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蒙
編輯/非言
2005年,由張藝謀導演,高倉健主演的《千裡走單騎》獲得了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日本一對冷戰多年的父子,在兒子身患重症之後,父親為了實現兒子的願望獨自踏上中國雲南的一場孤旅。
劇中的父親高田岡一就是張藝謀為自己的日本偶像高倉健量身打造的角色。
這年,高倉健已是74歲高齡的老人,是日本殿堂級的演員,這是他演的第204部電影,也是他唯一一部中國電影。
而高倉健與中國的結緣來自於《追捕》這部影片。1978年,《追捕》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部引進內地的日本電影,一上映就爆火。
高倉健飾演的檢查官杜丘,正直、勇敢有擔當的硬漢形象,刷新了中國觀眾對電影演員尤其男性演員新的認知。我們的父輩成了高倉健在中國的第一批粉絲。
高曉松在一檔節目說「這部電影的風靡程度,如果當時的票價是30元,票房至少100億。很多人至少看了3-5遍,極端的記錄有人看過上百遍的。那個時候全國上下都颳起一股「硬漢潮」。墨鏡、高領風衣,成了那個時代我們的爸爸們、叔叔們的標配。
張藝謀就是因為看了這部影片激發了對電影的興趣,走上導演的道路。金星也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表示高倉健是自己的男神。
高倉健從影60年,拍了205部影片,這個數量放在今天也是無人企及的,他是用生命演戲的演員。藝術無國界,他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01】生活所迫,走上從影路
高倉健原名小田剛一,1931年出生於日本九州島的福岡,父親是碼頭工人,母親是教師,有個哥哥,有個姐姐還有個妹妹。
生在戰亂時期,溫飽都難已解決。小時候的高倉健體弱多病,經常受人欺負。在6歲那年甚至患上了浸潤性肺結核病,不得不休學一年。
高倉健的母親十分強勢,對他是棍棒教育,而且有些不近人情的倔強。小時候的高倉健很挑食。一次母親做了魚,他一口也沒有吃,母親就把這條魚每天熱了又熱端上飯桌,持續了十多天。兩人誰也不肯讓步。
母親的倔強像一把雙刃劍, 深深的影響了長大後的高倉健。1954年,23歲的高倉健從明治大學畢業,那時日本經濟仍然處在戰後的恢復階段,失業率居高不下。高倉健幾經奔忙,都沒有找到工作,手頭上僅有的一點積蓄也花光了。
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他的大學老師那裡傳來了一個消息——新藝製片廠正在招聘人員,他想到,可以暫時在那裡打打雜。此時這個叫小田剛一的高倉健完全沒有意識到,他的人生即將發生轉折。
他作為小田剛一的人生就要結束,一個嶄新的高倉健馬上就要出現在熒幕上,開啟屬於他的時代。
他更想不到24年後他會風靡中國,50年後他的粉絲張藝謀會專門為他量身定造一部電影。
面試那天,碰巧東映公司的常務董事長牧野光雄正好也在那裡物色新人。在面試的人群裡,牧野一眼就看中了當中一個身高一米八、身材健康勻稱,而且長相俊朗的年輕人。
他走向高倉健,想要說服他放棄當什麼管理員的想法,轉而到他旗下的東映去當演員。可當時的高倉健心裡一百個不願意。
由於世俗的偏見,那個時候演員是和乞丐差不多,都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但為了餬口,高倉健不得不暫時向生活低頭。
痛感人生無奈的高倉健,怎麼也想不到日本電影屆即將迎來空前的黃金時代。而他自己將首當其衝,成為這股潮流中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佼佼者。
【02】因為電影收穫愛情,也因此失去愛人
1956年1月22日,他首次以「高倉健」為藝名,在電影《閃電空手道》中,初次登上銀幕。一個星期之後,他的第二部作品《流星空手道》也公映了。
那時的高倉健清秀英俊,但對演員的成見限制了他的表現,臉上的笑容似乎總是略顯尷尬和靦腆。
為了提升他的知名度,經紀公司還邀請了紅極一時的美空雲雀和他配戲。勢必要打造一個新的偶像明星。與此同時,高倉健在一次拍攝中,也邂逅了一生真愛江利智惠美。
那年智惠美19歲,已經是紅透半邊天的歌星,她的成名曲《田納西的華爾茲》在當時留聲機還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居然賣了40萬張。高倉健也是粉絲之一。
因為甜美的歌聲,她被東映公司邀請出演小品劇《傻傻愛桑》的女主角。高倉健是與她搭戲的男配角。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偶像,而且還能和她搭戲,高倉健激動不已,但又表現得羞澀內斂,幾輪接觸下來智惠美也喜歡上了這個真誠的大男孩。
他們很快墜入愛河。熒幕上冷峻嚴肅不苟言笑的高倉健,談起戀愛來也有浪漫的一面。高倉健知道智惠美酷愛汽車,他便弄來一輛進口的雷鳥坐動車,他們一起外出兜風,一起去飆車,去奈良縣東大寺看火把節,去德島縣觀阿波羅舞節,還去長野縣的松本城堡探幽獵趣。車子越開越遠,他們的心卻越靠越近。
1959年2月16日,在高倉健28歲生日那天,這一份火熱的愛情瓜熟蒂落。有情人終成眷屬。雙雙步入婚禮的殿堂。智惠美宣布退出舞臺全心全意做一個幸福的新娘。婚後第三年,智惠美懷孕了,兩人驚喜萬分,然而沒多久,智惠美患上了妊娠中毒症,不得不做了流產手術,盼子不得的悲痛開始讓兩人的感情出現了裂痕。
高倉健全身心地投入事業,褪去羞澀靦腆,他成了真打實拼的男人。1964年,高倉健參加了電影《加可萬和鐵》的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深作欣二,是日本著名的商業電影導演,擅長拍攝動作片。
影片裡的一個場景是高倉健飾演的鐵只,掛著一條六尺長的兜檔布,在北海道零下十五六度的寒冷氣溫下,毫不猶豫地跳進了大海。
這種為藝術獻身的精神感動了導演,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機會。
1965年4月,高倉健出演了任俠電影《網走番外地》。任俠片,其實和現在的香港黑幫片有些類似,講的都是江湖道義。高倉健充滿剛毅的線條,冷峻的眼神將遊俠影片進一步推向高潮。
人們排著長隊爭奪他的電影票,年輕人模仿他的電影裡的衣著打扮,他臉上的皺紋、冷漠的眼神、直立的髮型都成為時尚的典範。這部電影被認為是任俠電影裡的裡程碑之作。高倉健成了硬漢的代名詞,每年要拍十幾部義俠電影,片場成了生活,家卻成了旅館。
他瘋狂的付出,《網走番外地》一拍就是9部,然後是《日本俠客傳》系列、《昭和殘俠傳》系列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愛人智惠美卻離他越來越遠了。
1976年1月21日,高倉健位於東京谷田的家因為漏電發生火災,房子化成了灰燼。也讓智惠美的心冷到了極點。
孩子沒有了,家沒有了,她覺得她們的愛情也走到了盡頭。便單方面向媒體宣布了離婚。十年如一日的重複出演同樣的角色也讓高倉健感到了厭倦。
1976年,45歲的高倉健做出了退出東映的決定。對此,日本媒體甚至用「一代英雄隱退了」來形容他的舉動。這個年紀對於喜新厭舊的觀眾來說,他也許很難再有出頭之日。
【03】角色轉型,為愛而演
然而退出東映沒多久,著名導演山田洋次就找到他,請他出演愛情喜劇電影《幸福的黃手帕》。這次是一個全新的角色。他從硬漢轉演一個普通人,對高倉健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告別過去的演出。
1978年,《幸福的手帕》獲得第51屆《電影旬報》男主角獎,第32屆每日競賽會男演員演技獎。第20屆藍絲帶男主角獎,和第一屆日本學術會男主角獎四項日本最高的電影獎項。這些影片為他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聲譽。奠定了他在日本影壇不可動搖的地位。
45歲的高倉健憑藉這部電影成功轉型。同年,他主演的《追捕》被引進中國內地,同樣引起空前的轟動。他剛毅的性格和冷酷的面容甚至引發了中國年輕姑娘發起「尋找高倉健」的呼聲。
此後他的多部作品《遠山的呼喚》、《車站》、《黑雨》均被中國觀眾力捧。高倉健事業節節高升,另一邊智惠美過得並不順利,離婚後她重返歌壇,卻不能再創往日輝煌。
鬱鬱寡歡的智惠美於1982年2月13日因酗酒引起窒息,死在了公寓內。享年45歲。三天後舉行葬禮,那天正是兩人的結婚紀念日,也是高倉健51歲生日。
高倉健再次深受打擊,此後餘生他沒有再婚,每年都會到妻子墓碑獻上鮮花紀念哀思。並漸漸退出影壇,過起隱居的生活。他經常到深山靜思坐禪,在寒冬臘月站立在瀑布之下挑戰肉體極限,尋找世態炎涼的孤獨。
1999年,息影已久的高倉健出演電影《鐵道員》,憑此片獲得蒙特婁世界電影優秀男主角獎,第44屆亞太影展男主角獎,第32屆日本學院最優秀男主角多項大獎。
當年68歲的高倉健接下此片並不是為了再鳴驚人,而是在電影中演譯自己的人生。他和導演只提出了一個要求,主題曲選用《田納西華爾茲》,他和智惠美最喜歡的曲子。
【04】與張藝謀的俠義情懷
一次高倉健看了張藝謀榮獲威尼斯金獅獎的《一個不能少》深受感觸,他表達了對張藝謀的欣賞,希望有機會和張藝謀合作一部這樣的影片。
2000年,張藝謀拍攝《英雄》,他認為「啞俠」一角適合特別高倉健,於是發出邀請,不料高倉健看了劇本婉拒。後來從高倉健的多年好友那裡得知高倉健一直孤身一人,他更願意演類似為愛情默默等待和付出的角色。
張藝謀頓悟,高倉健鍾意的並非是商業大片,而是情懷。
於是張藝謀之後花費幾年時間,專門為高倉健量身定做了父子情的劇本《千裡走單騎》。
《千裡走單騎》的拍攝加深了兩個人的情意,高倉健當時已經70多歲,冒著風雪,開五六個小時的車,到深山的古廟,獨自在空曠的大殿站立兩三個小時,為張藝謀默默祈福。
高倉健像是一位隱居的大神,他很少高調的表達,沉默、隱忍、不願吸引人的目光,只是在最自己在意的人和事中默默的付出,對張藝謀的喜愛和欣賞,亦是如此。
張藝謀當時在中國自己並沒有車,使用的白色卡宴,是張偉平名下的。高倉健在日本買了一輛捷豹車送給張藝謀,用愛馬仕重新裝修了內飾,每天遛一圈,因為過了磨合期,張藝謀開著舒服。高倉健為張藝謀想的非常周到。
可惜因為手續問題,車最終沒能運回中國。
在08年奧運會之前,高倉健特意趕到北京,他事先沒通知張藝謀,直接到北京奧組委的辦公室,送給張藝謀一把「守護刀」,希望保佑奧運會順利。
在日本,贈送日本刀是男人間崇高的古老的禮儀,高倉健專門找到日本國寶級鍛造大師打制了這把刀。張藝謀非常感動,一直將這把刀放在私人辦公桌身後的架子中央。
張藝謀說:「這是老爺子在守護我。緞帶是老爺子親手幫上的,我再沒動過,裡面全是他的手印和指紋。」高倉健和張藝謀有著超出工作的情意,在《千裡走單騎》殺青後,高倉健給張藝謀寫了一封信,其中有一句特別的囑咐,作為一名國際導演,要堅持內心對藝術的選擇,不要被製片人束縛和控制。
可能是高倉健閱歷深厚,感到了張藝謀和當時的製片人張偉平合作的問題,果然2013年問題大爆發,二張分手。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在《宿命:孤獨張藝謀》中說,高倉健和張藝謀,像是兩個古代範兒的俠客,他們對彼此肯定、信任、關愛、惦念、欣賞,卻都不善言辭,只是無聲的去做,這樣的情義超越了國界。
2013年11月3日,日本天皇為82歲的高倉建頒發了文化勳章,表達了他對影視屆做出的巨大貢獻。高倉健是第一個得到文化勳章的演員。
2014年11月10日,高倉健因惡性淋巴瘤病逝,享年83歲。高倉健的離世讓世界影迷和電影人深感痛惜。中國外交部在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這樣說:高倉健是中國人民熟知的藝術家,他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我們再此哀悼他。
高倉健的去世是他人生的終結,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電影時代的完結。但是電影就是這樣的前赴後繼,有人走了,還是有人繼續堅持下去。他的精神永遠鼓舞新一代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