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部歷史大戲《少帥》在各家衛視上反覆「刷屏」,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帥」與「少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曾經站在權力和實力巔峰上的人物屈指可數,而能憑一己之力影響整個歷史進程的更是鳳毛麟角。
任東三省巡閱使時的張作霖
「大帥」張作霖曾是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的實際最高統帥,也是北洋軍政府的最後一位統治者。而「少帥」張學良更是在「東北易幟」,「西安事變」中成為改變歷史平的最關鍵的砝碼。
歷史大幕永遠沒有落下的時候,不過是各色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我們暫且擱置歷史功過的評價和意識形態的紛爭,穿過層層迷霧,著眼於張家父子二人傳承上的得與失,以資當代家族企業中新老兩代企業家借鑑。
大帥張作霖起於草莽,年輕時是獸醫出身,日後落草,成為一方豪傑,所以自然知道辛苦打拼的不易。張作霖的領導風格與統帥智慧也是在與底層官兵摸爬滾打之中建立積累起來的。
1927年張作霖任陸海軍大元帥 上世紀30年代的張學良
張學良臨近成年後,張作霖也苦心安排他進入東北講武堂,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學生兵。進入軍校的張學良雖然名聲在外,然而得益於他的班長儲世新和教官郭松齡的嚴格要求,乖乖做起了大頭兵。
在民國時期,東北講武堂是東北地區歷史最久、培養軍事幹部最多的軍事機構,它與「雲南講武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並列為中國四大軍官學校。
大帥為講武堂題詞
張學良為學員頒發畢業證書
在講武堂學習和鍛鍊的歲月裡,張學良和其它窮苦出身的同學戰友一起睡大炕、吃大灶,摸爬滾打毫不馬虎,一方面積累了基層作戰的知識與經驗,另一方面為老帥日後提拔自己積攢了一定的功績與聲望,以平他人可能存在的非議。張學良更是通過這段經歷培養了自己對於軍旅生涯的興趣與認同。
在當下家族企業的傳承過程中,我們常常鼓勵年輕二代企業家先從基層進行歷練與學習。這種歷練的目的,不只是形式上給家族外的利益相關者做樣子,更是要通過實際的歷練增強年輕企業家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對於企業業務的感覺。
在現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二代企業家,一進入企業就擔任公司副總或者總助,至少也是個部門老總。這種安排看似可以讓二代企業家在老一代身邊近距離學習觀察,但反過來也束縛了二代學習和了解家族業務的手腳。
我們常常聽到二代抱怨自己對於家族業務沒有興趣,可是沒有深入過生產經營的一線,沒有體驗過做出一件產品、做成一單業務、帶出一個團隊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又怎麼會培養出對家族業務對興趣呢?所以老一代企業家不妨放手讓二代去一線與基層工人和業務人員同吃同住同勞動,相信他們肯定遠比想像中更堅強,成長更迅速。
兩代企業家之間往往有著各種各樣的差別,在一個轉型的時代和社會當中,兩代企業家最容易產生的差異就是觀念和知識體系。張家大帥出身草莽,腦子裡都是傳統的帝王之術和江湖習氣,而張家少帥已經接觸到了世界滾滾向前的大潮,在治軍理政方面,老帥不免要依賴傳統的議事規則與社會規範,而少帥則更想帶領自己的團隊實現現代化的轉型。
對於老帥來說,應該給予少帥一定的空間去探索與試錯,特別是不要指望少帥事事的行事風格都要與自己相同。而少帥則需要穩步實現自己的創新理念與變革思維,否則俗話說的好,「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少帥在與郭松齡的治軍改革中頗有成績,然而最後卻催生了悲劇,我們留待續篇中展開。
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 張作霖五夫人(壽懿)
最後作為兩代政治強人的張氏父子,難免會有矛盾和衝突,在家族企業中,男性往往性格比較外向衝動,而在情感交流中又往往充滿內斂與克制,所以即使是父子之間也可能會產生爭執的張力與矛盾的積累。
這個時候家族企業中女性的角色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張家父子之間,張作霖的五姨太壽夫人和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她們除了調和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擔任父子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之外,甚至還在遇到危機時起到頂梁柱的作用,例如張作霖不幸遇害後,壽夫人就力排眾議秘不發喪,直到張學良穩定大局。
而于鳳至更是張府內上上下下認可的主事人,避免了張氏父子因家務事分心。所以未來家族企業中的女性,不止需要扮演一種輔助的作用,甚至要充當更為重要的角色,也就是我曾提到的家族熟悉情感官。
張作霖與五子、六子合影
張作霖的八個兒子
張家父子傳承的經驗還有很多,筆者在此拋磚引玉,其中微妙之處更留給各位讀者慢慢體會。然而張家父子的傳承還有很多令人遺憾之處,我們在下半部分【教訓篇】中再一同仔細琢磨。此刻讀者不妨重新找出這部《少帥》複習一下,與筆者一同梳理張家父子傳承的得與失。
王 昊 博士
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管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家族企業研究所研究員、企業家學院研究總監。浙江大學MBA課程《家族企業管理》、浙江大學GEP國際碩士項目《Family Business Management》案例講師、浙江大學企業家學院《家族企業戰略規劃》課程講師。
原創文章@浙江大學企業家學院
保留所有權利,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浙大管院企業家學院課程總監王昊
轉載請聯繫後臺管理員zouruoshi@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