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述哥白尼的傳承與顛覆—新聞—科學網

2020-12-24 科學網
一位科學史家23年的追問——
細述哥白尼的傳承與顛覆

 

2011年科學史著作《哥白尼問題:佔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以下簡稱《哥白尼問題》)在美國出版後,立即在學術界引起極大的關注,成為21世紀文藝復興領域,尤其是哥白尼研究領域重要的研究成果。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歷史學教授羅伯特·S.韋斯特曼,本書是他歷經23年研究哥白尼問題而完成的著作。

《哥白尼問題: 佔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羅伯特.S. 韋斯特曼著, 霍文利、蔡玉斌譯,朱孝遠審校,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年7月出版,定價: 298 元

2005年春天,北京大學教授朱孝遠到聖地牙哥做學術考察,和韋斯特曼有過交流。韋斯特曼說他正在寫一本有關哥白尼的書,寫了多年還沒寫完。而他之所以研究哥白尼,是要解決一個問題,即是什麼原因、什麼背景促使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聽完介紹後,朱孝遠「才知道這本書非同小可」。當即和韋斯特曼約定將來在中國出版這本書。現在,這本書經5年翻譯、3年編輯,終與國內讀者見面。

該書闡述了15~17世紀,以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為代表的近代天文學家是如何從舊式的古希臘天文學、佔星學轉向「日心說」為代表的近代天文學,如何在「文藝復興」這一變革時期的複雜背景下,發動具有顛覆性意義的科學革命的。

朱孝遠是這本書的審校,他表示,《哥白尼問題》出版後備受矚目,很重要的一點是,提出了與「範式替換模式」不同的「延續發展模式」。

眾所周知,範式的概念和理論是由美國科學史家託馬斯·庫恩提出的,他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是一部科學思想史名著。與強調決裂、替代、革命的庫恩不同,韋斯特曼認為有關哥白尼的研究尚未完結。他覺得庫恩有把哥白尼過於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庫恩稱哥白尼「屬於文藝復興時期少數群體的天文學家,他不相信佔星術」。

韋斯特曼在開始撰寫《哥白尼問題》時,他的觀點與庫恩沒有什麼不同。「然而,當閱讀了大量佔星預言的文獻後,我注意到了以前未能注意的聯繫。」事實上,哥白尼與佔星術家們有著親密的交往。

相比庫恩宏大的歷史哲學研究方法,韋斯特曼的研究則精微地向讀者展示這一顛覆性學說在具體歷史實踐發展中的漫長與曲折。韋斯特曼的研究表明,在正統與異端、天文學和佔星術、舊傳統與新解釋之間,就其深處來說,有一種內在的一致性,它們甚至在對峙之中也相互滲透。

韋斯特曼表示,哥白尼所處的時代是個過渡時期,很多觀點是新中有舊、舊中有新,新、舊都是夾雜在一起的。

這本書展示了在那個複雜背景下歐洲社會的複雜圖景,政治、社會、哲學、宗教、社會、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黑死病與佔星術、天文學之間的各種關聯,還講述了哥白尼、第谷、克卜勒、布魯諾、伽利略等多位著名天文學家的人生軌跡,並將其與印刷術普及、大航海時代、教皇保羅三世的統治、美第奇家族的贊助等重要的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串聯起來。

無怪乎韋斯特曼花了這麼長時間寫一本書,當朱孝遠問他是否值得時,他表示:「我的一生就是要把這本書寫出來。」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舉行「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新聞—科學網
    顛覆刻板印象、如藝術品一般的毛衣?由柔性面料、立體的輪廓曲線與充滿力量的建築感構成的禮服?
  • 哥白尼的日心說與天主教信仰
    許多中國人都以為哥白尼是反宗教的,日心說是顛覆聖經的,甚至模糊地以為他是被教皇燒死的。
  • 海底泥火山是這樣產生的—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20JF005623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秦嶺大熊貓再現母子「天倫之樂」—新聞—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科學網博客話題是華人科教界的風向標。科學網博主總是在第一時間...
    高校「破格」錄用年輕人才引發科教界爭議,科學網博主紛紛發文,有人質疑此為「學術界造神」,也有人為地方高校提高引進人才待遇叫好。 科學網特邀請了參與此次項目的曹俊、邢志忠兩位老師,與廣大網友就此次發現進行交流。
  • 曠世奇才哥白尼,這是一個敢於向上帝發起挑戰的男人!
    這麼多的身份於一身的哥白尼,簡直就是一個「曠世奇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哥白尼最大的愛好還是天文,只要一有空他就會投身於觀察宇宙的行列中,並且對於天文的愛好可以說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雖然哥白尼的方法都比較粗糙,也沒有望遠鏡進行精密觀察,但是耐不住哥白尼的持之以恆,哥白尼這一觀察就是30多年。這期間他不僅知道了日食,月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的方位,還發現了託勒密地心說的巨大漏洞,甚至還掌握了許多天體運行的規律,最終量變引起質變,多年來積累起來的經驗,讓他完成了天文學的傳奇巨著《天體運行論》。
  • 哥白尼到底偉大在哪裡?
    這句來自哥白尼的名言被很多人作為座右銘,而在600年前的真理是什麼?答案是:上帝和聖經中所說的一切。在哥白尼所生活的中世紀,星空不是星空,而是神的附屬品。世上的一切都是神創造的,是絕對不可被質疑的存在。
  • 哥白尼的大膽猜測:宇宙的中心究竟是什麼?
    由於古人對宇宙體系的構建主要依賴於邏輯推論而非直接觀測,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顛覆舊的天文學理論,就得先在思維領域進行革新,要勇於衝破傳統的藩籬,能夠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古代思想家所篤信的「地靜說」在《天體運行論》中,哥白尼試圖解決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人認為地球靜居於宇宙中心」?
  • 誰是最後的迅猛龍—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61480-7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牙齦炎不可小覷,須儘早防治—新聞—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尼人基因讓女性更「高產」—新聞—科學網
    相關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93/molbev/msaa119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脂肪小滴也是抗菌利器—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y8085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基因讓尼安德特人「很怕疼」—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06.045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切實激勵轉制科研院所「公益性」研發—新聞—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中山大學開設「馮·諾依曼」計算機實驗班—新聞—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幾千年前就有「復活節彩蛋」—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5184/aqy.2020.14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向駱駝學習—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0.10.005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新聞—科學網
    1月6日,北京懷柔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召開。
  • 顛覆你的西遊史:哥白尼如果生於西遊,他死後會遺臭萬年
    我們的現實世界是典型的「日心說」,天文學家哥白尼是日心說提出者。在西遊世界,早期人類一樣可以看到太陽東升西落。但不同的是,它是太陽卻繞著地球轉,西遊世界採用的是「地心說」。我們最後能為哥白尼平反,那是因為科學進步還給了哥白尼一個公道。
  • 哥白尼沒有看到過水星嗎
    原來近日水星東大距,是看水星的好時機,不少愛好者趁此機會拍攝水星照片,稱之為「超越哥白尼」,蓋因有傳說哥白尼從未見過水星。油畫《天文學家哥白尼,與上帝的對話》 我上網一查,這傳說還真相當流行。比如,杭州日報2006年11月8日有一篇報導,題目是《哥白尼沒看到水星我們比他幸運》,裡面講杭州高級中學的師生們準備觀測水星凌日,就寫到「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遺憾。日心說的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哥白尼夠偉大了吧,可他卻一直在遺憾終身沒能看到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