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老農苦練書法80年,「醜書」大師:沒創意,老農不語默默拿獎

2020-12-22 騰訊網

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詹森

中國的書法,令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王羲之行雲流水的《蘭亭序》,亦或是顏真卿鏗鏘有力的《祭侄文稿》,這些作品無不展示著他們高超的書法技藝,讓人難以忘卻。

在山東民間,也有一位這樣的書法大師,他的書法行雲流水,八十年如一日的練習,讓人拍手稱讚。雖作品飽受爭議,但他依然默默不語,繼續創作。他,就是民間有名的草根書法大師——王玉寬。

藝術薰陶,幼年伊始

1917年,王玉寬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莒縣的一個小山村裡,雖然家裡都是普通的農民,可王玉寬的父親卻沒有放棄他的教育與學習,父親省吃儉用供王玉寬讀書上學,每天除了基本的家務,王玉寬最多的事情就是讀書寫字。

父親告訴他,人不能一輩子沒有文化,只有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受父親的影響,王玉寬從小便刻苦學習

6歲時他在讀書的過程中漸漸對書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他開始臨顏真卿的字跡,一臨摹就長達8年之久。

後又自己偷學柳體,繼而習歐、趙體,與此同時他還學習研究繪畫,書法加繪畫的薰陶已讓王玉寬沉溺於藝術的海洋無法自拔。為他以後成為書法大家奠定了基礎。這時年少的王玉寬已經博學多才,在當地小有名氣

14歲時,王玉寬便又開始學習制印,給別人寫碑文,作畫。以此來補給家中生活,雖然是作畫,寫碑文。但王玉寬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愛好,每天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持練習書法

十年如日 終成佳作

17歲時因王玉寬的知識層豐富,而被當地的小學聘請為老師,在當老師之時,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利用課餘時間依然專心的練習書法,每天都必須練習2個小時,慢慢地變成了習慣。

漸漸的,王玉寬的書法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當時莒北一帶需要寫畫題字的地方,大都請他執筆,他的字跡很好的展現了民間書法家的風貌。當地政府的公章,辦公室的的題字甚至都來找王玉寬來書寫。

隨著王玉寬名聲的擴大,接到的邀請越來越多,他意識到自己應該更加的不斷提高藝術素養,於是他廣泛的臨摹中國著名的書法的大師的作品。

不斷的跟有名的書法家溝通學習,交流借鑑,憑藉他幾十年的臨摹經驗以及對書法的悟性理解,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工整秀麗,嚴謹有力。這樣的書風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讚揚,受到了極高的讚譽。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年,王玉寬終於出版了《王玉寬楷書千字文》字帖和《王玉寬、宋金鼎書畫作品集》。

與此同時,他還多次參加山東省的書法比賽,榮獲二等獎,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市展覽,省展覽。甚至一度被中央文史館和山東、廣東、江蘇、河南、內蒙古等省文史館收藏。《大眾日報》、《山東人口報》等欄目曾在幾年的時間裡一度以其題書作為長期專用標題。

1981年開始,王玉寬連任五屆縣政協常委,先後被聘為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臨沂地區書協主席、日照市文聯、莒縣文聯、莒縣書協名譽主席,並為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八十多年的練習終於讓他的努力被人看見稱讚並熠熠發光。

不理外評 專注自己

王玉寬的作品雖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業界對他也是讚賞有加。但是,對於他的作品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書法界的"醜書"大師曾評價:"他的作品毫無藝術美可言。只是一昧的去模仿古代的人的字跡,沒有創新意識,這樣的書法根本不符合現代的審美。"對於這樣的評價,王玉寬則微笑不予理會,繼續專心研究自己的書法,後來默默獲獎無數。

隨著王玉寬的聲望越來越大,周邊縣市及政府機關來請王玉寬先生寫字的絡繹不絕,外地區索求墨寶者更多,可以說筆跡遍及大半個山東和周邊地區。而且不少作品贈往日本、南韓、港、澳、臺及東南亞等地。

雖然王玉寬在書法方面已經取得了很深的造詣,但他仍然虛心學習,請教,不斷進步。凡是書畫方面有一定造詣者,不論老幼,他都以禮相待,以師相尊,請大家給自己指正,並善於從別人那裡發現並吸取所長,以不斷提高、豐富自己

對虛心求學的青年,他滿腔熱血的去指導他們,進自己所能的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成長,幫助他們進步,在他的幫助下,許多學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甚至都長江後浪推前浪,其手法水平都超過了王玉寬,這讓他十分的開心。

正是因為他的悉心培養與教導才有了那一批批的優秀學子。王玉寬可謂桃李滿天下。王玉寬以"精勤室"為書齋名,這正是他一生筆耕不輟、辛勤勞作,刻苦學習的真實寫照,也正表明了他的一生。

八十年代初,王玉寬和崔祝生先生發起籌建了莒縣書畫篆刻學會,這個協會的創立。為當地莒縣的書畫藝術發展做出了貢獻。他亦師亦友,在研究會上積極與其他愛好書畫的人士一起探討交流學習。

共同進步,一起成長,鼓勵那些愛好書法的年輕一輩好好練習,把書法文化發揚光大。不僅如此,王玉寬作為縣政協常委,他積極的響應國家號召,不遺餘力地宣傳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做貢獻。

不僅在文化事業上幫助群眾,在其他方面王玉寬也是盡心盡力為人民服務,幫助村裡修建公路,為村裡的幼兒園,敬老院等公用設施的建設作出了貢獻,他的做法得到幹部群眾的厚重。也讓身邊的人民群眾都為他讚嘆。

2003年,書法大師王玉寬逝世,享年86歲,他這一生苦練書法80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面對質疑,他毫不在乎,用實力說明了一切。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書法事業,為當地的書畫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樣的民間書法家值得人們敬佩。

相關焦點

  • 80後書法女博士從師王冬齡,寫醜書不忍直視,啟功評價一針見血
    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自七歲開始苦練書法,11歲便獲得了全國大獎,可謂是天資聰穎,秀外慧中。經過二十多年的苦練,她的書法水平極佳,一手絹秀的瘦金體詩詞與「顏體」正楷堪比大師之作。結構嚴謹,和美秀麗,美女簪花,採採流水,蓬蓬遠春。一位女書法家在書法界是極為罕見的,這位難能可得的書法天才在十幾年的刻苦攻讀後獲得書法博士學位。
  • 醜書獲一等獎,百姓為何不能接受,還漫天唾罵!
    最近有個全國級書法展覽公布了結果,第一名是一幅我們無法接受的「醜書」作品。醜書獲得一等獎,這是百姓們無法理解的,而且無法欣賞。網絡上頓時炸開了鍋,這種亂寫亂畫就能拿第一,大傢伙罵罵咧咧。有專家表示:這種醜書雖然看起來很醜,但是功底很深厚,我們發達細品就知道其中的韻味。還有贊同者表示:所謂醜書,實際上是我們審美跟不上藝術節奏,大眾審美是膚淺的。
  • 600年前的古代醜書法,現代專家寫不出來,筆調奇險用墨很特殊
    如今的書法千篇一律,想要找出一些比較特殊的作品卻又缺少藝術性,甚至會被評為真正的醜書。江湖書法家越來越多,所以很多的作品開始被大家吐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張600年前的古代醜書作品,放到現在中書協的專家也不一定能寫出來,作品可以說是筆調奇險有創意,用墨也是很有講究,非常特殊。作品是明代書法家張瑞圖 《行書論書卷》,作品本身講的也是關於書法的內容,所以可見作者對於傳統的書法理解非常深。
  • 邵巖研究新書法:寫4字春聯祝福書法,作品風格很像沈鵬
    射墨大師邵巖被嘲笑,被大家戲說成是不懂書法的江湖大師,是醜書大師。真假難斷定,在整個書法圈子裡,有一批人一直捧著他,甚至形容邵巖是當代難得的創意書法大師。甚至連沈鵬書法家也不否定邵巖的存在,沈鵬的說法就是:允許書法圈裡有百花齊放的效果才好,說明書法市場是興盛的,是可以稱讚的。邵巖研究新書法:送4字新年祝福書法作品,風格發生大變化!邵巖的射墨書法還沒有玩夠,更沒有獲得廣大網友們的一致認可,但他又研究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新書法,你信嗎?在牛年到來之際,邵巖大師又寫了一幅4字新春聯的祝福送給大家。
  • 山東農民苦練空心書法,發明水瓶噴字,送兒子出國念書
    一路摸爬滾打生存下來的同時  堅持練字46年,如今的他還發明了水瓶噴字,作品開價10萬,靠著一手好字送兒子出國留學  傷仲永可會上演?  羅明海  出生於山東日照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庭並不富裕  。於是  三天兩頭他就往附近的文化館找駐紮的大師請教  ,大師們看到如今還有人對於書法如饑似渴瘋狂學習,內心也是十分欣喜,把自己了解學習到的知識傾囊相助。
  • 農民歌手朱之文,寫的「醜書」價格攀升?專家:這是禍害書法市場
    其中朱之文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在2011年的時候參加了星光大道,憑藉自己的唱功一戰成名。紮根農村,苦練書法引爭議雖然一炮走紅,但是朱之文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除了平時會出席一些商演之外朱之文本身對書法並不了解,因此題字對於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是朱之文多次拒絕,仍舊有很多人來找他。為了滿足粉絲的要求,朱之文決定勤加練習,他相信終有一日自己能夠寫出一手好字。由於沒讀過幾年書,所以朱之文連字都寫不好,更不要說書法創作了,所以在最開始學習的時候他顯得非常生疏。
  • 書壇興起"醜書風" 書法迷嘆:好好的漢字被糟踐
    不過,相對於「高大上」的名單,關於書法的話題,卻大有走向熱議的勢頭。其中,爭議最多的,莫過於沒人能看得懂的「醜書」。這種看不懂,與草書、隸書無關,完全因為它不按正規套路書寫,說得直白些,就是偏不好好寫字,一味求新求奇,以致無人識得,更難解其中深意。
  • 國畫大師總愛秀書法,卻錯字連篇,網友都哭了!
    文/王呈祥國畫大師總愛秀書法,卻錯字連篇,網友都哭了!在古代,書畫同源,畫家一定是書法家。如宋代的蘇軾、元代的趙子昂、明代的文徵明等。在當代,專業分割,很多畫家的書法就不如古代,即使有名的繪畫大師也不見得是書法家。都在上演著「術業有專攻」,各自專攻各自的專業領域。
  • 「藝惠藏」書法大家周慧珺掄起巨筆寫字為何很多人評價是「醜書」
    1989年 任第四屆全國書法展覽評委。1996年 赴美參加舊金山東西方畫廊舉辦的書畫展覽所以很多人說周慧珺的書法深得米芾書法的精髓。也有些人認為周慧珺這種行為是在刷字,而且刷出來的字也就是醜書!在我看來,周慧珺的這種類似於書法表演的刷大字似乎有些不妥,但是也不能說她的書法是醜書,因為周慧珺的書法畢竟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底,不是醜書那種伎倆可以相比的。對於周慧珺現在的書法,我覺得她可能是想在書法中加入一些新的東西,使之更加豐富!
  • 他是演員,為出演王羲之父親,苦練書法,如今也成書法家
    他曾經在一部戲裡飾演書聖王羲之的父親王曠,為了演好王曠這個角色,這個演員是苦練書法,結果把王羲之父親這個角色演得非常棒。王伯昭更厲害的是,電視拍完了他的書法卻沒丟「三合一」的書法家角色,讓原本是演員的王伯昭受到了書法的感召,並且認識了劇組的書法指導老師李天馬。
  • 書法大師有多野?
    2018年全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的獲獎作品之一,20多年積累的平民審美碎了一地。作為脫離人民「低級審美」的藝術之一,書法與美術一樣,看客必須秉持著「看不懂即高級」的欣賞思維。2018年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作品展書法代表作品之一,《亂書》如此技驚四座的大師作品,甭管是業界同行還是吃瓜看客,在一臉懵逼的瞬間,都會忍不住脫口一句「臥槽」以示尊敬。
  • 醜書:假書法,真垃圾
    道理很簡單,人民不認可的書法不是好書法!我們這裡說的醜書,特指那些不能經過歷史考驗的、只為了圖一時名利的作品。在當今社會,這樣的作品太多,也太常見了。我們先不去探求這背後產生的原因怎樣,它對書法會產生什麼不良的後果。僅僅就從價值而言,醜書書法註定是曇花一現、過眼雲煙的小丑,終究不會長久。所以,在歷史的垃圾桶裡,早就有醜書的位置了。
  • 姑娘擺地攤賣書法,現場無人購買,為何醜書大師一字能賣1萬元?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說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還有的網友喜歡田英章的書法,也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書法,正是在這些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
  • 文藝理論研究 | 二十年來書法之怪現狀
    書法屬於美術範疇,那麼一些書法家把字寫丟人了卻大明大擺公布自己寫的是醜書,給自己的作品一個立足的前提,把字寫的奇醜無比,自己卻給醜一個理論解析,說什麼寧髒勿淨,寧醜勿媚,這是斷章取義的給醜一個虛偽的理論支撐,是偽藝術的面紗!這樣的書法家就應當懷疑他的基本功是否紮實!把畫畫的亂七八糟,胡塗亂抹,與其說是藝術表現與張力,倒不如說是造型能力低下。
  • 最「醜」書法作品獲特等獎,書法創新到底是藝術品還是皇帝的新衣
    網友們找個幾個醜女的照片出來,然後把大師們對這幅字的評價批上去,居然毫無違和感!小朋友作品,是不是跟大師的有幾分相似是老百姓眼「拙」。還是書法界被整體帶偏了自古有句老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和藝術沒有衡量標準,只能以資格、資歷來說話。誰的資格高、年紀大,誰才有評判的資格。
  • 孫儷的書法不錯,苦練書法一月六抄心經,有2點高明之處值得學習
    在剛剛揭曉的第26屆上海白玉蘭獎中,閆妮憑藉《少年派》拿下最佳女主角,而陶虹憑藉《小歡喜》也喜提最佳女配角,實力派演員陳寶國憑藉《老酒館》獲得了最佳男主角,而一向看好的孫儷,卻錯失白玉蘭獎,成為了娛樂圈中的一大冷門,而暖心的鄧超卻送上了白玉蘭花,作為安慰,雖然失去了本屆白玉蘭獎,但是作為
  • 近代書法帖學名家馬公愚,精選18幅書法欣賞:筆力渾厚、氣息醇雅
    書法藝術發展至今已歷數千年,由於其獨特的藝術性質,要想寫得一手好書法,書家往往需要紮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技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悟性和修養。修養則不說了,悟性則是指藝術的敏感性,以及捕捉和提煉美的能力,比如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行。
  • 醜字文化橫行,以醜聞名,到底算是書法的創新還是書法的墮落?
    從大的方向講,書法是文字符號的一種書寫規則,簡而言之,它是按照文字特點和含義,以筆法,結構,章法,所總結出來的藝術作品。用中國人自己的話來說,書法就是不會說話的詩,無法看見的舞蹈,沒有圖案的畫,和沒有聲音的音樂。對中國人而言,書法文化傳承了幾千年之久,一直是中國藝術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 他4歲練書法,20歲為87版《紅樓夢》手寫字幕,字跡不輸印表機
    引言:經典永不褪色,在中國電視劇發展的歷程中,87版的《紅樓夢》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也是影視界公認的「不可逾越的經典」,這是70後、80後青春時期爭相追捧的神劇,其中讓很多觀眾最難以忘懷的,便是那手寫的「字幕」。
  • 田英章苦練書法幾十年,大老闆花15萬請題字,網友:一字千金!
    ,在他們的努力下,我國的書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所以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學習書法的氛圍也是非常的濃厚。我想大家會想到田英章老師,的確田英章老師的書法非常的漂亮,田英章經過幾十年的苦練領悟到了中國楷書的藝術精髓,而且還寫出了自己的風格,田英章老師的楷書也被書法界稱為是「田楷」,這種字體非常的漂亮,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美,而且還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 那麼田英章老師的「田楷」好到什麼境界呢?那就是有人願意花15萬請田英章老師題字,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非常的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