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文獻資料初編之八」風物·叢載·雜記

2020-12-27 探秘八桂

#全州#這是朋友楓林聽雨整理的文獻資料,對研究地方史很有幫助。先後刊登了七期。本文為第八期,歡迎持續關注!

金。零陵香。石燕。斑竹。竹魚。

《太平寰宇志》宋.樂史。卷一百一十六。

江南西道十四:轄道州、永州、全州。

元領縣五,今三。零陵、祁陽、東安。二縣割出:湘源、灌陽。(二縣為全州。)

永州。 土產:白花蛇、細葛、零陵香、斑竹、硃砂、石燕。

全州。 土產:貢斑竹、簾簟、長通箭幹。零陵香、細白葛。已上二物,唐永徽年中罷貢。

清湘縣。 金坑七所,採金之所。今廢。乳穴三所,今廢焉。

(謹按:全州金坑。全州金礦出大西江大山中,屢禁屢廢,屢禁不止。時有盜挖。)

《嶺外代答》宋.周去非。

金石門147生金:廣西所在產生金,融、宜、昭、藤江濱與夫山谷皆有之。

(又按:全州貢零陵香)

宋.範成大《桂海虞衡志》。

志香雲: 零陵香。宜、融等州多有之。土人編以為席,性暖宜人。零陵,今永州。實無此香。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132零陵香。零陵香,出瑤洞及靜江、融州、象州。凡深山木陰沮洳之地,皆可種也。......相傳言在嶺南不香,出嶺則香。謂之零陵香者,靜江舊屬零陵郡也。注一雲:零陵香異名甚多,其最著者曰蕙、曰薰。《離騷》「又樹蕙之百畝」。《漢書、龔勝傳》「薰香以自燒」皆謂此物。

注三雲:據《元和郡縣誌、三十七》,桂州(宋為靜江府)在漢代為始安縣,屬零陵郡,孫吳甘露元年置始安郡,從此即與零陵郡脫去關係。《代答》此處所言,與《範志》同意。然《本草綱目》一四引宋.蘇頌《圖經本草》雲:零陵香,今湖廣諸州皆有之,多生下隰地。」不得謂永州無此香。且蕙、薰見先秦古籍。其時嶺南未開,而中原已知之,不得謂僅產於嶺南也。)

《香譜》宋.洪芻。卷上。香之品。

零陵香。南越志雲一名燕草、又名薰草。生零陵山谷,葉如羅勒,山海經曰薰草似麻葉,方莖,氣如蘼蕪,可以止癧,即零陵香。味苦無毒,主惡氣注心腹痛,下氣,令體香,和諸香或作湯丸用,得酒良。(571572頁)

《夢溪筆談。補筆談。》宋·沈括。卷三。藥議。590。零陵香。

零陵香本名蕙,古之蘭蕙是也,又名薰。《左傳》曰: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即此草也。唐人謂之鈴鈴香,亦謂之鈴子香,謂花倒懸枝間如小鈴也。至今京師人買零陵香須擇有鈴子者,鈴子乃其花也。此本鄙語,文士以湖南零陵郡,遂附會名之。後人又收入《本草》,殊不知《本草》正經自有薰香條,又名蕙草,注釋甚明。南方處處有,《本草》附會其名言出零陵郡,亦非也。(276277頁)

石燕

( 謹按:零陵貢石燕,事見《舊唐書》)

《舊唐書》卷四十、志二十、地理三。 永州、祁陽縣:「吳分泉陵縣,於今縣東北九十裡置祁陽縣。今有古城,隋平陳,併入零陵。……石燕崗,在祁陽縣西北一百一十裡,此崗穴出石燕,充貢。湘水南自零陵界來。」

《太平寰宇志》~宋.樂史。

卷一百一十六。 永州:祁陽縣。

石燕山,在縣北一百一十五裡。一名石燕洞。安甄烈《湘州記》云:「石形似燕。大小如一。山明雲淨,即翩翩飛翔。」

羅含《湘中記》云:「石燕在泉陵縣,雷風則群飛翩翩。然其土人未有見者。今合藥用」。

《雲林石譜》~宋.杜綰。 零陵石燕。

永州零陵出石燕,昔傳遇雨則飛。頃歲,餘涉高巖,石上如燕形者頗多,因以筆識之。石為烈日所曝,偶驟雨過,凡所識者,一一墜地。蓋寒熱相激迸落,不能飛也。土人家有石版,其上多磊塊如燕形者。

《嶺外代答》~宋.周去非。

156條石燕。 石燕生於石,遇雷雨則震躍而出,蓋陽氣之感。今湖南永州所產絕佳,色黃而頭嘴翅背了瞭然。廣西象州江濱石中亦有之。凡石中有嵌生如海蚶者極多,非真石燕也。(注一):石燕乃化石,本為海生,生存於中奧陶世至晚侏羅紀。(注二):引宋張師正《倦遊雜錄》雲「零陵石燕,舊傳遇雨則飛。」

《徐霞客遊記》~明.徐宏祖。

卷三上、粵西日記一。 初十日:

由獅子巖南下二裡,至湘山寺。由寺東側入登大殿,寄行李。自盤石腳又西十裡,度石燕崗。(石蜆、志作石燕。)南為龍隱洞(小山獨立江上),洞門西向,出洞而西,即為橋渡。宿。

《全州古代詩選》 遊龍隱巖五首:其三。明.蔣冕。 「年年拜先壟,路出石燕崗。不知咫尺地,幽境此中藏。」注云:石燕崗,在全州縣城西十五裡,為玉屏山的左翼,地產石燕,遇雨則飛,故名石燕崗。與龍隱巖相鄰。

《粵西偶記》~清.陸祚蕃。

「石燕,山谷所生,全不類燕。乃類蛤而實石也。大者為雄,小者為雌。可治眼疾。」

(又按:橋渡玉屏山上,亦有石燕。餘少時亦曾拾得數枚。)

(又 按:全州貢斑竹)

《桂海虞衡志.志草木》~宋.範成大。

斑竹: 「斑竹,中有疊暈。江浙間斑竹,直一沁痕,無暈也。」宋.黃震《黃氏日鈔》卷六十七。引本條佚文雲:「斑竹,有疊暈,本出全州之清湘。桂林亦有之。」

《嶺外代答》168條。竹。

嶺南竹品多矣。傑異者數種,因錄於後。斑竹:本出於全之清湘,桂林屬縣皆有之。初生時,但點點淡青,靨如苔痕。久則青退而紫斑漸明,中有疊暈。江浙間斑竹,直一沁痕而無暈也。

《柳開集》~宋.柳開。

《諷虞嬪詩.並序。》:湘水遵全州城下,北走州之境,又獨能產筠竹成紋。古書今俗通謂舜二妃溺於沅湘,揮淚為竹斑者,在此也。復東南望九疑山,才可百數裡。州岸佛寺傍有妃廟,因諷妃事,作七言十九句詩一章。刻石留於妃廟中。詩略...

(謹按:二妃廟在湘山寺中,今廢。古籍皆雲斑竹產於洞庭湖。《太平寰宇志》載全州宋代貢斑竹。因其地產斑竹,故有以舜二妃附會之事。考見下)

二妃淚染斑竹之說最早見屈原《楚辭.湘君、湘夫人。》

《述異志》~漢.任昉。

「舜南巡,葬於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

《述異志》~梁.任昉。

湘竹:湘水去岸三十裡許,有相思室、望帝臺。昔舜南巡而葬於蒼梧之野。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與慟哭,淚下沾竹,竹上為之斑斑然。

《博物志》~晉.張華。

「舜死,二妃淚下,染竹既斑。妃死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

《博物志》卷八~晉.張華。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北戶錄》~唐.段公路。卷二。斑皮竹筍。湘源縣十二月,食斑皮竹筍。滋味與北中七八月筍牙小類。但甜脆過之,諸筍無以及之。《吳錄》云:「馬援至荔浦,見冬筍名曰苞筍,其味美於春夏筍也。」《博物志》曰:「斑皮竹,產洞庭之山。堯之二女,以涕揮竹,竹盡斑也。」

《劉禹錫集.卷二十七》~唐.劉禹錫。瀟湘神二首。其一。「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風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其二。「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太平寰宇志》~宋.樂史。

卷一百一十六。 永州:零陵縣。 湘妃廟。堯之二女降於虞舜,舜狩蒼梧不返,二妃奔喪,泣望九疑。傳於湘渚之竹斑,皆其淚痕也。今有古廟存焉。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卷第七。秦紀二。 始皇帝下:二十八年。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衡山在長沙國湘南縣之東南。漢衡陽國在江北,秦拔楚郢,置南郡。唐為荊州江陵府。)浮山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能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葬此。」(班志:湘水出零陵郡零陵縣陽朔山,北至羅入江。二妃冢在湘陰縣一百六十裡青草山上。 盛弘之《荊州記》「青草湖,南有青草山,湖因山而名。舜陟方死於蒼梧,。二妃死於江、湘之間,因葬焉。」)

《夢溪筆談》宋.沈括。卷三。辨證一。詩賦漬漫舜妃。47。舊傳黃陵二女,堯子舜妃。以二帝道化之盛始於閨房,則二女當具任姒之德。考其年歲,帝舜陟方之時,二妃之齒已有百歲矣。後人詩騷所賦皆以女子待之,語多瀆漫,皆禮儀之罪人也。(17頁)

《嶠南瑣記.卷上》~明.魏濬。

斑竹: 「湘竹有全紋者,圍僅三四寸,斑亦不老,略大則此半面有斑,而體甚薄。用則析取其有紋者,謂之片竹。」

《焦氏說楉》(ruo)~明.焦周。湘中斑竹方生時,每點上有苔錢封之甚固。土人斫(zhuo)竹浸水中,草穰洗去苔錢,則紫暈斑斑可愛。

《君子堂日詢手鏡》~明·王濟。

湘妃竹。餘見彼中竹有數十種,與吳浙不同。湘妃竹者,其斑如淚痕,杭產者不如。亦有二種出辣者。唯出陶虛山中者次之。土人截為筯甚妙。餘攜數竿回,乃陶虛者,故不甚佳。吳人甚珍重,以為扇材、及文房中秘閣之類。丈許值錢二三百文。山間野竹種類甚多。(7頁)

《桂勝.卷十四.虞山》~明.張鳴鳳。

漓山人曰:「談舜事者,當據《虞典》。其雲涉方以死,未指何方。且蒼梧之名,二典鹹曠即如南巡狩至於南嶽,亦罔識上古所謂南嶽者安在?...舜德雖大,其如三苗以南,難遍巡何?...楚風好巫,至婆娑舞二妃,屈平陳其辭,漢人踵其故,渡湘以南,率用二妃事。...斯固難為淺見寡聞者道也。」

《骨董瑣記全編》鄧之誠。骨董續記卷三。斑竹。

竹有黑點,謂之斑竹,非也。湘中斑竹方生時,每點上苔錢封之甚固。土人斫(zhuo)竹浸水中,草穰洗出苔錢,則紫暈斑斑可愛,此斑竹也。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341頁)

竹魚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竹魚。

竹魚,出桂林湘漓諸江中。狀如青魚,大而小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愛。鱗下間以朱點,味如鱖魚肉。為廣南珍品。《粵西叢載。卷二十三。》

〖叢載〗

《雲林石譜.卷上》~宋.杜綰。全州石:全州湘江一帶,沂流而上,江邊兩岸狹處間有土石山,懸石如鍾乳,嵌空萬狀,扣之聲清越。其色若靈璧,青翠可喜。餘舟過石側,擊取數塊,高尺餘,甚奇巧。

《嶺外代答》 宋. 周去非。 160桂: 南方號桂海,秦取百粵,號曰桂林。桂之所產,古以名地。今桂產於欽、賓二州。於賓者,行商陸運致之北方;於欽者,舶商海運致之南方。《注三》:秦之桂林郡,漢改曰鬱林郡。見漢書地理志。在今廣西桂平縣。 宋代桂林:西漢為始安縣,東漢為始安侯國。均屬零陵郡,在秦代,當屬長沙郡。 梁天監六年,始立桂州」因桂江以為名。」見《元和郡縣誌》三七。 《注四》:清.沈日霖《粵西瑣記》亦云「粵西桂林,又稱桂海,而桂卻絕少。不特他郡無桂,即桂林府之八桂坊,亦空存其名而已。」

《驂鸞錄》~宋.範成大。「二十四日,宿全州。泊至湘館。二十五日,入湘山寺。有無量壽佛塔。塔中祖僧之像,號稱真身。有所著書十卷,土人奉之惟謹,亦多靈響之說。出山,遵湘水崖壁,行石蹬上,清流如箭,境清而麗,佳處名盤石山。有泉自洞罅中噴出,當道,名玉髓泉。」

《海內名勝志》~明.曹學佺。

廣西名勝志。飛來石。 湘山有飛來石,相傳自羅浮飛來。其稍夷處曰「」筍布臺「」寂照大師經行之所。有湘山寺,唐鹹通二年建,寺門二層,徑長百餘丈,始入殿由兩廡升繞殿後有浮屠,俗名無量壽佛塔,即示寂處也。

《硯錄》~明.曹溶。 府江發源於全州,自湘山寺分水西南流至桂林為灕水,東北流至衡州為湘水。灕水自桂林下平樂至梧州為府江。

全州:漱玉巖。 桂林府:桂山。漓山。湘山。

又。府江,一名灕江,灕江源興安之海陽山,一水相離。北入楚為湘江。南入桂 為灕江,三水合流封川過廣東入海。

謹按:《乾隆全州縣誌》:龍巖,在城北十五裡,廣如大廈,深數百丈,飛泉上噴,曲水下瀅,內有石田石米等皆極形似。旁有小洞,秉燭可入,漸入漸高敞。郡守黃仲改名「漱玉巖」。

《湘皋集》~明.蔣冕。 卷二十三。《鄉先輩蕭珪及竇道翁、陳孟實科第考》。(文略) 附:顧東橋憲使跋語。全州自秦漢以來,屬零陵郡。其地居九疑、蒼梧之間。蓋帝舜所嘗巡行,漸被禮樂聲教之懿,固已久矣,莫可究而原也。歷代為縣、為州不一,國初始自永州割隸桂林。正德癸酉間,璘出守於是,按其山川形勝,融朗清峻,宜多賢人奇士生乎其間,即今觀之,可知也。顧前代文獻疏闕,志記多所遺脫,豈非守土者之咎?與觀相國敬翁所考竇道翁、陳孟實諸賢,皆表表者,且復遺之,斯闕略固多矣。璘嘗欲撿歷代史作《清湘人物誌》,以表見地靈,值遷任未就。今固不能不望諸交承君子爾。 姑蘇顧璘跋。

《素園石譜》~明.林有麟。 靜江石: 靜江府所出,雖出自然,然石粗而色不佳。間有玲瓏者,雅宜置之花檻中,他無用也。 奇峰高大可愛,多人力雕刻後置急水中舂撞之,其色枯燥。

《嶠南瑣記》~明.魏睿。 全州柳山書院。有巨石乘風雨飛入應泉井中,頭昂手低,狀如龍馬,其高廣正與井之石甃相值。雖人力巧為安頓,不若是也。

《粵西偶記》~清.陸祚蕃。 全州湘山寺,又名報恩光孝寺。為無量壽佛道場。高峻奇秀,俯瞰城郭,寺僧甚眾。產磨芋形似蹲鴞,瀝稭灰水,磨濃如腐,煮食甚美。

全州離城數十裡,有赤闌亭。亭左右前後,皆合抱大松千章,狀若虯龍。獨二松高大倍常松,上生蘭如寄生草。葉似建蘭,花開赤色,香聞數裡。相傳此松乃楊六郎夫人手植,赤蘭其跡也。聞有上樹分其種者,雷震而死,後人建亭以志其異。凡仕宦至全州者無不遊焉。餘至適赤蘭盛開,為詩題黃沙灘亭壁。而命嘉善唐石公畫赤蘭圖於其右。(謹按:赤蘭亭,遺蹟在黃沙河。???)

《粵西叢載》~清.汪森。全州神仙巖題字 巖在州北六十裡。為古神仙所居,有石刻幽徑二字。

《粵西叢載》清.汪森。桂林石: 靖江府所出石。雖出自然,然石甕而色不佳。或有玲瓏者,雅宜置之花檻中。他無用也。 《趙希鵒。洞天清錄。》

靈芝盆:靈芝盆。山洞中水滴成狀,若芝。可植花卉。可蓄水養魚。《桂林府志》

《語石》~清.葉昌熾。 卷二。粵西有金剛經兩本:一在桂林萬壽寺,五代楚馬竇建。一在全州湘山寺,寺僧守詵據南唐保大五年壽州開元寺本重刻。皆法苑之珠林也。……元祐黨籍碑亦有二石:一刻於慶元四年,在桂林龍隱巖。一刻於嘉定四年,在融縣真仙巖。

楓林聽雨(搜集整理)

廣西的兒女們,如果您父輩為抗戰犧牲找不著記載,請看看這名錄吧

老土匪準備刺殺大名鼎鼎的蔣餘蓀,為何最後放棄了?|百家故事

保存這麼好的文昌閣,在廣西除了灌陽文市鎮月嶺,不知哪裡還有?

青龍山故事17:走進有小張家界之稱的瑤寨泗溪源,日軍無法攻入

八桂第一鎮:桂林全州黃沙河,昔日軍事要地

相關焦點

  • 楚南全州,舜帝最早的紀念地「1」|粵頭楚尾話全州
    據先秦古籍《山海經·海內經》載:「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帝「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據考證,這裡講的零陵,竟是廣西全州!
  • 宋進士鄧寧民與廣西全州璜溪書院的身世之謎
    試寫此篇,意在探究廣西全州人文,講好鄉土故事,為建樹地方文化自信作一點引玉之事。至於一些歷史細節和村族分歧,待有心人提供更多實證,以期嚴謹梳理,守正持平。 宋代進士鄧寧民,因為創辦了全州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民辦書院而名垂青史,凡是對全州人文歷史稍微懂一些的朋友都知道這個事。
  • 「鄉村風物」童趣(上)
    秋天收完高粱,人們將秫秸燎幹,捆成秫秸個子運回莊上,在背風向陽的牆角處將其豎成叢存放,這就叫做秫秸叢。冬日裡,尤其是下過雪以後,北風凜冽刺骨,鑽秫秸叢,便成了孩子們的好去處。哈哈鑽秫秸叢,是為了玩秫秸。小夥伴們朝兩個秫秸捆個子間一坐,屁股就鑽進了秫秸叢。身子再往秫秸叢上一靠,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 新書推薦丨林傑祥:潮汕戲劇文獻史料彙編
    粵東地區的戲劇演出活動遲至清初已十分繁盛,藍鼎元《潮州風俗考》載康熙年間潮州節慶演劇云:「廟祀多而迎神賽會一年且居其半。梨園婆娑,無日無之,放燈結彩,火樹銀花,舉國喧闐,晝夜無間。」(藍鼎元:《鹿洲初集》,雍正十年(1732)刻本,卷十四「潮州風俗考」,第20頁)其時戲劇演出多與節慶祭祀相關。
  • 桂林全州貢品禾花魚會不會出自這個地方?
    ,是全國家產品著名的地理標誌產品,不少地方資料記載它是全州歷史上的三大貢品之一。洗馬塘在全州火車站那一帶,現在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從現在來看,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當年水質好,有稻田與魚塘,也是有可能的。還有一個地方是八畝田,傳說貢品禾花魚就產生這八畝水田。但八畝田這個地方,小編不知道在哪兒。有些人說,全州最好的禾花魚在才灣,但說得更多的是龍水。龍水最好的禾花魚在哪兒?這有不同的說法,但沒有一個地方為外界普遍認同。
  • 「蘇」為何簡化為「蘇」
    首先,「蘇」寫作「蘇」字沒有見於20世紀以前的文獻,《簡化字源》也稱説「『蘇』字最先見於1935年的《手頭字第一期字彚》和《簡體字表》」。《簡化字溯源》則寫:「蘇」字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新簡化字」。略而言之,這兩本書都確認了「蘇」字是個近代俗字。我翻查了《手頭字第一期字彚》和《手頭字之提倡》並確認了文獻中的引用無誤。所以文獻乙和丁都是可靠的,可是説「蘇」最早見於《手頭字第一期字彚》(1935年)卻有不妥,因為在1928年的《簡易字説》一書中已經見到了這個字。
  • 楚南全州,舜帝最早的紀念地「2」|古零陵地名探源
    500年前,明代全州太守顧璘有文章說:「全州自秦、漢以來,屬零陵郡,其地居九疑、蒼梧之間,蓋舜帝所嘗巡行,漸被禮樂聲教之懿固已久矣,莫可究其原也。」《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毫無疑義,零陵與九疑山有關,與埋葬舜帝有關。但為什麼叫零陵,特別是何謂「零」,卻眾說紛紜。主流觀點認為,零陵, 即找不到陵墓的地方。
  • 「講座預告」《紅樓夢》文獻資料邂逅古典植物
    【講座預告】《紅樓夢》文獻資料邂逅古典植物【入場時間】2019年12月7日下午1∶40【講座地點】儀徵市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講座一【講座名稱】《紅樓夢》文獻資料庫建設構想【講座嘉賓】顧斌【主管單位】儀徵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 孫姓修家譜朔本源的必備文獻
    參考哪些文獻資料,起初會一頭霧水,無從下手,今天把與孫姓有關的文獻名稱羅列如下。01】正史典籍一、先秦典籍 《春秋左傳》,其中襄公六年至二十六年,記有衛國孫氏的情況。昭公十九年載有齊國孫書伐莒事件。莊公二十二年,襄公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昭公十年至二十六年,哀公十一年等處記有齊國陳(田)氏家族事跡。
  • 《奔跑吧》收官:就這樣,從「初相識」到「一家人」
    」般的存在。」。沙溢和蔡徐坤,從「坤兒,哥以前只是在電視上見過你」「沙老師,我也是在電視上看到你的」,到蔡徐坤脫口而出的「沙子爹」,兩人已經完成了從初見到朋友的轉變;郭麒麟則在數次「偷襲」沙溢裡,讓我們見證了他從撕名牌「團欺」到默默變強的轉變。那一句「走吧,砂鍋菜」,足可見三人間的堅固情誼。
  • 《奔跑吧》收官:就這樣,從「初相識」到「一家人」
    」。沙溢和蔡徐坤,從「坤兒,哥以前只是在電視上見過你」「沙老師,我也是在電視上看到你的」,到蔡徐坤脫口而出的「沙子爹」,兩人已經完成了從初見到朋友的轉變;郭麒麟則在數次「偷襲」沙溢裡,讓我們見證了他從撕名牌「團欺」到默默變強的轉變。那一句「走吧,砂鍋菜」,足可見三人間的堅固情誼。
  • 「神七」「神八」,神仙打架
    這季創3是一直在強調「神七」概念的,也就是節目的7個「首發成團位」,真·把神七打在公屏上↓ 新「神七」拍了一個主題曲舞蹈接力,挺絲滑的,有成熟女團內味了。第三期這個首輪競演賽制也特別「狠」,不是讓神七分別去幾首歌裡當中心位,而是共演一首歌,還讓她們自己選出「復仇者聯盟」當對手,也就是「神八」。
  • 郝量談「闢雍」的創作經歷
    和以往的繪畫作品不同,這次的項目,他通過古玉器、珂羅版畫、文獻資料及繪畫等十四件作品交織而成,呈現了演變、月華、金烏、漁父及秋江漁隱五個主題,是在2016年荷蘭博尼範登博物館「郝量:靈光」項目後的又一次實踐。
  • 尋找真實的「八佰」壯士 | 故事FM
    上個世紀 90 年代,在中國大陸「八百壯士」的故事幾乎被人遺忘。1991 年,陳立人前往上海尋訪尚在人世的「八百壯士」,成了極少數直接訪問到這些英雄的記錄者之一。■ 陳立人-1-與「八百壯士」的緣起我從 80 年代末開始關注到「八百壯士」,當時媒體上甚少他們的資料。
  • 全州韓屋村
    「位於全羅北道的全州市自古就被稱為美味與情韻的故鄉「藝鄉」之都。被稱為「藝鄉」之都的全州市是最具有韓國特色的城市,也是數一數二的傳統文化之城。其中,韓國歷史與傳統氣息濃厚的全州韓屋村既是受到韓國人喜愛的觀光地,又是韓國傳統文化與自然資源受到保護的地方,在2010年被推選成為「慢城」。這裡也是能夠完整地體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板索裡的地方。
  • 【諮商實戰錄】:初談的資料收集原則(初談二部曲)
    只有少數人知道「什麼是諮商」,多數人不但不知道還被給予錯誤訊息(EX:看透你的心、有問題的人才會來、強迫住院…)因此會談前有必要說明一下「什麼是諮商」、「今天要如何進行」,讓初談的氣氛明朗清晰。說明這是什麼情境(知道今天要來做什麼嗎?),等會怎麼進行(會問基本狀況及資料,以閒談方式即可,若途中想要問什麼也可打斷進行。)
  • 《海面上漂過的獎盃 》入圍全州國際電影節
    第21屆全州國際電影節近日公布了完整片單,雎安奇導演的新作《海面上漂過的獎盃》入圍「世界電影」單元。影片將在韓國全州迎來國際首映。創辦於2000年的全州國際電影節把重心放在發現、支持和展示出色的獨立藝術電影,為觀眾、當地居民和影迷建立交流平臺,旨在通過電影為文化多樣性建立基礎。全州國際電影節挖掘著可引領未來電影潮流的創作人才,認可創意實驗和鼓勵獨立精神。
  • 「老當益壯」的故事
    原來他是舊金山英文雙語「東西報」的創辦人劉池光先生,初到美國,得到劉先生的肯定和鼓勵,他給了我極大鼓舞,從此我對新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就是在劉先生的鼓舞下,我共舉辦了十次公開的學生演奏會,其中一次是我五十周年教學的回顧音樂會,另一次是為舊金山熊貓少棒隊應邀參加北京舉辦的「國際兒童少棒球邀請賽」而籌款音樂會票價六元美金一張,共籌得六千元,音樂會後還有一位聽眾慨捐了一百元,另外,當劉先生知悉我想義務組織暑期少棒訓練班,讓此地的華僑子弟過好健康的暑假生活的意願時,劉先生就先後派了一位外籍記者和一位中文記者來採訪我,並在報上大力宣傳,於是免費的暑假少棒班就誕生了
  • 酒令之划拳篇:划拳的口訣順口溜及技巧總結
    划拳通常都會有一些口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猜拳划拳口訣順口溜,希望對你有用!「猜拳」一名,最早見於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可是那時的猜拳與現在的略有不同。陸容說:「今人以猜拳為藏鬮,殷仲堪與桓玄共藏鉤,顧愷之取鉤,桓遂勝。或言鉤弋夫人手拳曲,時人效之,因為此戲。」
  • 王思豪:賦學的文獻與文獻的賦學——讀蹤凡《賦學文獻論稿》的啟示
    一、賦學的文獻 《論稿》分為四編:第一編:賦體淵源與早期賦籍,收錄論文8篇,旨在探尋賦體淵源的基礎上,對先唐賦學文獻進行研究;第二編:文獻保存與賦境開拓,收錄論文5篇,對唐宋元賦學文獻進行探討;第三編:評點與集成,收錄論文12篇,對明清賦學文獻進行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