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謝泳先生的《雜書過眼錄》,看到其中有好幾篇關於舊英文辭典的文章。並附了作者藏1949年前英漢辭典目錄,共計33部之多,感嘆他搜求之勤且成績卓著。恰好手邊正好有家父早年使用過的一本英漢辭典,趕快拿來對照,看這本是否也在這33部之中,一看卻沒有。於是想,謝先生曾表示:「將來如果見的再多一些,也許可以寫出一冊英文教科書中國編纂小史一類的書來,或者還可以寫一冊中國英文辭典編纂小史,那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於是便覺得有必要把這本辭典的基本情況補錄於後,以供謝先生或有志於撰寫中國英文辭典編纂小史的人參考。
這本辭典的名字是《CENTURY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英漢四用辭典》),在封面的設計中,在圓圈圈起來的書名「CENTURY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之下,還有一個「UNABRIDGED」的詞,意即「完整的、未刪節的,不是精簡版」的意思。該辭典出版於1947年。咖啡色硬皮面,袖珍,55毫米寬,90毫米高,厚近40毫米,1150頁。因為袖珍,字極細小,一般近視或者老花的人估計光用眼鏡都看不清,還得輔之以放大鏡。所謂四用,書脊上註明了是「求解、作文、成語、讀音」。出版者是誰,因為封面封底都沒有標出,只在書脊的下方有,但因年代久遠,只能模模糊糊看到「啟明」還是「開明」兩個字(估計後邊還應有「書局」兩個字)。翻開封面,有一張沒有開頭和結尾的類似於說明的文字,且一半還被父親粘在封二,而粘在這一頁之後的,顯然就是版權頁,因為可以看到一個裝飾性的方框及書名開頭的一半個字母和字,但該頁只剩下四分之一,也被粘在上一頁上。然後就是目次、讀音符號例解、序言和凡例,各佔一頁,之後便是辭典正文等。遺憾的是,序言的結尾也沒有署編者之名,所以弄不清這本辭典的編者究竟是誰。序言不長,照抄如下:
一世紀以來,英語正逐漸向世界擴展,為全球人士所學習;至第二次大戰以後,由於英美諸國的勝利,英語乃有成為世界語言的傾向。至於我國,則因中美中英的邦交之日趨密切,英語也跟著重要起來。
為了這個現象,於是英語課本和英語字典的需要,也日漸增加,而後者尤為急迫。我國字典,說來已經不少,然而有些字典,失之太繁,有些字典,又失之太簡,要求一部適合乎中學生和一般大眾需要的著作,則至今尚未曾見到。本局有鑑於此,乃聘請英語學者和字典專家,化了很長久的時間,編纂了這一部英漢四用辭典。我們雖不敢說它比所有的字典都好,然而它專以中學生和一般大眾為對象這一點,卻是任何其他字典所沒有的。
這部辭典卻也並不是編者們的創作,他們是根據了英語字典的權威——桑代克氏的《二十世紀初級字典》,福雷氏的《牛津簡明字典》和《牛津袖珍字典》——摘精吮華而成功的,其中無論注音,釋義,舉例,文法,沒有一個沒有來歷,再加以編者們的補充,以求其十分完備,而且適合於國人的採用和參考。
本辭典所選單字,約有二萬;成語,俚語,格言等約有六千餘句,例句有一萬餘條,單字注音,則完全採用韋氏制度。戰後新字,也儘量採入。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本辭典採取袖珍的形式,小巧玲瓏,攜帶方便,而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論到它的內容,已如前述,非但不缺少,反而多於一般通用的字典,關於這一點,只要看一看書中字體之纖細,就可以相信我言之不虛了。
編者,一九四七年一月一日
不知這樣的介紹是否於謝先生有所幫助,或許是哪位看到此文的先生手中有同樣的一本比較完整的辭典,就請再寫一篇文章,以補此文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