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認為停車位歸全體業主所有,不得收取租金,業主共同免費使用

2021-01-18 房產有點意思

2021年我國已經正式實施《民法典》物權法的規定已經正式的失效了,但有一點也要重點說明,物權法也沒有明確說到小區的停車場全部歸全體業主所有。

我們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最新的《民法典》257條規定中,小區內的車位有兩種性質,一種是本身的規劃,車位是屬於開發商所有的可以進行出售出租,無需經過業主的同意。

有一種是佔用了業主的公共地方來進行修理,停車位是不可以進行出售的,開發商沒有權利,業主需要進行投票決定,通過之後最終所收取的利益歸全體業主所有。

要了解停車位的種類,哪些是歸業主所有,哪些是屬於開發商所有。

我們要記住一點,車位只有歸業主的共同所有和開發商所有物業公司是沒有錢去過問停車位的事情,除非開發商把車位全部授權給物業公司或者出售給物業公司進行處理。

(1)停車位種類。

●規劃停放車位:地下停車庫的停車位基本上都是屬於開發商的規劃用途,停放車位這類型的車位可以出售出租也可以贈送給業主。

在所有的使用權上面都是由開發商進行決定的,並非是業主共同共有的。

要清楚地知道一條比例我國的公攤面積是不包括地下停車庫的,所以地下停車庫也沒佔到業主的面積。

●人防車位:這類型的人防車位是當地人防辦授權給開發商進行使用的,在戰爭的時候必須服從統一調配。

人防車位的使用權是屬於開發商所有,但是資產是屬於國有資產。

開發商出錢建設的人防車位當然是有相關的權利收取合理的費用,在開發商籤訂的人防車位合同,一般最長20年。

●業主公共使用權車位:這種公共車位一般都是在花園內露天的車位設計,我們也可以很明顯地知道,這些車位最終定價都是比地下停車場的費用要低上很多,而且這些收取的費用都是由業主共同共有的。

(2)不少的業主吐槽,停車位就應該免費使用。

有不少的業主都認為收停車費幾百元一個月太貴了,額外還加上幾十元的物業管理費,一年下來都是好幾千元的支出啊。

你這位置應該屬於居住的業主公共配套,覺得不用收費就好,也有不少人認為連物業管理費都不要說最好,這就導致了人們什麼事情都想享受,但又不想花錢。

物業公司,開發商業主是否可以找到一個更適合的平衡點。

業主覺得物業公司亂收費,物業公司覺得開發商收費的事情並非是我們公司物業公司所造成的,這個矛盾點一直成為了這三方難以解決的問題。

(1)要了解收費的標準。

停車費的收費標準並不是由開發商物業公司隨便定奪的,這些是要根據當地的物價局來定奪的停車收費標準,每個地方擁有一個最高的收費以及一個最低的收費。

所以開發商也是嚴格地按照當地物價局來進行收費的,不要覺得費用太高了去投訴,這個確實是沒有什麼用處。

(2)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有不少的業主認為在樓盤開發的時候,開發商已經把下面地下停車庫的錢都算進去了,然後再按照正常的價格銷售給他們,而現在又要進行額外收費,感覺不合理。

我們要明白開發商在建設地下車庫的時候是花費了大量的費用,並沒有業主的公攤面積在裡面,所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收費是屬於合理的範圍。

例如建築了一棟房子出租出去,進行合理的租金回報以及房屋買賣,這不屬於很正常的範圍嗎?不要選擇不花錢就能使用到。

費用的收取上物業公司只是代理收取費用並非是物業公司收取的,而沒有免費這個事情所產生,即便是業主公共車位也不可能是免費的,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度進行收費,這才對得起其他業主。

相關焦點

  • 虹景家苑小區地面停車位成了部分業主「自留地」
    該小區有120餘個用公共空地改造成的地上停車位,一部分車位被設為固定停車位,剩餘的則是臨時停車位,每天搶臨時車位的業主認為,這樣做不公平,「公共用地屬於業主共有,誰給了一部分人固定停車的權力?」  「新出臺的物業管理規定明確指出: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機動車車位,屬於業主共有。」吳女士告訴記者,小區的停車位自然應該本著「誰先回來誰先停」的原則來使用。為什麼卻變成了某些人的「自留地」?  「小區有226戶住戶,地上規劃的停車位是64個,地下車庫規劃69個,現在地上車位增至120餘個,按說車位不應該緊張的。」
  • 網曝習水縣仁安天地小區非法收取高額停車費 業主停車難
    圖一:習水縣仁安天地小區的規劃圖 (業主提供)根據業主反饋:習水仁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沒有和小區業主委員會或業主代表商議的情況下強制規定:「小區業主可花7.9萬元高價購地下停車位或向物業公司繳納400/
  • 兩業主一口氣買327個車位,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
    車位只售不租、租金猛漲10倍……小區停車位的問題有多少?小區停車位的問題一直頗受關注,而如何管理停車位,如何處理開發商、物業、居民及其他管理者之間的關係,也是核心問題之一。近期,浙江金華某小區的兩位業主一口氣買下了車庫內的327個停車位,幾乎佔到了總車位數的一半。
  • 業主質疑 小區停車收費如何透明?
    正如網友所反映的那樣,在小區門口的網點房前的停車位裡,停放了不少車輛,在一側的入口處安裝有停車杆,並設有自動識別系統。小區業主告訴記者,物業設杆已經有三個多月了,收費是從十月份開始的。△小區業主原本寬敞的路面,突然設置上了停車泊位,這讓業主們難以接受。不僅如此,業主們還表示這處地上停車場從無到有,大夥是一概不知。
  • 「民法典時代」物業和業主的拉鋸戰這樣來解決
    業主不交費物業公司可訴訟仲裁但不得停供「一般我們調解的案子裡,業主不交物業費的原因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房屋質量出現問題,一類是業主認為物業公司服務不到位,另一類就是業主買了房子後一直沒有居住,他認為沒有享受到物業服務,所以不應該向物業公司交付這筆費用。」賀晶婕告訴記者。
  • 小區停車位只賣不租?業主犯難了……
    朱先生認為,人防車位屬於公共資源,不應該上鎖。而且,朱先生的車輛一向是按臨停車來按時收費的,現在臨停車位全部上鎖,他每次回家都要在外面到處找車位。業主 朱先生:以前,地下室是允許臨停車輛進去的,按時收費。但現在裡面很難找到一個臨停車位,開發商全部上鎖了。在小區附近找停車位,基本上都看運氣,如果運氣不好就要停好遠。
  • 蕭山某小區一夜之間多出87個奇葩停車位,業主:想停車只能飛進去了
    這個官司就是我們的業委會代表我們小區業主和順發恆業開發商在爭奪這塊區域的所有權。因為我們也沒看到規劃圖紙,現在也不清楚這塊停車場是否屬於我們業主的公攤面積還是開發商的地。這停車位我們也停了十幾年了。之前是他們工作人員免費停車,然後我們業主停車每次5元。
  • ...及《業主公約》示範文本和《深圳市業主委員會規則》的通知注1...
    ,嚴格按合同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不得擅自加價,不得只收費不服務或多收費少服務;    (三)負責編制房屋及附屬設施、設備年度維修養護計劃和大中修方案,經雙方議定後由乙方組織實施;    (四)有權依照法規政策、本合同和業主公約的規定對違反業主公約和物業管理法規政策的行為進行處理;    (五)有權選聘專營公司承擔本物業的專項管理業務並支付費用,但不得將整體管理責任及利益轉讓給其他人或單位
  • 市民車位被認定全體業主共有 狀告區國土局勝訴
    禪城的張先生從開發商手裡買了露天停車位,用了三年後卻被禪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認定歸小區所有業主共同所有。使用了三年多後,張先生在今年3月卻獲悉,禪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卻將包括該車位在內的全部露天停車位認定為業主共同所有。  這些露天停車位為何被認定為業主共同所有呢?原來,這些露天停車位由小區開發商在2009年投資興建,並對外銷售,然而停車場的使用權遭到了部分業主的投訴。
  • 業主亂停車被禁止自由出入小區,業主將物業告上法庭,法院:駁回!
    本報訊 據浙江天平消息,衢州某小區的幾名業主,在小區地面停車位已滿的情況下,堅持將車輛駛入小區並多次不文明停車。經數次勸導無效,且明確拒絕籤署文明停車承諾書,結果被物業刪除小區閘道口車輛自動識別信息,失去了車輛自由進出小區的便利。
  • 合肥海棠花園300名業主聯名討要小區會所使用權 規劃部門:正調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小區配套的會所建成十多年了,到現在不僅沒有還給業主,還被開發商租給他人經營,我們業主連個搞活動的地方都沒有。」近日,合肥市廬陽區海棠花園近三百名業主聯名向本報反映,他們認為會所歸全體業主共有,希望收回會所使用權。
  • 杭州自持房源「開租」,有業主要求分區管理,這合理嗎?
    還有,也有業主認為,小區的公共配套,是屬於業主的,現在大量租戶也可以享受這些配套,使得業主認為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現在,業主們的普遍訴求是,將小區的自持住宅樓幢和非自持住宅樓幢之間以及對應區域內地下車庫之間,進行空間上的硬性或軟性隔離,實行分區域管理。目的是為了杜絕日後不安定的隱患和保證小區景觀綠化的完整性和小區品質。
  • 物業管理基礎知識全了,業主和物業新人必看!
    電梯作為特種設備,事關業主生命安全,國家要求每年必須進行一次檢測,並將檢測結果的原件放置在電梯內,檢測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申請電梯年檢是物業服務企業的義務,如果物業企業過期未檢測電梯,業主可以找住建部門投訴物業企業,要求住建部門進行處罰。 31、物業公司應不應該向業主小區公開收支情況?應該多久公開一次?
  • 民法典給出答案:屬於業主!
    但小區業主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應該歸誰所有,物權法的規定並不明確。實際中,小區業主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大多數都由物業公司管理和收取,業主很難從中獲得這部分利益,因此經常引發矛盾糾紛。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定,利用小區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管理人等不得非法佔有。
  • 亂停車業主車輛被禁止出入小區 起訴被駁
    浙江衢州某小區建成後,地面停車位僅有20餘個,遠遠滿足不了全部業主的停車需求。有的業主為圖方便省事,經常隨意將車輛停放在車位之外的小區道路上,既影響了小區的文明形象,又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為此,物業和相關部門經常對違停業主開展勸導,但收效甚微。
  • 《物業費繳納使用說明書》,欠費業主請查收!
    百度是這樣解釋的:物業費又稱物業管理服務費或物業管理費,是指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及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而向業主或使用人收取的費用。二物業費包括什麼?
  • 國家出臺新規,3個新權益業主們需知曉
    筆者曾經居住的一個小區物業服務水平就非常差,物業公司的人就是感覺自己比業主高人一等。每到收取物業費時就提前將業主們所有的門禁卡給重置失效,讓業主不交物業費就進不了小區。
  • 小區車庫不能停,業主只能在路邊違章停車,只因開發商一個規定
    近幾個月來,家住武漢市東西湖沿海翡翠公館的業主,因為停車問題很傷腦筋。小區車庫不能停,大家只能在路邊找車位,可因為違章停車,有業主已經連續接到幾張罰單。洪女士家住沿海翡翠公館六期,她介紹從去年八九月份開始,小區地下車位突然停止對業主臨停和短租,只能長租。
  • 奔馳強行霸佔停車位,業主一怒之下潑「脫漆水」:讓它脫層皮
    最近幾年身邊的汽車數量越來越多了,這也讓汽車停車位成為了暢銷產品,有一些小區裡面的停車位價格從幾萬塊漲到了十幾萬。很多一線城市的車位價格更高,甚至要花幾十萬元才能買下來。於是出現了很多人買得起車卻買不起停車位,亂停亂放,還有霸佔他人車位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了。
  • ...房東」,或許你需要這份向業主主張減免租金的溝通函模版|法律顧問
    國務院發文通知春節延假到2月2日,廣東省政府決定企業不得早於2月9日前復工,一些地方封城、交通管制。疫情還在擴張中,企業遲遲不能恢復正常經營,讓Boss們普遍陷入了不安當中,尤如餐飲巨頭西貝所言:「現金撐不過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