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寶島臺灣一直是中國的領土,雖然臺灣島一直被殖民者們虎視眈眈,妄想獨佔,但最終臺灣還是回歸到了母親的懷抱,毋庸置疑,鄭成功便是其中一位捍衛臺灣領土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後,面對清軍的步步緊逼,決心前往臺灣。1661年,鄭成功親率戰艦百艘和兩萬餘眾部隊從金門料羅灣出發,一路經過澎湖,直逼臺灣。當時臺灣被荷蘭侵略者所佔據,雖然也有駐兵,但數量上並不多。4月底,鄭成功帶領的軍隊開始突破防禦相對薄弱的要塞-普羅民遮城,荷蘭軍隊發現後便與鄭軍開始了海戰。
鄭成功帶領的海軍訓練有素,很快就控制了臺江內海,與此同時進行的另外一隻鄭軍在北線尾地區包抄上來,將普羅民遮城來了個包餃子,四日後,普羅民遮城守軍投降。接著鄭成功繼續深入荷蘭軍隊的另一個據點熱蘭遮城,本打算用強攻的方式,迅速將其拿下,但卻遭到了荷方軍隊的頑固抵抗,何軍防禦工事做得十分充足,加固了城牆,用上了先進的火炮,鄭軍久攻不下。
鄭成功眼見將士損傷不斷,於是改變了戰術,對熱蘭遮城採用了長期包圍的戰略。但荷軍也並非強弩之末,7月荷軍援兵抵達,預備反撲鄭成功,但誰曾料想,天助成功,一場強颱風侵襲了荷蘭的援軍,造成了荷方人員傷亡,戰艦擱淺。8月鄭成功抓住時機在臺江內海猛攻熱蘭遮城守軍,大獲全勝,自此荷軍已基本喪失反攻的能力。
1662年鄭成功終於把荷蘭侵略者趕出了臺灣,在收復臺灣20年後,鄭成功的孫子鄭克被清廷招安,鄭氏族人也逐漸開始遷回了內地,1684年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隸屬福建省。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對當地的民生也十分關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治理,促進了臺灣的穩定與發展。鄭成功對臺灣的收復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自豪,所以鄭成功也被後人銘記為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