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浩瀚史,古今中外事,歡迎與花椒一起感受世界的精彩
文章為本人原創,歡迎收藏轉發,抄襲必究!
文丨通史花椒
《滕王閣序》這篇文章,作為高中必背文章,想必大家對此都極為熟悉。其中最讓人讚嘆的一句話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描繪了一幅滕王閣上壯闊而美麗的夕陽場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不過,這句話至今卻仍然存在爭議,有人說,這裡的「孤鶩」是「孤霧」,為何會如此呢?這還要從日本的《滕王閣序》說起。
《滕王閣序》的背景
《滕王閣序》是唐代詩人王勃所作。當年王勃路過江西的時候,剛好就碰到江西要重修滕王閣,又剛好當時的都督在滕王閣上宴請文人,想給滕王閣造勢,於是他就被邀請去參加了宴會。
宴會上,都督就說,竟然大家都是當代的大詩人,那就來做一首詩慶祝一下滕王閣的建成吧。事實上,他是想讓自己的女婿能夠借著這次機會出出風頭。但是王勃當時沒有看懂,於是輪到他作詩的時候,將自己一生的才華都展示了出來,完成了一篇長篇大論《滕王閣序》。最終,都督的女婿沒出風頭,全被王勃給搶走了。不過都督還是一個大度的人,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稱他為天才。
從那之後,王勃的天才之名就被傳揚了出去,而後他的《滕王閣序》也傳遍了大唐。那個時候,正是日本派遣遣唐使的高峰時期。遣唐使來到大唐,聽說了《滕王閣序》這麼有名,於是就抄了一份帶來回去。不過,日本抄回去的作品,竟然和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同,這就引發了爭論,到底是誰的對呢?
日本《滕王閣序》的不同之處
《滕王閣序》總共才不到一千字,但是日本的版本與我國的版本卻有四分之一的不同之處。為何會出現不同呢?
很明顯,當然是因為時代太過久遠了,如今距離唐朝已經過去了上千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古人們在抄寫滕王閣序的時候,可能會由於各種原因對其改動。比如封建時期,會為了避免與皇族出現衝突,而改一些文學作品。所以我們傳下來的《滕王閣序》其實與最早的版本不同很正常。
而日本的版本,因為是在唐初就已經抄了回去,而且回去之後一直保存至今,根本沒有修改,所以他們的才應該是原始的版本。而在日本的版本中「落霞與孤鶩齊飛」中,其實是「落霞與齊飛」。
那麼到底是「孤霧」還是「孤霧」呢?
如果是孤鶩的話,那麼這句話似乎對仗並不那麼工整,落霞、秋水、長天,全部都是自然景觀,而突然多出了孤鶩,似乎與後面的長天並不好對應。如果將孤鶩換成「孤霧」的話,這個場景就變得自然了很多,描繪的完全是一副滕王閣上看整個城市晚霞的壯闊情景。
不過,如果是孤鶩的話,其實也並非說不過去。孤鶩的加入,給整個安靜的畫面帶來了生機,仿佛整個畫面一下就活了過來一樣,兩者都有其優缺點,表達的意境不同。但是呢,日本的版本顯然才是最早的版本,所以最早應該是「孤霧」這個詞。
今日話題:「孤霧」和「孤霧」哪個更有意境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大家一起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