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閣序》後面一首詩,更是一字值千金

2020-12-27 讀書工

我們都知道王勃是初唐四傑,還是排在首位,可見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他出生於649年,書香門第,少年英才,六歲就會吟詩作賦,十四歲便中舉及第。

我們讀過他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吧,那麼年輕就已經有了名句流傳。難怪連大詩人杜甫都在《戲為六絕句》裡稱讚他的。

其實王勃最有名氣的要算《滕王閣序》,因為這篇駢體文寫得確實太好,我們只顧欣賞,而忽視了它後面還有那麼一首詩。這首詩被後人稱為《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故事是這樣的。王勃在京城長安任朝散郎,做皇子沛王李賢的侍讀,因為幫他寫了一篇《檄英王雞》的鬥雞賦,惹怒了皇上李世民,就免了他的職務。

後來任過虢州參軍,但仕途不順,又被革職。他的父親王福疇也因此受牽連,被貶為交趾令。王勃罷官無事,正好要作漫遊,順便去交趾看望父親。

但是當他路過南昌的時候,正碰上洪都府閻都督整修滕王閣,事成在滕王閣上大宴賓客。所邀的多為鴻儒,意在為新閣落成,求一篇《滕王閣記》,勒石銘碑,以記此盛事。

其實閻公早就讓其女婿吳子章做好了準備,此擺宴求寶實際上掩人耳目。當閻公得知京城奇才王勃路過洪都府時,特下帖子請王勃赴宴,這也是他求之不得蓬蓽生輝的好事。

王勃年輕氣盛,正是在做文章的興頭上,自然很高興。他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建了三個滕王閣,要數洪都府的這座更雄偉,正好去一飽眼福。

王勃登上修葺一新的滕王閣,仔細欣賞,然後賓主入座,宴席開始。閻都督問遍眾鴻儒,請賜墨寶。大家知道個中緣由,因此都謙虛地搖頭。唯有王勃毫不推辭。

閻公有些不悅,但是也只得讓他寫。王勃先是寫了些地理方位的話,如「洪都故郡,南昌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認為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所傳奇才也不過如此。

但是王勃越寫越順手,思如泉湧,好多佳詞麗句都像排著隊一樣到來。閻公看到這些引經據典、又具人生體驗的句子,內心裡開始佩服,但嘴上還沒有任何表示。

王勃好像如有神助一般,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閻公已經掩不住興奮,站起來喝彩,他認為王勃奇才真的是名不虛傳,此文必將傳之千古。

文章已經結尾,閻公要給王勃敬酒。這時吳子章突然站起來說,王勃全部是抄襲的,我早就讀過,不信我背出來你們聽。果然吳子章全文一字不落地背誦了出來。

王勃頓時讚揚說,吳子章先生確實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恐怕古人曹植、張松也沒有你這個記憶的本事。你說我是抄的,後面還有沒有?

吳子章說沒有,已經背誦完了。王勃於是拿起筆來,在後面加上一首詩。眾人為之喝彩,吳子章卻傻眼了,他算是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洋相。

等閻公回過神來一看,確實是好詩。只是最後一句「檻外長江空自流」,寫掉了一個「空」字,是個大空白。此時王勃已經離席趕往交趾去了。

於是閻公要求眾位鴻儒來填補這個空缺,有說是「水」字,有說是「船」字,有說是「獨」字,吳子章說是「各」字。閻公逐個吟詠了一下,檻外長江水自流,檻外長江各自流,感覺都不妥。

無奈之下,閻公只好派人去追王勃,說這個字願意給一千金。此時王勃已到豐城,衙役趕上王勃並說明來意,王勃說我怎麼會戲弄閻公呢?這樣吧,你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於是王勃也不用墨,就在衙役手心裡寫下一個字,叫他握緊,不要鬆手,否則字會不翼而飛。回到滕王閣,閻公急不可耐地要看字,衙役伸開手掌,卻是空空如也,什麼字也沒有。

怎麼是空的呢,真是千金難求一字啊?眾賓客也是議論紛紛。這時候閻公正在為難,忽然一拍腦袋,有了,原來王勃在考我們,莫非就是一個「空」字。檻外長江空自流,這個「空」字用得妙。

眾位鴻儒都連聲叫好。是啊,《滕王閣序》寫了這麼多,一共773個字,最後都落在這個「空」字上。自古以來,天下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寫完《滕王閣序》之後 王勃的這首《滕王閣詩》一字賣了千金
    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就這樣橫空出世了,這篇駢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是一篇用駢體寫成的詩序,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對仗工整,大開大合,洋洋灑灑,絲絲入扣,氣勢恢宏。好序當有好詩為伴,在《滕王閣序》的結尾處,有一句「一言均賦,四韻俱成」,這四韻指的就是王勃接下來寫的《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1400年前的滕王閣,王勃一篇洋洋灑灑的《滕王閣序》,毀了閻都督女婿的「作秀」現場。而後以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驚豔了滿座賓朋,也博得了閻都督的諒解。但當王勃準備功成身退之時,閻都督女婿吳子章站了出了,他信誓旦旦地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是抄襲之作」。
  • 「初唐四傑」王勃:一字值千金,真的值千金嗎
    歷史上「一字千金」的故事,與「初唐四傑」的王勃有關,而且與一場洪州盛會有關聯。話說公元674年,王勃因窩藏罪犯、殺人,被關進監獄,刑滿出獄後,朝廷本著懲前毖,治病救人的原則,宣布他官復原職,但三年的牢獄生活,讓王勃早已視官場為畏途,婉言拒絕了。
  • 王勃《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連七律都不算,有沒有水平?
    如果沒有《滕王閣序》,坐落在贛江東岸的滕王閣是否還能火這麼多年?這是筆者經常在想的一個問題。當然如果我說「不能」,多半是會被江西的朋友們打的。但是,咱們不可否認的是,王勃這篇700多字的駢文,其價值遠非一座樓所能比。
  • 據說王勃寫的《滕王閣序》被抄襲,當場又寫了一首詩,成了經典
    我在秋天經過洪州,自從我到了洪州,我自然想成為世界著名的滕王閣,不幸的是,總督閻公重建了滕王閣,並邀請有才華的學者寫賦,事實上他只是想讓他的女婿脫穎而出,因為他的女婿有一篇準備好文章文章。房間裡所有的客人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都裝傻不肯寫信。
  • 《滕王閣序》一字值千金,高宗皇帝三嘆王子安
    《滕王閣序》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寫出的傳世名篇。大部分人熟悉的是裡邊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佳妙句,而今天和大家聊的,是《滕王閣序》中的另外一個小插曲。唐高宗上元二年重陽節時,南昌都督閻伯輿重修的滕王閣正好竣工,於是就在滕王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時經過南昌,也參加了這次宴會。在宴會上,閻都督請與會的文化界人士各展奇才,給新落成的滕王閣寫篇文章,蹭點流量,提升一下知名度。
  • 解析後無來者的《滕王閣序》所附之詩——《滕王閣詩》
    杜甫詩云「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說的就是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四人以文章齊名,扭轉齊梁綺靡文風,開創盛唐恢宏氣象,於當時文壇,功勳卓著。王勃作為四傑之首,其詩文俱佳,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佳作,存有《王子安集》。「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就是出自他的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成千古名句,廣為傳頌。而王勃最為人所津津樂道,千百年來傳為佳話的,就是他在滕王閣中即席所賦的《滕王閣序》。
  • 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背景】滕王閣是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建造的,號稱江南第一閣。王勃十四歲那年,到六合探望任縣令的父親 ,歸途經過洪州 ,正值九月九日重陽節,都督閻伯嶼在滕王閣上宴請賓客。他參加了盛宴並一揮而就,創作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滕王閣序 》,一時震動了文壇,被作為佳話。《滕王閣》詩,就是《滕王閣序》的結尾。
  • 王勃的這首詩,真正做到了一字千金
    王勃的才華,「包綜六經」,不只是詩文,但是真正讓他暴得大名的卻是《滕王閣序》。相傳王勃去交趾看望父親途中,路過江西南昌,正好趕上洪州都督閻伯嶼剛剛重修好滕王閣,宴請賓客。閻伯嶼的女婿孟學士頗有才華,閻伯嶼也想趁此機會讓自己的女婿一鳴驚人。
  • 史上最值錢的一首詩,有人花費千金只求一字,不愧是千古名作
    他的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滕王閣序》更是古今聞名。而在詩歌上,王勃也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別薛華》、《詠風》等多首千古名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個千金只求一字的典故,便出自於王勃的身上。 據記載,當年王勃在都督閻伯輿舉辦的宴席上,寫《滕王閣序》的序詩《滕王閣詩》時,故意在詩中空了一個字,然後便起身告辭。
  • 滕王閣序與滕王閣詩,有幾個大家未必清楚的知識點,您了解嗎?
    前言前幾天回答了一個關於駢文與格律詩的問題:《滕王閣序》是否屬於排律詩?你如何理解序文和律詩?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滕王閣序》,此文又名《秋日燕滕王閣詩序》、《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 日本的《滕王閣序》抄自中國,卻為何不同
    這還要從日本的《滕王閣序》說起。《滕王閣序》的背景《滕王閣序》是唐代詩人王勃所作。當年王勃路過江西的時候,剛好就碰到江西要重修滕王閣,又剛好當時的都督在滕王閣上宴請文人,想給滕王閣造勢,於是他就被邀請去參加了宴會。
  • 王勃最孤獨的一首詩,讀來令人感慨萬千,也是他生命最後的絕唱
    ,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歲,可卻寫下了無數令人驚豔優美名篇,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特別是他的一首《滕王閣序》,更是被稱為千古美文,裡面一些經典的句子,那也是深入人心,例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王勃寫《滕王閣序》時多大年齡?歷史上的3種說法,其實都錯了
    豫薦你|文【全文2809字,圖片11張】王勃寫《滕王閣序》時多大年齡?歷史上的3種說法,其實都錯了高中時要求背誦全文的文言文很多,有的也很難背,讓人苦不堪言。但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則是讓人一眼就愛上了。
  • 王勃的這首詩,驚才絕豔,冠絕古今,一個字就賣了1000兩白銀
    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一篇《滕王閣序》,讓他名揚天下一舉將另外「三傑」甩在身後他少年成名,六歲便能作詩他留下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便是看望父親的途中,路過南昌參加宴會文思泉湧,一時技癢寫下的在這篇千古奇文的最後,還附了一首詩
  • 1300多年來,對《滕王閣序》的質疑從沒停過,他們到底質疑什麼?
    一首《滕王閣序》,共700餘字,通篇用典,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叫王勃的少年,讓唐高宗拍案,讓多少文人墨客叫好。關於王勃當年書寫它的過程,古籍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王勃路過滕王閣,看見洪州都督閻伯嶼正與一群才子寫詩。
  • 再讀《滕王閣序》的一些感受
    讀書時期,《滕王閣序》對我來說是嗤之以鼻的一篇古文,雖然知道它遣詞造句極度華美,對仗工整,有「第一駢文」的美譽。但是那個時候,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太長了、太多古文生僻字了,讀起來都好難,背起來簡直是痛不欲生。
  • 唐朝著名詩人王勃的佳作《滕王閣詩》閱讀鑑賞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 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王勃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他儘管只活了二十六歲,便是在他有限的生命裡,卻是為我們奉獻出了眾多優美的詩作。相信只要一提起王勃,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裡面的句子,寫得非常的唯美,大氣磅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王勃最為經典的一首詩,寫出了許多人無奈的離別之苦
    杜少府之任蜀川一一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 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六歲能文,十四歲應舉及第,授朝散郎,為沛王府修撰。十七歲被沛王李賢徵為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