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音樂串流平臺,在移動時代靠什麼吸引更多用戶?

2021-02-14 谷歌開發者

2004年,一群熱愛音樂的工程師在臺灣創建了 KKBOX 的團隊,開始正式用音樂將科技與人們連接起來。

使用雲端技術提供正版的音樂串流服務,使 KKBOX 獲得了唱片公司、創作人以及多位音樂節夥伴的支持,同時 KKBOX 也受到了很多音樂愛好者的青睞。

帶著 「音樂讓生活更美好」 的信念,KKBOX 一直致力於提供更好的音樂應用體驗,用大家更容易承擔的價格,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將音樂服務變得更加令人愉悅且平易近人,令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音樂。

通過使用 Google Play 提供的新技術,KKBOX 做出了很多新的嘗試並取得收穫:

獲得 2015 年 Google Play 最佳應用獎

獲得 2016 年 Google Play 最佳人氣應用和最有趣應用獎

獲得 2017 年 Google Play Best TV Experience 獎項提名

據了解,KKBOX 目前的活躍用戶中有超過一半的用戶在使用 Android 版應用,為了更好地服務於這些用戶,KKBOX 的技術團隊積極地研發了多個版本的應用程式:從常見的使用 Android 系統的手機,電視,再到 Chromecast,車載系統 Android Auto 以及智能穿戴設備 Android Wear,都有相應版本的 KKBOX 應用程式,用戶可以在 Android 的生態系統中靈活地享受跨平臺音樂體驗,不受使用場景限制。

△ 圖中的設備是 Sony 基於 Android Wear 推出的 SmartWatch3

在 2016 年 5 月,KKBOX 團隊開始使用 Google Play 提供的 In-App Billing(IAB 應用內購買結算) 服務,這種付費方式明顯減少了使用者的付費步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步驟繁多導致的付費用戶流失。KKBOX 將 IAB 的付費方式和針對不同使用者定製化的信息相結合,有效地提升了使用者的付費意願。數據顯示,與之前 KKBOX 使用的其他付費方式相比,用戶大概減少了 50% 的考慮時間,這加速了應用的付費訂單轉換,KKBOX 預計其付費用戶數字還將持續成長。

自 2009 年開始,KKBOX 開始進軍香港、日本、東南亞等市場,IAB 的出現,也為KKBOX 在國際商務上獲得了更為彈性選擇。

KKBOX 持續在內容、功能機制和平臺技術等層面不斷加強自己的產品,與 Google Play 的合作,他們也獲得了更便捷的支付渠道和跨平臺技術支持。KKBOX 仍在繼續整合音樂產業的生態系統,為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提供更精彩豐富的音樂體驗!

為用戶提供創新體驗,讓我們聽聽 WPS 的故事。

SayHi 通過 Google Play 推出多語言版本之後,表現又如何呢?

寶寶巴士通過 Google Play 擴展國際市場

四月刊 | Google Play 開發者 FAQ

相關焦點

  • 串流音樂平臺公司的成長與商業模式畫布
    Spotify屬於後者,是許多音樂愛好者胸口的硃砂痣。 串流音樂公司Spotify於2006年創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成立13年都不賺錢,一直到2018財年才轉虧為盈,Spotify的存在對廣大的音樂愛好者有甚麼特殊的意義? 以及他解決了甚麼問題讓股東和用戶支持他至今。
  • 技術 | 現代聽歌必備,串流音樂與線上音樂平臺
    這時國外的Spotify、Tidal已經開始讓很多音樂愛好者從非法下載或者購買CD的這些途徑中轉移過去這些串流音樂平臺,因為對於國外很多音樂愛好者而言,他們需要的是最新的流行音樂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這些串流音樂平臺做得到,而且也能達到無損音樂的級別。
  • 流媒體 音樂串流平臺kkbox:如何構建一個音樂生態超越中國好聲音
    讓playlist有更多的應用場警會是一種策略,例如:O2O的結合。音樂串流平臺的下一站:物聯網如同上述所提及,付費會員是kkbox的很重要的獲利來源,因此當kkbox需要提升在會員心中的presence時,需要思考的如何用音樂融入消費者的生活之中。其中物聯網將會是非常大的切入點。
  • 這家臺灣音樂串流平臺kkbox,如何構建一個音樂生態超越中國好聲音...
    本文通過總結kkbox及其他在線音樂串流平臺的策略,探討他們未來的可行方向。 kkbox的成功關鍵:支付+定價+會員導向 kkbox在臺灣的支付,與電信業者的合作,費用可以直接與話費帳單綁在一起,甚至使用該電信業者的消費者,可以獲得免費試用的付費會員。這有的好處有:方便繳費以及利用免費體驗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 這家臺灣音樂串流平臺kkbox,如何構建一個音樂生態超越中國好聲音?
    本文通過總結kkbox及其他在線音樂串流平臺的策略,探討他們未來的可行方向。 kkbox的成功關鍵:支付+定價+會員導向 kkbox在臺灣的支付,與電信業者的合作,費用可以直接與話費帳單綁在一起,甚至使用該電信業者的消費者,可以獲得免費試用的付費會員。這有的好處有:方便繳費以及利用免費體驗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 網易串流媒體音樂業務值得關注
    讓我們回顧一下網易迄今為止透露的有關其串流媒體音樂平臺的內容。 我們對雲音樂了解多少?網易於2013年推出了雲音樂。它的免費串流受廣告支持,而付費訂戶可以使用無廣告串流和其他內容。它還從音樂家的即時視頻串流中產生收入。
  • 宅經濟下串流影音較音樂平臺更具吸引力
    據市調機構eMarketer官網指出,近年來消費者漸漸改變收聽音樂的習慣,從串流音樂到Podcast,顯示用戶對在線音樂平臺的興趣與日俱增。受這波疫情影響,人們可能認為如Spotify、Pandora與Apple Music從中受益,事實上純串流音樂可能被影音平臺所取代。
  • 串流是音樂的未來
    第三,唱片業的數字營收,包括兩大類別,一個是數字下載,也就是透過購買下載單曲或整張專輯的數位音樂檔案;另一個則是數碼串流,這包含如Spotify、Apple Music、Tidal等付費平臺,或免費的網絡電臺,以及免費但以廣告支持的平臺如YouTube。其中,數字下載的營收每年持續下滑,而數碼串流服務的營收則每年穩定成長。
  • 專為音樂串流而生?到底什麼是MQA?
    Tidal雖然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在目前少數支援無損音樂串流的平臺中,Tidal是最具潛力、規模最大者,也是最值得音響迷關注的一股勢力。而在2017年開始與Tidal合作的MQA音樂格式,讓高解析質網絡串流得以實現、更是發燒友關注的焦點。
  • 串流音樂比拼:騰訊音樂vs Spotify
    來源:金融界網站疫情中大眾留在家中的時間增加,在家娛樂需求受惠擴張,串流音樂便是其中一個受惠行業。目前在歐美市場取得強勁滲透的Spotify與在中國市場享有領先優勢的騰訊音樂相比,那隻投資價值更高?在過去3年,騰訊音樂的收入複式增長率達80%,大幅拋離Spotify的32%。騰訊音樂的強勢增長可以歸因於母公司騰訊在中國建立的完善在線渠道有利騰訊音樂接觸市場。至於Spotify,其平臺的足跡遍布全球市場,但其所面臨的競爭卻較騰訊音樂為高,如Apple Music,平臺增長速度因而較落後。
  • 專題丨TIDAL或將倒下,誰會領軍2018年的串流音樂
    截止去年為止,串流音樂已成為全球大部分消費者聽音樂的方式之一,通過網絡播放器、PC、移動智能設備,隨時收聽不同類型、不同語言的音樂;同時串流音樂平臺更會與新專輯同步發行,讓人們能夠以最快、最方便聽到心儀歌手的新作品。 然而也就在2016年年末,外媒就爆出了著名串流音樂App——TIDAL即將停止運營的噩耗。
  • 傳統有線電視面臨串流影音挑戰
    作者:DIGITIMES洪煥周隨著各大串流影音平臺相繼出現,除了有最受消費者歡迎的Netflix、亞馬遜(Amazon) Prime Video,Disney+於11月12日在美國、加拿大與荷蘭粉墨登場,喜愛皮克斯(Pixar)與漫威(Marvel)與迪斯尼的粉絲可一飽眼福,而華納媒體
  • 2019年移動端月活用戶增7.9% 寶寶樹用戶穩居市場第一靠的是什麼?
    具體來看,寶寶樹全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總數超1.39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達2450萬,同比增長7.9%;移動端App矩陣平均月活躍用戶總數同比增7.9%至2450萬,旗艦App寶寶樹孕育平均月活躍用戶同比增2.7%至1890萬。用戶互動率、滲透率皆進一步得到提升。
  • 拋棄CD唱片丨「TIDAL串流音樂」是HiFi發燒友未來的選擇嗎?
    這讓發燒友們發現了新的玩法(組件CAS系統):把這些文件下載至NAS中,然後通過串流的方式通過電腦+解碼,或者是數碼播放器來直接讀取播放。化繁為簡,這些線上音樂平臺實時更新的音頻資源,滿足了很多發燒友的便利需求,避免了傳統的實體唱片介質的麻煩,(不易購買、太佔地方、播放次數過多產生損耗),更能迎合發燒友對音樂的需求。市面上有哪些不錯的流媒體音樂平臺?
  • 中國串流平臺對碰:愛奇藝vs 虎牙
    愛奇藝提供付費訂閱和廣告版訂閱,從影片串流服務獲利。愛奇藝在第四季錄得11億美元收益,當中近半來自付費會員。會員服務收益按年增加21%,管理層把增長歸功於平臺不斷擴大優質影片內容。 然而,中國經濟疲弱,拖累上季度廣告收益跌15%。此令整體收益增長受壓,公司增長率只有7%。
  • 串流是音樂的未來 解讀RIAA2020年中報告
    第三,唱片業的數字營收,包括兩大類別,一個是數字下載,也就是透過購買下載單曲或整張專輯的數位音樂檔案;另一個則是數碼串流,這包含如Spotify、Apple Music、Tidal等付費平臺,或免費的網絡電臺,以及免費但以廣告支持的平臺如YouTube。其中,數字下載的營收每年持續下滑,而數碼串流服務的營收則每年穩定成長。
  • 網易雲音樂發布2014年度中國移動音樂用戶行為報告
    日前,網易雲音樂對全國音樂軟體用戶進行了詳盡調查,通過海量數據分析得出《2014中國人移動音樂用戶行為報告》。該報告主要對中國移動音樂用戶行為進行分析,研究各種因素對移動音樂用戶行為產生的影響,移動音樂軟體內容特點及行業發展。期望為市場各方面提供參考。
  • 串流音樂:無法提升整體產值,怎能稱為「創新服務」?
    根據 Billboard 發布的 2014 年中資料表示,串流音樂收入比 2013 年同期成長 43%,而同時傳統音樂唱片銷量則下跌了 13%。光從數字看來,這個串流音樂的市場似乎正是我們想邁向的康莊大道,也是蒙受盜版產業戕害的音樂產業救贖。
  • Sony購併串流平臺Crunchyroll或逼近最後階段
    作者:DIGITIMES楊步偉據傳Sony購併美國AT&T旗下動畫串流服務平臺Crunchyroll的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Sony可能會斥資逾1,000億日圓(約9.57億美元)買下Crunchyroll,顯示進軍串流影音,進而與Netflix
  • 傳媒藍皮書|網絡音樂用戶走向年輕品質化 大陸流行音樂最受歡迎
    網絡在線,特別是移動在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用戶群體與收聽行為習慣。網絡音樂用戶相對更為年輕化、高知化、高質化,更具消費活力,追求生活品質。他們通過在線音頻平臺進行收聽,喜歡多元化的音樂曲風,同時有更多的互動與分享行為,更容易接受付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