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方法幫喪偶老人走出心理陰霾

2021-01-17 尋醫問藥

少年夫妻老來伴,每位老人都希望在自己步入晚年的時候能夠有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侶相隨,但現實生活中卻已經有不少的老人在面對喪偶的痛苦,那麼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幫助喪偶老人走出心理陰霾呢?

一、喪偶老人的心理

當相濡以沫幾十個年頭,夫婦二人正準備攜手安度晚年之時,如果一方先行離世,必定會給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創傷和沉重打擊,有人甚至會因此喪失生活下去的勇氣。但是,幾十年的相濡以沫,總有一個人要先走,曾經的相伴,現在卻少了一個人,喪偶是老人難以言說的痛,那麼,我們該如何緩解老人喪偶之痛?

通常情況下,喪偶老人的心理世界大都會經歷四個階段。

1、承認階段

很多老年人在得知老伴亡故的消息後,都會表現得麻木不仁,呆若木雞。這種麻木不仁並不意味情感淡漠,而是情感休克的表現。麻木不仁可以看做是對噩耗的排斥,也是對自己無力駕馭的強烈情感的制服。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小時至一星期。

2、自責階段

與老伴做了最後的告別之後,總會覺得對不起逝者:為什麼過去總對他(她)發脾氣?為什麼沒有早點讓他(她)去醫院檢查?甚至認為自己要對老伴的離世負有責任。茶不思飯不想,精神萎靡恍惚,偶爾還有一些失常的舉動。

3、懷念階段

自責過後,生者往往會陷入對逝者深深的回憶和思念階段。經常在頭腦中出現老伴的身影,想起兩個人一起經歷過的各種往事,感嘆自己失去對方後有多麼悽涼和孤獨。

4、恢復階段

在親友的關懷和幫助下,生者最終會意識到「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自然法則」,並用理智戰勝情感,身心漸漸恢復常態,重新開始正常生活。

二、如何緩解喪偶之痛

1、轉移注意力

經常看到老伴的遺物,睹物恩人,會不斷地強化思念之情,加深精神上的痛苦。因此,不妨把一些遺物暫時收起來,將注意力轉移到現實和未來的生活中。

2、尋找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離開以後,原來的一些生活方式被迫改變,老人很容易陷入孤獨寂寞之中。因此,喪偶老人要積極地調整生活方式,培養興趣愛好,老有所樂,減少對舊生活的眷戀。

3、正確對待喪偶的現實

應該認識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失去了朝夕相處、休戚與共的老伴的確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但是這又是無法避免的現實,要儘快地調整好心態,多保重身體,好好地生活下去。相信這也是老伴兒的心願。

4、心理轉移

當老人喪偶後,情緒極度悲傷時,可以選擇大哭一場,也可以向別人傾訴,以便發洩心理上的消極情緒。倘若把憂傷深深地藏在心裡,獨自一個人冥思苦想,只會強化心理壓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5、心理補償

老人喪偶後,情緒極度悲傷時,可以看看配偶的照片,撫摸配偶所用過的東西,從而會回憶起夫妻以前相處時的美好時光,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心理得到補償,然而,積極的心理補償莫過於選擇理想的新伴侶,這樣可以在生理上和心埋上都得到新的平衡,從而開拓新的生活。

6、心理升華

老人喪偶後為了減輕憂傷,最好把心理活動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這樣,對於個人和社會也是有利的。

作為子女,我們要知道此時父親或母親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關懷,只有我們的關懷才能讓他(她)儘早走出痛苦,和我們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面對喪偶的老人,最應該積極努力地幫老人走出心理陰霾的人就是子女。不管我們多忙碌我們都不應該忽視老人所面臨的心理痛苦和心理問題。

相關焦點

  • 走出喪偶的心理重創
    久久不能從惡劣情緒中走出,嚴重者經過一段時間惡劣情緒的折磨後,還可能會引發自殘、自虐,甚至自殺。設法走出精神重創,這對喪偶老人來說非常重要,是安享健康晚年所必需的。喪偶帶來的惡劣情緒使人無法自拔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中國60~64歲的城市低齡老人喪偶率為16%,農村是20%;而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喪偶率,城市為63%,農村為76%,這個比例隨年齡上漲而增長。
  • 老年人如何走出喪偶之痛?
    雖然兒女們都能理解老人是因為老伴去世,悲傷過度造成的心理反常,但這樣純屬刁難人的做法還是讓兒女們哭笑不得,難以招架。  喪偶之痛可能引發生理疾病  曹心梅的反應就是一種典型的喪偶症候群。這種因為老伴去世導致心理出現問題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 老年人要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呢
    人們都說夫妻一場老來伴,當老人們出現上火現象的時候,內心就會存在非常痛苦的自責現象,經常會不能接受現實,就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出現,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嚴重的威脅,那麼,老年人要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呢? 老人如何走出喪偶的痛苦?
  • 三步走,走出喪偶之悲
    然而,對於剛喪偶的老人來說,此時不免會觸景生情,更覺悽涼和愁苦。心理專家認為,祭拜故人對生者的情緒、心理肯定是有影響,但通過祭祀活動可寄託哀思,宣洩感情,未嘗不是件好事。對子女來說,關鍵是幫助老人從喪偶之痛中走出來,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老年喪偶,  可能會誘發系列疾病  「在這清明節將臨之際,我感到心痛。
  • 《媳婦的美好時代》體現喪偶綜合症 老年人如何走出喪偶之痛?
    這種因為老伴兒去世導致心理出現問題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所謂喪偶症候群,是指在突然失去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終生伴侶後所產生的適應性障礙。由於喪失了自己最知心、最體己的親人,孤苦伶仃地去承受生活負擔的挑戰,其心理反應往往出乎意料的強烈。喪偶老人不要強忍悲傷,而是要痛痛快快地哭出來,把內心的情緒盡情地抒發出來。
  • 60歲老人的心裡話:喪偶後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早點找老伴
    現在的社會中,有些老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與自己的另一半分離。有的是因為想通了,實在過不下去,選擇了離婚,有的則是喪偶。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失去老伴的老人共有16萬餘人,預計未來的人數可能會更多。丈夫的病故給陳阿姨帶來了很大的傷痛,她陷入了一些中年女人喪偶後常見的自責心理中。
  • 老伴兒去世 如何勸解老人走出喪偶之痛
    一個陪伴自己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伴侶的突然離世,暮年喪偶那種悲酸難過是一個坎,真不的好過,作為親朋或者子女應該如何安慰老人?有的老人因為老伴去世了,心情鬱結,很快就生機變淡,這就是老百姓口頭上經常說的「老人去世會帶走老伴」的原因,作為子女和親朋的話,我們自然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那麼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安慰:第1:從逝者擔心的角度老伴雖然去世了,但人死不能復生,要打起精神生活下去,在天國他(她)不會喜歡您這樣消沉下去
  • 如何走出喪偶之痛?或許「黃昏戀」是最好的選擇!
    沒錯中老年人喪偶之後,最需要親人在身邊陪伴。當自己無法承受內心的痛苦時,不要憋在心裡,告訴你的親人,你的兒女,讓他們與你一起承擔,這也是幫助自己快速走出喪偶陰影的有效方法。將痛苦壓抑在心裡,不向他人傾訴,早晚會像炸彈一樣爆炸。學會傾訴,痛苦也會減半。
  • 年少夫妻老來「伴」 老年喪偶怎麼辦?
    生活中,不少老人在面臨另一半的離世時,受到的打擊猶如天塌地陷,甚至自己也鬱鬱而終。關心喪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位子女的孝心課題。當身邊的長輩面對喪偶之痛時,又該怎麼去關懷呢?扎心了,喪偶頭三年是道「坎」女讀者小蔡說:「公公婆婆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鄰居,一向很恩愛。後來我公公意外去世,婆婆內心一直不能接受,不吃不喝地流了半個多月的眼淚。
  • 老年生活紀實:老年喪偶後的心理狀況
    然而,對於老年喪偶者,不論是喪夫、還是喪妻,他們的心理狀況究竟如何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一個有待我們研究探討和正確面對的問題,關係著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健康長壽,從長遠的更深層次來理解,亦關係著民族的振興,國家的興亡。因此,決不可等閒視之。
  • 6日後,走出陰霾,迎來希望,3星座成功找回愛侶,又一次牽手相伴
    下面讓我們一同瞅瞅,6日後,走出陰霾,迎來希望,3星座成功找回愛侶,又一次牽手相伴,有沒有你的星座呢。金牛座金牛座個性比較文靜內向,不善言辭,為人比較古板,因此,在人際來往當中,根本不知道變通,他們非常容易固執己見,只要是自己認定了,就會堅持下去。
  • 從電影《櫻花盛開》談喪偶者心理障礙
    我在診間遇過一些因為喪偶而求診的個案,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個案是一位中年婦人,曾和丈夫在午餐間有不愉快的爭吵,但沒想到她回廚房整理,回到客廳,看到的卻是心臟病突發而猝死的丈夫,自此之後,這位婦人就陷在那個永遠解不開的結,她一直相信是自己害死了丈夫,所以每到中午時分,她開始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慌、感到窒息,造成她後來很大的心理障礙。
  • 揭秘:心理諮詢師是如何幫人走出困境的?
    2.心理動力學關注的是:改變和力量。人發出一個心願,這個心願是否會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它面對什麼樣的壓力,有多大的力量?這個是心理動力學關注的核心。實際上,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就是成為他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過自己想擁有的生活。如果作為心理諮詢師,能激發出這一股力量,我覺得這會是洪荒之力,有希望衝破一切的束縛和阻礙,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西藏昌都金沙江堰塞湖災區民眾生產自救走出陰霾
    西藏昌都金沙江堰塞湖災區民眾生產自救走出陰霾 2019-06-30 10:46: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為什麼很多喪偶的老人不再找老伴?看看3個過來人的心聲
    不知道什麼原因,很多喪偶的老人放棄再找老伴的念頭,至於詳實的根源,只有正在親身經歷的人最為心如明鏡了。主要是我沒能忘記前夫,心裏面沒有空間去容納其他男人,一個人過沒有什麼不好,倘若我改嫁,不是去跟別人家分擔經濟壓力就是換個地方洗衣做飯,現如今我的兒女已經各自安家,我恢復到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會餓的階段,既不會甘心又不會情願給別人家做嫁衣。
  • 走出陰霾
    這麼久了,我還是沒能從這段不幸中走出去,儘管我身邊的親人、朋友們總是勸我走出陰霾,積極面對生活。但是,沒有經歷過的人又如何能懂得,失去一個至愛的親人,卻來不及告別的痛苦。我的父親因意外去世了,恰巧趕上河北省出現新冠疫情,形勢嚴峻。
  • 《我是鬼媽媽》失去至親者形同鬼魂,喪偶之後,如何走出椎心之痛?
    除了鬼媽媽無法放下人世間的家人,喪偶的老公外表看似堅強,卻對第二任妻子很冷淡,喪偶之後的男人,無法終日哭哭啼啼,要能馬上一肩扛起育兒、家庭的重擔,那股說不出口的壓抑,觀眾也能看的出來。鬼媽媽的母親全恩淑(金美京飾),在面對女兒的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選擇以堅強的鎧甲武裝自己,她甚至切斷了女婿與孫女的聯絡,恩淑認為唯有如此,女婿和孫女才能早日揮別陰霾,迎接新的人生。
  • 老年人如何擺脫喪偶之痛
    上午是老年人難以說的痛,那麼如何緩解老人喪偶之痛啊,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相關的介紹。   人人都明白「老夫老妻總有一個要先走」的道理,但當老伴真的撒手而去再也不能相聚時,痛苦之情是不可名狀的。可見,了解喪偶老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心理幹預,使他們儘快擺脫和縮短喪偶後因過度悲傷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對維護喪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多麼重要。 如何緩解喪偶之痛 1、心理轉移 當老人喪偶後,情緒極度悲傷時,可以選擇大哭一場,也可以向別人傾訴,以便發洩心理上的消極情緒。倘若把憂傷深深地藏在心裡,獨自一個人冥思苦想,只會強化心理壓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 為什麼中年喪偶的女性大多長壽健康呢?2個85歲老人說了內心實話
    現實生活裡,那些中年喪偶後獨居的女人,卻越活越安逸快樂,到了老年不僅長壽,還比一般人更健康。有人說,女人本身也比男人長壽;有人說,這樣的女人,兒女比較孝順;其實,比較長壽的喪偶女人,往往都是一個人獨自生活。下面我們來聽聽2位85歲老人說的內心真實話,看看她們是怎麼一個人支撐家庭的日子。
  • 女人走不出離婚的陰霾,並非有意折磨自己,與這三種心理有關
    但很多離婚的女人,很難走出離婚的陰霾,其實她們並非有意折磨自己,而是女人離婚以後,必須要經歷三個心理階段。01.恐懼心理恐懼心理人人都有,正因為有了恐懼心理,才使我們有效地規避風險和危險。再比如:開車發生了車禍,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有些人以恐懼對抗恐懼心理,就是說越害怕接觸,越逼著自己再次嘗試,很快走出陰影。有些人則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再也不敢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