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景家苑小區地面停車位成了部分業主「自留地」

2021-01-18 東方網

  

  近日,家住虹景家苑小區的一些業主因為停車問題傷透了腦筋。該小區有120餘個用公共空地改造成的地上停車位,一部分車位被設為固定停車位,剩餘的則是臨時停車位,每天搶臨時車位的業主認為,這樣做不公平,「公共用地屬於業主共有,誰給了一部分人固定停車的權力?」

  業主:

  「業主固定車位」不能停

  不久前,吳女士無意中開到小區最裡面的6號和8號樓後面,發現有大量空位,豎著錐桶,便移開停了進去,卻被保安制止了,說這是業主固定的車位,不能停。為此,吳女士氣憤不已。

  「新出臺的物業管理規定明確指出: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機動車車位,屬於業主共有。」吳女士告訴記者,小區的停車位自然應該本著「誰先回來誰先停」的原則來使用。為什麼卻變成了某些人的「自留地」?

  「小區有226戶住戶,地上規劃的停車位是64個,地下車庫規劃69個,現在地上車位增至120餘個,按說車位不應該緊張的。」吳女士還說,物業劃固定停車位的行為,侵害了業主的權利,造成小區地上或是地下車庫空著很多固定車位,像她這樣的「新」業主只能圍著綠化帶或者垃圾廂房兩側流動停車,車來來回回,也影響小區孩子們的活動空間和安全。「如果將所有車位合理利用,那這些影響道路通行和安全的車位不就可以取消了嗎?」

  記者通過一位業主了解到,他是小區業委會成員,虹景家苑小區竣工入住18年來,當時買車的業主不多,車位充足。入住較早的業主已有開發商提供的地庫車位,或由物業安排相對固定的地面停車位。「後來,隨著小區車輛增加,道路邊都成了臨時停車位。今年春節後,業委會和物業將一段原先將近5米寬的道路,在不影響綠化的前提下,拓寬到6.8米,兩邊可安全停放10輛車,但還是不能滿足業主需求。」

  有業主指出,他們曾就相關問題跟物業反映過,但至今仍未解決。「租金都一樣,但是享受到的權利卻不一樣。」

  物業:

  停車規則得到業委會認可

  11月28日,記者來到虹景家苑小區,小區不大,有4排房子,綠化帶沿側、噴水池一圈都停滿了車。行至小區6號和8號樓後面一排停車位前,可看到部分空的車位上放著「專用車位」等字樣的錐桶,而停了車的車位,錐桶則放在車的一側。

  據門衛室的安保人員介紹,目前小區的地上停車位的確有固定停車位。記者詢問6號和8號樓後面一排停車位為什麼放置錐桶,該安保人員稱:「放有錐桶的車位是防止無固定車位的人佔用。」

  據小區物業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物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虹景管理處何經理介紹,地面車位的確屬於業主共有,但車位固定與否物業也沒有權力決定,都是通過業委會同意的,作為物業只是執行。

  虹景家苑小區目前的停車辦法是按照2014年之前業委會認可的方式,2015年第二屆業委會改選以後沒有新增相對固定車位,也就意味著2015年以後買房進來的人就是臨時車位了。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這是經過業委會認可的。」但沒有紙質文件形成。

  「這些車位沒有附車位編號,也沒有明確說固定給誰,因此這些車位只是相對固定,而不是固定車位。只是老業主住的時間久了,約定俗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車位」。據何經理介紹,小區內的一些錐桶也是企業做公益活動時免費送的,放在活動室內,業主看到了就自己拿走了,用此佔用車位也是業主個人行為。

  「我們也覺得先到先停是最好的辦法,也方便我們管理,據了解,目前正在進行新一屆業委會選舉,等新一屆業委會成立後,建議大家協商解決,由街道、房辦出面協調今後車位怎麼辦,拿出一個明確辦法。」何經理說,只要業主有訴求,通過業主大會、業委會,形成相關停車位管理方案交由物業,作為管理者他們會按照規定來管理。

  至於地下停車位,他介紹,地下車位69個,開發商具有大產權證,車位給誰歸開發商決定,目前已經全部租賃出去,如果房子賣掉,有空餘車位,按照需求登記的先後順序,可向開發商提出租賃。

  居委會:

  一直由物業進行管理

  仙霞新村街道虹景居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虹景家苑小區相關情況一直由物業進行管理,建議詳情諮詢物業。

  不過她表示,之前的確有居民向他們反映過此事,但和物業溝通過後發現,問題還是需要物業和小區內業主協商解決更妥當。

  據她所知,停車規範是由業主大會通過,再要求物業進行管理,現在停車方案一定是業主大會通過的,但是後期業委會是否變更,是否和物業溝通有細化管理,需要他們具體溝通來定。

  [律師觀點]

  建議業主維護合法權益

  最新出臺的《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第六十一條裡明確指出:「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機動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車輛在全體共用部分的停放、收費標準、費用列支和管理等事項,由業主大會決定。」

  外灘律師事務所律師崔海華說,根據最新出臺的《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地面上公共空地改造成的地上停車位歸全體業主共有,車位通常使用的原則是按照先到先得,但是先到的原則不是誰「住進來」的早就是「先」,而是日常先到先停。將這些停車位設定固定停車位是違規行為。《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還指出:「車輛在全體共用部分的停放、收費標準、費用列支和管理等事項,由業主大會決定。」業委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物業負責具體落實,他們都無權決定車位的管理。因此,建議業主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物業協會]

  建議出臺停車指導手冊

  車輛飽有量增加,小區停車難。上海市物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周宏偉告訴記者,他正建議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出臺小區停車指導手冊,也就是根據小區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管理辦法及手段。

  「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讓小區能夠最大限度解決小區業主停車問題。」周宏偉還表示,小區停車法則不是物業公司在制定,物業公司只是根據全體業主大會意見來執行,但是全體業主的標準也不是小區全體業主說了算,業委會、業主大會應跟著政府管理規則來操作。

相關焦點

  • 包頭一小區樓前空地被部分業主改造成私人停車位,居民停車引爭議
    「小區樓下的空地停車位全部被上了地鎖,即使有車位也不讓別人停。公共用地變成了私人用地,就因為空地硬化是部分業主花錢弄的,這樣做合理嗎?」12月18日,家住九原區蘭溪花園的郭先生向記者反映稱,小區裡其它的停車位都是公共的,只有7棟樓下的停車位全被私自裝上了地鎖。如果停了別人的車,不是打電話挪車就是堵住不讓出。
  • 小區停車位只賣不租?業主犯難了……
    近日家住清城區勝利雅苑的朱先生向記者反映從2020年12月底開始小區對停車場內未出售的車位進行上鎖,不允許臨時停放朱先生現在每天都在為找車位而煩惱朱先生告訴記者,上個月小區物業發了一份通知而且,朱先生的車輛一向是按臨停車來按時收費的,現在臨停車位全部上鎖,他每次回家都要在外面到處找車位。業主 朱先生:以前,地下室是允許臨停車輛進去的,按時收費。但現在裡面很難找到一個臨停車位,開發商全部上鎖了。在小區附近找停車位,基本上都看運氣,如果運氣不好就要停好遠。
  • 武漢:虹景高架聲屏障「縮水」270米 環保部門督促補裝
    連日來,武昌珞喻東路沿線部分業主對此反應強烈,環保部門調查認定,聲屏障實際長度與環評應裝長度縮短了270米。施工單位則稱,是按照設計圖紙在施工。昨日中午,記者來到珞喻東路虹景高架,高架橋西段南側有劍橋春天小區;高架橋東段南北兩側,分別為11層的華樂花園和24層的巴黎豪庭。
  • 業主亂停車被禁止自由出入小區,業主將物業告上法庭,法院:駁回!
    本報訊 據浙江天平消息,衢州某小區的幾名業主,在小區地面停車位已滿的情況下,堅持將車輛駛入小區並多次不文明停車。經數次勸導無效,且明確拒絕籤署文明停車承諾書,結果被物業刪除小區閘道口車輛自動識別信息,失去了車輛自由進出小區的便利。
  • 蕭山一小區驚現奇葩停車位,背後是業委會和開發商...
    業主群裡對這樣的停車位神畫法意見很大。有知情者說,新劃的停車位是由佳境天城小區開發商順發恆業連夜劃的,一共新劃了40多個車位,之前並未徵求業主的同意。停車位為什麼會被開發商劃成這樣?開發商和業主之間有什麼樣的隱情?近日,小時新聞記者來到了佳境天城小區一探究竟。
  • 武漢虹景花園刷「最牛違建」紀錄:不僅牛 還成群
    與2009年相比,不僅房屋面積、高度都大大增加,而且這大門一裝,原來小區的道路、公共綠地,都成了私家領地。旁邊建築工地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座宅院還佔了他們的地。  建築工地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牆往東邊挪了,往我們這個項目挪了,大概260多個平方米。這裡原來有一處爛尾樓,背著我們,我們看不見這裡,到後來我們發現的時候,牆已經做好了。」
  • 泰安一小區停車位數量縮水:建機械車位充數,驗收達標後不買就拆走
    王先生給記者提供了一份2020年1月份泰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具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公開信息顯示:該小區總車位879個,其中地上車位88個,地下車庫停車位包括機械車位791個。按照規劃車位數量來看,該小區車位比確實達到了1:1。
  • 亂停車業主車輛被禁止出入小區 起訴被駁
    浙江衢州某小區建成後,地面停車位僅有20餘個,遠遠滿足不了全部業主的停車需求。有的業主為圖方便省事,經常隨意將車輛停放在車位之外的小區道路上,既影響了小區的文明形象,又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為此,物業和相關部門經常對違停業主開展勸導,但收效甚微。
  • 浙江一小區有業主亂停車被物業禁入,這是侵犯通行權?法院判決解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衢江法浙江衢州某小區的幾名業主,在小區地面停車位已滿的情況下,堅持將車輛駛入小區並多次不文明停車,經數次勸導無效,且明確拒絕籤署文明停車承諾書,結果被物業刪除小區閘道口車輛自動識別信息,失去了車輛自由進出小區的便利。
  • 蕭山某小區一夜之間多出87個奇葩停車位,業主:想停車只能飛進去了
    近期,有網友爆料:蕭山佳境天城天合苑一夜之間「飛」來87個停車位,堵死了進出口的位置,不知道開發商和物業是怎麼想的。據該名網友描述,前幾天一早起來,小區業主發現,他們房子旁邊的停車場被劃成了上圖中的樣子,把原來進出口的通道全部給劃了方塊。
  • 小區車庫不能停,業主只能在路邊違章停車,只因開發商一個規定
    近幾個月來,家住武漢市東西湖沿海翡翠公館的業主,因為停車問題很傷腦筋。小區車庫不能停,大家只能在路邊找車位,可因為違章停車,有業主已經連續接到幾張罰單。洪女士家住沿海翡翠公館六期,她介紹從去年八九月份開始,小區地下車位突然停止對業主臨停和短租,只能長租。
  • 南寧小區嚴控車輛出入,業主質疑到底是防疫需要還是趁機強賣車位
    電話採訪:南寧楓林藍岸小區業主 李先生:電梯裡貼了一張條子,說緊急通知,尊敬的楓林藍岸的業主,從3月1日起為了加強小區的管理和規範車輛的停放,禁止外來車輛進入小區,然後沒有車位的業主,可以在地面停車,停車位只有20個,停滿以後禁止車輛進入小區停放,這是20日發的一個通知,落款是楓林藍岸物業服務中心。
  • 業主認為停車位歸全體業主所有,不得收取租金,業主共同免費使用
    2021年我國已經正式實施《民法典》物權法的規定已經正式的失效了,但有一點也要重點說明,物權法也沒有明確說到小區的停車場全部歸全體業主所有。我們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最新的《民法典》257條規定中,小區內的車位有兩種性質,一種是本身的規劃,車位是屬於開發商所有的可以進行出售出租,無需經過業主的同意。
  • 物業公司無權在小區樓間空地劃車位出租
    來源: 山西市場導報停車難的問題不僅困擾著小區業主,也困擾著物業服務企業。園區車位有限,隨著車輛的增加,勢必會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為解決停車難題,一些物業服務企業在小區樓間空地劃車位,在解決部分業主停車難的同時,也有部分業主對物業公司劃車位的行為提出異議。
  • 昆明傲雲峰小區業主投訴物管擅自劃分臨時商業停放區、更改小區...
    近日,一名家住昆明傲雲峰小區的業主向春城晚報-開屏新聞反映了自己遇到的問題。這名業主稱,最近該小區物業公司突然私自更改小區車輛入場道閘口,並劃分出一部分小區地面公共停車位作為臨時商業車位,這讓不少業主都無法接受。對此,物業公司則表示,這是為保障商戶業主和小區業主兩方利益,因此才劃分了小區業主包月車輛停放區和臨時商業停放區。
  • 小區新鋪塑膠地面,幾個月後一業主孩子得了白血病
    家住杭州某個小區的王先生,最近焦頭爛額。因為他的女兒被查出來患有白血病。除了為天價的醫療費發愁之外,他還擔心的是這個病症,能不能根治。因為孩子還很小,她還有那麼美好的未來在等著她。王先生說女兒一向身體健康。這次突然得了白血病。
  • ...業主車輛被禁止自由出入小區,法院:權利的行使必須遵守管理公約
    浙江衢州某小區建成後,地面停車位僅有20餘個,遠遠滿足不了全部業主的停車需求。有的業主為圖方便省事,經常隨意將車輛停放在車位之外的小區道路上,既影響了小區的文明形象,又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為此,物業和相關部門經常對違停業主開展勸導,但收效甚微。
  • 非機動車位改造成綠地,晉江百信御江帝景太陽城業主反映停車難題
    訴求人表示其購買了晉江橋南片區的百信御江帝景太陽城,從規劃總平圖中明確看到該小區有445個非機動車位,但是現在地下室的位置全部被開發商規劃為小車停車位出售,非機動車位又不讓設置在公共地面,質疑非機動車無處停放難道停空中嗎?對於上述投訴事項,池店鎮政府5月14日作出答覆:接到您的舉報後,池店鎮政府立即安排人員進行調查。
  • 上海多個小區實行階梯停車費「停車難」仍舊難解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上海多個小區均實行階梯停車費,有小區地面停車費首輛車120元/月,第二輛600,第三輛收費1500,對此,大多數業主表示支持,也有業主質疑合理性,部分小區實行階梯停車費後,停車難題仍舊存在。對此,上海市12345市民熱線工作人員表示,上海各小區停車費不同,小區停車費政策只要業主大會同意即可施行。階梯停車費能緩解停車難嗎?
  • 泉州市區寶榮華庭小區:垃圾堆太久,業主意見大
    泉州通客戶端1月13日訊(泉州晚報記者張曉明 文/圖)近日,泉州市區寶榮華庭小區業主王先生致電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小區地下停車場一角堆滿了建築垃圾,很久沒有清理,也沒有進行隔擋,影響了業主們的出入。接報後,記者前往該小區走訪,並將情況向小區物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