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研發團隊的管理制度,任正非建議要發現問題、總結規律

2020-12-23 60秒商業解讀

群眾路線、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我們的革命前輩已經走了幾十年,甚至還是穿著"小鞋"走過來的。今天,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這條路線,我們工作在第一線的博士、碩士、工程師就是我們新時代的"工農",我們要深入其中、身臨其境、調查研究、發現問題、總結規律。——任正非

如今的企業發展都是將目光放在了創新上,放在了技術領先上,不否定這一點是正確的,因為也是這樣才能決定公司是否能有長遠的希望,但是長遠的希望並不能決定長遠的發展,目前大部分公司存在的問題就是企業太過於專注創新和技術的發展,而忘記了做企業的目的是要解決客戶的需求問題,只有將客戶的需求作為基礎,在此方向上的創新才是有意義的。因此技術發展固然重要,但是技術與市場的結合更重要。

在華為也曾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任正非將這樣不做市場調查,一股腦地搞創新的的工作稱為「幼稚」,稱其為「這是一種刻意為創新而創新,為標新立異而創新的表現。」甚至為了克服研發團隊這樣的問題,任正非給每個組發一個錄音機,將客戶的意見一條一條都錄下來,讓全體員工都坐在一起聽,不僅如此,還特別邀請客戶來公司講他們的意見,並通過給客戶發獎金的形式鼓勵他們講真話,敢講真話,只是為了讓研發團隊和客戶更近的接觸,更加了解客戶的需求。

一個企業的發展不是看他的目標有多高,而是看他的地基有多牢,客戶就是地基,也是檢驗一個產品好壞的最直接的反饋,所以任何企業不管做了哪些技術上的突破,到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客戶的身上,能不能將產品做到讓客戶滿意,如何才能將一份滿意的答卷交到客戶手裡,才是最重要的。

任正非要求華為全體員工要牢記:「我們公司大力倡導創新,創新的目的是什麼呢?創新的目的在於確保所創新的產品擁有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從事新產品研發未必就是創新,從事老產品優化未必不能創新,關鍵在於我們一定要從對科研成果負責轉變為對產品負責,要以全心全意對產品負責,實現我們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華為企業宗旨。」

就像任正非說的那樣:「企業就是要發展一匹狼」,正是因為這樣狼性的管理才讓華為成為如今世界上的一匹狠狼,而客戶需求,也就是市場,才是心臟部分,而創新,也就是技術,是四肢,只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才有動力邁著最大的步伐向前走去。

擁有一個健康強大的心臟是基礎,其次才是練就力量,所以要調查,要實踐,真正站在客戶的位置去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一切的創新要從客戶出發,再回到客戶身上,因此企業管理也是這樣,要鼓勵他們去深入了解客戶的心理,才能讓企業越做越大。

相關焦點

  • 掌握時間管理三部曲,打造高效率團隊
    ●研發管理的五個痛點 有一家科技公司,老闆直接管理150人的研發團隊。 他說:團隊的活特別多,中層管理天天要招人,同時,他號召管理層帶頭加班,但是公司就是不見起色。
  • 從微軟CEO的3個問題,看任正非的團隊管理思想:「增加土地肥力」
    任正非在華為內部講話中數次提到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的3個問題:「我如何利用公司已有成果提升個人或團隊工作效率?你自己做了什麼?你幫助別人或團隊做了什麼?」2018年,任正非在華為個人績效管理優化工作匯報會上的講話中表示,管理機制要以「多產糧食」和「增加土地肥力」為目標:強調戰略貢獻, 「增加土地肥力」是評議出來的,按微軟薩提亞的那三條,相關部門也要投票的,佔比多少可以探索,例如30%,這一部分我們目前還做得不好……
  • 請前員工吃完飯,任正非:這個人沒把公司做好,問題就在他的腰上
    03任正非的管理格局:做一個「無事人」王育琨在《苦難英雄任正非》中,將任正非的這種管理格局總結為:做一個「無事人」。任正非深知, 「在時代面前,我越來越不懂技術、越來越不懂財務、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團體,充分發揮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將一事無成。」任正非充分放權給各路英雄。研發上有鄭寶用主持大局,以致於「寶寶」可以一句「任總,這個會你不用參加了,結果我告訴你就行」,任正非就夾起本子悄悄離開了會議室。
  • 企業管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任正非的「三砍」戰術一定要知道
    華為老總任正非在談到企業用人管理時,有過一個著名的「三砍戰術」,即「砍掉高層的手腳」「砍掉中層的屁股」「砍掉基層的腦袋」。底數清才能方向明,高層要了解實際情況,就必須通過中層來進行傳導,這就要求中層幹部一定要實事求是,不僅要吃透上情,而且要摸清下情,及時了解基層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並及時向上級匯報,在確保政令暢通的前提下,也要讓上級得到問題的及時的「反饋」。通過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才能詳盡準確地了解市場第一手資料。
  • 管理好團隊不能靠「淫威」,任正非:想讓下屬心服口服搞懂這3點
    華為發展壯大,並且蒸蒸日上,離不開員工的共同努力,同時也不能少了領導的正確管理。看待一家公司,一定要重點去看它的人才管理機制,如何去選拔、培養幹部,這關係到企業發展的競爭力,也決定著企業的「風氣」。在管理公司,選拔人才上,任正非確實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 任正非:「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也是最低綱領。」
    任正非是基建工程兵副團級幹部轉業的,無論是因為資金的問題還是出於對組織成員的關心,他可以放下身段親自給組織成員做飯。在企業困難的時期,以個人名義借高利貸做研發,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跟研發人員說:「這次研發如果失敗了,我只有從樓上跳下去,你們還可以另謀出路。」
  • 任正非霸氣談管理:不做激進主義者要做改良主義者
    來源:正和島 ID:zhenghedao 綜編 / 小五關於華為,怎樣成長為一家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怎樣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使企業長期有效增長?關於任正非,怎樣管理一家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怎樣應對一系列紛繁複雜的挑戰?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都為之好奇!
  • 任正非的灰度管理
    正如斯坦利.斯塔夫裡迪斯等人在《賦能---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團隊》(中信出版2017年12月出版)一書所提出的:企業組織已經不是「複雜」的,而是「錯綜複雜」的,各個要素都是不確定的,要素之間的作用是非線性的,而其結果是難以預測的。在這種錯綜複雜的系統中,採用極端的、假設的、抽象的或二分法的方法,是難以洞察問題的本質,更難以探索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司管理就是從外部審視這樣一家世界級巨無霸最好的通道。任正非曾說過,「華為遲早要面臨接班問題,人的生命總要終結。華為最偉大的一點是建立了無生命的管理體系,技術會隨著時代發展被淘汰,但是管理體系不會被淘汰。」在任正非心裡,華為成功靠的不是能人,不是英雄,靠的是體系,是平臺支撐。
  • 華為任正非:向天再借五百年
    從召集5個合伙人、湊夠2.1萬元創業基金起步,任正非憑藉代理香港鴻年公司的用戶小交換機,經過千辛萬苦的艱難創業,在短短的三四年間,就積累了幾百萬元的資金,並在全國建立起近十個銷售辦事處。1989年,由於用戶小交換機的市場太火爆,加上和鴻年的合作問題,華為的代理業務走到了盡頭,任正非決心自主研發。
  • 才是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最大秘密(深度好文)
    魯道夫·克勞修斯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時,定義了熵。自然社會任何時候都是高溫自動向低溫轉移的。在一個封閉系統最終會達到熱平衡,沒有了溫差,再不能作功。這個過程叫熵增,最後狀態就是熵死,也稱熱寂。熵原本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概念,卻被任正非用於研究企業的發展之道,是貫穿任正非管理華為的思想精華。
  • 「藍血十傑」胡賽雄——任正非的硬道理
    」胡賽雄談了自己對「經營思維」的看法——管理思維更關注的是對一些內部問題的解決,經營思維則更關注的是產出的結果。企業的管理一定要為經營服務,也就是說:一切問題的解決一定是要為了促進公司的產出最大化,否則,解決問題就成了浪費時間。
  • 《學 頭條》任正非憑什麼能讓華為這麼成功?人才管理機制!
    1997年,在《華為基本法》的起草過程中,一位教授曾經問任正非:「人才是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任正非答道:「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華為最核心的人才理念,也讓華為團隊一直保持著極高的價值創造能力。華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其中又有哪些地方最值得其他企業學習?
  • 對「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建議」復文「關於天然林保護與可持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2048號) 一、關於樹立「天然林不僅需要休養生息,更需要積極培育
  • 任正非:華為沒有錢,學不了阿里!
    2020年12月30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在11月4日關於華為企業業務以及雲業務的講話。在這封幾千字的郵件中,表達出任正非對雲業務的管理思想。 筆者瀏覽了幾遍任正非的講話,發現任正非對雲業務的戰略思維可以用軍事化思維概括,軍事化思維也是華為能夠成為我國科技企業代表的主要因素。
  • 任正非:「不要臉」的人,才能進步!
    人們總是容易看到別人的毛病,而難以發現自己的不足。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自我批判有重重障礙:  一是面子上的障礙。國人向來很看重面子,「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丟了面子,那比丟多少錢都難受。為了保全面子,就捂起自己的瘡疤,犯了錯誤死不承認,即使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也要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解釋,去推脫。  二是利益上的障礙。
  • 華為今天的成功,還真的離不開任正非!
    一天,48歲的任正非站在5樓會議室的窗戶邊,對公司全體骨幹說:「這次研發如果失敗了,我們就散了吧,你們可以另謀出路!」那些年,創業很艱苦,日子也很難。偶爾,任正非會對員工們說,今天咱們改善夥食啊,熬點豬尾巴湯。大家都吃得挺開心。1996年的年底,任正非在聽取了各部門的工作匯報之後,發現公司內的一些骨幹有閉門造車的傾向。
  • 任正非:一個「搗糨糊」的大師
    關於這一點,我倒是多少有點信心,至少可以做到不誤解、不歪曲田濤老師的本意。需要提前聲明一下:本文重點是寫書評,而不是討論組織管理之道。關於組織管理之道,關於華為,我不可能講得比田濤老師更透徹、更高明。如果讀者更感興趣的是後者,建議直接去讀田濤老師的新書。多讀幾遍,其義自見。另外,文責自負,我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承擔最後的責任。
  • 溫婷:團隊管理的面談模式及技巧探討 | 乾貨
    他被外界廣為推崇的領導團隊哲學裡面有一條,管理人員需要時刻抱著懷疑與好奇心,不斷發現問題,並帶領團隊解決問題。在團隊管理中,管理人員需要不斷發現問題,並向團隊提出問題,傑克韋爾奇認為,提問還不足夠,需要不斷向團隊提出類似,如果這樣,會怎麼樣?這樣做,有何不可?怎麼會呢?的問題,讓團隊可以把專注力集中到該問題上,並通過團隊的力量,做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這與中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哲學相通。
  • 小女兒姚安娜進軍娛樂圈 任正非曾表示華為接班人不會是家人
    ,宣布姚安娜加入旗下,並正式出道進軍娛樂圈。姚安娜身上除了「哈佛畢業」外,最具代表性的標籤是「華為千金」。1998年姚安娜出生於雲南,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和第二任妻子姚凌生的孩子。任正非和華為公司近兩年來備受外界關注。1987年,年滿43歲的任正非和5個同伴集資2.1萬元成立華為公司,利用兩臺萬用表加一臺示波器,在深圳的一個「爛棚棚」裡起家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