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鬼
Mu Gui
原名宦棟槐,安徽蕪湖人,自號九陽精舍槐下客,師從著名畫家朱修立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皖西學院文化藝術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安徽中山畫院副院長,安徽省靑年美術家協會顧問。民革中央畫院理事。
道心魔種槐盛開 天真哲味撲面來
—— 賞讀木鬼的哲理畫
付秀宏
木鬼是以山水畫出道的,《清音》之作曾被93年全國美展選為廣吿招貼畫。而他旳另一代表作 「糾纏」系列也曾引領時代潮流,獨樹一幟。近來來木鬼以畫高士名世,他不斷勾畫個體的「人」,如《與青山共嫵,以孤獨渡浮生 》《高巖對弈圖》《平心何須持戒,行直何須修禪》《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大吉利》等等,這些作品借高士行為反映現代人在逝去的歲月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寄託,哲味濃鬱青翠欲滴,有些畫面甚至飄散出神性的自在光芒。
木鬼已屆花甲之年,閱歷豐厚,讀他的畫,猶如聽老男人唱歌,人生的種種滋味都在其中,會有滄海桑田的味道落到心坎之上。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如寂寞的山林,扛得起所有的苦,又深藏人世所有的甜,這就是歲月的味道。
看木鬼的畫最妙處是鋪開去一路欣賞,就好比一首首陶潛詩歌朗朗上口,又充溢著醍醐灌頂的大智慧。這時候的寂寞擁有無限的穿透力,構思的蟬翼慢慢開啟。他娓娓道來的那些人那些事,禪意瀰漫,富足定力。
細細端詳木鬼的畫,無論立體視覺還是色彩渲染,都風雲俱在、情態酣然,充滿文人筆墨的散淡雋永,那一個個閒塵微笑的老者——卻猶如孩童般的天真爛漫。其實,木鬼本人就像一個手足舞蹈的孩子,我看著他時,常有一種錯覺——以為他就是《燕子李三》裡走出的那個長鬍子大俠,幽默風趣,憨態可掬,當你聽他唱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木鬼」,才又重回到現實之中。
木鬼的高士造型深得魏風晉韻,初看有些怪異,但越看越有味道,其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意義在於使形象上升到一個高度。他畫的高士形象矮胖、稚拙、可愛,仙氣,讓人有親近之感,充滿意象性的視覺感染力。
木鬼非常重視筆墨情趣,強調以書入畫,筆「型」樸真、活脫、幽默,透著少許蒼涼和古意。他通過人物表情、手勢、動作傳達情感積澱和文化內涵,把「寫」控制在一種合理的放縱中,這時候人物造型中的「形」是一種有氣韻的活的生命體,滄桑中透著苦澀和堅韌,厚重、大度。
木鬼2000年以後的作品,不論是抒寫世間萬象、人情冷暖,還是描摹靈魂的練達、孤傲與超脫幾乎都洋溢著傳統文人身上的「仙氣」。他的繪畫就是他心靈的自傳,或是個人形象的真實寫照。木鬼尊崇古人並不亦步亦趨,他學的是古人的「心無旁鶩」的意念,然後用這種意念去引領我們去解讀世界的當下狀態,畫面上那些題詩和書法分明是木鬼的內心獨白。
木鬼的筆底意蘊來源於胸中之丘壑,來源於其精神範式下的個性張揚。他筆隨心走,下筆爽辣,尤其他的高士長卷,或坐或臥,或立或倚,或笑或嘆,或吟或唱、或釣或樂,或莊重或詼諧,且都顧盼搖曳,隨機生發,如蘇軾所言「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正是他的「心之所適,意之所到」,才體現出畫面上別樣的節奏與韻律。
木鬼長於繪畫、精於作詩、醉於書法,他巧妙地將三者融貫一體,將生活現實中難以找到的絕好境界藝術地表現出來,寄情空山,寂悟內心愉悅的禪趣。他的畫以高士與自然清風——來抵禦觀畫者內心因世事誘惑帶來的騷動,這與禪宗追求的人生意義空明澄澈正好心印相合。譬如《聽取蛙聲》用筆疏朗,寥寥幾筆就把醉臥山石、沉浸蛙鳴的老者神態刻畫得童心盎然,令人玩味,仿佛我們耳邊傳來陣陣蛙聲,或遠或近,此起彼伏…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136x67cm
▲《凡魚不敢朝天事 萬歲君王只釣龍》65x30cm
▲《名士高人了在胸 風釆情韻不相同》38X47cm
▲《男人二十知酒 四十知煙 六十方知茶》68x68cm
▲《奇書古畫不論 幽夢淸詩倍有神》68x68cm
▲《龍種》團扇
▲《自畫像》 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