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王勃詩集

2021-02-06 先鋒詩詞

打開音樂

抵達更深的閱讀

春遊(唐·王勃)

客念紛無極,春淚倍成行。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

 

春園(唐·王勃)

山泉兩處晚,花柳一園春。還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春莊(唐·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登城春望(唐·王勃)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靄新。芳郊花柳遍,何處不宜春。

 

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巖花白,梨疏林葉紅。江皋寒望盡,歸念斷徵篷。

 

扶風晝屆離京浸遠(唐·王勃)

帝裡金莖去,扶風石柱來。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羈春(唐·王勃)

客心千裡倦,春事一朝歸。還傷北園裡,重見落花飛。

 

林泉獨飲(唐·王勃)

丘壑經塗賞,花柳遇時春。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輕人。

 

林塘懷友(唐·王勃)

芳屏畫春草,仙杼織朝霞。何如山水路,對面即飛花。

 

普安建陰題壁(唐·王勃)

江漢深無極,梁岷不可攀。山川雲霧裡,遊子幾時還。

 

山扉夜坐(唐·王勃)

抱琴開野室,攜酒對情人。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

 

山中(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始平晚息(唐·王勃)

觀闕長安近,江山蜀路賒。客行朝復夕,無處是鄉家。

 

述懷擬古詩(唐·王勃)

僕生二十祀,有志十數年。下策圖富貴,上策懷神仙。

 

寺中觀臥像(唐·王勃)

淨宇流金□,直誠翳寶床。自應歸寂滅,非是倦津梁。

 

他鄉敘興(唐·王勃)

綴葉歸煙晚,乘花落照春。邊城琴酒處,俱是越鄉人。

 

晚留鳳州(唐·王勃)

寶雞辭舊役,仙鳳歷遺墟。去此近城闕,青山明月初。

 

夜興(唐·王勃)

野煙含夕渚,山月照秋林。還將中散興,來偶步兵琴。

 

幽居(唐·王勃)

澗戶風前竹,山窗月下琴。唯餘兩□□,應盡百年心。

 

早春野望(唐·王勃)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臨江二首

其一(唐·王勃)

泛泛東流水,飛飛北上塵。歸驂將別棹,俱是倦遊人。

 

其二(唐·王勃)

去驂嘶別路,歸棹隱寒洲。江皋木葉下,應想故城秋。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其一(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其二(唐·王勃)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寒夜思友三首

其一(唐·王勃)

久別侵懷抱,他鄉變容色。月下調鳴琴,相思此何極。

 

其二(唐·王勃)

雲間徵思斷,月下歸愁切。鴻雁西南飛,如何故人別。

 

其三(唐·王勃)

朝朝翠山下,夜夜蒼江曲。復此遙相思,清尊湛芳綠。

 

別人四首

其一(唐·王勃)

久客逢餘閏,他鄉別故人。自然堪下淚,誰忍望徵塵。

 

其二(唐·王勃)

江上風煙積,山幽雲霧多。送君南浦外,還望將如何。

 

其三(唐·王勃)

桂軺雖不駐,蘭筵幸未開。林塘風月賞,還待故人來。

 

其四(唐·王勃)

霜華淨天末,霧色籠江際。客子常畏人,何為久留滯。

 

贈李十四四首

其一(唐·王勃)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琴尊唯待處,風月自相尋。

 

其二(唐·王勃)

小徑偏宜草,空庭不厭花。平生詩與酒,自得會仙家。

 

其三(唐·王勃)

亂竹開三徑,飛花滿四鄰。從來揚子宅,別有尚玄人。

 

其四(唐·王勃)

風筵調桂軫,月徑引藤杯。直當花院裡,書齋望曉開。

 

隴西行

其一(唐·王勃)

隴西多名家,子弟復豪華。千金買駿馬,蹀躞長安斜。

 

其二

雕弓侍羽林,寶劍照期門。南來射猛虎,西去獵平原。

 

其三

既夕罷朝參,薄暮入終南。田間遭罵詈,低語示乘驂。

 

其四

入被鑾輿寵,出視轅門勇。無勞豪吏猜,常侍當無恐。

 

其五

充國出上邽,李廣出天水。門第倚崆峒,家世垂金紫。

 

其六

麟閣圖良將,六郡名居上。天子重開邊,龍雲壘相向。

 

其七

烽火照臨洮,榆塞馬蕭蕭。先鋒秦子弟,大將霍嫖姚。

 

其八

開壁左賢敗,夾戰樓蘭潰。獻捷上明光,揚鞭歌《入塞》。

 

其九

更欲奏屯田,不必勒燕然。古人薄軍旅,千載謹邊關。

 

其十

少婦經年別,開簾知禮客。門戶爾能持,歸來笑投策。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河陽橋代竇郎中佳人答楊中舍(唐·王勃)

披風聽鳥長河路,臨津織女遙相妒。判知秋夕帶啼還,那及春朝攜手度。

 

秋江送別二首

其一(唐·王勃)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其二(唐·王勃)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寒夜懷友雜體二首

其一(唐·王勃)

北山煙霧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蒼蒼。秋深客思紛無已,復值徵鴻中夜起。

 

其二(唐·王勃)

復閣重樓向浦開,秋風明月度江來。故人故情懷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見。

八仙徑(唐·王勃)

柰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援蘿窺霧術,攀林俯雲煙。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聖泉宴(唐·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蘭氣燻山酌,松聲韻野弦。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尋道觀(唐·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闕盛規模。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玉笈三山記,金箱五嶽圖。蒼虯不可得,空望白雲衢。

 

散關晨度(唐·王勃)

關山凌旦開,石路無塵埃。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重門臨巨壑,連棟起崇隈。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別薛華(唐·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裡道,悽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重別薛華(唐·王勃)

明月沈珠浦,秋風濯錦川。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旅泊成千裡,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遊梵宇三覺寺(唐·王勃)

杏閣披青磴,雕臺控紫岑。葉齊山路狹,花積野壇深。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麻平晚行(唐·王勃)

百年懷土望,千裡倦遊情。高低尋戍道,遠近聽泉聲。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

 

送盧主簿(唐·王勃)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餞韋兵曹(唐·王勃)

徵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望,延想間雲涯。

 

白下驛餞唐少府(唐·王勃)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仲春郊外(唐·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初晴山院裡,何處染囂塵。

 

郊興(唐·王勃)

空園歌獨酌,春日賦閒居。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雨去花光溼,風歸葉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

 

郊園即事(唐·王勃)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斷山疑畫障,縣溜瀉鳴琴。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閒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觀佛跡寺(唐·王勃)

蓮座神容儼,松崖聖趾餘。年長金跡淺,地久石文疏。頹華臨曲磴,傾影赴前除。共嗟陵谷遠,俄視化城虛。

 

山居晚眺贈王道士(唐·王勃)

金壇疏俗宇,玉洞侶仙群。花枝棲晚露,峰葉度晴雲。斜照移山影,回沙擁籀文。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

 

春日還郊(唐·王勃)

閒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對酒春園作(唐·王勃)

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觀內懷仙(唐·王勃)

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雲梯。

 

秋日別王長史(唐·王勃)

別路餘千裡,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唐·王勃)

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綠齊山葉滿,紅洩片花銷。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長柳(唐·王勃)

晨徵犯煙磴,夕憩在雲關。晚風清近壑,新月照澄灣。郊童樵唱返,津叟釣歌還。客行無與晤,賴此釋愁顏。

 

羈遊餞別(唐·王勃)

客心懸隴路,遊子倦江幹。槿豐朝砌靜,筱密夜窗寒。琴聲銷別恨,風景駐離歡。寧覺山川遠,悠悠旅思難。

 

易陽早發(唐·王勃)

飭裝侵曉月,奔策候殘星。危閣尋丹障,回梁屬翠屏。雲間迷樹影,霧裡失峰形。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焦岸早行和陸四(唐·王勃)

侵星違旅館,乘月戒徵儔。復嶂迷晴色,虛巖辨暗流。猿吟山漏曉,螢散野風秋。故人渺何際,鄉關雲霧浮。

 

深灣夜宿(唐·王勃)

津塗臨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絕灘聲隱,風交樹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此時故鄉遠,寧知遊子心。

 

傷裴錄事喪子(唐·王勃)

蘭階霜候早,松露穸臺深。魄散珠胎沒,芳銷玉樹沈。露文晞宿草,煙照慘平林。芝焚空嘆息,流恨滿籯金。

 

九日懷封元寂(唐·王勃)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蘭氣添新酌,花香染別衣。九秋良會少,千裡故人稀。今日龍山外,當憶雁書歸。

 

上巳浮江宴韻得阯字(唐·王勃)

披觀玉京路,駐賞金臺阯。逸興懷九仙,良辰傾四美。松吟白雲際,桂馥青溪裡。別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春日宴樂遊園賦韻得接字(唐·王勃)

帝裡寒光盡,神皋春望浹。梅郊落晚英,柳甸驚初葉。流水抽奇弄,崩雲灑芳牒。清尊湛不空,暫喜平生接。

 

山亭夜宴(唐·王勃)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森沈野徑寒,肅穆巖扉靜。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詠風(唐·王勃)

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銅雀妓二首

其一(唐·王勃)

妾本深宮妓,曾城閉九重。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其二(唐·王勃)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西陵松檟冷,誰見綺羅情。

自鄉還遠虢(唐·王勃)

人生忽如客,骨肉知何常。願及百年內,花萼常相將。無使《棠棣》廢,取譬人無良。

 

泥溪(唐·王勃)

弭棹凌奔壑,低鞭躡峻岐。江濤出岸險,峰磴入雲危。溜急船文亂,巖斜騎影移。水煙籠翠渚,山照落丹崖。風生蘋浦葉,露泣竹潭枝。泛水雖雲美,勞歌誰復知。

 

秋日仙遊觀贈道士(唐·王勃)

石圖分帝宇,銀牒洞靈宮。回丹縈岫室,復翠上巖櫳。霧濃金灶靜,雲暗玉壇空。野花常捧露,山葉自吟風。林泉明月在,詩酒故人同。待餘逢石髓,從爾命飛鴻。

 

懷仙(唐·王勃)

序:客有自幽山來者,起予以林壑之事,而煙霞在焉,思解纓紱,永詠山水,神與道超,跡為形滯,故書其事焉。

鶴岑有奇徑,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巖列丹葩。常希披塵網,眇然登雲車。鸞情極霄漢,鳳想疲煙霞。道存蓬瀛近,意愜朝市賒。無為坐惆悵,虛此江上華。

 

出境遊山二首

其一(唐·王勃)

源水終無路,山阿若有人。驅羊先動石,走兔欲投巾。洞晚秋泉冷,巖朝古樹新。峰斜連鳥翅,磴疊上魚鱗。化鶴千齡早,元龜六代春。浮雲今可駕,滄海自成塵。

 

其二(唐·王勃)

振翮凌霜吹,正月佇天潯。回鑣凌翠壑,飛軫控青岑。巖深靈灶沒,澗毀石渠沈。宮闕雲間近,江山物外臨。玉壇棲暮夜,珠洞結秋陰。蕭蕭離俗影,擾擾望鄉心。誰意山遊好,屢傷人事侵。

 

忽夢遊仙(唐·王勃)

僕本江上客,牽跡在方內。寤寐霄漢間,居然有靈對。翕爾登霞首,依然躡雲背。電策驅龍光,煙途儼鸞態。乘月披金帔,連星解瓊佩。浮識俄易歸,真遊邈難再。寥廓沈遐想,周遑奉遺誨。流俗非我鄉,何當釋塵昧。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唐·王勃)

彭澤官初去,河陽賦始傳。田園歸舊國,詩酒間長筵。列室窺丹洞,分樓瞰紫煙。縈迴亙津渡,出沒控郊廛。鳳琴調上客,龍轡儼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蘿不記年。重簷交密樹,復磴擁危泉。抗石晞南嶺,乘沙眇北川。傅巖來築處,磻溪入釣前。日斜真趣遠,幽思夢涼蟬。

滕王閣(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採蓮賦附歌(唐·王勃)

榮華息,功名惻,奇秀兮異植,紅光兮碧色。稟天地之淑麗,承雨露之沾飾。蓮有藕兮藕有枝,才有用兮用有時。何當婀娜花實移,為君含香藻鳳池。

 

江南弄(唐·王勃)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雲幾相送。瑤軒金谷上春時,玉童仙女無見期。紫露香菸渺難託,清風明月遙相思。遙相思,草徒綠,為聽雙飛鳳凰曲。

 

雜曲歌辭秋夜長(唐·王勃)

秋夜長,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層城綺閣遙相望。遙相望,川無梁。北風受節南雁翔,崇蘭委質時菊芳。鳴環曳履出長廊,為君秋夜搗衣裳。纖羅對鳳皇,丹綺雙鴛鴦。調砧亂杵思自傷,思自傷,徵夫萬裡戍他鄉。鶴關音信斷,龍門道路長。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落花落(唐·王勃)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落花飛,撩亂入中帷。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綺閣青臺靜且閒,羅袂紅巾復往還。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試復旦遊落花裡,暮宿落花間。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觀音大士神歌贊(唐·王勃)

南海海深幽絕處,碧紺嵯峨連水府。號名七寶恪迦山,自在觀音於彼住。寶陁隨意金鰲藏,雲現兜羅銀世界。眾玉裝成七寶臺,真珠砌就千花蓋。足下祥雲五色捧,頂上飛仙歌萬種。頻伽孔雀盡來朝,諸海龍王齊獻供。寶冠晃耀圓光列,纓絡遍身明皈潔。臉如水面瑞蓮芳,眉似天邊秋夜月。繡衣金縷披霞袂,縹緲素服褊袒臂。□珈珂佩響珊珊,雲羅綬帶真珠綴。紅纖十指疑酥膩,青蓮兩目秋波細。咽頸如同玉碾成,羅紋黛染青山翠。朱唇豔瑩齒排河,端坐昂昂劫幾何。化身百億度眾生,發願河沙救鼻阿。我慚我愧無由到,遙望觀音拜讚歌。大聖大慈垂憫念,願舒金手頂中摩。

 

臨高臺(唐·王勃)

臨高臺,高臺迢遰絕浮埃。瑤軒綺構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斜對甘泉路,蒼蒼茂陵樹。高臺四望同,帝鄉佳氣鬱蔥蔥。紫閣丹樓紛照耀,璧房錦殿相玲瓏。東彌長樂觀,西指未央宮。赤城映朝日,綠樹搖春風。旗亭百隧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裡。朱輪翠蓋不勝春,疊榭層楹相對起。復有青樓大道中,繡戶文窗雕綺櫳。錦衾夜不襞,羅帷晝未空。歌屏朝掩翠,妝鏡晚窺紅。為君安寶髻,蛾眉罷花叢。塵間狹路黯將暮,雲間月色明如素。鴛鴦池上兩兩飛,鳳凰樓下雙雙度。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顧。銀鞍繡轂盛繁華,可憐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婦不須顰,東園桃李片時春。君看舊日高臺處,柏梁銅雀生黃塵。

 

採蓮曲(唐·王勃)

採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徵夫猶未還,江南採蓮今已暮。今已暮,採蓮花,渠今那必盡娼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採蓮花。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採蓮歌有節,採蓮夜未歇。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丰茸。共問寒江千裡外,徵客關山路幾重。

倬彼我系

倬彼我系。舍弟虢州參軍勃所作也,傷迫乎家貧,道未成而受祿,不得如古之君子四十強而仕也。故本其性情,原其事業,因陳先人之際,以議出處,只天爵之艱難也。勃兄勵序。

其一(唐·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錫社,派別支流。居衛仕宋,臣嬴相劉。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其二(唐·王勃)

晉歷崩坼,衣冠擾弊。粵自太原,播徂江澨。禮喪賢隱,時屯道閉。王室如燬,生人多殪。

 

其三(唐·王勃)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自東施西,擇木開宇。田彼河曲,家乎汾浦。天未厭亂,吾將誰輔。

 

其四(唐·王勃)

伊我祖德,思濟九埏。不常厥所,於茲五遷。欲及時也,夫豈願焉。其位雖屈,其言則傳。

 

其五(唐·王勃)

爰述帝制,大蒐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禮樂鹹若,詩書具草。貽厥孫謀,永為家寶。

 

其六(唐·王勃)

伊餘小子,信慚明哲。彼網有條,彼車有轍。思屏人事,克終前烈。於嗟代網,卒餘來紲。

 

其七(唐·王勃)

來紲伊何,謂餘曰仕。我瞻先達,三十方起。夫豈不懷,高山仰止。願言毓德,啜菽飲水。

 

其八(唐·王勃)

有鳥反哺,其聲嗷嗷。言念舊德,憂心忉忉。今我不養,歲月其滔。僶俛從役,豈敢告勞。

 

其九(唐·王勃)

從役伊何,薄求卑位。告勞伊何,來參卿事。名存實爽,負信愆義。靜言遐思,中心是愧。

 

雜曲歌辭雜曲(唐·王勃)

智瓊神女,來訪文君。蛾眉始約,羅袖初薰。歌齊曲韻,舞亂行分。若向陽臺薦枕,何啻得勝朝雲。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投稿郵箱:xianfengshizhan@163.com

投稿要求:探索性質的詩詞和理論文章

先鋒不是抵達,而是一場「否定已有,否定自我」的再出發運動,允許錯誤與失敗的試驗,但不允許「自我停滯,吃詩利息」的懶惰。先鋒是一種「寧作先鋒死,不為擬古生」的態度。本站開放自由,傳承探索,兼容並蓄,鼓勵爭鳴,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相關焦點

  • 王勃!王勃!
    此頌文的作者正是王勃,時年15歲。 一年之後,十六歲的王勃,參加朝廷不定期舉辦的特科招考(幽素科),一舉高中,官授朝散郎,從七品,相當於副縣長級別。(看來唐朝沒有勞動法,政府公然聘用未成年人)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該扔。
  • 【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兼山配極,照鸞闕於霞標;薦水涵元,湛驪宮於霧壑。斯則神徵語怪,功潛鳥跡之初;理涉非經,道昧鶉居之始。授鳳書而稽碧落,仙構罕存;按龜而質黃圖,金模間起。粵若風移處闇,層巢恢火運之機;業洎向明,上棟括河圖之奧。三階布政,詠匪日於靈臺;百堵陳詩,頌斯幹於考室。亦有黃軒瞰月,譙門頹九洛之功;璿闥排煙,牧野構三河之酷。御燕臺而臨北極,缺王度於祈招;列雲閣而拒南山,隕皇謨於軹道。
  • 王勃也曾到蜀?
    柳明獻與王勃同鄉,兩人一見如故,結下深厚友誼。但是根據有關書籍記載,王勃並沒有直接從什邡縣到九隴縣,而是先到了成都益州府,因為他與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李崇義有舊。成都當時叫益州,什邡、九隴、新都、綿竹等都是益州的屬縣。 當時朝廷正在提倡尊孔,要求各地沒有孔子廟的要建廟,有廟而「制度卑陋」的,要「更加修造」,即培修擴建。
  • 王勃,文壇奇才卻是官場白痴
    王福疇曾任朝廷命官,喜歡讀書的他對孩子的教育尤為上心,他的三個孩子王勔、王勮、王勃個個優秀,有「王氏三株樹」之美稱,而三兄弟中,以王勃的才華尤甚。王勃六歲便能文,且有少年神童之稱。也正是政治低能使得王勃的生涯早早地慘澹收場。才華橫溢的王勃早年間就出入於王侯將相的府中。一次,沛王李賢和英王李哲鬥雞,邀請王勃來參觀,鬥雞進行得熱火朝天,一群年輕人興致高漲,王勃即興就來了一篇《檄英王雞文》給沛王的雞加油助興。
  • 王勃寫《滕王閣序》時多大年齡?歷史上的3種說法,其實都錯了
    豫薦你|文【全文2809字,圖片11張】王勃寫《滕王閣序》時多大年齡?歷史上的3種說法,其實都錯了高中時要求背誦全文的文言文很多,有的也很難背,讓人苦不堪言。但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則是讓人一眼就愛上了。
  • 史上首部蒸汽朋克+廢土美學詩劇《王勃》
    (山腰紫藤間,手執長柄黑傘攀登的幼年王勃駐足,回首向山腳望去)王勃:螣蛇拖著未加工的白霧向高寒地帶繅絲猩孔鬼臉搖曳盎格魯-撒克遜曾頭顱低垂的悼詞羊羔如積雪轉眼便泥牛入海切莫心騖八極,靈思成癮令人動輒欲仙欲死(羊羔回身一躍跳入其懷中,又從臂彎溜走。)
  • 王勃的這首詩,真正做到了一字千金
    今天來說一下王勃。王勃,字子安,隋唐之際大儒王通的孫子,詩人王績的侄孫。王勃從小聰明伶俐,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被眾人稱為神童。王勃的人生確實也足夠精彩,不到二十歲他就已經進士及第。於是閻伯嶼假意邀請在座賓客為滕王閣寫作序文,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當仁不讓,略微思索之後,就可以下筆。閻伯嶼很生氣,認為王勃過於年輕氣盛,藉口離開宴席。但是閻伯嶼畢竟不是一般人,身為一州都督,還是有一定氣量的。閻伯嶼命人將王勃寫的文章一句一句傳給他。
  • 第十六篇:解析王勃的《山中》
    669年,天才少年王勃為沛王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沒成想惹怒了當時的皇帝唐高宗,丟了官,還被趕出了沛王府。天降橫禍,悲憤的王勃同學跑到四川,希望藉助遊覽山川名勝排解心中的鬱悶。他一路走走停停,風景看了不少,詩也寫了一籮筐,不知不覺中,在蜀地已經停留了3年之久。
  • 王勃:恃才傲物,不敵人情世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說起王勃,我與他也算有過一段往事,因為一個女子。與他短暫驚豔的一生不同,我與她只在文字裡有過一次偶然的邂逅,便各奔去路。
  • 王勃:才高八鬥,為什麼命運卻悽涼不堪?
    王勃的一生是極其短暫,猶如一枚彗星帶著亮色匆匆而過。他天生聰慧,六歲能賦詩、九歲作《指瑕》十卷,並通讀文史經典,勘誤顏師古所注的《漢書》。其文學功力很不一般。十六歲時,王勃即幽素科及第,步入仕途,做上了一個從七品上的朝散郎,成為年輕有為的體制內後備幹部。特別是在寫出了《乾元殿頌》之後,唐高宗李治交口稱讚,王勃的仕途陽光燦爛。
  •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傑是指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在杜甫眼裡,初唐四傑之首應為王勃。因為杜甫詩《戲為六絕句》中有"王楊盧駱當時體"。而張說卻尊駱賓王為首。在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中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他們在初唐四傑以誰為首的意見不一致。
  • 王勃:這一生,太短;這一世,太長
    他便是王勃。9歲時,就寫下十卷《漢書注指瑕》,指出大學問家顏師古注文中的錯誤。10歲,即遍讀六經等儒家經典。14歲時,已蜚聲長安,其寫文章前打腹稿之事為眾人所津津樂道。高宗麟德初年,王勃年僅17。時右相劉祥道巡行關內,王勃遂寫了一篇《上劉右相書》,議論朝政,主張「崇文」、「使德」、「信賞而必罰」、「重耕耘之務」,被劉目為神童。
  • 王勃——妙「懟」心機boy,「不愧是我」
    可就在這時,王勃這個中二青年,看著這矯情的場面,簡直噁心得想吐呀,於是便大手一揮:我來給大家露一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閻都督該吐血了,你是來踢館的嗎?)王勃提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伯輿:老生常談。王勃再寫:星分翼軫,地接橫廬。——閻伯輿,沉吟不語。
  • 初唐四傑的王勃:英年早逝是最大的遺憾
    王勃王勃,生於公元650年,死於677年,只有短短二十七年。他是初唐四傑之一,其傑出文學成就及其影響力,使其在四傑中排名第一。王勃,其人生雖然短暫,按現在來說,27歲才是人生創造輝煌的開始,但王勃的27歲卻是生命的結束。27年短暫的人生,卻創造出七彩的傳奇人生。出身不凡
  • 初唐詩壇才子的隕落(命運多舛的王勃)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王勃在送杜縣尉赴四川任職的時候,寫下的一首送別詩。這首詩少了常見,送別詩裡的那些低沉與傷感之情;有的是王勃對友人的真摯情誼,語重心長。辭風爽朗、筆力矯健他以一股剛健清新的氣息席捲了初唐。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
  • 王勃《滕王閣序》後面一首詩,更是一字值千金
    王勃在京城長安任朝散郎,做皇子沛王李賢的侍讀,因為幫他寫了一篇《檄英王雞》的鬥雞賦,惹怒了皇上李世民,就免了他的職務。後來任過虢州參軍,但仕途不順,又被革職。他的父親王福疇也因此受牽連,被貶為交趾令。王勃罷官無事,正好要作漫遊,順便去交趾看望父親。
  • 唐代文學名家王勃簡介及主要作品
    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王勃作品: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2、山中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3、別薛華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裡道,悽斷百年身。
  • 「初唐四傑」王勃:一字值千金,真的值千金嗎
    歷史上「一字千金」的故事,與「初唐四傑」的王勃有關,而且與一場洪州盛會有關聯。話說公元674年,王勃因窩藏罪犯、殺人,被關進監獄,刑滿出獄後,朝廷本著懲前毖,治病救人的原則,宣布他官復原職,但三年的牢獄生活,讓王勃早已視官場為畏途,婉言拒絕了。
  • 王勃:才華橫溢震天子,英年早逝引喟嘆!
    說到唐朝詩人,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無論是在詩歌,還是辭賦等文學方面,王勃都有著重要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天才。王勃就出身於書香門第,而且不是一般的書香門,是儒學世家。他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的儒學大家,他的父親也在朝為官。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祖上這麼牛逼,那王勃自然也差不了。杜甫七歲能作詩,但王勃的這個記錄更早,居然是六歲,不止做詩,還能作文,文筆流暢,堪稱神童。六歲放到現在也就是幼兒園大班剛畢業,九月份上一年級。
  • 唐代王勃《落花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22歲時,因為「擅殺官奴」,王勃被判了死罪。王勃的父親被牽連,貶官至交趾令。逢了大赦,王勃免了死罪。於是 他猛然明白了光陰,明白了落花,便有了這首落花之作。 王勃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