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大陸公司打破臺灣企業對代工蘋果手機壟斷地位 立訊搶走...

2020-12-23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7月23日訊 老馬 以半導體和電子設備代工服務(EMS)為支柱成長起來的臺灣高科技產業面臨拐點。臺灣企業多年來一直壟斷美國蘋果的智慧型手機「iPhone」的生產,但預計從2021年起將首次有中國大陸企業加入進來。大陸企業在半導體領域也在不斷追趕。由於重點產業可能被大陸分羹,臺灣的焦慮也在加深。

富士康生產線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立訊精密工業(LuXshare)將以138億新臺幣收購臺灣緯創資通(Wistron)在大陸的部分工廠」。

7月17日傍晚,一則來自大陸的消息讓臺灣市場人士和媒體感到驚慌。立訊精密是中國大陸新興的電子代工服務企業,從2017年起代工生產蘋果的人氣耳機「AirPods」,正處於上升勢頭。

一方面,緯創資通則是與鴻海精密工業、和碩聯合科技一起成為臺灣代工服務的代表型企業。尤其是iPhone的生產,一直由三家分頭代工。

這一壟斷突然被打破的消息給臺灣帶來了衝擊。緯創資通出售的大陸工廠從事iPhone的生產。立訊精密通過收購涉足iPhone生產,以實現多年夙願,也第一個打破了臺灣企業對該領域的壟斷。預計工廠收購將在年底前完成,並在明年啟動iPhone的組裝生產。

立訊精密早就瞄準了蘋果產品當中最核心的「iPhone的代工組裝」。鎖定的目標就是緯創資通設在江蘇省的工廠。該工廠負責iPhone的組裝,但累計虧損356億新臺幣,經營處於困境。緯創資通不得不放棄該工廠,選擇重視盈利的道路,因而雙方順理成章的達成收購協議。

此次收購也並不僅僅是由當事者雙方操作完成。在業內,有意見認為「蘋果是背後推手」。由於iPhone的廉價版「SE」暢銷,傳聞將在明年以後投放更便宜的新款機型。業內人士表示,像以往那樣由臺灣代工服務企業壟斷的狀態「不利於降低成本,難以成功推出低價款型」。

蘋果公司的想法似乎是希望通過讓大陸企業參與進來促進新陳代謝。實際上蘋果執行長(CEO)蒂姆·庫克在2017年就曾親自訪問當時還默默無聞的立訊精密的中國大陸工廠,稱讚是「超一流的工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立訊精密目前還在運作收購和碩聯合科技旗下的有力企業,今後大陸企業分羹蘋果產品生產的趨勢可能一下子增強。臺灣的電子代工服務業在全球獨佔鰲頭,僅排名前五的企業每年的代工生產額就達到35萬億日元,形成了巨大產業。正因為如此,臺灣企業想要阻止大陸企業的崛起。不過,其本身弱點也在逐步凸顯。

臺灣企業的工廠很多設在大陸。中國大陸被稱為「世界工廠」,而奠定這一基礎的正是1990年代大舉進駐的臺灣企業。這一數量達到近10萬家。領頭羊之一的鴻海(富士康)就在大陸創造了近百萬的就業崗位。

中國政府為吸引臺資,一直給予減免所得稅等多種優惠政策,優惠期限長達20~30年。如今面向臺灣企業的優惠政策紛紛到期,加上大陸的人工成本上漲,以往的優勢已很難確保。緯創資通的大陸工廠也不例外。中國政府2014年通知地方政府不得設立針對外資的優惠政策,方針轉變非常明顯。

相關焦點

  • 圖表視界:立訊精密133億現金收購緯創工廠!臺灣代工廠慌了?
    而這3大巨頭也一直壟斷生產iPhone手機,不過,現在這一壟斷局面被中國大陸企業——立訊精密打破了…… 就在上周,立訊精密通過現金收購緯創資通中國大陸工廠,開始進軍iPhone代工生產領域。 那麼這背後釋放了什麼信號?蘋果官方又是一個什麼態度?此外,這對於臺灣高科技產業又意味什麼?
  • 市值營收雙雙反超,立訊精密成為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
    投稿來源:BT財經多年來,臺灣企業一直壟斷蘋果手機iPhone的生產,如今這種局面被一家大陸企業打破,可見大陸這些年在半導體領域奮起直追已見成效。這也讓臺灣企業深感驚慌,擔心未來產業鏈被大陸「蠶食」。此次立訊精密入局,不僅實現了多年夙願,也打破了臺灣企業對該領域的壟斷。業界認為,立訊精密將成為和碩科技和富士康這兩大代工廠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它可能挑戰富士康,甚至成為另一個「鴻海」。
  • 立訊精密狂拿蘋果訂單,富士康恐「代工一哥」地位不保,成立工作組...
    正是不斷藉助富士康背後的推力,2010年9月15日,立訊精密這個「小富士康」終於A股上市。逐步切入蘋果供應鏈上市之後,立訊精密開啟脫離富士康路程。通過併購成功切入蘋果、華為產業鏈。2016年,Airpods橫空出世,立訊精密因拿下蘋果公司的AirPods訂單,繼而成為蘋果供應鏈中重要一員。此後,「立訊能否取代富士康?」「立訊:下一個富士康」等標題便不時見諸報端,兩者關係逐漸微妙。
  • 代工蘋果多年業績不佳,緯創被立訊拿下兩工廠
    來源:一財網立訊精密(002475.SZ)上周末宣布收購緯創在中國大陸的兩家工廠。周一開盤後,立訊精密股價一度上漲近7%,不過隨後震蕩下行,當日收盤微漲0.96%,報55.69元/股。同日,緯創在臺北的股價下跌近8%,和碩下跌3.91%,鴻海下跌1.36%。
  • 市值超過富士康,開搶iPhone整機代工 立訊精密的逆襲與野望
    資料顯示,緯新資通在崑山市開發區有一個年產6000萬臺手機的工廠項目。但公告還稱,「可能存在其他潛在第三方共同參與此次收購」。立訊精密在創業之初主要依靠來自富士康的委託加工訂單站穩腳跟,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逐漸與富士康以及郭臺銘家族漸行漸遠。之後直接拿下蘋果AirPods訂單,到如今有意入局富士康最為核心的iPhone組裝業務。
  • 比亞迪為蘋果代工iPad,打破IGBT晶片壟斷,市值暴漲創下歷史新高
    比亞迪絕對是2020年帶給人驚喜最多的企業之一。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本質是一家汽車企業,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電池等產品。比亞迪遵循「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
  • 「廠妹」故事,遠不是立訊精密的全部
    王來春登頂大陸員工權力頂端的前提,必然需要一整套招人、搭建新廠、設目標、系統性管理生產的能力;3.管技術+管人之外,王來春作為大陸員工第一人,需要與大量來自臺灣的管理層對接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會積累到豐富的代工業管理經驗。不同於第二點,這是一種更科學、更適合大企業的管理經驗。
  • 立訊精密收購緯創資通,或成內地首家iPhone代工廠
    7月17日晚間, 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中長期業務布局與戰略發展需要,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與緯創(Wistron)資通股份有限公司、WIN SMART CO.,LTD.籤署了《收購框架協議》。
  • 蘋果向中國示好?內地首家蘋果代工商即將出現,立訊33億收購緯創
    近日,有消息報導國內知名代工企業立訊精密將以33億元收購緯創(蘋果第三大代工廠)iPhone代工業務,從而由蘋果配件代工廠升級為iPhone代工企業。顯然這對立訊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轉型,那麼立訊為什麼能取代緯創成為新的iPhone代工廠商呢?
  • 中國手機代工崛起!富士康女工,成為郭董勁敵!
    世界手機代工之王——郭臺銘,似乎正在慢慢走下神壇,富士康正面臨被大陸代工企業取代的風險。美國封殺華為,搞出了一籮筐的事情:先是偉創力肆無忌憚的恃強凌「強」,被華為掃地出門,甚至湖南的偉創力工廠也被比亞迪收了。
  • 被美國發起337調查,企業會受什麼影響?聯想、蘋果代工企業立訊精密...
    12月22日消息,據報導,美國Tela Innovations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集成電路及其下遊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發起337調查,並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聯想集團涉案。
  • 從富士康「廠妹」,到立訊掌門人,王來春憑什麼讓郭臺銘忌憚?
    來源 | 連線Insight文|鍾微 編輯|葉麗麗這不是人們所熟知的企業與掌舵者。 相比立訊精密在商業上的成就、在科技企業中的地位,人們對其創始人王來春這個名字及其故事有些陌生。不過,這樣的情況持續不了多久。自立訊幾年前完成幾樁大收購後,早已引起外界的關注,同時隨著立訊版圖的擴張,市值不斷上升,王來春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
  • 蘋果大賣,產業鏈業績大增,立訊精密市值破4000億
    為此,藍思科技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150億元,推動戰略發展項目落地,完善產業布局,提升在行業內的地位,同時智能製造規模的擴大和智能化、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在筆者看來,藍思科技營收與利潤穩健增長,首先是消費電子需求強勁,其次是背後先進的智能製造生產線是核心之一。
  • 未來三年蘋果產業鏈大陸廠商之間誰會勝出?_鳳凰網
    我們判斷臺灣EMS市場會逐漸被大陸廠商蠶食,由於1) 00年開始臺灣電子產業遭遇瓶頸,體現為自主品牌衰弱、上遊核心技術依然落後、依然以組裝廠和晶圓代工廠商為主導; 2)投資Capex較為謹慎, 貨幣資金存量較高; 3) 激勵制度缺乏,人才流失; 4) 大陸技術追趕;5) 管理層年紀大,缺少經營發展動力; 6) 臺灣撤出大陸轉產東南亞等地,大陸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7) 偉創力(FLEX.US)等撤出國內廠商
  • 「一手奶大」的立訊崛起,回歸的富士康「知錯」
    提到富士康,想必大家不會陌生,作為國內最大的代工企業,很多人對它的印象並不好,「強迫加班」、「不人性化管理」等不好的詞彙,似乎都和富士康有關。而且富士康老總郭臺銘還曾放過「給大陸人賞飯吃」的狠話,更是讓國人對富士康的印象一落千丈。但「一向過度膨脹」的富士康,最近卻低頭「認錯」了,而導致富士康變臉「認錯」的直接原因,就是這家國內代工工廠的崛起。
  • 立訊精密參與收購緯創旗下公司取得進展 或將進入蘋果iphone組裝業務
    中證網訊(記者 張興旺)11月12日晚間,立訊精密(002475)公告稱,11月12日,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常熟立訊實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立訊實業」)與關聯法人常熟立訊企業管理服務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立訊企業服務」)共同籤署《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有限合夥協議》,合夥各方同意共同出資設立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夥企業
  • 下一個富士康在中國大陸?AirPods Max大部分訂單被龍頭企業拿下
    提到電子製造代工,幾乎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富士康,從2005年成功超越當時排名第一的偉創力開始,富士康已經在全球電子製造代工行業第一的寶座上坐了十幾年。但是,現在這一情況開始悄悄發生了改變,大陸新的代工廠正在崛起。
  • 立訊精密上半年營收、利潤創新高!成長潛力優於富士康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卻能在經濟發展受阻的大環境下逆勢增長,其中就有不少中國高科技企業,今天要說的立訊精密就是其中之一。營收、利潤同比創新高8月24日晚,立訊精密公布了其上半年成績單,財報公告顯示,上半年立訊精密實現營收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淨利潤達25.38億元,同比增長69.01%,均創歷史新高。
  • 蘋果代工轉移越南真相:庫克的意志,郭臺銘的糾結
    作者 / 陳瀟瀟 中國是蘋果最重要的市場,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生產基地了。蘋果主要代工企業富士康已做好逐步將蘋果產能移出中國的準備。 富士康有100萬員工,其中60萬人在為蘋果工作。蘋果為富士康貢獻了80%的收入。但新的形勢和對手下,原有的局面已經被打破了。
  • 「打工人」成「人上人」:立訊精密成富士康勁敵?公司老闆曾是...
    現實生活中,這並不是奢望,比如立訊精密的老闆,就真的是從「打工人」走上了「人上人」。 實際上,隨著近年來立訊精密與蘋果關係的不斷拉近,有關「老大哥」富士康和「昔日小弟」立訊精密兩家公司的對比愈演愈烈,「打工人」王來春逆襲「老闆」郭臺銘成為「人上人」的故事也再度頻繁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