉杏 攝影報導) 近期煙臺氣溫忽冷忽熱,市區各大醫院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劇增。昨日記者採訪發現,突發心腦血管病的年輕患者可不少。
「最近每天病房都會接收到6、7名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的新患者,還有不少老年患者。氣溫多變、過節應酬多、壓力大,是導致心腦血管病房爆滿的三大原因。」煙臺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梁輝說,17日煙臺山醫院心腦血管專家門診一天接診量是55人,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才24歲,與平時相比,患者數量增加了30%左右。
27歲小夥熬夜麻將,突發腦血管病
17日一早,家住市區的27歲小夥常某,被朋友急火火地送進了煙臺山醫院急診室。「我們昨晚通宵打麻將,沒想到他突然就不會動了,話也說不出來,過不一會兒就暈過去了。」常某的朋友很著急地向醫生描述當時的情況,常某看上去並非肥胖體型,平時也沒有心臟病、高血壓的患病史。
「患者剛入院時右側身體活動受限、意識不清,不能說話。」梁輝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突發腦血管病的典型症狀。經診斷,常某患的是少見的「頸動脈夾層」。醫生分析說,可能因患者先天頸動脈狹窄,引起了動脈硬化。
「抓緊搶救,給患者溶栓。」梁輝告訴記者,幸虧常某被及時送進醫院,搶救很成功。因為靜脈溶栓的最佳有效期是要求在患者發病4.5個小時內進行。常某是在發病2個小時後就進行了溶栓處理,入院第二天就已經見效,身體恢復非常好。
梁輝就此表示,近年來,年輕人突發心腦血管病例正逐年上升,而且年輕人患心腦血管病往往都是「急性」表現。過去沒有疾病史的年輕人,頻頻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往往與大量抽菸、長期勞累熬夜等有關。就像常某,與朋友一起在密閉房間內抽菸、熬夜通宵打麻將,加上飲水不多等誘因,造成出現「頸動脈夾層」而暈倒。
「好身體」老太,突發腦出血
今年67歲的張老太平時跟老伴兩人居住,兒女都已成家。今年春節期間,兒女回家、親戚探訪,幾乎天天都有家庭聚會,張老太享受兒女團聚的同時每日張羅得也很辛苦。元宵節當天,兒女們再次回家過節團聚,沒想到意外發生了。當天晚上,正在忙活的張老太突然間就感到意識不清楚,並伴隨著肢體不靈,考慮到母親有高血壓病史,兒女趕緊撥打了120,將張老太送至煙臺山醫院救治。
經檢查,梁輝確診老人突發「腦出血」。張老太家人告訴記者,雖然老太今年67歲,平時血壓高,但因吃得好睡得香,從來不控制血壓,也從未因生病住過院。一些潛在的健康危險並沒有引起老太和家人的重視,沒想到一發病就是「腦出血」。
梁輝說,眼下氣溫較低,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人的藥千萬不能停,否則非常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病發作。梁輝表示,肥胖、「三高」、抽菸、過度勞累等,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而溫度變化則是導致發病的誘因。另外,梁輝提醒市民,每逢節日扎堆的時候,老年人、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都要注意情緒平和,儘量減少過度喜悅或過度悲傷,如突然出現肢體麻木、說話不清、眼前發黑、頭痛嘔吐等症狀時,應及時撥打120電話,而不要第一時間打電話找兒女,否則容易耽誤最佳的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