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被老婆甩了,杜甫寫詩諷刺誕生著名成語,卻成為網紅文藝名句

2021-01-08 解憂文史

何為聖?

就是憑著平頭百姓的命,卻操著君臨天下的心,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卻不抹大庇天下的理想。

何為詩聖?

就是用筆刺穿大唐華麗虛偽的外衣,將帝國隱藏的千瘡百孔暴露出來;就是拾起一片片民間疾苦,把它們拼湊成一首首屈辱的詩。

老杜之「老」並非全指年紀,更是指那份劃傷時光的老道與滄桑。

杜甫的人生可以說曲折離奇,經歷過倉皇巨變,從前的紈絝子弟後來竟然窮得吃不上飯,從前的書香世家後來卻落得悽涼凋敝。杜甫見證得越多,越讓他染上了憤青的臭毛病。

杜甫的描繪從自然風光轉到了人間景色:從前,他聲聲激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後來,他咬牙切齒「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開始懟豪紳權貴,懟無恥的同行,懟不作為的朝廷,懟目無禮法的藩鎮,懟一切對世界不友好的因素。

如果說李白的視角是飛在天上看的,那杜甫就是趴在地上看的。李白懟的是自己不爽的,杜甫懟的則是對百姓不好的。

當然,這百姓不僅指芸芸眾生,也包括某個個體。

王季友,是與杜甫同時代的詩人,二者交情甚篤,王季友的人生際遇讓老杜很不爽,讓老杜覺得很值得懟。

事情是這樣的。王家本是官宦之家,王季友從小飽讀詩書、衣食無憂,還娶得當地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柳氏。卻不曾想,突然遭遇的重大變故,使王季友家道中落,生活水平遭到降維式打擊。

王季友迫不得已放下書卷,做起了「賣履」的營生,就是賣草鞋補貼家用。出身富貴的柳氏難以忍受乞丐般的窮苦日子,再加上娘家攛掇,最終她拋棄王季友,留下一紙休書,就回家享清福去了。

多年以後,從長安城傳來的一條消息轟動了江西:新科狀元王季友!

他是江西史上有史記載的第一位狀元郎,因此把大唐的夜空也照耀得分外明亮。雁塔題名後,王季友受職御史臺治書,一時風光無兩,登門拜訪者絡繹不絕。

沒過多久,柳氏回來了,打算再續前緣。王季友沒有計較自己被甩的尷尬與委屈,遂又與妻子和好如初。杜甫有感於斯,寫下一首控訴力作。

王季友其實詩名不大,《全唐詩》僅收錄幾首他的作品,他之所以能夠被後世熟知,全憑杜甫一句「豐城客子王季友」。

這首詩以寫人敘事為主,人生萬事變幻無常是杜甫詠嘆的主題。其中,開篇第一句就貢獻了千古名句:「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

這就是成語「白雲蒼狗」的由來:天上的浮雲本來像衣服,可頃刻間就變成了蒼狗的模樣。比如世事變幻無常。可是,白衣蒼狗的僅僅是浮雲嗎?

杜甫的直接指向是王季友的老婆柳氏,她原本如白衣般明淨,可一旦遇到點困難,就變得如蒼狗一般無情,不計恩惠,不念舊情。人情反覆,冷暖無常,世路崎嶇,在這一刻得到有力體現。

白雲蒼狗,是一個悽涼得讓人倍感無情的成語,然而時至今日,它卻變成了文藝男女筆下的古風籤名。

流傳最廣的是一首音律不協的打油詩:「淺喜似蒼狗,深愛如長風。所愛隔山海,願山海可平。」

還有一鍋古風詞彙大亂鬥的心靈雞湯:「人生一夢,白雲蒼狗,錯錯對對,恩恩怨怨,終不過日月無聲,水過無痕,所為棄者,一點執念而已。」

另一句文藝籤名:「打發人間的白雲和蒼狗。」不知你打發的到底是蒼狗,還是你虛心冷氣的心狗。

小解說,如果未經歷過艱難困苦人生起落,只是作為文藝範的體現來使用白雲蒼狗,那麼這種行為是無力的,讓人聽了看了非常尷尬,是典型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如果不想尷尬,就好好關注小解吧~

相關焦點

  • 杜甫李白李商隱給老婆寫詩都是一個套路,學會了你也可能寫出好詩
    許多人初學寫詩覺得格律是束縛,那是因為運用得還不熟練。熟練了就不覺得束縛,反而在格律的指導下容易想出奇句。 寫詩不是學問,是做人。做詩人,必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赤子之心,一個是多情之心。因為有赤子之心,詩人往往胸無城府,不善經營。因為有多情之心,詩人往往相思成疾,風流成性。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既沒有為錢發過愁,也沒在歷史上留下什麼緋聞。
  • 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就如很多文人,沒有資格向當權者獻言獻策,但是他們可以寫詩反映民生疾苦。如果詩寫得好,流傳廣,可能就會被當權者看到聽到。同樣,文人也可以通過詩歌,向百姓揭露朝廷的醉生夢死,引導廣大群眾的輿論對統治者進行監督,當然,可能這個監督力度很小,但卻不容忽視。當然,古代不像如今言論自由。
  • 李白這個男人,真的對杜甫那麼渣?
    >最多的作者之一 故事的另一個男主角就是那個他喝酒他罵人他逃課可他就是火的唐朝第一網紅李白 之前網上有一張很火的圖畢竟和唐朝第一網紅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該抓緊時間發朋友圈啊! 即便如此,杜甫的@依然淹沒在紅點裡…幾乎沒有被回應
  • 杜甫痛斥世態炎涼,寫下一詩誕生著名成語,卻經常被當葷段子使用
    在長安這一壇大染缸裡,杜甫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不斷煉化,他希望染上科舉取士的正道之光,希望染上朝廷權要的富貴之氣,更想要染上唐玄宗筆下最耀眼的那一抹幽藍——可是,整整十年,杜甫這塊新布沒有煥發光彩,卻被朝政的腐朽與世俗的險惡染上了無法抹去的黑。
  • 唐朝詩人中的「名句製造機」:詩紅人不紅,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家喻戶曉,而作者羅隱卻鮮為人知。筆者第一次知道羅隱的名字,不是源於某句他寫的詩,也不是源於某件關於他的事,而是源於王安石那首著名的《詩謎》: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膚。走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水滿江湖。
  • 莊子問友借錢,朋友有錢不借卻假仗義,誕生著名諷刺成語沿用至今
    這則故事主要諷刺了像監河侯那樣假裝大方卻真實吝嗇的人,說大話,講空話,總是一副偽善的面目,卻不解決實際問題,不辦實事。事實上,即便放眼當下,這個道理仍然適用,現實生活中從不缺這類人,只有說得好聽,實際什麼也不是,相信大家對此都有過體會。這則故事也誕生了一個著名諷刺成語:涸轍之魚。此外,同時還貢獻了兩個成語:鬥升之水、枯魚之肆。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大家或許也注意到了,筆者在引用這首詩的時候,並未列作者姓名。這是因為關於這首詩的作者目前尚有爭議:一說是李頻之作,一說是宋之問之作。
  • 本是杜甫諷刺成年人難尋友誼的詩作,卻演化出形容手段高深的成語
    不過令詩人們沒想到是,在自己的詩歌創造中,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成語典故,例如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貧交行》。《貧交行》的作者是唐代的著名詩人,被人稱作詩聖的杜甫。提及杜甫,其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作,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到「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杜甫總能帶給我們一種「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感覺。
  • 公元761年,杜甫把「龍泉驛桃花」寫成了千古名句!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詩聖杜甫留下了「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的千古名句。有專家推斷,杜甫詩中的「花」,正是成都的桃花。成都龍泉驛種植桃樹已有2000多年歷史,每年春天,龍泉驛都是成都看桃花的最佳觀賞地,有「桃花故裡」之稱,1987年就舉辦了首屆桃花會,2001年正式更名為中國·成都國際桃花節。
  • 浣花溪何以「網紅」?
    浣花溪「詩想」——觀國家話劇院新創話劇《杜甫》                                           古春曉        浣花溪別墅何以成為「網紅」?話劇《杜甫》成功塑造了這位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形象,整個劇情以勵志效國、應試不中、困頓長安、安史禍亂、夢碎棄官、漂泊川渝等經歷為主要線索,通過杜甫從求官到棄官的變化過程,將顛沛流離、艱辛曲折的個人命運融匯於時代命運的大背景下,展現杜甫在困頓一生中「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和體恤民生的仁愛之心。
  • 才子在牆上寫詩,只寫7個字被房東發現,卻誕生個我們常用的成語
    當年唐代才子張渭受了不少房東的閒氣,直接在房東家牆上寫了一首《題長安壁主人》,開篇的兩句「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還成了千古名句。無獨有偶,北宋有位名叫潘大臨的才子,也幹了這樣一件趣事。潘大臨是字邠老,湖北黃州人,與蘇軾和黃庭堅是好友,備受名家推崇。一日他的好友謝無逸寫信給他,問他最近可有什麼新詩,潘大臨於是寄了一個斷句給他,只有7個字。
  • 李商隱寫詩誇讚這位神童,一首詩跟杜甫《春望》比肩,一起來欣賞
    晚唐李商隱才高八鬥,跟杜牧並稱為「小李杜」,以跟李白杜甫這對「大李杜」區別。李商隱看得上的人不多,但有一個詩人,10歲時即席成詩,5年後李商隱吟詠著他的詩,還忍不住寫了一首詩誇讚他。李商隱的這首詩題目長達45字,而詩只有28字。
  • 小文老師講唐詩 | 杜甫為啥叫杜子美
    ▼杜甫,甫是他的名,字子美。今天給大家講一首杜甫的詩,這首詩是杜甫50歲左右在成都草堂創作的,詩名有點長,估計大家也不是特別熟悉。我覺得這首詩代表了杜甫的內心高度和他一生的追求,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把這首詩背下來。而且其中有一句千古名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50歲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接近尾聲了,他的生活也漸漸平靜了。
  • 清朝才子,李白和杜甫的合體,為躲債客死他鄉,留下一千古名句!
    這可是一句千古名句,今天依然很多人在使用。但你們知道這是誰寫的嗎?估計沒幾個人答得出來。因為這個詩人一點都不出名,他就是清朝才子黃景仁。黃景仁是典型的「歌紅人不紅」,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人很多,但知道黃景仁的是寥寥無幾。實際上,黃景仁是清朝著名才子,他號稱是李白和杜甫的合體。他有名的句子還有「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比杜甫大11歲,比杜甫更早成名。然而,在他僅有的三次會面中,他在生活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天寶三年(744年)的夏天。當時,43歲的李白和32歲的杜甫在洛陽相遇。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相遇了。兩人一見鍾情,成為了敵人。同年秋,他們按照約定來到宋亮(今開封、商丘),遇到了詩人高適,三位志趣相投的詩人。
  • 王維、杜甫都寫詩想送給他,王牌作曲者李龜年原是王公貴族座上客
    這麼文藝浪漫地表達「我想你」的詩句,竟然出自王維的《江上贈李龜年》。王維寫出如此唯美的句子不讓人意外,意外的是,李龜年是誰?為什麼王維能為他寫詩?為什麼王維都要和他成為親密的朋友,拉著他說「好久不見,還真的是好想你」?其實回到當時的場景,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點也不意外。
  • 杜甫:怎不學李白寫詩謀生,要窮到乞討?戴建業1句話刻薄揭穿疑雲
    儘管如今是家喻戶曉的網紅詩人了,「詩作洋溢於道路之間」,可在生前,杜甫老師委實不過就是個三四線的窮酸書生,並沒那麼有名的。他在成都搭造的那個啥子草堂,即便在當時,也不過類似當下農民工朋友暫時安裝的貨櫃宿舍,別說60塊門票了,他一直免費供吃供喝——雖然也就是幾把韭菜啥的,殷勤邀人家做客,也沒多少人搭理他,「但見群鷗日日來」,心情為此鬱悶沮喪到只好寫詩發洩。
  • 藝術家教你如何成為網紅!
    假扮「網紅」為了更好地詮釋這個虛擬形象,她先是染了一頭金髮,研究了多位全球最受關注的流行女性形象,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學習「網紅」的生活方式、說話語氣以及自拍風格。她甚至為自己的「網紅」之路精心策劃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鄉村女孩隻身一人來到繁華都市,夢想成為紅透半邊天的國際名模,但因為找不到工作沒有積蓄,只能靠認「乾爹」維持生計。慢慢地,女孩迷失了自我,沉迷物質、自甘墮落。
  • 若文藝青年被稱為「網抑雲」,那諸如杜甫等人就是「癌症晚期」
    近期在網上大量出現了「網抑雲」這個梗,用來吐槽網易雲音樂上一些「做作」,「無病呻吟」的青年們。「老雲了」,這句話開始用來吐槽那些在歌曲評論區說出一些煽情話語的人。這首詞經常被一些中年人借來駁斥,甚至貶低那些「強說愁」的文藝青年們,而這部分青年恰巧大部分是網易雲音樂的忠實用戶。「網抑雲」的梗由此而來。「悲情」到底是悲什麼?
  •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CP組合,你pick哪個?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CP組合?小編總結了一些,一起來看看吧!韓非出身韓國宗室,他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歷史記載,韓非有輕微口吃,卻是文筆流暢的優秀作家,寫出了《說難》《孤憤》《五蠹》等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