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寫出的傳世名篇。大部分人熟悉的是裡邊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佳妙句,而今天和大家聊的,是《滕王閣序》中的另外一個小插曲。
唐高宗上元二年重陽節時,南昌都督閻伯輿重修的滕王閣正好竣工,於是就在滕王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時經過南昌,也參加了這次宴會。在宴會上,閻都督請與會的文化界人士各展奇才,給新落成的滕王閣寫篇文章,蹭點流量,提升一下知名度。
當時參加宴會的社會名流可是挺多的,在大部分人還在抓耳撓腮,咬筆桿子的時候,王勃洋洋灑灑一篇長文已書寫完畢。王勃把序文呈給閻都督後,即起身告辭而去。
看到王勃的長文寫成,眾人都圍了上來,一邊讀一邊讚嘆不已。待看到末尾時,發現末尾的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自流」少了一個字,眾位大咖們一時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有說用這個字的,有說用那個字的,但又都覺得不合適,連閻都督也很不滿意。
怎麼辦呢?「解鈴還需系鈴人」,只好趕快派人去把王勃追回來,補上那個字。來去一陣風,去的人很快帶來了王勃的回話:「所缺之字乃神來之筆,一字值千金。」閻都督雖然心有不舍,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這麼好的一篇文章,總不能因為少一個字給白白糟蹋了。故此備下千金,親自去請教王勃。
王勃接過銀子,還不忘自辯一番,故作驚訝的說:「大人何必親自過來,晚生怎敢在大人面前賣弄?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是也。」眾人聽後一致稱妙,讚嘆「一字千金,當世奇文。」
一年後已火遍全國的《滕王閣序》,也傳到了皇宮,高宗皇帝也讀到了這篇文章。當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高宗拍案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又讀到下邊的四韻八句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高宗連連嘆道:「好詩,好詩!作了一篇奇美長文,還有如此好詩相配,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接著高宗問道:「王勃現在在哪裡?如此大才,不用豈不可惜,讓王勃速來,速來!」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撫案良久,長嘆一聲:「可惜,可惜,可惜!」
王勃的《滕王閣序》句式錯落、節奏分明、辭採華美、典故羅列,為後世歷代大家所推崇,堪為唐代詞賦之宗。如此妙作,能得高宗皇帝三嘆連連,不為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