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古典油畫技法、審美原則相結合的探索,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2006年,扎克·施奈德導演的《斯巴達三百勇士》上映後,我為dvd的封面吸引,便買來高清版碟片觀看,當時深深地被這部傑作打動,尤其是影片的畫面風格,與我多年以來的繪畫追求多有相似之處,因之,畫友們建議我有機會把片中的精彩鏡頭畫出來。但當時我正在進行我的油畫連環畫成名作《光輝歲月—beyond樂隊的故事》的創作,這個提議只能暫時擱置。
我的油畫連環畫代表作《光輝歲月—beyond樂隊的故事》(入選十一屆全國美展)選頁
2014年,我愛人韓麗娟被國外影視美術的大量優秀作品吸引,決心從事這項工作,我本身就是個電影發燒友,當然沒道理反對她,同時,也打算助她一臂之力。實際上,從那時開始,我也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這項研究工作。
我們與多數影視行業從業者不同,由於具備多年專業繪畫學習(我們倆都畢業於國內最知名的美術學院之一—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與創作的背景,使得我們很快就掌握了這項很難入門的技能,參與了熱播劇《虎嘯龍吟》等一線影視項目,創作了很多廣受好評的影視美術作品。
我的油畫連環畫《斯巴達三百勇士》選頁(附局部)
與此同時,《斯巴達三百勇士》油畫的創作計劃也在同時期順利進行。我先畫出來幾幅給畫友們看,朋友們都感覺非常有意思,並建議我最好將整部影片的重要段落繪製出來,以形成一部完整的油畫連環畫作品;這與我最初的想法不謀而合,我便將這部作品畫了完整的十幅,並寫出了文字腳本。
我的油畫連環畫《斯巴達三百勇士》選頁(附局部)
和我的油畫連環畫成名作《光輝歲月》一樣,這套《斯巴達三百勇士》,我也採用了自己特別擅長的費時又費力(全套作品我耗時一年多)的古典油畫技法繪製。顏料全部是我手工研磨製作,調色液也是我依照歐洲大師古法精製而成。這種技法製作程序複雜,但畫面效果非常堅實有力,同樣看原作,遠比我們今天的油畫技法耐久、好看。如今全世界範圍內流行快餐文化,我尤其感覺有必要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畫一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來。
我的油畫連環畫《斯巴達三百勇士》選頁(附局部)
當年,扎克·施奈德曾和漫畫原作者表示:他一定會尊重原畫的風格面貌拍攝《斯巴達三百勇士》,結果創造了影史上的一個奇蹟,雖然他自謙是「照搬原作」,但我們從最終成片來看,影片實際上還是充分發揮了電影藝術的特長。那麼,受他的啟發,我也在我的這套連環畫裡尊重他的原片優質的、可以和繪畫藝術完美結合的特點的基礎上,盡力展現繪畫藝術的巨大威力。在整套作品中,我特別注重繪畫語言(諸如色彩、筆法、刀法、肌理、素描等各方面)的深刻、有力。這便使得作品沒有停留在模仿的層面上,實際上,它本質上屬於一種借鑑電影藝術的繪畫再創造活動,內中深意十分複雜,非淺躁者可知。
我的油畫連環畫《斯巴達三百勇士》選頁(附局部)
前人常說:不問收穫,但看耕耘。這是大智慧;依我看,我們從事任何領域的研究學習都一樣,只有靜下心,多學習、多實踐才會取得真實成就。完美的道路,只對那些又挑又選的人方是困難重重的。以我這套《斯巴達三百勇士》的創作學習來說,它直接影響了我後來的影視美術創作,使我受益極深。
我的影視項目概念設計與數字繪景作品(均被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