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劇前景可期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近日,湖南衛視一檔音樂類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引發一股音樂劇的熱潮。這個以歌劇與音樂劇為主的節目,傳播了不少聲樂知識,唱紅了不少經典曲目。尤其是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的同班同學阿雲嘎和鄭雲龍,通過一首首不同類型的音樂劇歌曲,以角色演繹所賦予的魅力和對戲劇超然的把控力,使觀眾沉浸其中,對音樂劇產生了強烈興趣。節目播出後,鄭雲龍出演的音樂劇《信》,在開票一分鐘之內全部售罄,創下了中國音樂劇市場空前火爆的局面,也讓人看到音樂劇發展即將進入新階段的曙光。

音樂劇是一門綜合藝術,音樂、舞蹈、表演等元素間存在著內在深層的交互關係,每一種藝術形式都在戲劇的統合之下。演員一開口便有人物、有故事、有線索,演唱的戲劇性,聲音的人物代入感,形成音樂劇獨特的魅力。相比歌劇、戲曲等藝術形式,音樂劇的表演形式更為自由融通,形成多元的戲劇形態和獨特的戲劇表達。其審美邊界之寬闊,不是其他藝術形式可以比擬的,它符合這個時代的多元化特徵,能夠吸引廣大的觀眾。

音樂劇自改革開放以來開始進入中國。1987年,首部原版音樂劇《異想天開》引進;歷經30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外國音樂劇的原版、中文版如火如荼,中國原創音樂劇也已遍地開花。近些年,音樂劇已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藝術中非常活躍、極富市場潛力的藝術形式,不少劇場都開始紛紛舉辦專門的音樂劇演出季。從數據看,音樂劇已佔據中國演出市場的不小份額,原創作品的數量日趨龐大,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音樂劇的整體創演水平與國外還存在差距。在中國音樂劇市場盈利的仍主要是外國音樂劇及其中文版,外動力大於內生動力。我們還缺乏像《悲慘世界》《獅子王》《劇院魅影》一樣有世界影響力、能在舞臺上駐場演出並持續盈利的原創佳作。

何以如此呢?音樂劇19世紀起源於歐洲,在歐美國家已有百餘年的發展史,作品積澱深厚,市場發展和產業鏈配套也已經十分成熟。要將這樣一種外來的藝術形式移植到中國,並使它生長繁茂,的確需要時間培育土壤。土壤怎麼培育?這就需要充分遵循音樂劇的創作與人才培養規律,吸取國外經驗,進行本土化創新。

創作,首先要面向觀眾、面向市場。美國音樂劇十分發達,一提到音樂劇,就不得不提到百老匯。而美國音樂劇能夠繁榮,正是源於美國人對這種藝術形式的喜愛,產生了很強的市場需求。

相比之下,中國原創音樂劇還沒有完全市場化,一些作品是為了評獎或參展;因此,雖不乏優秀作品,卻不為大眾所知,故僅如曇花一現。優秀的音樂劇都是改出來的,需要在長期舞臺實踐中不斷琢磨、修改的持續性功夫,而不能陷入不斷創作又快速扔掉的怪圈。

創作,還要講好中國故事,用民族文化語言進行創新性表達。音樂劇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還承載著多重社會功能。隨著當下社會形態和觀念不斷變化,中國音樂劇的創作也應顯現出新特徵和新內涵,講中國審美情趣下、共同呼吸的社會生活中可聞易見的故事。只有用中國文化內核的作品,先贏得有共同語境的國內市場,將來才可能徵服世界市場。

作曲家需要深入研究音樂劇的音樂創作規律,重視音樂的戲劇性,即用音樂刻畫人物性格、推進戲劇行動、表現戲劇衝突的功能和作用。

同時,還必須注意漢語聲調與音樂韻律的適配。照搬西方音樂體系,是無法創作出優秀中文音樂劇的。中國戲曲同音樂劇一樣,在各自所處的時代語境中很好地承載了文化傳播、教化、娛樂等社會功能,兩者都是有著諸多相似藝術特徵的文化藝術集大成者,只是由於時代審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從而形成了敘述方式、歌唱方式、表演體系等方面的不同側重。原創音樂劇不妨從戲曲中吸收有益的養分,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對話和理念交融中建構本土的藝術美學風貌。

人才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音樂劇多元化的藝術特徵,無疑對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唱、舞蹈、表演集於一身,因此培養起來也更為困難。作為一名音樂劇教育工作者,我欣慰地看到:當下,從質量而言,中國優秀音樂劇人所具備的實力,其實已不輸於西方,只是優秀演員的數量還無法滿足正逐漸趨於成熟的中國市場。

實踐對音樂劇非常重要,而市場是最好的課堂。在國外,高校內部的音樂劇,幾乎都已形成了運作良好的產業循環,學院教育與市場的培訓能夠直接接洽、形成合力。我們的教育充分吸取了這一經驗。作為中國第一個開辦音樂劇本科教育的教學單位,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學科見證了中國音樂劇人才培養25年來的歷程,摸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的音樂劇綜合型人才培養的教育體系,使教學與實踐在探索中互相促進。

當然,人才培養與創作升級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好的人才需要好項目、好作品來激發他們的潛力,中國當下急需更多優秀作品,來拉動更多優秀人才的湧現。而有了好作品和好演員,就會開拓出更大的市場;反過來,市場需求又會激勵產生更多好作品和好演員,形成良性循環。

當下,中國音樂劇藝術的發展令人期待。相信隨著優秀人才和好作品的持續推出,中國音樂劇將很快迎來黃金髮展期,實現音樂劇獨特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功能。中國音樂劇的道路,必將在曙光的照耀下越走越寬廣。

(作者為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主任)

製圖:蔡華偉

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劇院沉寂的空檔期,他們在厲兵秣馬中繪出中國音樂劇開闊前景
    創作者如何回應劇場沉寂的漫長空檔期?演藝大世界·上海國際音樂劇節「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的147部投稿,給出了一些答案。重新思考演出的使命,用「走心之作」描繪原創音樂劇多元開闊前景演出暫停,促使很多創作者和藝術機構重新思考演出的使命和意義。疫情之下,命運相連的人們迸發出的愛與勇氣能給觀眾帶來極大震撼,也讓本土音樂劇創作者們心中泛起漣漪。
  • 合作前景可期!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舉行
    央視網消息:由中國貿促會、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等主辦的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今天(11月19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以「數字生產力
  • 2019中國音樂劇公司TOP30
    「中國音樂劇不應該走百老匯的老路,而應借音樂劇語言找到屬於中國的、獨特的故事講述方式,吸引觀眾走進劇場。」百老匯製作人蘭德爾·艾倫·布克認為,沒有文化個性的音樂劇,即使投入數千萬美元也很難吸引觀眾。由松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音樂劇《蝶》,是中國音樂劇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之一。音樂劇《蝶》取材自中國古代愛情故事《梁祝》,天生具有中國文化的「源」。
  • 專訪楊忠衡:中國音樂劇發展之路,上下求索
    很多人為不同的理由投入音樂劇事業?有的是因為喜好,有的是看好市場……楊忠衡投入的原因比較特殊,是探索「中國音樂前途」這個深遠課題。但「中國音樂前途」與音樂劇有什麼關係呢?這中間有些曲折過程。
  • 駐華境外機構代表:中國市場前景可期
    中新社濟南12月17日電 (記者 李欣)「荷蘭企業更關注中國的近海風電和氫能產業。」「加拿大魁北克省看中山東的鋁產業和環保產業轉型升級機遇。」「泰國將著力開發中國的二線城市。」17日下午,來自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荷蘭、泰國等國家及香港地區的9家駐華機構代表在濟南舉行的山東省貿促系統與駐華境外機構座談會上一致表示,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12月17日,「暢通雙循環·構建新溝通」山東省貿促系統與駐華境外機構座談會在濟南舉行。來自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荷蘭、泰國等國家及香港地區的9家駐華機構代表參會。
  • 2017,中國第一次音樂劇大戰
    給大家看下我的好朋友IYO老師在今年7月的時候所做的圖,集結了當時她能夠統計到的在中國主要城市上演的音樂劇,可以說無比壯觀,不曉得在這張圖中,你看了幾部呢?可點擊看大圖從1月到12月,劇場裡舞臺上,一場場音樂劇一臺接著一臺,如走馬燈一般讓人目不暇接,哪一部好看,哪一部失望,我覺得在觀眾心中各自都有各自的答案吧。
  • 中國音樂劇的第一個十年
    中國音樂劇,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廣大音樂戲劇工作者努力開拓一個新領域。這是文革後中國歌劇界的第一次全國性活動。座談會執行主席張拓安排我在會上作了「美國音樂劇考察報告」,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反響。長期與外界隔絕的中國歌劇界,在改革開放的大趨勢下,打開了一扇窗子,開始了與世界藝術界的交流。這次會議的重要意義在於,中國歌劇界從此結束了一元化模式的時代,開創了多元化模式的時代,新生的中國音樂劇事業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 論壇 中國電影票房吧舉辦上影節中外合拍電影論壇,合拍案例《鄭和寶船密碼:飛龍艦隊》前景可期
    科幻小說《鄭和寶船密碼:飛龍艦隊》成合拍案例,前景樂觀可期 論壇伊始,為了更好地給中外合拍電影理論找到實際案例的出口,中國電影票房吧創始人塗彪對全新的個人著作科幻小說中方也可借《鄭和寶船密碼:飛龍艦隊》弘揚中國偉大的航海文化,將其推向全世界,產生國際視野的價值認同感。現場嘉賓也紛紛表示《鄭和寶船密碼:飛龍艦隊》前景樂觀,龐大的故事和世界觀架構,小說到電影的路徑執行不易。
  • 藝術品市場前景可期!
    新建博物館必然要充實藏品,而散落民間與市場的作品一旦進入館藏,其數量、價值就明朗了,可確定了,可作為資產配置硬通貨,甚至成為金融產品。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了三次周期性「機遇」波動:第一個機遇是在1995年至1997年,第二個機遇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個機遇是在2009年至2011年。
  • 從音樂劇《陰陽師之大江山之章》,看「2.5次元音樂劇」怎樣在中國落地
    場場爆滿、粉絲扮演劇中角色去看戲……這部號稱中國首部的「2.5次元音樂劇」,帶來的不僅僅是票房的火爆。作者 | 劉淼來源 | 中國文化報所謂「2.5次元音樂劇」是指以真人演員還原二次元作品的音樂劇,即將二次元的動漫、遊戲作品,重現在三次元的真實舞臺。這種演出形式在日本已形成成熟體系。
  • 直真科技漲停 公司未來前景可期
    行業發展環境良好,公司未來前景可期  在國家的「新基建」大背景下,信息通信代表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信息通信網絡能力、規模和網絡運營質量將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經濟價值,已成為引領國內創新和驅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的網絡管理與運營支撐越來越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將更為重視網絡管理與運營支撐系統帶來的業務價值和重要性。
  • :中國音樂劇或可達到的「小目標」
    :中國音樂劇或可達到的「小目標」《媽媽咪呀!》是全世界常演不衰的經典音樂劇,1999年在倫敦西區誕生並駐演近20年,在紐約百老匯也曾駐演14年,各種語言的國際版更是數不勝數。曾經一度每一天都有七個版本的《媽媽咪呀!》同時在全球上演。這部音樂劇幾乎具備了成為大熱的所有條件。首先,作為一部點唱機音樂劇,《媽媽咪呀!》
  • 《媽媽咪呀》中文版重慶演出|主演:中國音樂劇未來可期
    該劇目前有14種語言版本,在50多個國家440多個主要城市上演,超過6000萬觀眾觀看,更是創下了超過20億美元的票房,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音樂劇T0P10。音樂劇漸漸火起來「2011年來演出,感覺音樂劇對山城觀眾來說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沈小岑回憶當年的演出場景,「那時候的觀眾還比較羞澀,現場的反應也不是很明顯。」
  • 中國原創音樂劇,距離「百老匯」還遠嗎?
    文|宋朝早在1987年,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人》和外百老匯音樂劇《異想天開》在中國上演,這是中國觀眾首次接觸西方音樂劇。百老匯的做法本質上是一種可授權模式。首先,製作一部音樂劇,並在上演、巡演過程中,不斷對其進行打磨,持續拓展其影響力,成為一個成熟「IP」。這是一個「養」的過程。此後,憑藉作品的強大號召力,可實現授權演出,甚至可能是全球授權演出,並在一些重要市場上演和實現分帳。按照一些學者的分析,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中產階級,他們對高層次文化藝術產品的消費潛力不容低估。
  • 藝談丨陳蔚:中國音樂劇的創作要和中國觀眾審美結合
    2004年,我的第一部原創音樂劇《五姑娘》上演。關於「如何將一個民間題材用音樂劇這種時尚的方式來展示」的問題,我們整個團隊在這部劇上的探索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後來《五姑娘》獲得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我個人也因此榮獲文華導演獎,可以說這部作品對我今後——尤其音樂劇方面的理念——有一定的影響,對國內原創音樂劇創作也有一定的示範性作用。
  • 民宿行業前景可期 2019年國內民宿市場滲透率約為3%
    隨著我國對全域旅遊、鄉村旅遊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持續提升民宿用戶體驗,公眾對共享住宿的接受度和消費意願將會越來越高,民宿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可期。作為一種新興的非標準住宿業態,民宿對傳統標準酒店住宿業起到明顯的補充作用。目前美團民宿交易額佔美團酒店交易額的比例約為4.8%,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 騰訊、剛泰保駕護航 珂蘭鑽石前景可期
    彼時,珂蘭以「愛情合約,為愛情保鮮」為主題,整合網上銷售平臺以及分店活動,是中國首個以雙十一為節點,進行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演練的電商珠寶企業。雙十一期間,珂蘭鑽石實現總銷售額達1.25億。  同時在此次雙十一期間,珂蘭鑽石還贏得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各大B2C平臺鑽石銷售第一。
  • 中國音樂劇2018年度盤點
    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的上演,正式開啟了2018年中國音樂劇市場的火爆局面。上海24場的演出,不僅有觀眾跨城追劇,還有觀眾購買了所有場次。由聚橙主辦的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這部音樂劇第三次在中國大陸巡演,在深滬杭津四城上演了31場。網易遊戲與日本奈爾可集團以「中國原創+日本合作」聯合打造了日語音樂劇《陰陽師》。
  • 判答2020年天蠍座8月運勢:左右逢源,前景可期
    判答 2020年天蠍座8月運勢:左右逢源,前景可期
  • 為何中國音樂劇發展了30年仍未起步?
    Block, Bryan Cranston, Santino Fontana, Elaine MayTONY獎自1947年設立以來,一直被視為美國話劇和音樂劇的最高獎項,含金量非常高。相對於歐美地區滿天遍地的報導,中國音樂劇卻無人問津。中國並非音樂劇這種藝術形式的原產國,雖已發展30年,但仍難走入大眾,也缺乏優質作品,處境非常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