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父親常對我講一個民間傳說,講了很多遍。四月初八這天玉帝的心情特別好,就到南天門觀望凡間。他看到人們一鋤一鎬的在田間辛勤的勞作,從日出到日落,汗流浹背很是辛苦。心裡產生了一種同情與憐憫,唉,凡間的人們也太辛苦了,該讓他們少辛苦點才對。他要給人類一種輕鬆愉快的生話,這是關乎到凡間的大事,得派一個忠誠的神去,這時正好牛王神在身邊,牛王神誠實是出了名的,玉帝就讓牛王神到凡間一趟,告訴凡間的人們「一天一吃飯、三打扮」就行了。說是這樣凡間的人們就不辛苦了。牛王神早聽說凡間很美,只是沒有機會下凡,一聽說讓它去,高興的不得了,欣喜地答應了玉帝。
牛王神來到了凡間,感到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美麗的山水,鮮活的草木。滿眼的五彩繽紛,撲鼻的清新幽香。但牛王神不敢貪玩,一直記著自己的任務。就來到了田間,看到那些穿的花花綠綠的男男女女,一邊幹活,一邊唱著小曲兒,還不時地唱一兩句傳情的歌。一派歡樂的景象,他想:這也不像苦呀。
牛王神離開了田間來到了一個院落,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織布,一位少婦坐在小板凳上繡花,時不時的端詳著自己繡的圖案,臉上露出微笑。兩個孩子在院子裡玩的可開心了,一位男子正在提起水桶往水缸裡倒水,是多麼幸福美滿的一家呀。它想:這也不像苦呀。只顧查看想問題忘了玉帝讓它傳的什麼話了。這可怎麼辦呀。越急越想不起來,
對呀,我看了半天也沒看到他們吃飯,這大概就是苦吧。就讓人們一天三吃飯一打扮。傳完話上天復命去了。玉帝一聽大怒,一氣之下,在牛王神大嘴巴上就是一腳,把牛王神的上門牙踹掉了。並且把牛王神貶到了凡間,讓它給人們拉犁耕田,從此牛王神也就沒有了上門牙。
牛王神由於悔恨自已犯了錯誤再加上掉牙的疼痛,從天宮到凡間時,用盡全身的力氣大喊,牛王神喊時吹出的氣流形成了一股狂風,那風大的不得了,颳得大樹連根拔起,颳得碎石無影無蹤,簡直是人間罕見。牛王神在氣惱中飛落在一塊石頭上,才停住了叫聲,可是牛蹄子夾在石縫裡,怎麼也拔不出來了。牛王神知道自己又闖禍了,這場風給人間帶來了災難,牛王神傷心的默默流淚。一位上山砍柴的姑娘遇見夾在石縫裡的牛王神,牛王神眼淚汪汪無助的注視著她。姑娘覺得非常可憐,就給它草和水吃,並給它唱歌,減輕牛王神的痛苦。優美的歌聲感動了牛王神,也感動了堅硬的石頭,石頭慢慢的裂開了縫,牛蹄拔出來了。牛王神跟著姑娘回到了村子裡,牛王神承擔起自己的任務,從此為人們拉犁、耕田,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再也沒有回到天宮去。
四月初八便是牛的生日,後來人們為了感謝牛,有的地方四月初八這天給牛放假一天,讓牛休息。
四月初八的天氣好壞,據說對農民很重要。如果四月初八這天是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人們認為這是牛王神顯靈,降給人間吉祥,這年便會風條雨順。有句農諺「四月八,凍死黑豆莢」從自然節氣說明了過了四月初八天氣才會穩定,再沒有忽冷忽熱的變化,農民再不會擔心青苗會凍死了。
四月初八除了傳說是牛的生日,人們都知道四月初八趕廟會。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一天趕廟會,看了農曆大全才知道,四月初八是佛誕日,是大乘佛教紀念和慶祝佛祖釋迦摩尼誕生的日子,天上的九龍為太子洗浴,即洗佛節。
在百度裡有這樣一段話「據佛經記載,出生於王室的佛陀毅然放棄了舒適的生活,出家修行,已解除人世間的苦難,並終於在菩提伽耶成道」對於佛經我沒讀過,也沒學過,不敢妄加言語。但佛家主張的一些理念,特別是倫理道德方面的,我們真該好好學學了。我在微信裡看到這樣一段視頻,一位施主不遠千裡到一座很靈的寺廟上香,求佛保佑,並抽籤算命。
一位和尚問他「你這麼遠來,就是求佛保佑嗎?」
他說:「是的。」
和尚又問:「你家裡有父母嗎?」
施主答:「父母健在。」
和尚問:「你一年回幾次家?」
施主答:「兩年回家一次。」
和尚說:「心誠則靈,你心不誠。」
施主很不解的問:「我從山底一步一叩來到寺廟裡,又給上了那麼多的布施還不夠心誠嗎?」
和尚平靜地說:「家裡就有兩尊活佛,你不拜,不求他們保佑,千裡迢迢來這裡求佛,心誠嗎?你沒聽說過嗎?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
這位施主頓時無語,默默的離開了寺廟,把車駛向通往父母家的路。
心誠與孝是分不開的,「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如敬天。」這是亙古至今的真理,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如何呢?在電視裡、網絡上經常會有這樣的案例,眾多子女,你推我讓,結果父母無人照顧,有的老人等子女發現已死多日,讓人心寒,我就不信,在忙的事,也比上父母的生命重要吧。忙這忙那,就是為了子女,為了生活,等你老了,你的子女們也是忙來忙去,對你不管不顧,這時你會有何感想呢?佛家講因果報應,有沒有報應我不知道,我不是佛教徒,但在我們兄弟姐妹的血液裡流淌著父母親遺傳給我們的愛和孝,我們整個家族裡的人血液裡也流淌著愛和孝。
我的鄰居賈三的婆婆得了老年痴呆症,連自已的幾個子女都不認識了,也不願意去別的子女家住,常住在賈三家。說也奇怪不認識賈三,但只吃賈三做的飯。老人經常尿褲子,經常剛剛吃了飯又說餓了,甚至說不給她吃飯,有時鬧著要回家又說不清回哪裡,不和人啦話卻自言自語說一些死去的人。我們每天都看到賈三給婆婆換洗衣褲,在後來老人不能自已吃飯親手餵飯。一日復一日就這樣精心伺候了三四年老人才去世。人們都說夜明珠有一顆就行,這兒子養得值,賈三倆口子才是孝子。
有位老人給我講了這樣一個事,在過年的時候,兒子煮了一鍋的肉有豬頭豬蹄,老人聞到了肉香味坐在自已的家裡,心想兒子一定會給他吃的,結果是連個湯也沒給老人喝。我懷疑這兒子的心是不是肉的。
我一個認識的人,是農民兒子考上一所重點大學,父母在家省吃儉用,供他上學,他三年沒有回家,也很少給家裡打電話。兒子是母親的心頭肉,三年多沒見,不知道兒子長高了沒?瘦了沒?在學校過得好不好?她要親自到兒子讀書的學校看看。大四的冬天,父母把地裡的莊稼都收回來,並把一年辛苦餵養的豬賣掉,母親拿著錢到了兒子的學校。
這位慈愛的母親萬萬沒有想到,兒子給同學介紹說她是同鄉的大嬸。在同學面前連聲媽也不敢叫,更可氣的是,上街兒子和她不坐同一輛的車,嫌母親的土氣影響他的形象。這位母親回家後,氣得病了一場,試想連自己的母親都不認的人,會有愛心嗎?有再高的學歷,這樣的人在社會上能有多大的出息。
我們應該像牛那樣,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待老人再不要做薄養厚葬的蠢事了。
也不要抱怨自己的父母無官、無錢,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好運。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可選擇一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命中的一切美好都會在光明中輪迴。
四月初八是個好日子,我們淨化自己的心靈,淨化自己的煩惱怨恨塵垢,去播種我們的愛,愛護自己,關愛他人,美化我們的人生,讓生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編者按:很多地方現在依然有過四月八廟會的習俗。準格爾旗長灘的「四月八」舉辦的很隆重,每年吸引很多民眾,多年來一直興盛不衰。近幾年,長灘古鎮裡的正覺寺、八角塔、革命烈士塔修建一新,一串串紅燈籠鮮活著古鎮的青磚灰瓦。從南頭的吊橋上走一走,把地方小吃嘗一嘗,把古風古韻的大戲聽一聽,等到夜裡把煙火看一看。從前與現在的環境發生了變化,但四月八傳達的那份濃濃鄉愁一直沒有變。
(下面一組準格爾旗長灘四月八廟會的現場圖片。)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人
在準格爾旗從事小學教育工作
現已退休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