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上午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新冠病毒疫苗有關情況
中國新冠病毒疫苗獲批上市
「大前提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有記者問:請問這次獲批准上市的疫苗價格定位大概在什麼樣的範圍?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工作組組長鄭忠偉:關於疫苗的價格,我們在定價的時候,一直堅持企業主體。但是在企業定價的時候,有兩個原則必須遵循。第一個原則就是公共產品的屬性,第二個原則,既然是公共產品,那就只能以成本作為定價的依據。大家知道,一個產品的成本,它的影響因素也是蠻多的,和它的生產規模、使用規模密切相關。我想,隨著疫苗附條件上市的獲批,我們已經準備好的規模化生產即將展開,我們制定的免疫規劃也即將推開。正如剛才曾主任介紹的,我們將開展第一步高風險人群、重點人群,第二步高危人群,第三步全人群的接種。隨著工作的推開,成本會得到大幅度下降。無論怎麼樣,我們堅信,新冠病毒疫苗的價格一定是在老百姓可接受的範圍內。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我再補充一句,剛才忠偉回答到,疫苗的基本屬性還是屬於公共產品,價格可能會根據使用規模的大小有所變化。但是一個大前提是,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這是一個大前提。
中國新冠病毒疫苗上市
保護率79.34%
據介紹,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已有數據顯示,保護率為79.34%,實現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的統一,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後續,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持續觀察。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中國疫苗上市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信心,也為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介紹,4月2日,全球第一個新冠滅活疫苗獲批開展Ⅰ、Ⅱ期臨床試驗,到6月23日,全球第一個啟動Ⅲ期臨床試驗,再到6月24日,經過嚴格的程序,依法依規審批開展緊急使用。再到7月份以來,多個疫苗陸續到境外去開展Ⅲ期臨床試驗。再到今天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的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在疫苗研發生產過程中,我們始終把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放在第一位。
我國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疫苗
超300萬劑次
曾益新透露,為保護高風險人群,今年6月份,按照依法依規批准的《新冠病毒疫苗緊急使用方案》,中國採取小範圍起步、穩妥審慎、知情同意自願的原則,在充分的不良反應監測和應急救治準備的前提下,對高風險人群開展了新冠疫苗的緊急接種。截至11月底,累計接種超過了150萬劑次,其中約6萬人前往境外高風險地區工作,沒有出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疫苗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證明,有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的驗證。
為防範冬春季節的疫情爆發,也為有效保護冷鏈物流人員、海關邊檢人員等感染風險相對比較高的人群,中國於12月15日正式啟動了重點人群的接種工作。半個月來,全國重點人群累計接種已經超過了300萬劑次。
疫苗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
約百萬分之二
據曾益新介紹,疫苗接種中也發生了一定比例的不良反應,總的發生率與常規接種的幾種滅活疫苗很接近,主要表現是一些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硬結等。輕度發熱的病例大概不到0.1%,過敏反應等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二。這些情況經過及時處理,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療。
曾益新強調,接種的時候一定要有嚴格的醫療保障措施、醫療單位。另外,還要特別注意接種時的心因性反應和偶合事件,所謂心因性反應,就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反應,比如太緊張了,導致的不良反應。偶合事件是講在疫苗接種的時候,剛好跟某些疾病或者某些意外因素偶然交織到一起引起的嚴重事件,這些都要高度警惕,應該有專業的人員及時處置。
我國3條技術路線5個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新聞發布會上,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到目前為止,我國5條技術路線14個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其中3條技術路線5個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
將有序開展疫苗接種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表示,我國疫苗研發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隨著疫苗批准附條件上市,特別是隨著生產供應保障能力的逐步提升,我們將全面有序地推進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高危人群接種,後續再開展其他普遍人群的接種。目前,我國免疫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已經制定了統一的接種方案,我們將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夠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全人群構築起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夠得到徹底控制。
「三步走」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
傳染病的消滅,最終還是靠a疫苗。中國何時可以實現「全民疫苗化」?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介紹,我們計劃通過新冠疫苗的接種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來最終控制疫情。
接種工作的第一步是對重點人群、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進行接種。包括從今年6月份開始的新冠疫苗緊急使用,到12月15日開展的重點人群比較大規模的接種。
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上市的批准,根據疫苗供應保障能力的提升情況,將逐步擴大到高危人群,也就是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容易發生重症的人群的接種。主要是包括了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
第三步,再擴大到全人群的接種。
疫苗研發絕不會
為了爭第一而「搶跑」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說,疫苗研發過程是在和病毒賽跑,但我們充分尊重疫苗研發的科學規律和科學原則。我們國家是最早開展臨床試驗的,也是最早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的。但是由於我國疫情控制得好,我們在境外開展臨床試驗,在臨床試驗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規則,絕不會為了爭第一而「搶跑」。
確保每一支疫苗合格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時飛說,目前已經授予北京市和湖北省藥品監管和檢驗機構承擔新冠病毒疫苗的批籤發工作。在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後,批籤發機構將按照有關法規及生物製品批籤發辦法,對每一批疫苗實行嚴格的資料審核和實驗室檢驗,確保每一支疫苗合格。
病毒變異
是否影響疫苗保護效果?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最近科技部科研攻關組召開了多次專家的研判會議,並且結合前期的研究結果,對病毒的變異是否對疫苗使用效果產生影響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專家研判的結果是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我們所觀察到的變異會對疫苗的使用效果構成實質性的影響。
來源:綜合自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社、北京日報、封面新聞等
原標題:《一個都不能少!》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