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藏在菜市場的豆花米線,開門就排長隊,沒位子有人端碗門口吃

2020-12-25 特色美食速遞

昆明篆新農貿市場,是昆明吃貨們的心頭愛,沒事的時候就常來這裡轉一轉,看看菜市場琳琅滿目的瓜果蔬菜,就像看風景一樣。這個農貿市場裡還藏著很多的美味,這些店在這個菜市場開了很多年,雖然非常偏僻,可是卻不缺人氣。

這家藏在這個菜市場的豆花米線店,開門就排長隊,飯點的時候常常沒有位置,有人乾脆端著碗在門口吃,這家店就是辣辣小吃豆花米線。由於生意太好,老闆一次租了兩個店面,但仍然人多得坐不下。

門頭年久失修,招牌都有點褪色了,一間門面是就餐區,桌子擺得比較緊湊,裡面大部分時候坐滿了人,另外一間門面有一口大鍋,所有從這家店裡賣出去的米線,都是在這個鍋裡煮熟的。他家的招牌就是豆花米線素的小碗6塊,葷的8塊錢,這價格還是很接地氣的。

別看這豆花米線價格不貴,可是用料卻非常講究,調味料有11種,米線本來就是昆明的特色美食,他家的米線品質也非常高,看上去晶瑩剔透潤澤,口感嫩滑。葷的會用肉臊子做澆頭,吃起來口感更香。

多數人吃豆花米線的時候,會要一碗珍珠白酒湯圓,這湯圓軟糯,酒糟味兒濃鬱,清甜不醉人。店裡還有豆麵湯圓,也非常好吃,用黃豆面裹上紅糖,吃到嘴口感豐富厚實,這家店菜品的品種並不多,就是最簡單的幾種,都是昆明當地人特別喜歡吃的。

有不少人說,吃他家的豆花米線,瞬間感覺回到了小時候,因為那個味道,是印在自己記憶中的,小時候的味道。難怪這家店從早上開門店裡就排長隊,在長長的隊伍中有年輕人,小學生,還有老人,有不少還是常來吃的老客人。

相關焦點

  • 昆明一天只賣200碗的豆花米線,老闆是個神人
    一說起昆明的美食街,大家立馬會想到園西路、祥雲街、文化巷等等,美食雲集,有口皆碑。今天,小編來到有一條小資而有歷史內涵的街道,據說這裡藏有三寶小吃,排隊的人從街頭排到街尾。你肯定猜到是哪裡了,對的,就是翠湖隔壁的錢局街!
  • 昆明態度最差的老麵館,花椒牛肉麵10元1碗,沒有位置蹲在橋頭吃
    昆明是一個四季如春的美麗城市,每年來昆明的遊客數不勝數,什麼過橋米線、汽鍋雞、鮮花餅、燒餌塊大家肯定都有吃過,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家昆明極具人間煙火氣的牛肉麵,按說牛肉麵全國各地都有,為啥這家的牛肉麵卻深受昆明當地人的喜愛呢。
  • 昆明最最地道小吃不是炸洋芋!居然是它
    豆花米線 大多數人一到昆明就四處尋找過橋米線,實際上,雖說過橋米線算得上雲南最特色的小吃之一,但在昆明最地道的還是那一碗豆花米線。 美味通常藏在街頭鬧市中,在這樣的米線店通常不會看到遊客,客人都是悉知這美味的街坊鄰裡和會吃的本地人,雖然是街邊小店,卻是尋找昆明地道味道的發源地。
  • 遊雲南必嘗美食——藏在花之城的這碗雲魁過橋米線
    作為旅客們的首選——過橋米線,在雲南隨處可見。但論其正宗卻少有遊客知曉,我們按照汪老先生的標準,尋到了昆明花之城裡的這碗「雲魁」非遺過橋米線,請你嘗嘗看......   吃前了解文化,是對美食的尊重   《蒙自縣誌》記載:蒙自過橋米線是雲南名膳之一,源於明末清初。
  • 10元吃到扶牆
    豆花米線算是老昆明獨有的吃法,做法類似幹拌。燙過的米線,蓋上白嫩嫩的豆花,再依次放入調料,上桌以後拌均就能開吃。中碗的葷米線分量感人,裡頭加入了肉末「帽子」(雲南人管澆頭叫帽子)。拌均之後,豆花和肉末裹在米線裡,入口鹹香鮮辣,餘味有微微的甜。
  • 昆明北市區人均20的小館子,每天300碗豆花,坐滿老人和孩子
    ,甚至有人從呈貢坐地鐵專門來吃!白嫩的豆花沉浸在漿汁中,看上去就很可口,平時油膩的吃得太多了,此時看到,真想喝上七八碗!來這裡吃東西,沒話說,豆花是必點的,除此之外,他家的蒸菜也很有特色,粉蒸排骨、秘制泡椒血旺、私房回鍋肉、紅燒肥腸必點,三四個人點上這幾個菜,可以吃到肚皮拖地!人均才20不到
  • 昆明很隱蔽的小破店,小鍋米線給的料特足,一碗13元吃完還想吃
    提起昆明的美食,米線首當其衝,昆明的過橋米線已經聞名全國,在全國各個城市遍地開花,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少家號稱正宗的昆明過橋米線。實際上在昆明小鍋米線更受歡迎,昆明的每一家小鍋米線都有自己的特色,這家很隱蔽的小破店,他家的小鍋米線給的料特別足,一碗13塊錢,不少人吃完還想吃,這家店就是昆明人都喜歡去吃的萬豐小鍋米線。
  • 雲南人吃米線,吃味道也吃記憶
    一百家小鍋米線就有一百種不同的口味,小鍋米線裡面的配料比較多,而且可以隨喜好增減。夏天吃上一碗揮汗如雨,一解內心的燥熱。冬天時候吃一碗驅寒暖身,溫暖瞬間傳遍全身。小鍋米線絕對是昆明大街小巷,一年四季都有的常青菜單。
  • 盤點藏在昆明犄角旮旯的70份勾魂美食!超正點....50塊撐到爆!
    等燒烤位那簡直是要命,不等個吧小時人家根本沒吃好。毫不誇張的說,有人來這裡是閉著眼睛吃燒烤的,原因嘛,你們自己想.藏於小巷深處,雖然不好找,但是很可能人家10點賣完就關門了。去他家吃其實還不太容易,因為憑心情開門的老闆不一定每天都會開...
  • 某吃貨總結出來的昆明美食地圖
    可惜名字被忘記了。。。唉~~~。    ◎愛吃肉的朋友們注意了,教場東路57醫院正對面丁字路口處有一家富源酸湯豬腳真是太好吃了!而且很便宜,天冷太適合了,不過晚飯人爆擠要去早才有位子,五點半前就得到了。
  • 這就是傳說中 昆明超高性價比的小吃街(gai)!
    而說到昆明小吃,酒不得不說大觀篆新農貿市場。都說這是昆明美食界最靚的街,從街頭逛到街尾,就能吃遍昆明的小吃了。大觀篆新農貿市場來頭可不小,據說它是昆明最大東西最全的農貿市場,也被不少昆明人成為「真正的老昆明美食天堂」,是個網紅菜場。
  • 【昆明攻略】米線吃到high,燒烤爽到爆,小吃輪著來,這樣的昆明我想去定居了..
    除了牛肝菌燜飯,他家還有一個好吃到我現在想起來就要流口水的菜,就是這個烤豬蹄了。但是我朋友告訴我,這個店也有很多當地人在吃的,只是以前可能沒這麼多,現在開多了連鎖起來了,沒以前好吃,但也是好吃的。而且有一個好處,真的能在一家店把大部分雲南小吃給吃全哈哈,他家米線很多種,我吃的是蘸水米線。
  • 記憶中的老昆明,被味道糾纏的懵懂成年人
    作為昆明土生土長的我來說,有些味道真的消失以後就再也沒有辦法找回來了。【1】大西門(鳳翥街)的豆花米線小時候我的世界就是家門口到大西門,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已經是很遠的距離了,直到長大以後我才知道,原來也就15分鐘的路而已。小時候和大人到這裡來買菜,這是附近唯一的菜市場,路邊菜市場,價格便宜,基本都是農民自己帶來賣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 成都大姐店門口支大鍋煮肥腸粉,開門就排長隊,不少明星來吃過
    在眾多的肥腸粉館子中,這家名叫甘記肥腸粉的店,非常破爛,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姐在經營,她在自己的店門口支起一口大鍋煮肥腸粉,開門就排長隊,一般情況都要排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才能吃到。一般人會在這裡點上一碗肥腸粉,再加上一截冒節子,只有這樣才能吃過癮,粉仍然是純手工打的,一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每天專門制粉,調料已經提前放在碗裡,粉煮好後盛到碗裡,吃的時候攪拌均勻,口感是麻辣味道,但吃到嘴裡很香不是很辣。
  • 昆明這家小鍋米線,環境簡陋無服務,卻每天擠滿人,有人站著吃
    提起昆明的美食,米線自然是排在首位的,過橋米線已經成為全國矚目的名小吃。昆明街頭巷尾的米線店有很多家,而這家小鍋米線被人稱為是人氣最旺的,他家的位置很偏僻,開著導航都不太好找,環境也很簡陋,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服務,卻天天擠滿人。
  • 這個可能是全中國最美菜市場!
    和老人家達成共識,收穫一個回頭客。如果遇到愛砍價的老人,就嬉皮笑臉插科打諢,一句「小本生意真呢便宜不了」打發過去,要是老人說話重了也不生氣,手上忙著給客人裝東西,笑著吐槽幾句就過去了。
  • 昆明100家神級館子,吃過80%以上才能算吃貨
    小編微信號:chlm-km,歡迎各位吃貨一起分享昆明美味!大昆明美食多多這是眾所周知的,吃貨們總是喜歡邀約在一起吃吃吃。但是,在昆明,吃貨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稱的。新聞君今天要掰著指頭為大家數數昆明100家神級館子,是不是地道昆明人就看這些館子你吃過幾家了!吃過80%以上的才配得上吃貨的名號!快點來看看,這100家神級館子你吃過幾家。
  • 小板橋這幾家十年老店,環境凹糟,老外都找著去吃
    而是因為,那小板橋上可藏著昆明其它地方吃不到的正統老味道。這家店已經在小板橋上開了很久很久了,具體年代無從考究,可是從它的外表以及掌舵人的年齡來看,恐怕跟在座的你我差不多大。繼仙煮品店是周圍居民最愛的早點店啦!
  • 農產國潮丨小鍋米線,罐罐米線...在雲南,米粉就是我們半條命
    第二天一早醒來飢腸轆轆,四處找食,朋友將餌塊切絲蒸熱,加上醃菜、韭菜等作料拌勻遞給狀元,狀元吃後稱讚道:「這碗餌塊絲幹香濃鬱,有嚼頭,『蒸』的好吃!」一連吃了三碗。從此民間留下了「狀元吃餌絲,連吃三大碗」的傳說。
  • 最深處的記憶——高中門口的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在外漂泊多年,每次回家的第一頓飯就想吃豆花泡饃。或許,這是緩解鄉愁的良方。但怎麼吃,也吃不出那種的味道,不,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回憶。豆花泡饃是陝西關中西府的傳統小吃,既有蘇東坡口中的金玉瓊漿之美譽,也有中醫報健之功效。因此,成了大人、碎娃早起必吃的美食,好吃便宜還實惠。我自幼就愛吃豆花泡饃,翻翻走過的老黃曆,每回能刺激起味蕾的饕鬄,肯定要數高中門口的豆花泡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