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播劇《三十而已》中,很多人都被童瑤飾演的顧佳圈粉了。
年近三十,她活出了一名女性最羨慕的樣子。
名校畢業,外企工作,輔導丈夫建立公司;
退居幕後,生兒育女,手撕小三雷厲風行。
既能上得廳堂,又能下得廚房,既能扶得了丈夫,又能育得好孩子。
為人處世如魚得水,家庭生活井井有條。
然而,這樣一個優秀的女性,卻因為她的「特殊身份」在網絡引發了熱議。
因為,她是一名全職太太。
顧佳的「全職太太」人設,引發了許多網友對於全職太太這一職業的爭論。
「全職太太」到底算不算獨立女性呢?
網友給出了自己的投票結果,認為「算」和「不算」的人數相差不大,雙方的觀點針鋒相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全職太太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女性。
因為他們的形象大多是屈居於丈夫背後,打理家庭,照顧孩子。
丈夫開心,就多給一些零花錢;丈夫一旦變心,便毫無辦法,只能忍氣吞聲,或者掃地出門。
就像《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依靠丈夫陳俊生過著闊太生活,但丈夫出軌變心,她的生活便一落千丈。
就像《戀愛先生》中的顧瑤,是丈夫在「跪下求我的」要求下才當的全職太太,但之後不受尊重,丈夫變心後更是被一紙離婚協議掃地出門。
看評論,認為不算獨立女性的人數居多。
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沒有收入,經濟上需要依賴於他人,這是經濟上缺乏獨立;
第二,與社會脫軌,缺少必要的社交圈,這是精神上缺乏獨立。
所以這些觀點認為,全職太太一旦被拋棄,下場會很慘。
的確如此,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電視的演繹中,全職太太都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可能一開始,丈夫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留在家裡。
就像《喜劇之王》中周星馳對張栢芝說的那句,讓無數女人嚮往的情話:「我養你呀!」
但一旦激情褪去,少女的光華被歲月磨平,當初的吸引力被日復一日平淡的生活所稀釋,當初的誓言便不能作數了。
你不再是那個她需要捧在心裡,含在嘴裡的小寶貝,而成了一個「無所事事,只會花錢」的黃臉婆。
這樣的「全職太太」,地位岌岌可危。
雖然在許多人的傳統認知中,「全職太太」並非獨立女性。
但《三十而立》中童瑤扮演的顧佳,幾乎顛覆了所有女性對於全職太太這一職業的看法。
雖然頂著「全職太太」的頭銜,但家庭地位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在丈夫心中,他是自己的心靈導師,也是工作上的有力助力。
公司遇到了任何問題,許幻山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都是顧佳給他收拾的爛攤子。
許幻山的煙花公司有一個大客戶——萬總。
萬總為人貪婪刻薄,經常無底線地要求壓縮成本,而且毫不讓步。
這讓許幻山非常氣憤,多次揚言說:「我就不幹了!」
然而,萬總都佔據著他們公司業務的50%,一旦失去了這個客戶,公司的資金鍊就會斷裂。
一次一次,都是顧佳拉下臉來,給萬總打電話,不住道歉,這才幾乎留下了這個客戶。
但是後來,卻因為會議上當場發飆,許幻山和萬總之間的關係徹底撕裂,公司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事情發生後,顧佳也著急。
但是,安慰辛苦趕報告的員工的人是她,努力想辦法將事情後續處理的是她,安慰丈夫想辦法的人也是她。
所以,公司的人尊重她,丈夫依賴她,所有人都看得起她。
除此之外,顧佳還不忘提升自己,健身、跑步、插花、蛋糕,讓家庭充滿溫情;
還能打入太太圈,進入高層社會,交換信息,為丈夫的工作提供助力。
這樣的一個全職太太,我們能說她不是獨立女性嗎?
所以童瑤也霸氣地回應說:算!
在我身邊,也有很多全職太太。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兩種不同的人生。
一種是羅子君類型的,靠丈夫的錢包養、買包,混跡於各種美容購物場所;
一種是顧佳類型的,有思想,有能力,輔助丈夫,獲得尊重。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我覺得有三點:
第一點,有沒有在精神上獨立起來。
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從北方來到南方後,發現很多女性將嫁人生子當成了人生的頂峰和結局。
「幹的好不如嫁的好」,在她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
所以一切為了丈夫,自己放棄事業,去帶孩子、做家務、洗衣服都是正常的。
她們不會想自己是不是獨立的,有沒有可能獨自生活,將丈夫看成了自己一生的支柱。
所以一旦有人變心,她們在精神上先垮掉了。
而那些精神上獨立的女性,一直以來都有危機意識,不會離開,但也不怕離開。
第二點,有沒有在經濟上獨立起來。
《三十而已》裡面有一個許太太,和顧佳就是明顯的對比。
她曾對顧佳說,自己放棄了演員工作,養著丈夫前妻的孩子,每個月像乞丐一樣要一些零花錢,所以根本沒有家庭地位。
顧佳家庭的錢如何分配雖然沒有明說,但我認為家庭的財政大權一定是掌握在顧佳手中的。
第三點,有沒有一直自我成長。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最好的狀態就是兩個人能夠共同進步。
許多丈夫最終嫌棄了自己的全職太太,原因就是認為妻子太落後了,太老土了,太跟不上時代了。
是的,許多全職太太的自我成長,在結婚的那一刻就停止了,而丈夫卻在不斷地進步,兩人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
顧佳就從來沒有放棄過自我成長,不斷提升自己,不斷進入更高的層次,給丈夫驚喜,也讓自己有實力。
最後我想對兩個群體說幾句話。
對於社會上的大多數,我想說:不要歧視全職太太。
我記得之前有一個專家說過,全職太太就是社會寄生蟲。
我不知道這位專家,是不是「磚家」,對全職太太有什麼誤解。
其實全職太太們,除了一部分是不願自己工作之外,更多地是要承擔起照顧家庭這個重大責任。
照顧家庭,輔導丈夫,養育孩子,哪一樣都不容易。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對於這樣的工作,我們真的不應該去歧視。
對於全職太太們,我想說:千萬不要放棄獨立和成長。
每個人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丈夫,可能會變心;父母,終將會先你而去;孩子,終將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不要因為每天在家,就放棄了和外界的接觸;
不要因為每天重複著一樣的事情,就放棄了自我提升。
只有不斷進步,才不會被這個社會淘汰。
既然「全職太太」是一個職業,那你們也應該與時俱進。
我知道,這個社會對女性還有許多的偏見,會附加很多條件和標籤給我們。
但是撕掉標籤,排除偏見。
就像《三十而立》開篇語說的:年齡不過是數字,標籤不過是偏見。
只要自己不斷進步,終會讓別人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