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火日料店啟示錄

2021-02-16 食在十三

"新開了一家叫「天吉」的天婦羅,廚師是東京「元吉」出來的,有興趣去嗎?"

「去年夏天去過「元吉」,覺得就正常專門店的水平,以後再說吧。「

「元吉」 米其林一星 當年tabelog銀牌

而這輕巧的以後再說,差點鑄成怎麼也約不上的悔恨。在王思聰訪問及評價後,「天吉」年內座位全部約完,在現在的上海,如果誰能在某天拿到「天吉」的餐位,大概會成為當天朋友圈最讓人羨煞之人。

最後,在摯友約到位子並邀約下,終有幸訪問「天吉」。店在永嘉庭內,與最近處於風口浪尖的壽司店「海味」同處一個庭院,不知各位是否知道,東京的壽司名店「海味」和「元吉」也是鄰居,看來緣分這東西,東京和上海,其實都一樣。

東京「海味」和「元吉」也是鄰居

在吧檯後工作的便是「天吉」的主廚吉田尚史,他在「元吉」和店主元吉和仁共事時頗受器重,被賦予獨當一面單獨為客人服務的「權力」,不知各位是否知道,當吉田作為大將為客人服務時,「元吉」的店招牌會換成吉田,這種有圖有真相的履歷,真不是其他一些履歷偽裝的廚師可比的。

「如果我認錯人的話,還請包涵,但我們是不是見過?」

才坐下,吉田就來問候。

曾聽說吉田記性很好,他總能記起到訪客人的時間和喜好,但只在一次契約農場的食材考察活動中與他點頭認識就被記住,大概吉田是有個非常強的大腦吧。

吉田在考察中參觀日本產農用設備

在21世紀最近十年在中國掀起的和食風潮中,與壽司、懷石/割烹、壽喜燒等等相比,天婦羅是中國食客嘗試最少的料理。在有限的所見即所得中,中國食客接觸的大多是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對外國人比較友好的,比較新的天婦羅店。這些店往往有tabe的獎牌和米其林星加持,風味面對當代食客,突出風格是面衣輕盈、風味健康、富含變化,甚至有融合料理存在,「元吉」便是其中代表之一。由於有在「元吉」長期服務的經歷,吉田天婦羅的料理風格、菜式安排與「元吉」類似,輕易就會給客人代入感。

「日本的天婦羅店就是這樣的!」

其實,日本的天婦羅更多並不是這樣,從以下幾家曾拜訪過頗有名氣的老鋪天婦羅名店看,依舊保有厚面衣、較高的熟度等「老風」在日本依舊頗有市場,只是中國客人接觸的比較少罷了。

東京淺草百年老鋪「天壽ゞ」,面衣那個叫厚~

大阪傳奇名店「與太呂本店」,前米其林二星,已閉店

東京築地「清壽」,米一、tabe銅牌,風格其實頗為古早

「元吉」的風格比前幾年寫過的兩家現代風名店「近藤」👉如果真有天婦羅之神,他才是、「深町」👉這就是東京最火天婦羅?更為輕盈,「天吉」亦是如此,一些「元吉」的招牌料理和做法直接在「天吉」得到了復刻。

「元吉」車海老所展現的薄、厚兩種面衣的區別

「天吉」車海老的同款做法

「天吉」的這款酒餚源於「元吉」經商標登陸的料理

這款大葉紫蘇海膽源於「元吉」另一款經商標登陸的料理

「元吉」兩種溫度蓮藕的呈現由元吉本人設計

的專利冷卻設備「北風」實現


「天吉」同款呈現的兩種溫度蓮藕,店裡對冷卻方式保密,是否同樣用了「北風」不得而知

「元吉」招牌的選碗環節在「天吉」復刻

不過「天吉」的選擇少了一半

在展現老東家的招牌料理之外,吉田更展現了高超的天婦羅料理本領,他只用一口鍋,隨時根據下一款要料理的食材調整面衣,觀察並控制油溫,火候掌握地非常到位,雖然也只是正常高級專門店的水平,但在上海乃至內地,「天吉」的吉田如果說自己不是第一,誰又敢說自己的基本功比他更好呢?

料理難度很大的賀茂茄子、牡蠣,出品品質可讓人起立鼓掌

然而,如果以為吉田只是一個會復刻的老員工,那實在太小看他了,在他的帶領下,「天吉」對食材的探究、理解和使用堪稱滬上日料店的翹楚。

「萬物皆可天婦羅?」當然不是,與懷石/割烹相比,適合用於天婦羅的食材其實很少。再以海鮮水產為例,與壽司、刺身可用的魚生相比,可用於天婦羅的更少,比如日本料理裡最為大眾的竹莢魚、秋刀魚、金槍魚,各種料理方式幾乎用到極致,但罕見用於天婦羅,即使油炸一般也只是吉列做法,這和魚的平均脂肪含量、魚肉特性有關,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做,做了也不好吃。適用於天婦羅的,常見還是那幾款蝦蟹貝和白肉魚。

天婦羅的好朋友沙梭

而在中國開日料店,所遇到的食材困境相信業內人士皆有體會,高品質、規格方差小及能穩定供應的食材並不多,也讓眾店主和廚師傷透腦筋,擺在吉田和團隊面前的,便是如何發掘並運用好市面上的食材。


食材考察中拍的照片,同行還有「櫻久讓」大谷誠及團隊

而能在上文所提農場考察食材活動中與吉田相遇,便說明吉田對尋找食材、運用食材的用心,而他和團隊的努力也得到回報。一方面,他能用好本地常見食材,比如湯葉包大閘蟹配義大利陳酢,又如竹紙昆布包蝦蛄,組合併調教出優異的天婦羅。另一方面,還能尋找到罕有的優秀食材,比如運用甜味非常突出的甘肅百合做出百合泥天婦羅。我一直覺得,日本料理中所謂的創新料理根本還在於食材,食材為上契合日本料理的核心理念,再回到上面所謂的「萬物皆可天婦羅」,從來沒有萬物皆可天婦羅的道理,只是吉田和團隊努力的挖掘、試菜和調教,才給食客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湯葉包大閘蟹

竹紙昆布包蝦蛄

食材取勝的百合泥天婦羅

我從沒在一家天婦羅店見過如此多的酒餚,即使在不走尋常路的「元吉」,提供的酒餚不過兩款刺身。

「元吉」的兩款刺身酒餚

而「天吉」的酒餚道數極多,據張天煬的解釋,恐常規的全天婦羅套餐不為本地客人所接受故做此設計。「天吉」在酒餚上花了巨大功夫也頗受廣大食客好評,一些酒餚是很不錯的料理,放到其他和食店也並不遜色,對此,我首先持肯定態度。

但我也想拋磚引玉的提出對店裡酒餚安排的探討,主要觀點是:

(1)酒餚質量參差。雖有很不錯之料理,但也有很簡單的小菜,個別菜讓人有湊數的感覺,我想,對任何一個團隊來說,要在一餐中提供那麼多的酒餚難度很大,並且過段時間就要更換難上加難,這也難為廚師與團隊,「天吉」酒餚的提供方式只要不改,品質參差恐怕是難以避免。

(2)幹擾了天婦羅呈上的節奏。天婦羅也許是高級和食中,從店家角度看最講究呈上節奏的料理。「天吉」要求所有客人儘可能同時開餐,即使不同時刻開始,吉田做著做著就會把當晚客人的節奏拉平。之所以這樣,系每款天婦羅的油溫及火候要求不同,多種食材混上不僅可能會打亂廚師的節奏,還會加快油的劣化速度增多換油次數很不經濟。日本本土的不少高級天婦羅店也通過二部制等方式變相校準客人的用餐節奏也是出此考慮。而回看「天吉」,太多的酒餚讓一餐的時間拉得很長,不但客人顯得疲憊,也增添了吉田操作油炸時機的難度,且以穿插方式呈上的酒餚並不是太考慮與前後天婦羅口味、風味的聯繫,屬於自成體系的二元運轉,如果以苛求的角度看,是有改進空間的。

都2020年了,請相信中國的食客是能接受全油炸的天婦羅套餐的。

而關於店裡料理節奏,還有一個用油的問題值得討論。我們都知道,天婦羅專門店的用油非常關鍵,因為油的劣化會嚴重影響天婦羅品質,考究的店往往採用換油的方式進行處理,如「近藤」晚餐營業時段換油多達5、6次。我大概於7點過後到「天吉」,期間換油操作如下:8時許,吉田將炸油從油鍋中全部倒出。8時30分,第二次將油從鍋中全部倒出,在僅僅只炸了一道料理後的8時45分,油第三次被全部倒出。由於離操作臺較遠有阻隔,並看不清重新加入的是否是新油,但第二次、第三次倒油的間隔實在太短,讓我有了吉田恐怕並不是完全換油,只是將油倒出後過濾食材殘渣再次使用的感覺。若真是如此,此舉可以延緩油劣化速度,也比較經濟,但與完全換油相比,油倒進倒出的頻率過高,一定程度上打亂了正常料理的節奏。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背景下,餐廳若要成功,整體體驗感的營造是最為重要的要素,回顧整個用餐過程,關於「天吉」的體驗感有以下幾個緯度值得討論:

就如上文所說,中國食客對天婦羅的了解遠不如壽司、割烹/懷石那麼熟悉,因此在料理呈現過程中,餐廳服務團隊的料理介紹說的非常詳細,這些顯然經過推敲的話術在我看來有些裝13,但既能讓食客吃個明白,也展示了自身的料理亮點。

在上海開以日本人為主廚的料理店,若主廚的中文水平一般,整個團隊的捏合便是一大難題。此時往往需要一個料理水平、日語水平、溝通水平、情商水平均上佳的副廚與主廚、團隊溝通協調。而在「天吉」,上海人張天煬就承擔了這樣的一個角色。除了副廚職責內的料理工作,他在板前的存在感很強,但又不至於強到蓋過吉田;他言談得體不失風趣,個人形象又很有特色,在與恩客聊天的同時,也會和生客進行溝通。就我感覺,張天煬不僅是吉田與團隊溝通的橋梁,也是店內節奏的把控者,還是氣氛的調節人,他的存在對店的體驗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在「天吉」開業前,上海並不是沒有天婦羅專門店,而與「天吉」年內一座難求,明年預約雖未開但已有數百排隊的盛況相比,其他天婦羅專門店的生意與「天吉」差距較大。但實際上,這些專門店的料理與「天吉」的水平差得並沒有那麼多,如此現象可見「天吉」強大的傳播對食客選擇的引導甚至「洗腦」。

在天婦羅的世界裡,銀寶魚是常規食材,但誰又會想到小小銀寶魚能做出以上餐廳的標準照?義大利陳酢也並非罕見的調味料,但用在天婦羅上話題的確滿滿。一座難求、預約困難的結果是越來越難,食客的胃口越吊越大,能去「天吉」吃飯儼然已成為「身份的象徵」。「營銷與傳播」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玩過火最後引發眾怒也不是沒有,「天吉」的傳播成功看似偶然,但實際是從投資人、主廚到團隊對整個餐飲業現狀的把握、迎合以及高超抓點能力的展現。不過個人認為,「天吉」遲遲不開明年的預約,或者維持現有預約辦法並不是好事,如果永遠還是熟客優先,生客永遠約不上,會大大降低食客對「天吉」的黏性,如果再來一個水平較高的天婦羅新店(實際上也並不是很難),到時候客戶的流失將是不可避免且不可逆,在用腳投票這個事上,食客是最積極並最無情的。



相關焦點

  • 在上海日料店偶遇梅長蘇、白子畫的機率是多少
    那就是日料店。(此處轉折略牽強)眾所周知,胡老闆在上海有家日料店名曰Fount。真不巧,話匣妹手抖搜了一下,今天是Fount三周年紀念日(天知道沒收一分錢廣告費的話匣妹為何會在今天寫了篇廣告貼)。比起那些身在外地的粉絲,在家門口湊湊熱鬧簡直是分分鐘的事,所以話匣妹真去了。
  • 上海悄悄爆紅的「muji風」日料店,一開門就被預約到明年!
    有人說,食物是凡人戒不掉的精神藥物,日料則具有更非凡的魔力。鍋物新語就是上海日料裡的一顆閃亮的星星。不僅劉嘉玲、溫碧霞等明星紛紛打卡,一眾吃貨更是慕名而來。不僅將日本精緻的飲食文化引入中國,店裡的食材,器物,師傅都是正宗日本身份。嚴選食材,真材實料,匠心手作。現點現做,新鮮程度秒殺一眾日料店。一進門就能看到師傅們熟練的操作,氛圍感十足。吃飯是大過天的小事,店裡有五個檔位的主題套餐可選,還能單點喜歡的料理,M12級澳洲和牛、長崎鮮魚空運而來,坐著就能安心享用。
  • 成都最全迷你日料店,給你沸騰的乾貨攻略(上)
    所以,如雨後竹筍般突然就冒出我們身邊的這些迷你日料店,它們不一定霓虹奪目,不一定氣勢恢宏,可是裡面一定備有精緻的桌椅碗筷和帶有故事的菜單,讓你走入裡面便想一壺清酒敘家常。成都最全迷你日料店,你至少得去過五家
  • 推薦一家超好吃的日料店
    推薦一家超好吃的日料店--炙柒Sekinana·精緻日料鐵板燒。雖然炙柒Sekinana·精緻日料鐵板燒在上海有好幾家連鎖店,但我還是決定合生匯這家店最好吃!合生匯的這家店也是非常火爆,作為必吃榜的網紅餐廳,炙柒簡直好吃到挑不出缺點,非要說個缺點,就是排隊時間太長了,不過為了吃,我可以!!!餐廳位於合生匯5樓,直達電梯到5樓就可以看到,還是很好找的。餐廳的店面中等大小,燈光昏暗,很有情調,適合小情侶約會哦~~當然,菜品的價格也非常適中,附近的學生黨也是吃得起的!菜品口味很有特色,重點使用的食材質量也很高,很新鮮!
  • 深圳這家日料店,滿足你對日料的所有期待
    日料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在將精美的食物送人口中的同時心靜下來了,動作慢下來了深圳的日料店多到你每天換家店吃都體驗不完風格迥異中帶有一絲相似顏值與實力兼備的店也是屈指可數接下來小編要推薦的這間店就是以品質出圈的名代富士將食材與生俱來的滋味直接呈現
  • 深圳最受歡迎的日料店
    那麼在深圳如何找到地道美味的日料店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找日本人最愛去的那幾家。開在南山高檔社區旁,卻把自己定義為一家食堂。每日,堂主親自坐鎮小店。這家小店有著莫名的親和力,讓人路過便忍不住踏入店中。每一個會做日本料理的匠人都是一位藝術家,堂主六年加拿大學習日料的經歷練就了她一嘴流利的英語。因著對日料的執著,又只身前往日本鑽研整整兩年,不僅有上乘進口食材和純熟手藝,還有一流的賣相和口味。
  • 上海3000+日料店怎麼選?最靠譜的經驗總結在這了(附10家私心推薦)
    晚上路過小區樓下的烤串攤,避而遠之就像整點涼的消消我內心的小火苗到了飯點,腦海中只剩下各種日料循環播放了首先,我們實際一點,懷石料理這種高逼格,耗時又費錢的放一放,無法經常享受...目標就鎖定在能花對錢吃到爽的,你們都愛聽到的「放題」,整個魔都也就400多家。
  • 武漢這些新開日料店,讓我終於脫了單...
    在最繁華的西北湖旁,老舊的居民樓裡,這家日料店仿佛是一顆遺世明珠。更像從日本直接空降過來的,從裡到外的裝修都彰顯著精簡的和風。炙燒鵝肝壽司盤,是一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王者。在日料店裡吃家常菜的估計也是少數,老闆說就是想走日式家常風,讓你能在這裡找到家的感覺。一盤簡單的豬肉用生薑水泡過再用洋蔥爆炒,這滋味只有好奇星人才能懂。
  • 上海20家最佳日料排行榜
    上海是座對美食很有追求的城市,這裡的人對「吃」懷有極為強烈的情愫,並且願意為「吃」買單。在上海,特別紅火的菜系除了本幫菜和川菜,接下來就要屬日料了。日料講究的就是一個「最」字,最新鮮,最純粹,這背後往往也帶著最高價,而這三者恰恰和上海的「精緻」、「小資」不謀而合,因此日料在上海擁有極佳的消費氛圍。
  • 人均不到100壕吃日料!長沙這家性價比超高的日料店,來一次就被勾魂了!
    送給對日料心心念念的你雨川作為一家有溫度的日料店,以人均不到80元的價格,把最純正的日料帶到長沙。不大的店面,成為了這座城市裡一個溫暖人心的驛站。在長沙排名前五的日料店,人均卻只有100元的消費水平,取了日料在長沙的平均值,性價比可謂是相當不錯的。
  • 業內揭秘日料店那些坑:添加劑勾兌拉麵賣三五十
    近日,南京一家開在星級酒店裡人均消費上千元的日本料理店被曝假冒的,讓很多花了「銀子」品嘗的食客頗為憤怒,並在大眾點評網上留言惡評。揚子晚報記者探訪南京日料市場,並請業內人士爆料日本料理店的一些「坑」。
  • 從夢時代火到銅鑼灣的日料店究竟有何魔力?
    ② 換裝日料店,過足COS癮!選一身溫柔紫的櫻花浴衣,腰封、頭花一個都不少,撐開紙傘,裙裾搖曳,心和身體都不自覺地柔軟起來……這裡是松本町,南昌唯一能免費穿和服的日料店,撐一把紙傘,隨處一走都是美景,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 魔都最火日料VS韓料,美食之間的對決,到底誰更勝一籌?
    這家日料店看似不起眼,小小一間餐廳藏在古北金虹橋商圈裡,純日式的風情讓你仿佛身處日本某家日料館子!這家店的門面不是很大,通過這小小走廊之後會看到一幅寫著「吾唯知足」的字畫,這是老闆真田先生最喜歡的一句話,表達了一種時刻滿足現狀、十分豁達的人生態度。門店並不大,但是十分溫馨。
  • 上海15家最佳日料排行榜
    上海是座對美食很有追求的城市,這裡的人對「吃」懷有極為強烈的情愫,並且願意為「吃」買單。在上海,特別紅火的菜系除了本幫菜和川菜,接下來就要屬日料了。日料講究的就是一個「最」字,最新鮮,最純粹,這背後往往也帶著最高價,而這三者恰恰和上海的「精緻」、「小資」不謀而合,因此日料在上海擁有極佳的消費氛圍。
  • 在上海排隊一小時才能吃到的日料店,開到成都來了
    最近成都又開了2家新日料餐廳,我們301高端吃貨群都沸騰了~因為這兩家,確~實都應該算是真正有水平的日料館子。
  • 一站吃遍北京最正宗日料店!
    ,頻頻被北京日料控提及,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家人氣口碑爆棚的日料餐廳,讓你一次吃個夠!而今在北京,人氣依舊足,更被2000多名日本人評為「2015年 Whenever 雜誌最受歡迎綜合日料店」。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西街 39 號 1 樓Meat Bar Cook Boo
  • miniko探店 | 在魔都火了4年,這家創意日料店對成都人開啟了「私人訂製」
    初遇「夯食」,它便給了miniko這樣的感受,在一眾網紅店中獨特氣質尤為突出,入門便是倒裝的紅色階梯門,旁邊的日式燈籠猶如日本廟會一隅,有日本的特色,卻也帶著自身的特點。作為一家「潮日料」店,不走傳統風格,店內被打造成輕日式+現代風,帶著耶魯留學回來的85後年輕建築空間設計師的理念,新穎,簡約,隱隱約約卻又透露著一點西式小情調。
  • 性價比很高的日料店來嘍!魔都爆紅人氣日料店!憑實力吹爆!
    敢在古北商圈開日料店沒有點實力怎麼行!古北商圈性價比絕對在線的日料店日本友人來上海點名要來的店鋪!點評高分店鋪!好評如潮!古北商圈性價比chao高的日料店為每一位顧客,每一道菜品一升庵敢於承諾!魔都初代網紅店!爆火10年的雲南菜大咖,一吃誤終身!
  • 特別報導(1):10家日料店測評結果!
    這樣可以督促我們經常嘗試不同的日料店。」@小葉淺 深表贊同。於是就有了「日料家」,有了我們的「日料愛好者」微信群。從2017年3月27日發表第一篇文章以來,我們總共組織了12次活動,發表了10家店的點評(因為當天喝大了肯定寫不出來嘛,保險起見,每次活動成果在兩周之後發表)。
  • 揚州排名第一的日料店—隱泉日料
    作為一個有輕微社恐的人,我很煩跟這店那店的老闆產生那麼多私人友誼,所以就不要來那套了。我所寫的只代表我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在我個人到店時的所有感受。我能保證我寫的真實反映我到店的情況。店家把東西做好吃,把環境服務做好,把控好細節,別割韭菜別搞過分的噱頭。遠比跟我這散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