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老人的心裡話:喪偶後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早點找老伴

2020-12-23 西門憐花

現在的社會中,有些老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與自己的另一半分離。有的是因為想通了,實在過不下去,選擇了離婚,有的則是喪偶。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失去老伴的老人共有16萬餘人,預計未來的人數可能會更多。

面對這樣的情況,再不再婚成了一個讓老年人頭疼的問題:再婚吧,怕兒女不同意,不再婚吧,自己又實在孤單。那麼到底要不要找一個老伴互相陪伴呢?60歲的陳阿姨給出了她的回答:早點找!

01丈夫的逝去,讓她自責不已

陳阿姨是一名老師,與第一任丈夫王老先生認識是因為朋友介紹。兩人一見如故,又因為年齡差不過該結婚了,在接觸過一段時間後決定戀愛。之後,兩人理所應當的結婚、生子、為兒女操勞,一生雖然不算順風順水,但也活得有滋有味。

陳阿姨46歲時,王老先生因為身體原因病故,留下她和女兒。好在陳阿姨的女兒小陳已經上了大學,不用陳阿姨過多操心。丈夫的病故給陳阿姨帶來了很大的傷痛,她陷入了一些中年女人喪偶後常見的自責心理中。

「如果當時多提醒他注意身體……」

「如果早點發現病因,儘快治療……」

這樣的自責每天都折磨著陳阿姨,這讓她無顏面對女兒,她總覺得是自己的錯,才讓女兒失去了父親。強烈的內疚讓陳阿姨一度陷入抑鬱情緒中,雖然女兒多番寬慰她,陳阿姨還是難以徹底釋懷。

事情的轉機在陳阿姨49歲的時候出現了。

02共同的遺憾,讓兩人的距離拉近了

小陳得知,許多喪偶的女性都會有強烈的後悔和愧疚。不止陳阿姨一人,小陳同事的母親也是如此。擔心母親的小陳決定,為陳阿姨找一個心理醫生看看。陳阿姨拗不過女兒,也不好意思拒絕女兒的好意,便答應了小陳。

心理醫生告訴陳阿姨:「會覺得自責是正常的,但過度的自責就不是了。要學會放下過去的悲傷,才能迎來新的生活。就拿崔大爺來說吧,他的老伴去世後,他每天彈琴,特別難過。但崔大爺現在好多了,你可以問問他有什麼方法,你們年齡也相近,可以多聊聊。」

陳阿姨想著,能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好,不用讓女兒這麼擔心。於是,陳阿姨和崔大爺因為探討如何解決共同的心理問題,而漸漸的熟悉了起來

崔大爺溫和健談,給陳阿姨出了許多主意。陳阿姨也慢慢開朗起來,變得願意跟女兒談論一些亡夫的事情了。兩人都是聰明人,一來二去的,也有了想搭伴過日子的念頭,但誰也沒有挑明

03找老伴沒有那麼複雜,只不過是兩個孤獨的靈魂決定攜手走完最後一段路

互相認識4年後,陳阿姨才鼓起勇氣對小陳說了這個想法。陳阿姨說:「人老了,也沒什麼別的想法,就是想結個伴。可我擔心你爸…你爸他會不高興,也怕你不同意。閨女,你不喜歡我跟你崔叔叔一起的話,我們就算了。

面對猶豫的陳阿姨,小陳有些生氣:「媽!您多為自己想想吧,前幾年還嫌不夠折騰自己的呀!爸要是泉下有知,也不會高興您折磨自己為他守寡啊!

片刻後,小陳放緩了語氣,認真的說:「媽,找老伴沒有那麼複雜,只不過是兩個孤獨的靈魂決定攜手走完最後一段路。我這個做女兒的沒能為您做什麼,但在這件事上,我是支持您的。」

陳阿姨熱淚盈眶,和女兒擁抱在一起。

婚後,陳阿姨幸福美滿,徹底放下了心結。

04寫在最後

喪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無論對於誰來說都是一樣。相知相伴多年的人突然離開,會給留下的人帶來莫大的傷痛。許多老人會有自責的心理,這個時間段如果不及時加以疏解,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面對這樣的老人,我們要做的是:

1.幫他們走出心理困境。可以帶老人出去走走,多回家陪陪老人。這點需要在老人的意願之下進行,如果老人不想被人過分打擾,就適當的多給他們一些個人空間。

2.在老人心情緩解後,可以適當提起他們的另一半,多談一些快樂的回憶。並找時間告訴老人:您的伴侶不希望看見您這麼痛苦。鼓勵老人振作起來。

3.如果老人有想再婚的意向,請多聽聽他的想法,設身處地地為老人想想,合理做出判斷。但不要主動讓老人再婚,可能會有反效果。

4.老人如果有過重的心理負擔,請帶老人及時就醫。

希望所有共同的遺憾,都能變成相擁的圓滿。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喪偶的老年人,不願意再找老伴?5個女人說了心裡話
    但是有些喪偶的老年女人,她們寧願孤獨也不想找老伴兒,這是什麼原因呢?劉阿姨:60歲我老伴去世快五年了,記得他剛走的那一年,我承受不了喪夫之痛,差點隨他而去,兒女們輪流看著我,還時不時的帶我出去旅遊散心。慢慢地接受了老伴離開的事實,他們又建議我找老伴兒,說身邊有個人陪伴,心情會越來越好,但我一口回絕了,這輩子不會再找老伴兒。
  • 為什麼60歲的男人寧願找保姆,也不找老伴?3位大爺說出心裡話
    導語 老年人再婚在現實社會中,也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很多喪偶或者是離異的老人,在晚年都想著可以找一個伴,但也有很多老人在晚年是沒有選擇再婚的。那為什麼60歲的男人寧願找保姆,也不找老伴呢?一起聽聽這3位大爺是怎麼說的吧!
  • 為什麼很多喪偶的老人不再找老伴?看看3個過來人的心聲
    不知道什麼原因,很多喪偶的老人放棄再找老伴的念頭,至於詳實的根源,只有正在親身經歷的人最為心如明鏡了。A女士,51歲,找老伴難,找到知心的老伴更難,畢竟我沒有忘記前夫,因此我沒有心思去找老伴,我已經年過半百了,因此既心不足又力沒有餘,其實我只要生活獨立自主,以及對待餘生有信心以及信念,儘可能保持身體健康,未來我會過好一個人的生活。
  • 為什麼很多中老年人喪偶後不想再找老伴,而是請保姆照顧呢?
    導語:為什麼很多中老年人喪偶後不想再找老伴,而是請保姆照顧呢?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綜合國力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了,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已經得到了延長,截止到2015年,我國60周歲以上的人已經佔了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了,其實對於這樣的一個狀態是意味著我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在這麼多老人當中有不少老人是處於喪偶狀態,有很多的空巢獨居老人。
  • 女人50歲後找老伴是什麼感受?3個女人說出心裡話
    文|老段談情感話題:「女人50歲後找老伴是什麼感受?」50歲以上的女人,有的身邊並沒有老伴;有的是老伴離世;有的是和老伴離婚。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女人在50歲以後要一個人面對後半生。其實,女人不管在哪個年齡段,都是需要男人陪的,尤其是在50歲以後,兒女成家,又不好打擾,一個人孤獨寂寞,更需要一個老伴陪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女人50歲後找老伴是什麼感受?以下是三位過來人的心裡話。
  • 6個方法幫喪偶老人走出心理陰霾
    通常情況下,喪偶老人的心理世界大都會經歷四個階段。 1、承認階段 很多老年人在得知老伴亡故的消息後,都會表現得麻木不仁,呆若木雞。這種麻木不仁並不意味情感淡漠,而是情感休克的表現。麻木不仁可以看做是對噩耗的排斥,也是對自己無力駕馭的強烈情感的制服。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小時至一星期。
  • 有退休金的老人,喪偶後一般不會再找老伴兒了,背後原因特別戳心
    然而,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尤其是女性,她們喪偶後通常都不會再找老伴了,而是一個人繼續生活,她們為什麼不想再有個家庭,身邊有個人照顧,心裡也更踏實一點?過來人說出的答案,令人戳心。
  • 合肥七旬老人為找老伴頻繁「相親」 年齡成為「攔路石」
    少年夫妻老來伴,老年婚姻就是找個伴兒。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喪偶、離異老人加入「相親大軍」,想為自己找個共度晚年的伴兒。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如今喪偶、離異老人徵婚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接近徵婚者總數的一半。但由於老年人婚戀要遭遇疾病、金錢、子女和傳統觀念等挑戰,「黃昏戀」的煩惱有點多。》》》
  • 60歲老人心聲:在兒子家帶娃6年,一次意外,我想再找個老伴
    01、人到老年,退休了,如果剩下一個人,就會覺得歲月綿長,需要有個伴的好,尤其是男性老人,女性老人會在此時幫忙子女帶娃,考慮再找老伴的事會少些。現實生活裡,老年人再找老伴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有時同事之間還會說起自家老人再找老伴,也會很支持,覺得老人有伴的生活會相對好些。
  • 華中科技大學|喪偶老人的「搭夥過日子」與家庭倫理危機
    老年人完成為兒子娶妻人生任務後,往往以土地和宅基地為基礎,長期在村維持著自養生活。2020年7月,筆者在山西省農村調研,發現喪偶老人搭夥過日子成為村莊老年人養老生活新形態,並有不斷增多的趨勢。當地老年人搭夥過日子的特殊性在於,喪偶老人一起生活遵循的邏輯並非單純指向老年人的互助養老需求,而是內涵著複雜的經濟交換與權責脫卸規則。具有老年人個體性的搭夥過日子,背後蘊含著農民家庭倫理和代際關係的失序。
  • 「為什麼很多喪偶女人不想再找老伴?」3個55歲女人說大實話
    導語:很多女人喪偶之後就開始很有魄力地堅持單身了,她們為什麼不想再找老伴呢?林女士:55歲。我覺得這個年紀找老伴就是不幸的開端,保持清醒,都已經這個年紀了,更喜歡一個人的安逸,覺得一個人過,好過兩個人,兩個人往往都沒有那麼順遂。都是夫妻,都吵得不可開交,都是為了孩子在苦苦撐著婚姻,我覺得大多數婚姻都是不幸福的,我對婚姻不抱太樂觀的想法,所以我不打算再找老伴。鄭女士:55歲。
  • 60歲老人嘆息:老伴去世後我表明再婚,孩子們都說「不害臊」
    而有的夫妻並沒有那麼好運,當他們已經做好準備對未來發起無限美好的憧憬時,其中一人狠心地先另一人而去,留下了獨自面臨孤獨無望煎熬的人。故事我認識一位老人,姓韓,今年62歲,熟悉的人都喚他韓老頭。到了他們這個歲數很多事情已經看開了,起初那幾年並沒有多難過,每天仍然打理著幾畝良田,偶爾也朝牆上的遺照看兩眼。可隨著年齡的增長,60來歲的韓老頭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有時候下地回來飯都懶得做,要麼湊合兩口上頓的剩飯,要麼乾脆不吃直接躺下。
  • 農村喪偶中老年女人:寧願給再婚老伴做保姆,這就是最好的歸宿
    導語有一些老年人喪偶後,不會選擇再婚,不在乎是因為她們有經濟收入,但有的農村婦女喪偶後,都會選擇再婚,就算給人家當保姆,也心甘情願,因為她們窮,只能靠男人。連女士/56歲我老公去世兩年了,老公去世後,我就沒了收入,我的兩個孩子也不肯為我養老。
  • 老伴去世後,另一半會悲傷嗎?這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可是看看身邊的朋友,自從結婚後不是整天抱怨對方,就是傳來他們又吵架的消息。有時候甚至還會鬧到要離婚的地步。但每次最後都會因為孩子的問題,兩個人和解。所以有時候我就會在想,這樣的夫妻,老伴去世後,他們會悲傷嗎?為了解惑,我採訪了3位老人。
  • 《媳婦的美好時代》體現喪偶綜合症 老年人如何走出喪偶之痛?
    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中,老伴因病去世了,老太太開始變得疑神疑鬼,脾氣古怪,整天跟兒子、兒媳做對。這種因為老伴兒去世導致心理出現問題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所謂喪偶症候群,是指在突然失去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終生伴侶後所產生的適應性障礙。由於喪失了自己最知心、最體己的親人,孤苦伶仃地去承受生活負擔的挑戰,其心理反應往往出乎意料的強烈。
  • 武漢最長壽老人112歲 骨骼相當於60歲正常人
    武漢最長壽的老人黃木美。記者王雪 攝  連日來,「海選最健康百歲老人」報導了多位行動靈便、口齒清晰的百歲老人。武漢最長壽的老人是誰?今年多少歲?有讀者打來電話推薦,漢陽有位爹爹已經112歲,身體很健康。這位爹爹叫黃木美,生於1901年11月,經市老齡委工作人員核實,他是目前武漢最長壽的老人。  老人現在的狀態如何?是否有獨到的長壽秘訣?昨天一早,記者來到漢陽倒口南村的濱江怡暢苑。老人和兒子、兒媳居住在這裡。
  • 喪偶十年,退休後想找個人度過下半生,老年人尋找幸福怎麼這麼難
    小編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姥姥五十歲左右的時候姥爺去世了,姥姥姥爺生了五個女兒,沒有兒子,五個女兒又全部遠嫁,自從姥爺去世以後,時不時的都會有女兒回去看她,但是時間一長大家還是會走,慢慢的姥姥就覺得這樣一個人的日子很寂寞,於是就萌生了找老伴的想法,索性阿姨們都對這件事很看得開,張羅著給姥姥找了一個同樣老年喪偶的爺爺,這個爺爺是一個退伍軍人,家裡有兩個兒子。
  • 為什麼很多女人喪偶後,不願意再找?52歲女人的話既現實又無奈
    院區裡52歲的霍姐說,自從老公走後,也不是不想找,只是現實生活太無奈,再婚家庭裡的利益得失,經常讓人感嘆,半路夫妻的私心太重,不如一個人輕鬆自在。02、傾訴人:52歲的霍姐我今年52歲了,獨生兒子去年結婚了。我的老伴在我40歲那年突發意外走了,我跟兒子相伴過了這麼些年。期間,也有人給我介紹對象,我也談過幾個,可最終都沒有走到一起。
  • 老年人如何走出喪偶之痛?
    雖然兒女們都能理解老人是因為老伴去世,悲傷過度造成的心理反常,但這樣純屬刁難人的做法還是讓兒女們哭笑不得,難以招架。  喪偶之痛可能引發生理疾病  曹心梅的反應就是一種典型的喪偶症候群。這種因為老伴去世導致心理出現問題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 "相親角"成老人社交新空間:周六找女婿 周日找老伴
    這裡是重慶著名的相親角,歷史已超過10年,來到這裡的大叔大媽都有一致的目標:找個合眼緣的對象,如果聊得開,就互掃微信交換聯絡,接下來私下再約,盼望最終能找個老伴。  如果說星期六的相親角像是父母「推銷」子女,星期天的「老人相親角」則像熱鬧的聯誼會。來參加的多是五六十歲中老年人,當中不乏有女士精心打扮,但大多數更傾向樸素上陣。  和為子女找對象的場面不同,星期天的洪崖洞相親角,幾乎沒人舉起寫上自身和擇偶條件的牌子,或是拿出平板電腦或相冊出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