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鬼媽媽》失去至親者形同鬼魂,喪偶之後,如何走出椎心之痛?

2021-02-09 Umi翰盈

如果妳是鬼媽媽,妳最放不下的是誰?韓劇《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甫播出就贏得「熱淚口碑」,細膩的鋪陳不同女性在媽媽的角色上,如何打破大眾的刻板印象,不再讓一般人莫名其妙的質疑自己用心對小孩付出的方式。

「一定要準備面紙,因為實在太難過了」

《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講述因故去世的鬼媽媽(金泰希飾),為了重回女兒身邊,參加為期49天的「投胎計畫」。除了鬼媽媽無法放下人世間的家人,喪偶的老公外表看似堅強,卻對第二任妻子很冷淡,喪偶之後的男人,無法終日哭哭啼啼,要能馬上一肩扛起育兒、家庭的重擔,那股說不出口的壓抑,觀眾也能看的出來。

除了喪偶之痛,逝親之痛也是無可比擬的痛苦。鬼媽媽的母親全恩淑(金美京飾),在面對女兒的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選擇以堅強的鎧甲武裝自己,她甚至切斷了女婿與孫女的聯絡,恩淑認為唯有如此,女婿和孫女才能早日揮別陰霾,迎接新的人生。

「逝去至親的痛苦,只要一個人悲傷就夠了」

恩淑在女兒忌日那天,表現格外堅強冷漠,還嫌棄掉淚的老公太愛哭,但是祭拜開始沒多久,恩淑就溜進了廁所,一個人無助的放聲大哭。身為一個母親,女兒走了,母愛沒有停止,恩淑想要快點整頓好其他人的心情,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這不是每一個媽媽都在做的事情嗎?

表面上不再與女婿和孫女來往,恩淑卻在睡前滑開手機,偷偷瀏覽孫女的照片,她的悲傷在白天不著痕跡,在深夜裡暗自流淌,恩淑就像《延禧攻略》裡面的富察皇后,走不出兒子夭折之痛,旁人形容富察皇后「白天像沒事人一樣,到了晚上,就一夜夜枯坐到天亮。」

妳曾想過:失去父母的孩子叫孤兒,失去丈夫的妻子叫寡婦,失去妻子的丈夫叫鰥夫,但卻沒有一種稱呼來形容失去孩子的父母,為什麼?

這個疑問,或許我們也可以套用富察皇后的回答:「永璉是我懷胎十月,痛了一天一夜才辛苦生下的,失去他何止傷心?我是痛不欲生,他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我最愛的孩子,我願意用我的命去換他的命,你們沒有經歷過這種痛苦,沒有資格指責我!」

若說生產撕裂的痛如同卡車從腹中輾過;那麼喪子之痛絕對無法以言詞訴說,所以失去孩子的父母,沒了身分,沒有稱謂。但是恩淑的壓抑、富察皇后的鬱鬱寡歡,在醫學上稱為「複雜性哀傷」(complicated grief),是一種創傷性、長期性的哀痛,常見於失去摯愛的人身上。

如何幫助生者走出「喪偶、逝親之痛」?

潔伊.鮑許(Jai Pausch)是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訊科學學院電子出版部的主任,她的丈夫蘭迪.鮑許是暢銷書《最後的演講》作者,蘭迪後來得了癌症去世,潔伊耗費好大的力氣,最後出版《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書中以個人經驗分享自己如何走出喪偶之痛。

1.書寫:寫日記、寫自己每天三件自己很棒的事情、寫自己每天感到喜悅、感恩的三個時刻,這些紀錄能讓自己感到正向、鼓舞,並重新掌控生活的感覺。

2.聊天:找跟自己有過類似經驗的對象,試著聊聊內心感受。

3.新環境:如同分手的人要斷舍離前任情人的物品,喪親者可以跳脫原本生活環境,搬家、去外地旅行,避免觸景傷情或睹物思人。

4.運動:運動能夠讓妳專注於當下的過程,對於轉換注意力,跳脫悲傷思維是有效的。

5.休閒活動:與運動的效果類似,例如:追劇、看小說,挑選能自己沉浸其中,轉移注意力的休閒活動。

6.幫助他人: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例如:退休的銀髮族去學校當志工,藉由給予他人幫助,再次感到自己擁有力量與價值。

7.嘗試從來沒做過的事:新事物能帶來新鮮感、好奇心,學習新事物能幫助生活重拾重心,還能開拓新的社交圈。

8.儀式感:當妳的身心靈變得比較好了,可以寫一封信給逝去的愛人,跟他說妳的思念,說說妳現在的生活,跟他好好道別,道別信的儀式感能讓妳從裡到外的感受到,我準備好放手了。

每一個失去過至親的人都像是鬼媽媽,放不下的人、留下來的人最辛苦。面對新生,我們充滿希望與快樂,有專業的醫師教我們如何面對;但面對死亡卻無藥可醫、無法預測,我們只能自己學習轉念,連同已逝者的份,重拾勇氣擁抱生活。

大家記得點【在看】支持我一下,謝謝(右下角,有個在看,點一下就好),這是支持我一直分享的動力!

翰盈教育,知前程,擇未來!

Your mind infinite!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如何走出喪偶之痛?
    親友為了幫她解悶,送給她一座假山盆景,她卻說盆景就像老伴的墓地,看著就傷心,說自己不能看見任何灰土顏色的東西,硬是讓兒媳賣掉;兒媳為了給她補身體,買來雞鴨魚肉,她又嫌這些動物都是長眼睛的,「這些動物睜著眼睛看著我吃它們,它們得是什麼心情?這對我來世不好。」兒媳不知道這飯該怎麼做了,結果,她提出一個更荒唐的要求——「我只吃一條腿的東西」。
  • 如何走出喪偶之痛?或許「黃昏戀」是最好的選擇!
    而中老年的喪偶之痛更是雪上加霜,很可能意味著下半生踽踽獨行……今晚做客《愛的選擇》女嘉賓李女士,美麗大方,與其他女嘉賓聊天時也很健談,可誰都不敢想像在她平靜的外表下,竟然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痛。10多年前,29歲的女兒被檢查出卵巢癌,當時如晴天霹靂降落在這個家庭。
  • 《媳婦的美好時代》體現喪偶綜合症 老年人如何走出喪偶之痛?
    所謂喪偶症候群,是指在突然失去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終生伴侶後所產生的適應性障礙。由於喪失了自己最知心、最體己的親人,孤苦伶仃地去承受生活負擔的挑戰,其心理反應往往出乎意料的強烈。喪偶老人不要強忍悲傷,而是要痛痛快快地哭出來,把內心的情緒盡情地抒發出來。
  • 走出喪偶的心理重創
    當人漸入老境,無論是離異,還是喪偶,如果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不必照看第三代,孤獨感可能會如影相隨。有時甚至會發現,找一個能隨時隨地和你聊天的人都不易。即便你認識的人多,也未必見得能和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何時聊就何時聊,而不會被冷淡或拒斥。尤其一旦陷入喪偶之痛,則更會使人深陷其中而不易自拔。而沉湎於對配偶的哀思會積鬱成疾,對身心健康不利。
  • 老年人如何擺脫喪偶之痛
    上午是老年人難以說的痛,那麼如何緩解老人喪偶之痛啊,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相關的介紹。   人人都明白「老夫老妻總有一個要先走」的道理,但當老伴真的撒手而去再也不能相聚時,痛苦之情是不可名狀的。 有資料報導,在近期內失去配偶的老年人因心理失衡而導致死亡的人數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的7倍。可見,了解喪偶老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心理幹預,使他們儘快擺脫和縮短喪偶後因過度悲傷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對維護喪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多麼重要。
  • 6個方法幫喪偶老人走出心理陰霾
    少年夫妻老來伴,每位老人都希望在自己步入晚年的時候能夠有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侶相隨,但現實生活中卻已經有不少的老人在面對喪偶的痛苦,那麼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幫助喪偶老人走出心理陰霾呢? 一、喪偶老人的心理 當相濡以沫幾十個年頭,夫婦二人正準備攜手安度晚年之時,如果一方先行離世,必定會給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創傷和沉重打擊,有人甚至會因此喪失生活下去的勇氣。但是,幾十年的相濡以沫,總有一個人要先走,曾經的相伴,現在卻少了一個人,喪偶是老人難以言說的痛,那麼,我們該如何緩解老人喪偶之痛?
  • 老年人要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呢
    人們都說夫妻一場老來伴,當老人們出現上火現象的時候,內心就會存在非常痛苦的自責現象,經常會不能接受現實,就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出現,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嚴重的威脅,那麼,老年人要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呢? 老人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
  • 三步走,走出喪偶之悲
    然而,對於剛喪偶的老人來說,此時不免會觸景生情,更覺悽涼和愁苦。心理專家認為,祭拜故人對生者的情緒、心理肯定是有影響,但通過祭祀活動可寄託哀思,宣洩感情,未嘗不是件好事。對子女來說,關鍵是幫助老人從喪偶之痛中走出來,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老年喪偶,  可能會誘發系列疾病  「在這清明節將臨之際,我感到心痛。
  • 從電影《櫻花盛開》談喪偶者心理障礙
    該電影所描述正是一對鶼鰈情深的德國夫妻,因妻子猝死,而先生開始一連串不適應喪偶的情緒反應,甚至到後來從穿妻子的衣服、學習妻子最愛的日本舞踏,變成了「扮異性癖」,只為親眼看見妻子最盼望的櫻花盛開,與壯麗的富士山…對於失去配偶的另一半,心理與生理該如何調適?是夫妻還是歡喜冤家?是兩性研究上不可忽視的議題。在德國鄉村,魯迪和妻子杜莉夫婦倆人過著恩愛恬靜的生活。
  • 老伴兒去世 如何勸解老人走出喪偶之痛
    一個陪伴自己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伴侶的突然離世,暮年喪偶那種悲酸難過是一個坎,真不的好過,作為親朋或者子女應該如何安慰老人?第3:從親人角度勸慰老伴走了之後,最親的人莫過於是子女或孫子女友,如果和老人不是居住在一起,哪怕困難一點,也要先把老人接到家裡,如果有孫子孫女更好,然他們纏著老人,老人心思總被打岔,這樣就不會時時惦記著老伴,時間會抹平一切的。
  • 哈咯再見,鬼媽媽!金泰希女神回歸熒幕的第一部韓劇,請不要錯過
    《哈咯再見,鬼媽媽》劇情講述一位媽媽因意外去世後成為鬼魂五年都守護在女兒身邊,在一次的機緣下上天給於她死而復生的機會讓她回到人世在49天所發生的一連串有趣感人的故事。(小編一朋友第一次遇上看一集感動一集的韓劇都哭了還幾遍。)此劇一共16 集,同時也講述了三種不同的愛情,和身為父母,夫妻,友情不同身份的情感。
  • 年少夫妻老來「伴」 老年喪偶怎麼辦?
    關心喪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位子女的孝心課題。當身邊的長輩面對喪偶之痛時,又該怎麼去關懷呢?扎心了,喪偶頭三年是道「坎」女讀者小蔡說:「公公婆婆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鄰居,一向很恩愛。後來我公公意外去世,婆婆內心一直不能接受,不吃不喝地流了半個多月的眼淚。當時都快把我和老公急死了。」
  • 《一個人的籃球隊》續,夫妻倆正努力走出喪子之痛,父親給受助者...
    (點擊連結詳見早前報導)受捐者用這種方式紀念著葉沙。而這兩年,遭遇喪子之痛的葉沙父母,又是如何走出陰霾?「謝謝,謝謝你們讓我兒子的東西繼續保留在這個世上。」兩年前,葉沙爸爸聽到受捐者發來的錄音,激動地說。2017年4月27日,16歲的少年葉沙離世,他捐獻了多個器官,讓7個人重獲新生的機會。
  • 「Facebook第一夫人」講述如何走出喪偶之痛: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人生備胎
    如何面對突然降臨的災禍,如何走出刻骨銘心的悲痛,如何給孩子以穩定正常的成長環境,她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心理學和管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一起,不僅寫出了一本自我療傷的手冊,更跳出極端意外的情境,給出了不少為人朋友的建議。
  • 《主君的太陽》在這個鬼魂飄散的世界,我從未對你,放手過一次
    ,瞬間就像太陽被鬼魂附身般,我彷彿也被附身,換了一個角度思考愛情線的發展。雖然《主君的太陽》充滿靈異相關的奇幻色彩,但這部作品想透過痛失至親的人們、陰陽眼能力以及驅鬼體質,比喻創傷、心理疾病會對人們生活與人際關係產生的影響。
  • 「喪偶式」婚姻:女人永遠的痛
    這不就是「喪偶式」婚姻麼? 在婚姻裡,女人最大的痛,就是「喪偶式」婚姻帶來的折磨: 老公就像沒斷奶,他玩遊戲你累趴; 伺候完孩子伺候他,你是保姆他是爺; 你這裡生孩子,他那裡「坐月子」; 你明明結婚有老公,夜裡卻孤獨得像條狗。
  • 金泰希主演《你好,再見媽媽》惹淚崩!
    》是她暌違5年的復出之作,這部劇雖沒有眾多大咖撐場、高討論度品牌植入,卻穩穩收穫粉絲的原因是什麼?021/教你學會如何說再見因為一場意外,金泰希飾演的車瑜理離開人世,喪偶的老公、如親姊妹的摯友、被留下來的父母該如何繼續生活
  • 充滿未知的人生,請珍惜活在當下——《你好媽媽,再見》劇評
    而在今年年初上映的這部韓劇《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你好媽媽,再見》(後面簡稱「鬼媽媽」)正是由此而衍生出許多關於生死的探討雖然這部韓劇含有鬼魂等元素,卻有別於以往的鬼魂劇那般恐怖驚悚主營的是溫情搞笑路線,讓不少觀眾包括我在內,每集都要哭掉一包紙巾的眼淚女主角是由金泰希飾演的車瑜理,在5年前因事故過世而留下了剛出生的女兒棲玗和丈夫曹鋼和
  • 辛龍無法走出喪妻之痛,劉真二字成禁語,至今不敢面對年幼的女兒
    雖然說死生之事無法避免,但真正要面對至親至愛的別離,心內的莫大痛苦也唯有自知。這段時間,臺灣藝人、有著「國標女王」美名的劉真以44歲的年齡因為心臟手術意外歷經40多天搶救無效不幸香消玉殞。近日辛龍好友、主持人謝震武受訪被問到辛龍近況,他透露辛龍目前仍是無法走出喪妻之痛,而且「劉真」二字也似乎完全成了禁語。愛妻至深的辛龍始終不願接受劉真離世的事實,每次提到就會堅定表示「劉真還沒有離開」!
  • 喪偶一年就再娶是渣男嗎?這部劇完美解釋了為何換人如此快
    人們對失去丈夫的女人叫寡婦,失去妻子的男人叫鰥夫,失去父母的孩子叫孤兒。那對於失去孩子的父母,又該叫什麼?沒有,因為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無以名之,沒有文字足於形容他們的悲傷痛苦。韓劇《你好再見,媽媽》在影片的開頭,就扔下了如此沉重的話語,便奠定了這部劇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