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又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表現方式最為豐富多元的一種,隨著茶樹品種、採摘成熟度與製作工藝的不同,可表現出各式各樣天然的花香與果香,風採萬千。
我國烏龍茶的產區比較集中,基本在東南沿海一帶像廣東、福建以及臺灣,這其中尤以福建最甚,全國80%左右的烏龍茶來自福建,而福建烏龍茶又可劃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區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閩南、閩北、廣東、臺灣這幾個地方的烏龍茶,看看有沒有你鍾愛的那一款呢?
01.
閩南
閩南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以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以及漳平水仙最為著名。
鐵觀音
鐵觀音的原產地是在福建閩南山區安溪縣,成茶外形緊實沉重,色澤砂綠油潤。
內質香氣馥鬱、芬芳悠長,滋味醇厚甘鮮,湯色金黃明亮,飲之齒頰留香、甘潤生津,香氣具有獨特的風格,俗稱為「觀音韻」。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產於福建省永春縣,以其優異的品質,多次榮獲福建省優質產品和名茶稱號。長期以來,在閩、粵、港、澳等地及東南亞僑胞中負有盛名。
永春佛手外形條索緊卷圓結,肥壯重實,勻整美觀,色澤砂綠油潤;內質香氣馥鬱幽長而近似香櫞香,湯色金黃明亮,滋味甘厚,葉底柔軟黃亮,紅邊明顯。
漳平水仙
烏龍茶家族多為條形、半球形或球形散茶,漳平水仙算是烏龍茶中特立獨行的一款,10克的方形茶餅是漳平水仙的特色之一。衝泡時展現出高揚的蘭花、桂花或水仙花香,是漳平水仙的一大特色。
02.
閩北
閩北烏龍茶以武夷巖茶最為出名,武夷巖茶又分為奇種、單叢奇種、名叢奇種、名種四種,其中名叢中的大紅袍享有最高聲譽,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也是巖茶的當家花旦。
大紅袍
大紅袍是武夷巖茶四大名叢之一(還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原產於福建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懸崖上,享有「武夷巖茶茶王」的盛譽,是武夷巖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茶葉呈條狀,色澤烏潤。衝泡後湯色呈深橙黃色。香氣濃長,具巖骨花香,滋味醇厚爽口。
武夷肉桂、水仙
水仙和肉桂都是武夷巖茶的代表茶品,武夷山茶區素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的說法。
武夷水仙外形肥壯,色澤綠褐而帶寶色,部分葉背呈現沙粒,葉基主脈寬扁明顯。耐衝泡,葉底軟亮,葉邊緣硃砂紅點明顯。
衝泡後,茶湯濃豔呈深橙黃色或金黃色,聞起來茶香中融入了淡雅的花果香。
武夷肉桂外形緊結,色澤青褐鮮潤,香極辛銳刺鼻,桂皮香明顯,味鮮滑甘潤,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亮,紅點鮮明。
03.
廣東
廣東烏龍茶主要產於潮汕地區,最出名的就是潮安鳳凰山的鳳凰單叢。此外還有嶺南單叢、石古坪烏龍、鳳凰水仙等。
鳳凰單叢,單株採摘,一樹一香,香型突出。鳳凰單叢茶形美、色翠、香鬱、味甘,有詩云「願充鳳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裡仙」。
04.
臺灣
臺灣烏龍茶其實源於福建。清朝時期,早期的福建移民將茶樹和工藝傳入臺灣,所以時至今日,臺灣的茶几乎都是烏龍茶,其它茶類微乎其微。
臺灣烏龍茶又分為兩系:包種茶和高山烏龍茶。包種茶最出名的是文山包種,而高山烏龍茶中最著名的要數凍頂烏龍。
文山包種
優良品質的包種茶條索捲曲而稍粗長,外觀深綠色,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幹茶具有蘭花清香。
衝泡後,茶香芬芳撲鼻,湯色蜜綠清澈。茶湯滋味有過喉圓滑甘潤之感,回甘力強。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
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主產於臺灣省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一帶,幹茶條索緊結,呈半球狀,色澤墨綠、葉緣帶有隱約金黃色。
茶湯金黃帶有琥珀色,湯中熟果香或花香濃烈,入口滋味醇厚甘潤,喉嚨中有回甘韻味。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品質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的清香。
而且屬於半發酵茶,性溫和,很適宜秋冬季節飲用。在乾燥的天氣裡泡上一杯,品其濃鬱的香氣,喝上一口便能唇齒留香。
「一葉見方寸,一茶現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