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芳君說茶 | 第736期原創茶說
01
若說起茶圈裡經常流傳的各類似是而非、望文生義之喝茶冷笑話的話,那麼關於濃香鐵觀音的誤解,那也稱得上是烏龍茶茶圈裡的一則冷笑話了。
咋說呢?
說來也挺好玩!竟有不少人直接想當然地把「濃香鐵觀音」理解成是那種「很濃很香」的鐵觀音茶。
於是,日常購茶、喝茶時,一不小心就會發生一些牛頭不對馬嘴、好心辦壞事的尷尬事。
這不,前段時間,一剛認識的茶友私信義芳君,非要義芳君幫忙挑選幾斤好喝的濃香鐵觀音帶回老家。義芳君不好推辭,便答應了,精挑細選了一款感覺相當不錯的濃香鐵觀音寄了過去。
沒曾想,沒過幾天,這位茶友卻退回了茶品,說香氣沒有想像中的高香,入口滋味也不對味。義芳君就覺得很納悶,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細問之下,方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位新茶友要的其實是那種高香版的清香鐵觀音,他以為就叫「濃香鐵觀音」了!
這一下子「尷尬癌」簡直要爆發了!
看來,很有必要針對濃香鐵觀音來一場接地氣的科普了!
02
先從權威入手,看看鐵觀音國標上是咋說的。
現行鐵觀音國標遵循的是GB/T 19598-2006 《地理標誌產品 安溪鐵觀音 國家標準》,以及後來增補的GB/T 30357.2-2013《烏龍茶 第2部分:鐵觀音》,將鐵觀音根據工藝及品質特徵,分為三大門派: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
濃香鐵觀音實際上是在以清香鐵觀音為原料的基礎上,進行精製烘焙而成的鐵觀音。簡單地說,濃香鐵觀音就是使用中高火焙火的鐵觀音,有人直接稱之為「熟茶」,或「熟鐵」。
早些年,茶農們大多採用炭焙,如今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則更多採用省時省力的電焙方式。
經過初焙的清香鐵觀音茶,在焙籠或焙箱裡再經過長達8-10小時左右的慢焙細烘,茶葉中的水分快速消除,香氣更加凝聚和純化,並且在中高火火力的助推下,隨著茶葉裡的各種芳香物質的分解和焦糖化使茶葉帶上好聞的焦糖香或炒米香等特別的花果香型,湯色也從清淺逐漸轉成金黃,入口滋味於火香中透露著一絲絲成熟的甘滑韻味,就像一位中年美婦在歷經火與沸水煉獄般的洗禮之後,渾身上下散發出圓融的和諧感,滴滴香韻,直抵丹田。
這樣一來,我們也就明白了:濃香鐵觀音並不等同於「又濃又香的鐵觀音」,它其實只是鐵觀音的一種精製工藝和一種獨特的口感風格。
03
好了,明白了這點之後,可是問題又來了。有茶友就追問,濃香鐵觀音由於有了火力的助推,香氣上是不是一定就比清香鐵觀音更香呢?
其實,這也是一個偽命題。
我們知道,茶葉香氣高低、強弱、長短、清濁、純雜等特點的呈現比較複雜,與茶葉品種、製作工藝、生態環境等息息相關。
茶湯的香氣主要取決於茶品內含芳香物質的多寡,以及在茶水中的釋放程度。
因此,我們只能根據桌上的實泡茶品,具體評鑑,並不能說濃香鐵觀音就一定比清香鐵觀音來的香氣高揚,反之亦是如此。
總而言之,清香鐵觀音與濃香鐵觀音是安溪鐵觀音這顆烏龍茶明珠上兩抹熠熠生輝的光芒,各有特色,各領風騷,愛茶的我們更應該細心品味其中的美妙之處,而非一定得一較高下。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深度原創茶知識,快來關注義芳君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