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讀書人吉霏兒。
楚漢相爭中,劉邦開始一直處於劣勢,因為有韓信東徵西討,地盤越來越大,與項羽慢慢可以勢均力敵,達到抗衡的水準。但是正面戰場上,劉邦還不是相遇的對手,彭越一戰之後,劉邦逃到成皋,失守之後逃到滎陽……形成了一個追殺的局勢。
01廣武山對峙
在項羽解的滎陽之圍後,劉邦一再退到廣武山,廣武山山峰高聳入雲,連綿四十餘裡,是個屯兵之地,山中有道險峻的山澗分開兩座高峰。劉邦在西邊駐守,項羽在東邊紮寨,楚漢在這裡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劉邦這邊後面有敖倉這個重要的糧倉供應,糧草保持不斷供,但是項羽這邊屬於遠徵,糧草供應不濟,加之東邊韓信攻打齊國,影響到自己的後方。在廣武山與劉邦相持不下,對項羽無異於滅頂之災。
項羽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只想儘快和劉邦展開大戰,於是在陣前拼命叫陣,可是劉邦堅守不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項羽的楚軍實力開始衰退,而劉邦卻越拉越壯大,無奈之下,項羽心生一計。
02項羽的激將法
命人推出原來抓獲的劉邦的父親,擺上大鍋,對劉邦吼道:「劉季,如果你不投降,我將你的父親煮了,分給將士吃。」劉邦一聽,一開始心急如焚,馬上問身邊的謀士:「現在怎麼辦?」
張良及時進言道:「大王不必著急,這是項羽的激將法,引誘你出戰,千萬別上當,落入圈套。」
但是劉邦也不是六親不認不孝之子,煩惱道:「萬一自己堅守不出,項羽真的煮了自己的父親,自己算得上什麼兒子,將來如何做人?」
張良想了想之後說道:「現在項羽營裡只有項伯能幫我們,你和他已結為親家,他會幫你解圍的,大王請放心。」
劉邦聽後開始冷靜下來,於是傳話給項羽:「你我曾結拜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烹煮我們的父親,請記得分我一杯羹。」
項羽聽後勃然大怒,決意要將劉父推入鼎中,這時候果然項伯站出來了,說道:「現在天下大勢未定,以此方式殺掉劉公,對咱們的名聲不好,況且殺了劉父,劉邦也不會出戰,我們手上反而沒有了要挾,於我軍不利。」項羽聽完覺得有理,於是作罷,劉公逃過一劫。
03劉項單挑,互放冷箭
心急如焚的項羽那劉邦沒辦法,心中又冒出一個想法,讓人傳話給劉邦,約定兩人單挑,一決雄雌,也好解決天下人的徵戰痛苦。
劉邦肯定不敢和項羽單打獨鬥,於是回道:「我願意智鬥,不願意武鬥。」
項羽沒得逞,於是派出一隊騎兵來到山澗邊,不停的挑釁漢軍,嘲笑劉邦是個孬種。這對劉邦不管效,但是同為漢軍的士兵氣得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刻出去跟楚軍幹一場。營中的射手實在沉不住氣,朝前來挑釁的騎兵放箭,射倒幾個楚兵,漢軍一下子歡呼雀躍。
這時候,對面來了一匹烏騅馬,上面坐著披甲持戟的大王,項羽親自來到陣前,大吼一聲,真的山谷都發抖,劉邦身邊的射手沒見過這麼神武的項羽,嚇的雙手發抖,弓都拉不動,明明項羽就現在前面,卻不敢張弓搭箭,反而嚇得往回跑。
劉邦見狀,認為不能被項羽嚇得失去了士氣,決定出來與項羽對話。相遇見著劉邦,斥罵道:「你敢出來跟我單挑嗎?」
劉邦是為了振奮軍心才出來,漢軍見到劉邦站出來馬上士氣大振,劉邦也怕項羽軍中射手偷襲,站著較遠的地方陳述了項羽的十宗罪。
項羽聽了氣的火冒三丈,劉邦見狀有些得意忘形,冷不丁的一排箭鏃射過來,正中劉邦胸口,頓時鮮血直流,劉邦痛的跌落馬下。這一回,楚軍歡呼叫好,劉邦為了穩定軍心,強制忍著痛罵了一句:「無恥楚軍,射中了我的腳趾頭。」然後趕緊回營了。
項羽信以為真,認為劉邦運氣好,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又錯過一次良機,心中甚是失望。
04結局
廣武山對峙,雙方互放冷箭,其實都有機會置對方於死地,但是都沒抓住。相對來說,劉邦傷得更重,但是他更加沉穩,為了穩定軍心,能夠在中箭之後隨機應變,這種緊要關頭保持冷靜、臨危不亂,體現了一個智勇非凡領袖氣質。
#項羽與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