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楚粵:廣州,潮起珠江 得閒飲茶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編者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

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每期節目將推出一個主題城市,邀請一位青春正能量嘉賓,用筆者獨有的鄉愁情感,配以講述者也為此鄉人的身份,著力刻畫該城市的魅力形象,展現一座城的普通百姓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

聽一聲家鄉話,品一道家鄉味,心中的那座城與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見了。歡迎收聽:

大家好,我是彭楚粵。廣州是見證我成長的地方,提起家鄉,映入腦海的畫面,少不了木棉花,腸粉,白雲山,珠江……

在我心中,廣州是綠色的,是一座充滿生機的花城。現在,我想把我們的家鄉故事說給你聽。

廣州之城,在水一方,居於嶺南一隅,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從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在兩千多年的建城史中,廣州逐漸形成了嶺南城市的獨特風貌和山水交融的城市形態,尤以當地的建築風格為最。西關大屋,東山洋房,麻石小巷,上下九騎樓,處處彰顯著兼容並蓄的嶺南文化。

在過去的廣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東山少爺,西關小姐」。說的是在當時的社會,東山的花園洋房多為世家子弟居住,西關的傳統大屋則為富商人家居住。如今,當你漫步在西關多寶路、恩寧路、龍津西路那些百轉柔腸的麻石小巷,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塊水墨青磚,偶爾抬頭,看著那些雖顯破舊但仍精巧的窗欞,仿佛與舊時光打了個照面。

再往不遠處看去,街頭的大榕樹下,人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拉起二胡、彈著秦琴、吹著洞簫、打著揚琴,開起了「私夥局」。阿婆吊高嗓子唱花旦,仔細一聽,唱的就是「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的愛情故事。

儘管傳統的西關大屋與中西合併的東山洋房印證著舊時廣州多元文化並存的歷史,但對於多數廣州人來說,騎樓才是廣州真正的「臉面」。這種「下鋪上居、前鋪後居」的建築風格,與廣州的商貿文化相輔相成。沿街而建的騎樓,如同「長了腿」的房子,將房屋架在半空中。騎樓下面的空間,不僅能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陽擋雨的地方,也擴大了商鋪的面積,方便了買賣雙方直接挑貨、卸貨。有人說,騎樓代表了廣州人的生活態度——風雨無阻。

正如同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這句口頭禪:搵食。在廣東話裡「搵食」的意思是謀生,但字面意思卻是找吃的,這也道出了廣州人工作和生活的態度,辛苦工作是為了自在飲食。工作時不怕辛苦,而痛痛快快地「食餐勁嘅」(吃頓好的),則是對辛苦工作的最好回報。辛苦是過程,自在是結果,由此構成了一動一靜、一張一弛的快意人生。

「你今日食左飯未?」(你今天吃飯了嗎)是廣州人二十四小時都能用到的打招呼方式。一句「食在廣州」,說的並非食肆之高檔,而是廣州人對一蔬一飯都絕不含糊對待。隨便走進廣州街頭的一家早餐「鋪頭」(小店),小小的店面裡是廣州人火熱朝天的生活模樣。

坐在門口的阿婆總是笑盈盈地問候街坊,收錢、找錢,再從面前花花綠綠的塑料牌子中找出一枚遞給你,揮手示意進去找座位。素不相識的人擠坐在一起,卻不曾尷尬,一碗艇仔粥便能融化因距離近而帶來的侷促感。店員用不鏽鋼託盤端來了粥,粥裡大有文章。裡邊裝滿了各種新鮮食材:生魚片、瘦肉、油條絲、雞蛋絲、花生和魷魚,所有食材的味道都充分融進了粥裡。而且米水比例恰到好處,既不會幹到噎住,也不會稀到沒有嚼頭。整碗下肚,不辭長作嶺南人。

若要問廣州人最愛的食物是什麼,也許就是媽媽熬的那鍋老火靚湯了。講究平衡調和之道的廣州人,以天時對人體,深知食材或藥材生克的道理。當這些心思以文火細細熬上四小時,便把媽媽的愛與牽掛也熬了進來,那鍋湯也成了每一位南粵遊子的鄉愁。

若你在廣州街頭稍作停留,總能聽到不期而遇的人在臨別時說一句:「得閒飲茶」(有空喝茶)。一句看似客套的話,卻藏著廣州人最地道的人文特色,因為茶樓遠比任何一個地方更能看懂本地生活。熱鬧的茶樓裡,有坐在桌前看報的老頭、老太太;有小聚長談的三五老友;有洽談生意的白領;也有家庭聚會的一家老小,等等。幾屜吃食,一壺熱茶,便能偷得浮生半日閒。

拿起筷子吃飯,放下筷子做事,勤勤懇懇的廣州人,在開放與堅守中,依舊保持著滄海橫流的英雄本色。當站在600米高的「小蠻腰」上向下望,珠江如同從兩千年前的遠方奔湧而來,生生不息。而開埠兩千多年塑造出的兼容並蓄、「敢為天下先」的風氣,也使得廣州及廣州人,在大江大海之間,孜孜以求地尋找新時代的定位。

微信編輯:郭佳立 楊奕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彭楚粵:廣州,潮起珠江 得閒飲茶|我和我的家鄉
    歡迎收聽:大家好,我是彭楚粵。廣州是見證我成長的地方,提起家鄉,映入腦海的畫面,少不了木棉花,腸粉,白雲山,珠江……在我心中,廣州是綠色的,是一座充滿生機的花城。現在,我想把我們的家鄉故事說給你聽。廣州之城,在水一方,居於嶺南一隅,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
  • 在廣東,得閒飲茶不是一句客套話
    / 全景延續百年的廣州早茶,作為本土飲食文化的精華,照樣可以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老茶樓要做的事,只有一件,服務更年輕的人,讓新新茶客成為自己的老茶客。反正,不管老的嫩的,廣東人得閒就要飲茶,這件事他們來真的,可不是客套。最近,又一個老字號要步入歷史了。經營92年的香港知名傳統粵式老茶樓「蓮香樓」,即將在這個月底休業。
  • 得閒飲茶
    date之後只需要一句「得閒飲茶」,什麼時候才得閒呢,天曉得。而且人走茶涼之後,誰也不用記得誰。哎對了,你叫K還是C來著?天哪,這男的這麼渣。我驚呼。看吧,我行動了才知道他這麼渣。我才能move on去尋找更好的。K說,在move on就跟你在早高峰香港地鐵走路一樣,人群自然會推著你風一樣向前走。但他說得是對。
  • 河岸音樂節 · 樂隊vol.1|拾壹芬:得閒飲茶=有緣再見
    河岸音樂節 · 樂隊vol.1|拾壹芬:得閒飲茶=有緣再見 2020-11-18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赤子之心遇見嶺南文化 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彭楚粵探尋鄉愁印記
    廣州之城,在水一方,它不僅是嶺南文化發源地與興盛地之一,它還是乘風破浪的羽翼少年彭楚粵的家鄉。近看廣州宛如現代城市漫遊指南,中西合併的前沿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遠看廣州又似一副獨具特色的歷史地圖,一草一木皆充滿著當地人的鄉愁記憶,本期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彭楚粵就帶來家鄉版小劇場,以少年赤子之心,寫一封給家鄉的「情書」。
  • 得閒,飲茶
    得閒,飲茶。從前忙,只能忙裡偷閒喝杯茶,如今有了大把時光,可不得每天泡在茶裡,趁著陽光大好,挪椅陽臺,洗淨倦意,沉醉於茶香。又是一年春好時,且將新火試新茶。
  • 點心 | 「得閒飲茶」才是老廣們的頭等大事
    從「得閒飲茶」這句廣式問候家喻戶曉的程度,可見飲茶在老廣心中的分量。飲茶文化可以說是廣府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西南地區有麻將社交,廣州人便有飲茶社交。而說到點心的製作,廣州敢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現在老廣對飲茶的要求早已脫離了「一盅兩件」。隨著90年代港系茶樓的進入,高級茶樓越來越普遍,喝一餐茶的人均消費,也從30塊跨越到150塊。
  • 得閒,我請你飲茶.
    香港雖不產茶,卻是中國飲茶之風最盛行、也最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而香港人遇到親朋好友打招呼時,常說:「得閒,我請你飲茶。」香港人不中意那些慢悠悠的小日子,但仍能保留著吃早茶、吃宴茶、吃晚茶的習慣,到了假期,或是親朋好友相聚,喜歡上茶樓、進酒店,圍上一桌,舒暢地享受茶水點心,只是他們增進感情、放鬆自己的一種方式。
  • 珠江經濟臺——「新珠江 新時代」珠江經濟融媒體
    2016年12月15日,「潮起珠江,不忘初心——珠江經濟臺開播30周年」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廣播電視業界的領導、同行和學界專家共同探討中國廣播改革「珠江模式」的淵源以及網際網路時代廣播創新發展模式。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駐會副會長楊波表示,「珠江模式」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它給全國廣播界注入了改革創新的精神。
  • 廣州超級文和友水土不服?【飲茶論道】
    工作日晚上不用等位直接進去除了特立獨行的建築風格廣州超級文和友標榜集合25家地道小吃包括荔銀腸粉、阿婆牛雜、八珍煎餃等以及一些體驗式懷舊主題商店但部分首批進駐的老字號已悄然離場開業的路牌現時的路牌已退場商戶
  • 手繪院士海報華麗亮相 科技追星潮起廣州
    最近幾天,當你在廣州搭乘地鐵、公交時,有沒有在地鐵站、公交車站的廣告燈箱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9月1日起,由廣州院士活動中心與新快報社聯合出品的首批院士手繪海報,正式登陸廣州地鐵公園前站和紀念堂站,在全城掀起一波科技追星潮。
  • 廣州人,你太有梗太搞笑了!
    說真的,在廣州生長了這麼多年,大家覺得自己真的很了解廣州嗎?廣州,就是個神奇的城市!因為天氣、美食,也因為有一些特有的文化,廣州近幾年真的頻頻上熱搜。估計廣州本地人對廣州都以為非常熟悉了,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述一下廣州的一些冷知識,看看自己能了解多少,看看會不會出乎你的預料,看看能不能讓你捧腹大笑。1、廣州人說話真的好可愛好溫暖只要你來到廣州,不用去整容,你就會變成最靚的仔/女!
  • 《第一交響曲(珠江)》在廣州星海音樂廳世界首演
    《第一交響曲(珠江)》在廣州星海音樂廳世界首演(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1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2月1日晚,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執棒樂團,聯袂男高音張學樑、女高音李晶晶及華南師範大學合唱團,在星海音樂廳世界首演著名作曲家李海鷹為經濟特區建立
  • 2020廣州珠江燈光秀附近遊玩攻略
    每逢佳節,珠江北岸24棟建築外立面燈光幕牆都會推出節日主題的燈光秀,用燈光的藝術,為廣州市民送上祝福。從9月29日晚至10月底,主題為《盛世華誕,榮耀中華》的國慶燈光秀將持續點亮珠江北岸24棟建築。
  • 廣州珠江夜景燈火輝煌,看看我的第二故鄉多美麗
    珠江上晚霞,映襯著小蠻腰。我曾經在廣州生活過十多年,廣州就是我的第二故鄉。珠江,又名粵江,是廣州母親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 ,境內第三長河流 。珠江原指廣州到入海口96公裡長的一段水道,因為它流經著名的海珠島(石)而得名,後來逐漸成為西江、東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條河流的總稱 。
  • 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彭楚粵探尋鄉愁印記
    廣州之城,在水一方,它不僅是嶺南文化發源地與興盛地之一,它還是乘風破浪的羽翼少年彭楚粵的家鄉。近看廣州宛如現代城市漫遊指南,中西合併的前沿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遠看廣州又似一副獨具特色的歷史地圖,一草一木皆充滿著當地人的鄉愁記憶,本期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彭楚粵就帶來家鄉版小劇場,以少年赤子之心,寫一封給家鄉的&34;。
  • 千萬別和廣州人劈酒……
    喝酒多傷胃啊,喝什麼酒 不如得閒飲茶 我們廣州人 喝酒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氣勢!
  • 彭楚粵喝油漆怎麼回事事件全回顧 彭楚粵個人資料介紹
    彭楚粵油漆是怎麼回事  近日彭楚粵被曝出此前在參加一檔節目的時候被騙喝油漆的事件,但是參加吃火雞面的挑戰,而彭楚粵桌子上放著的一瓶「牛奶」其實是油漆,但不知情的彭楚粵喝下之後就被送往了醫院。  近日,因為許魏洲護膝被藏針事件,引起廣大網友關注。就連之前彭楚粵在節目上,被騙喝油漆事件也再次被提及。當時是在一檔直播節目上發生的事。
  • 廣州珠江新城板塊二手房需求量增三成
    原標題:廣州珠江新城板塊二手房需求量增三成   11月廣州天河二手網籤宗數(不含自助網籤)為621宗,
  • 香港蝴蝶鈔、飲茶文化鈔,驚豔!
    50元港鈔主題為「蝴蝶」,20元港鈔主題為「飲茶文化」,分別呈現了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餘暇消遣和豐富的自然。展示一家人相聚飲茶,共享美好時光。高掛的燈籠隱藏了「相聚」的字樣,背後穿插了環環相扣的餅圖案,象徵家人、朋友、以至每個香港人之間的連繫。香港人重視人與人的關係,充分體現於飲茶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