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女性獨立的「謊言」,都被這部電影戳破了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團長和他的主創團 團長說心理

文:凱特

團長主創專欄作者

ID:nlpteam

電影專題

01

電影院終於開放了,影迷們終於能走進影院了。

最近為大家挑選了一部電影,是呼聲很高的《小婦人》。我覺得它表達的話題非常貼近當下的時代——女性成長,看了很有啟發,決定把它推薦給大家。

女性成長,從近幾年的影視風潮中不難看到,《我的前半生》關注家庭主婦失婚後重返職場的生活,《歡樂頌》裡有商場女性的奮鬥經歷……這些作品都在某種程度上切中了當下女性觀眾的心理需求,很受歡迎。

但是深究一擁而上的「勵志成長」劇們,還是讓我頭皮發麻。

雖是大女主,仍是小格局。一邊倒的呼喚「要獨立自強」「女不強大天不容」「別做沒出息的家庭主婦」「老娘不依附男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觀點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但受限於這樣的套路,大女主劇的「女性」想像難免落入格局狹隘淺薄、生命力缺失的俗套,反而看不到對現實的觀照、對人生的思考。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部根據近2個世紀前的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才讓我眼前一亮,是什麼它擁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成為萬千女性成長的必修課呢?

如今的女性,又能從這部經典中獲得怎樣的啟發呢?

02

《小婦人》由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來。

80多年前,還是少年的楊絳先生、金庸先生就讀過這部小說了。受這部小說的鼓勵,J.K.羅琳寫出了席捲全球的《哈利·波特》……

它曾歷經數次改編——6個電影版本、12個電視劇版本以及4個舞臺劇版本。

影片中的4個女孩,成長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性格迥異,人生追求不同。

自己想要什麼,能過什麼樣的生活,都是未知數,只能和我們一樣,在生活當中找答案。

◐我選擇結婚,不代表這個夢想不重要:

大姐梅格(艾瑪·沃特森飾),溫柔賢惠,是標準的傳統淑女。

她曾有希望成為一個舞蹈演員,美麗的她也想過通過舞會認識一個高富帥,用婚姻做籌碼,躋身上流社會。

她去參加有錢人的聚會,兩條長裙,一定要選更好的那條。富家姐妹們不叫她的本名,給她取暱稱「南茜」,她也只能笑著接受。

遇到家庭教師布魯克後,她才發現,有錢人看到的,是她的外表,是她的衣服,唯有布魯克,看得到她的窘迫。

經歷浮華後,她最終的選擇,是愛情。

在她的婚禮前,妹妹喬來「勸導」她,讓她和自己一起逃走。因為喬的夢想是成為作家,她認為姐姐早晚會厭倦相夫教子的生活,會後悔,要像自己這樣才能自由。

可是梅格溫和而堅定地告訴她:「我的夢想和你不一樣,不代表我的夢想不重要。」

《小婦人》的書評裡,我看到一條很打動人的評論:「當一個女性不再通過抗拒婚姻來表達獨立和自由的時候,這樣的社會才算達到基本的公平。」

長久以來,提及女性獨立,我們腦海中第一瞬間想到就是女強人形象,能掙很多很多錢,也可以很有能力,但感情或婚姻一定不那麼順利。

但導演故意讓「女權運動」的代表艾瑪來飾演這個角色,說出這句臺詞,就是在幫助女性打破這種對「獨立」的刻板印象。

就像喬追求寫作夢一樣,想要投入家庭的梅格,也是一種獨立。

追求夢想的獨身女人,活得很酷;但誰說家庭和婚姻就是不值得的呢?

與喬的獨立自由一樣,結婚是梅格想要的生活方式,沒有哪一種方式一定優於另一種。

◐我自由不羈,我也承認孤獨:

老二喬,是家族中最「離經叛道」的女孩,也是作者的原型。

她樂觀好奇,像假小子一樣。熱衷於寫作的她,無論對愛情還是婚姻,都是「快刀斬亂麻的態度」——別擋我的道,我要寫書。

在小時候,姐姐梅格還在看自己的裙子是不是夠好看時,她就說:「我想做一番事業,做一件特別了不起的大事,就算死了也能被人記住」。

她也很堅強,用稿費給貧困的家人買東西,付帳單,送體弱的妹妹去療養,賣掉自己的長髮給爸爸籌醫藥費。

她立志成為一個作家,並且為這個目標奮鬥。獨自來到紐約闖蕩,邊做家庭教師邊寫作。

但電影中,導演讓她大膽地說出了:「比起愛,我其實更想要被愛」,「我希望女性有遠大的志向,有才華,美貌,我厭倦了別人說女性生來為了嫁人,但是,我真的太孤單了……」

逐漸成熟的她,在拒絕勞裡、看著姐姐妹妹紛紛有所歸屬時,也會孤獨。電影用新的視角來解讀她的選擇:人格獨立和獨身主義是兩件事!

這讓我想到49歲的演員詠梅,當她獲得柏林電影節影后時,記者問她,為什麼結婚二十多年不想要一個孩子。

她回答:

「這是我的選擇,但這個話題,如果現在不能深入談,就先別談。這會給人一個印象、引導——你看詠梅,49歲拿了獎,人家不要孩子,結婚很晚,還過得很好。這不是絕對的,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

她選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並沒有因此覺得,自己是絕對正確的,有資格對別人說教。

就如影片中的四個姐妹,或追求愛情,或追求親情和家庭,或追求事業,或追求財富,都是遵從自我本心的選擇。

通往幸福的路不止一條,路上我們需要愛也需要被愛。

◐我想要錢,我並不覺得羞恥

老四艾米,紮根現實,顯得雄心勃勃,以自我為中心,一直渴望成為一名偉大的畫家。

她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女性難以靠工作獨立賺錢養家,需要依附於丈夫的時代。在知道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成為畫家時,她決定嫁給一位有錢人。

這是她出於生存層面的考量,影片中這個角色被塑造的極好之處在於,她對自己的欲望坦然宣告,不扭捏作態。

這個角色身上,我們看到了坦蕩,我選擇世俗從不卑劣。

最終,她還是拒絕了貴族的求婚,選擇了愛人,她並沒被愛情「衝昏頭腦」,而是告訴男孩「我不做別人的替代品」。

遵從本心的她,也獲得了幸福。

03

穿越一百多年的時空,四位女性的選擇和現在也沒太大出入,嚮往家庭的大姐選擇了相夫教子,獨立自強的二姐闖蕩天涯,內向善良老三守住了心靈和家,精明幹練的老四紮根現實。

這些選擇沒有正確或錯誤,前提是,女性不再是被迫做出選擇。正因有了這種引導,它才能被屢屢翻拍,傳唱至今。

一個女孩如何長大,家庭教會她愛與善良,求學工作教會她獨立和堅韌,愛人教會她平等尊重,養育孩子教會她包容與責任。但最重要的,是學會做自己,靠你的努力,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

從心理學上來說,獨立是人格的完善:

人格完善,不會因為愛豆離婚而不相信愛情;

人格完善,不會被傷害了都不敢哭泣,害怕被關心;

人格完善,不會看到別人不夠「強」就覺得對方low.

《小婦人》這本書激勵著無數的女性,要勇敢,要獨立,要敢愛。

人格的完善,就是在冒險、經歷、付出、接受、愛與被愛中獲得的。

或許正如它的書名「LittleWoman」的寓意:

希望我們每一個女性,不管什麼年齡,永遠都能有女性的成熟和自信,也有少女的勇敢和赤誠之心,永遠敢愛,也敢說不愛,永遠有力氣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擇你所愛,不負愛與自由。

- 作者簡介 -

凱特/ 團長說心理主創團作者

九型人格導師,心理學撰稿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婦人》: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
    原標題:《小婦人》被贊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正在公映的《小婦人》上映8天,取得了3650萬元的票房,雖然這個數字不算驚豔,但該片卻在女性觀眾中贏得了好口碑,評價該片拍出了「獨立女性的新意」。《小婦人》是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
  • 最新電影《小婦人》,和諧善良、獨立有愛的女性
    我挺喜歡看這部電影的,看完之後都有想看小說的衝動了。《小婦人》這部電影裡面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家的四個姐妹在清貧的家庭中有愛的成長的故事。他們的親情、愛情、學業、職業、生老、病死,這些是我們都要經歷的人生。
  • 豆瓣高分電影《小婦人》折射的女性光芒:如何做一個真正獨立的現代女性?
    ——《小婦人》豆瓣高分電影《小婦人》講述了四個姐妹的溫暖生活點滴和生活追求。主人公Jo女性意識完全覺醒,用她的細膩筆觸寫下了這個吵鬧而溫暖的家:端莊美麗渴望愛情的大姐Meg、性格內斂細心善良的妹妹Beth、活潑開朗熱愛藝術的小妹Amy和看似反叛卻有主見有深情的Jo。
  • 電影《小婦人》的女性主義書寫
    「溫柔自有千鈞之力」——電影《小婦人》的女性主義書寫作者:李燁涵八月末,由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長篇小說《小婦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我國上映,講述了南北戰爭時期美國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瑣事。其中閃耀的溫情力量、女性主義光輝,在觀眾中引起了廣泛討論。
  • 《小婦人》被贊拍出了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新意
    正在公映的《小婦人》上映8天,取得了3650萬元的票房,雖然這個數字不算驚豔,但該片卻在女性觀眾中贏得了好口碑,評價該片拍出了「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新意」。《小婦人》也被認為是繼莎士比亞作品之後被改編成電影次數最多的小說之一,香港導演吳回1957年執導的《小婦人》就是根據該小說改編而成,由華僑影業公司出品。
  • 19世紀的《小婦人》獨立女性意識和現代獨立女性定義有不同嗎?
    《小婦人》是由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在186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這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家庭倫理小說,表達了強烈的女性意識覺醒,帶有作者很強的自傳性。小說大多數生活細節都是作者生活的真實寫照,但小說的結局與作者的真實人生卻大相逕庭,作者終生並未嫁人堅持追求自己心中的愛與自由。
  • 《小婦人》倔強的女性獨立,與社會和解的結局
    小婦人這本書很早就聽說過,但是始終沒有讀過。今天恰巧想看看愛情片,然後有幸觀看了這部片子。雖說是愛情電影,但其實整部影片更多的是在討論女性獨立之路,女性在當時時代下的各種選擇。Meg早早地陷入愛情,與一個家庭教師,也是一個不富裕但是夠生活的小夥子結了婚;Amy選擇了Aunt的建議嫁個一個富人,過上「美好」生活的路,雖然這在後面由於愛情放棄了,但這也反映出當時的一種思想潮流,而這一思潮在現在這個社會始終佔據著一席之地;可憐的Beth卻是她們中間有天賦的音樂才女,可惜夭折了;Jo選擇了獨立的路線,讀出了自己的作家之路。
  • 觀摩電影「小婦人」,淺讀不同時代的女性之路
    電影「小婦人」於2019年聖誕節在美國上映,相當於中國的賀歲片了。其實這部片子並不是很被看好,畢竟是第五次翻拍,之前的經典能再次被超越嗎?電影導演:導演該片的是號稱不按常規出牌的導演格蕾絲•葛韋格,1983年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洲。
  • 這部重現經典的女性電影到底有多美|《小婦人》影評
    這部作品改編自100多年前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原著《小婦人》不僅當年風靡一時,在之後100多年的時間裡,也是經久不衰,數次被搬上大銀幕和舞臺,也被美國教育協會列為100本學生必讀書目之一。 今天我們借著最受大家喜歡的1994年的電影版本(在各大視頻網站很容易找到正版資源),聊聊一個接地氣的話題——生活。
  • 電影《小婦人》:女性的困惑與抉擇,捨棄與爭取
    簡·奧斯汀用「小小的(兩寸寬的)象牙微雕「對19世紀社會風俗、以利益交換為基礎的婚姻制度與女性愛情進行精細地描繪,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因其過於耀眼的道德外衣,需要透過表象才能看到女性在理想與現實間的困惑和抉擇。
  • 《小婦人》,一部恆久閃光的女性必讀啟蒙書籍
    2月11日電影《小婦人》發布撤檔聲明,宣布正式撤出原定的情人節上映檔期,具體上映時間擇日公布,並強調不會優先在視頻網站上上映。在之前頒出的奧斯卡上,獲得六項提名的《小婦人》拿下最佳服裝設計大獎。影片《小婦人》改編自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所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一家四個獨立女性堅守自我、努力追求夢想的故事。
  • 豆瓣8.1《小婦人》2019:你想知道的所有婚姻含義都在這部
    這是新電影《小婦人》中女主角喬的內部表達式。作為一個女人,她有獨立的思想和公正的靈魂,認為自己註定不會結婚。在拒絕了仰慕者蘿拉的求愛之後,她發現自己的想法已經改變了。原來,我以為自己可以擺脫愛情的桎梏,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但最後發現自己弄丟有一種珍惜的感覺。
  • 三八節|女性書單推薦之經典名著《小婦人》
    在此三八節之際,特別奉上一系列適合女性讀者閱讀的書單,內容涉及各類女性話題,涵蓋多位中外女性作家。讓我們一起通過深度閱讀,聆聽內心的聲音,收穫外界的能量,綻放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眾多女性讀物中,《小婦人》是繞不開的話題。
  • 《小婦人》:通過4個女孩,看美國女性意識的崛起及其現實意義
    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的《小婦人》本來是於2月14日情人節上映的,但由於疫情影響不得不撤檔。未映先火,說得大概就是《小婦人》,憑藉著電影中對主角們衣服的獨特設計,這部電影獲得了92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一時間讓《小婦人》這部電影再添風頭和熱度。
  • 《小婦人》:女性的困惑與抉擇,捨棄與爭取;雄心之下柔軟在生長
    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小婦人》,在七夕上映了。就算在一眾「世界名著」中,這部小說都稱得上是「頂流」。七夕去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雖然結局和書中不同,但也算圓了夢,終於能從電影畫面中體會到舊時代女性的獨特魅力和勇敢。哪怕擱到今日,這四姐妹努力追求自己人生的模樣也讓人羨慕,她們更是對女性獨立和追求勇敢最好的詮釋。
  • 《小婦人》| 多樣化的女性選擇,每一種選擇都值得被尊重
    近期看了格蕾塔·葛韋格改編導演的電影《小婦人》,電影改編自【美】露易莎·梅·奧爾科的世界名著《小婦人》。擁有自由的靈魂,跳出社會對女性固有的限制,主動選擇自己的活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活得灑脫自在,也能夠承擔得起選擇後的代價,這就是女主Jo帶給我們對獨立女性的思考。
  • 《小婦人》差強人意小婦人
    最近很頻繁地看到關於電影小婦人中的種種且大多都是溢美之詞 但其實沒能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我覺得是在意料之中 去年在沒看過原著前提下看了一遍 估計是接在傲慢與偏見後看的所以小婦人對我來說心理落差有點大 從選角上看 從個人而言我非常喜歡艾瑪沃森和甜茶 但是從劇本角色來看這兩個並沒有給我帶來其想要塑造的形象梅格和勞裡相匹配的感覺
  • 《小婦人》:沒有男主的電影,這是一部關於女性的成長史
    文/Montgane由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的電影《小婦人》,改編自同名世界名著,此前的諸多電影版本都獲得了好評。而是藝術本身便是擁有歷史性的,能將翻拍拍出新的東西才能使其回歸經典又創造經典,《小婦人》的翻拍將二十一世紀的新概念融合進去,電影單一時空的打破與人物角色的塑造都頗有新意,沒有辜負眾人的期待。
  • 影評:《小婦人》裡的女性意識覺醒
    《小婦人》。年初《小婦人》預告放出的時候,我就被電影的音樂吸引了,就是上面的這首,節奏輕快,讓人會有好心情。我很期待看到帶著赫敏光環的艾瑪·沃森,但看完之後,我更喜歡西爾莎·羅南飾演的女主角喬。《小婦人》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視、電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9年的新版仍維持了豆瓣8.1的高分。
  • 《小婦人》:1868到2019,女性的天路歷程
    電影努力還原了奧爾柯特的真實生活:作為一個思想超前的女性主義者,她終生未婚,始終以寫作支持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2019年版還為原著的書迷們呈現了《小婦人》出版的過程。奧爾科特確實礙於出版商的要求,將結局改成三對姐妹都嫁做人婦的「皆大歡喜」,也確實像影片中呈現的那樣,按出版商的要求將喬與教授定情的那一章稱為「傘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