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翻回到2016年初,一曲《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一夜之間傳遍微博和朋友圈,這首「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卻是用傳統、嚴肅的室內合唱完成,內容則是住在上海五角場的主角,把鑰匙給了朋友張士超,然後鑰匙被帶到了幾十公裡外的閔行區,導致主角回不了家的戲謔故事。
我已經凍得不行
張大哥你在哪裡
Sancta maria sancta maria
讓這個迷途的羔羊回家吧
鑰匙啊鑰匙,你快快出現
大不了我自己再去重新配一把
這還沒完。
兩個月前,恰好在虎嗅計劃採訪彩虹合唱團時,彩虹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在準備一首神秘的新曲公演——《感覺身體被掏空》,也被戲稱為加班狗之歌。
感覺身體被掏空
不要加班 不要加班 不要加班
我累得像只狗
不要加班 不要加班
十八天 沒有卸妝
月拋帶了兩年半
幾天後,公演視頻在各視頻站全渠道同時投放,相同的是這首曲子同樣迅速走紅,而不同的則是彩虹在「神曲」的立題與操作,比《張士超》時要更加成熟。在視頻發布後的7月31日,彩虹合唱團的團長、主創金承志先生便接受了虎嗅在內的數家媒體採訪,我們也得以與金先生聊了聊這些反常理的創意是如何產生,以及幕前幕後的故事。
《感覺身體被掏空》創作的初衷是什麼?最初的創意來自哪裡?
原本是朋友圈的一句話,就寫著幾個字「感覺身體被掏空」,當時看到的時候我滿腦子旋律就噴然而出,這個感覺特別奇妙。
我當時想像的場景就是整個人癱坐在地上,後面是海鷗和海浪飛過,聽上去就是「感覺身體被掏空」(這句是唱出來的),空的那一下就癱坐在地上。
而整個作品的創意,其實是來自我們這群不平凡的平凡人。就是,你站在辦公室裡,面對著老闆,背後是海浪海潮,移形換景,海鷗在天上飛過,海豚在水面上跳躍,後面的景色又是波瀾萬狀,你很奔潰的樣子。那個時候是下午四五點,人最累的時候,也正好是一個下班的時間點。
我身邊的人,包括我自己的合唱團團員多多少少都會為這個問題所困擾。我生活在城市中,我們也生活在城市之中,有時候面對壓力,我們的選擇很有限,所以我想通過這個作品,去幫助大家釋放掉一定的壓力,對生活充滿更多的期待。
之所以選擇在北京,因為北京是一個創業中心,有很多的企業與白領,北京也很大,許多人都在穿越城市上班,比如我自己有印象的,從國貿、到中關村、到上地啊,等等等等。我記得一個朋友跟我提起他眼中的四惠東,一面是高樓大廈,一面則是滿地的自行車和如同螞蟻一般的人群,他覺得這個反差非常魔幻,是高速發展的北京,我認為這同時也是高速發展的中國,所以這次選擇北京而非上海是這個理由。
兩首作品帶有很強的「網絡感」,這種網感是你刻意的嗎?
服用多年,深受其害。
《感覺自己被掏空》這首歌的創作、排練分別花了多久?再到搬上舞臺一共用了多久?
創作不到一周,但是音樂動機(刷朋友圈),從五月份就有了。
我說給團員聽,他們說我有病。整個排練花了4次,整個時間持續了10多天。團員跟我說下次有驚喜的曲目一定要提前安排。
我自己在寫這個作品的時候,就已經被「掏空了」,因為時間很緊,當時還有十天左右就要演出了,我們的團員一直在催我,我就連續熬夜了好幾天,然後得了痛風。到廣州出差,他們是用輪椅把我運回來的,到了上海uber司機是用行李車給我運回來的,那幾天就做了輪椅男,英文應該就是主席的意思。有點冷。
今年1月的《張士超》和這次的《感覺身體被掏空》,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我覺得有很大的不同,《張士超》是有很清楚的故事情節,是一個小故事然後就結束了。但是感覺身體除了故事情節外,還有主人公的情緒,主人公的幻想,主人公的吐槽,有很多東西,所以要在手法上做一些區分。
我個人覺得掏空比張士超難寫,有很多東西需要粘合在一塊,情緒、情節、吐槽都是 會有很多內心戲,還要讓觀眾聽出這是內心戲,而不是對著老闆說的。這裡需要有很多作曲上的手法。
把朋友們都寫進曲子裡?
本來是有這樣的打算,起了一些標題。但是我不會刻意地把朋友寫進故事裡,我認為每一首作品的出發點應該是有感而發,就如歌以詠志一般,這個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我身邊有很多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元素,他們跟我們的音樂一樣,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剝離生活單獨存在。我今天想表達在這一部分今天就表達,在寫作品上我是個比較隨性的人,雖然有計劃表,但是以我是否想寫為第一位要素。
是什麼原因想到要為加班狗發聲?想通過這首歌,傳遞什麼態度呢?
其實我並不只是在寫加班的人群,你們也可以看到裡面有老闆,這不是一首罵老闆的歌,要知道老闆之上還有老闆,老闆的老闆就是用戶。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剝離社會單獨存在,所以不是誰對誰錯,誰正義誰邪惡,而是我們在面對這些諸多關係的時候,能否理性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加班與不加班實際上是我們與老闆之間的尷尬的默契,我從未鼓勵過大家辭職,因為工作本身就是你的一種選擇,我想跟大家傳遞的是你心有所想,就努力實現,你想要追求理想,勢必會付出很大的努力;你想要快意飛馬,勢必也要做出犧牲。
這並不僅僅是月亮和六便士的關係,而是我們作為自由人在追求自由時候,是否能把握到其中的節奏,做到讓自己滿意。但我的確希望通過這首歌給我們每一個為生活所奔波的人以一種關注,通過音樂來告訴彼此,你並不孤獨。然後我們可以手牽手迎接第二天更大的生活挑戰。如果要定性的話更像是一首應援歌,而不是一首吐槽歌,有很多人說第一遍聽笑,第二遍聽哭,我相信第三遍聽是會帶來勇氣。
能說說你的歌曲想表達什麼樣的生活觀念嗎?
活在當下,和當下發生關係。我們正生活在當下的空間中,有很多事情在當下發生,我自認為自己是個記錄者,真誠地記錄當下的生活,用我的音樂去表達,我希望自己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生活,我覺得這是活在社會中的人的樂趣。而歌曲想要表達的生活觀念就是平和,平靜的面對生活,對生活充滿期待。
彩虹合唱團的風格是「九分嚴肅,一分活潑和幽默」,但似乎現在大家關注到更多的都是你們幽默的部分?
我覺得不可惜,首先喜歡我們嚴肅音樂的人因此變多了,這是一件好事,其次,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壓力,幽默是化解他們的很好的辦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詩經裡面提到的風雅頌就是跟勞動人民緊密結合的,它既有廟堂之高,又有江湖之遠。《國風》完全是和勞動人民緊密結合的,它就是當時當地的流行歌曲,我們現在朗朗上口可以背誦的就來自《國風》。我曾經很想把《詩經》裡的篇目和合唱藝術融合,那你說詩經高雅,還是合唱高雅?從來就沒有一個更孰輕孰重的概念,不要被空洞的定義玩弄了。
半年前你說到理想是好好做音樂,票子能賣完,不想被貼上搞笑標籤,現在是離理想漸行漸遠?
我並沒有覺得漸行漸遠,首先先說理想的事情。好好做音樂,現在也在好好做音樂,而且來聽過我們音樂會的人其實都會覺得我們團一直在進步,從聲音到樂句,到和聲的表現、光澤、色彩,很多音樂方面我們都在進步。所以,對於「造化隨順,風雅之誠」這個要求我們一直沒有去挪動它。
標籤呢,沒有人喜歡被貼,不是因為標籤不好,而是不喜歡被臉譜化。正如我之前所說的,每個人有很多面,如果大家喜歡在我身上貼搞笑的標籤,那我也無可奈何,我也沒有辦法。但實際上你也可以看到我們團包括自己也有很多面,這個我覺得沒有關係。
現在不會覺得漸行漸遠,我反而覺得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第一我們推廣了音樂,第二我們的票房得到了保障,第三我們作品得到了傳播。
您覺得讓古典音樂「流行」起來的方法關鍵是什麼?怎樣去調和嚴肅與幽默之間的關係?
其實很多人沒有聽過我的嚴肅作品,所以他會非常關注走紅的這些作品。所以他的質疑說服力是不夠的,因為他沒有聽完所有作品就先質疑了。
我對合唱原本面貌這個詞不是很了解,什麼是合唱原本面貌?我也希望質疑者解釋一下。於我看來,合唱原本就是一個載體,面對一個載體,我們可以通過它去做出不同形式的音樂。我覺得經典音樂就是當下的流行音樂,因為每一個事情、每一首作品在流行的時候都是有他的價值所在的。
拿我自己的作品舉例的話,你可以聽到很多嚴肅的作品,也可以聽到很多有趣的作品。我沒有在做選擇,是聽眾在做選擇,是那些所謂質疑者,他們在做選擇。
不瞞您說,我們馬上就要回山上了,請大家期待我五公斤重的新作。下半年會有一部以故事為原型的套曲,《落霞集》,取自於「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可以說是《澤雅集》的姊妹篇吧,不同的是這部是完整的故事線,快到春節前會上演哦,請大家一起期待哦,這是一部比較嚴肅的作品。
從《張士超》到《感身空》,彩虹合唱團有沒有什麼變化?
從上一場專場結束後,報名招新人數上增加了很多,我們可以挑選更多優秀的團員;關注度當然一直在提升;節目編排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次也是14首嚴肅作品和幾首返場曲目,掏空就是就是返場曲目中的一首; 上座率在沒有走紅之前也是爆滿的,只是上次是15天賣空的,這次通過網上預約,43分鐘,在購票速度上有非常大的提升。
你覺得自己算是打開了新局面嗎?這種成功是可複製的嗎?
「新局面」是大家給的謬讚,我覺得每一種形式都有可複製與不可複製,可複製是我們對排練的熱情與堅持,不可複製的是我們的原創作品。
有人說草根的內容很難長久的火下去,你怎麼看?
首先草根這個詞形容音樂非常模糊,我覺得有點難於界定,我能否試著這麼幫您翻譯一下,大眾感興趣的話題,很難有較高的保鮮度,是這樣吧?我覺得,一個東西一直火下去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當今我們生活節奏非常快,我們每天都要接受新的事物,我們國家也在高速發展,推陳出新應該是很有必要的。而在這種過程中,會慢慢的有一些作品被定義為經典任後人評說。
所以草根這個詞本身就很難界定,到底什麼是草根?莫扎特也會堅持在平民化的劇院進行演出,他甚至也會邀請朋友到他家裡去演出,甚至他私下的語言也是非常汙穢不堪的。莫扎特是草根嗎?我不知道這個詞怎麼去定義,我只知道,隨著時間的洗禮,有些東西會被稱之為經典。
下一步的創作計劃是什麼?
告訴你就有鬼啦,嘻嘻嘻。保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