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煎餅「攤」出致富路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小煎餅「攤」出致富路

  寒冬時節,筆者走進山東省陽穀縣七級鎮辛莊村村民劉思光夫婦的傳統石磨煎餅坊,金黃色的煎餅散發著撲鼻的香氣,屋裡等著不少前來買煎餅的客人,「這裡的煎餅雖然比普通的煎餅貴,但特別好吃,上次買了幾斤,全家人都沒吃夠。」一位來自外縣的劉女士笑著說。

  今年53歲的劉思光,13歲就開始跟著大人學攤煎餅,到現在已有40個年頭。「俺採用傳統石磨手工做法,首先將配製好的小米、大豆、玉米、小麥、高粱等谷糧用旱石磨脫去皮,然後將篩好的糝子在攤煎餅的頭一天用水浸泡12到14個小時,再用水石磨磨成糊狀進行攤制,全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劑,純綠色手工食品。」劉思光說。

  「做傳統石磨糊煎餅是個辛苦活,每天三、四點鐘就得起來磨糊、攤制,大部分人吃不了這個苦,但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手藝,俺絕不能讓它失傳。」劉思光的愛人桑玉成說,現在我們每天能攤制煎餅80多斤,每斤5.5元,一天能收入440多元,產品供不應求。

  「下一步,在各級黨委、政府、鎮財所、扶貧辦的支持下,成立傳統石磨煎餅加工合作社,吸收村裡的村民和貧困戶參與,統一品牌、統一加工製作、統一銷售,讓更多的村民和貧困戶靠加工傳統石磨煎餅增收致富。」對今後的發展,劉思光夫婦充滿了希望。


(文章來源:農業科技報)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大衣哥給兒媳攤煎餅
    10月19日,大衣哥朱之文兒子朱單偉在社交平臺上發出動態,他曬出了一段朱之文攤煎餅的視頻。他在配文中寫道:"老爸老媽知道我們回來,給我們在家做好吃的。視頻中,朱之文穿著非常樸素,頭髮也十分凌亂,他與妻子坐在院子裡非常專注於攤煎餅
  • 日照扶貧女書記費紅豔:小小煎餅鋪出脫貧路
    駐村第一書記費紅豔村裡的煎餅坊又開工了小小煎餅鋪出脫貧路這幾天,費紅豔組織村民對煎餅坊周邊進行嚴格消毒,對每天出入煎餅坊的村民進行防控知識培訓,讓他們分批進入煎餅坊工作,鄉黨委政府還聯繫把煎餅納入了全縣菜籃子直供,就這樣,煎餅坊又正常運轉起來。「正常是六個鏊子一起烙,十餘名婦女,有削地瓜的、添火的、磨煎餅糊子的、烙煎餅的……分工明確,因為疫情,我們只好減小規模。」費紅豔一邊介紹,一邊提醒大家戴好口罩。
  • 攤煎餅,和面用涼水還是熱水?搞錯的人不少,難怪煎餅發硬沒嚼勁
    煎餅是北方人喜歡的一道麵食,餐桌上經常能見到它的身影,隨便做一盤菜,捲起來就能吃,沒有配菜的話,夾點鹹菜抹點辣椒醬也可以,所以就有了「煎餅卷一切」的說法。攤煎餅時,要想柔軟筋道不破皮,面一定要和好,和面用涼水還是熱水?麵粉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 《中餐廳3》今晚開播 黃曉明攤煎餅 楊紫胖10斤
    作為東道主,黃曉明店長自然是來到現場盡地主之誼,不僅在線攤煎餅,還與秦海璐、王俊凱、楊紫、林述巍現場連線,他大讚王俊凱越來越成熟,對團隊幫助不小;楊紫則爆料本以為錄節目能瘦的,結果卻胖了十斤。黃曉明現場攤煎餅稱打開「海外市場」全靠它在前兩季作為趙薇副手的黃曉明,本季終於榮膺店長,不過這一季節目組安排的升級玩兒法給了這位新晉店長不小的難題。此外,合伙人們還面臨著客流量少的客觀難題。因為是陶爾米納首家中餐廳,如何讓當地人及遊客知曉中餐廳的存在,以及促使他們進店用餐消費也是個不小的難題。此時黃店長拿出了必殺技——上街攤煎餅。
  • 51歲大衣哥給兒媳攤煎餅,兒媳靠公公漲粉200萬,要做網紅?
    」 視頻中,大衣哥在自家院子裡攤煎餅,大衣嫂也在一旁幫忙,身上都是面。,頭髮有些亂,衣著打扮就像是普通的農村中老年人,完全沒有名人的樣子,他坐在小板凳上,前面放著一個非常簡易的煎餅鍋,旁邊一個大的鍋子裡放著已經攤好的煎餅。
  • 山東大姨在福州攤改良煎餅,10塊錢一個比臉大,客人排隊買
    山東煎餅全國都非常有名,山東人之所以喜歡吃煎餅,原來小麥麵粉不夠吃,大部分人家吃雜糧,用雜糧攤的煎餅後,口感很好,同時煎餅水分少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如果用雜糧做成饅頭窩頭這類的食物,吃起來口感會差一些,加上煎餅便於攜帶,配菜吃也較為方便,時間一長山東人就養成了吃煎餅的習慣。
  • 細數那些饞人的煎餅攤兒
    早在《煎餅俠》還沒有上映之前,大鵬就推著小推車到處擺攤賣煎餅,為了電影的宣傳也是夠拼的!這不,《煎餅俠》票房大賣,破十億,大鵬履行諾言帶著女神柳巖在望京SOHO樓下親手做煎餅回饋粉絲!OMG~能吃上女神親手做的煎餅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呀~
  • 吉林:一條引鳳歸巢路 數載風雨彩虹出
    新華社長春3月8日電題:吉林:一條引鳳歸巢路 數載風雨彩虹出新華社記者趙丹丹一個煎餅攤年入幾十萬,幾根蘆葦編成藝術品身價瞬間翻百倍……誰說畢業一定要在城裡工作,誰說賺錢就得進城務工?在吉林長春,一條引鳳歸巢路吸引了無數有膽識、敢創新、肯吃苦的「女中豪傑」返鄉創業。
  • (內附致富良方!)
    油簍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湖,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油簍村才有了第一條通往外界的柏油路。這個既沒有工廠、礦產,又不具備任何地理優勢的深山農村,是如何在短短20年的時間裡,做到「收入超越上海」的呢?答案就是:沂蒙煎餅。
  • 不想當菜煎餅的雜糧煎餅,不是好煎餅餜子
    山東煎餅有很多講究,首先原料多樣:小米、玉米、麥子、高粱、地瓜和蕎麥等,其中小米混合黃豆面的是上品,玉米面的是中品,高粱面和地瓜面的是下品;其次,做法不同:有攤煎餅、刮煎餅、滾煎餅等;最後,口味也多樣:有甜煎餅(新磨的糊子)、酸煎餅(發酵的糊子)、糖酥煎餅(加白糖的小米糊子)等。不同的原料和做法,使得煎餅的長相、硬度、味道都不一樣。
  • 張志紅:媽媽味的煎餅
    突然感覺時間是這樣漫長,一遍一遍細心地收拾兒子住的小屋,不讓一絲塵土在他的書桌上、床鋪上逗留,徘徊在這間狹小的房間,恍惚中能聽到兒子爽朗的笑聲,呼吸到空氣裡兒子散發出的男子漢氣息。終於等到兒子回來的這一天。給兒子準備什麼可口的飯菜哪?兒子口味很刁,再好吃的東西吃過幾次就厭倦了,唯一例外的是,他從小到大都喜歡吃我攤的煎餅。
  • 故鄉的煎餅
    把鏊子燒熱,將摻得稀稠得當的糊子往鏊子上一攤,「嗤啦啦」一響,就是一張煎餅。待煎餅在鏊子上翹了邊,用鏟子鏟一下,雙手捏住,猛地一揭,就成了。在以前,用來磨糊子的原料可以說五花八門:玉米、高粱、地瓜幹、豆渣……聽奶奶說,在「大躍進」時,甚至還要摻上地瓜秧、花生秧――最困難的時候,這樣的煎餅也並非人人都吃得飽――就是很少見小麥。
  • 吳亦凡體驗烙煎餅了,來看宜興這家煎餅店用水果做煎餅!
    攤煎餅的面採用7種雜糧面(目前採用小麥、玉米、綠豆等7種粗糧面按照比例調製)。用雜糧麵攤皮特別講究火候,如果火候掌握不好,就會易破碎、沒嚼頭。起初,悟煎道煎餅果子調製醬料的就是在餐飲界具有扛把子之稱的海底撈的原大廚,甜麵醬口味煎餅,甜辣口味煎餅,香辣口味煎餅,黑胡椒口味煎餅,番茄口味煎餅,烤肉口味煎餅
  • 同江:小絹花「絹」出致富路
    冬季屋外寒風料峭,但在同江市永勝村的巧手坊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內,一串串手工編織的鮮花迎風「怒放」,極具創意的絹花製品在社員們的巧手中誕生,永勝村的婦女們冬閒人不閒,做火「居家經濟」 「炕頭經濟」的同時,也拓寬了永勝村的致富路。
  • 《晴雅集》抄襲漫威,陰陽師不畫符改攤煎餅,郭敬明情緒失控
    然而電影火起來後,卻有觀眾指出這部電影部分畫面抄襲了《奇異博士》,陰陽師不畫符,改攤煎餅。 陰陽師的戰鬥畫面,或是使用畫在紙上的符篆,或是直接在地上畫符,然而《晴雅集》中的陰陽師們進行戰鬥時,竟然憑空在空中攤出了一張煎餅,特效以及動作都和《奇異博士》中法師們的動作一模一樣
  • 河北武邑:小芽菜「生」出致富路
    河北武邑:小芽菜「生」出致富路 2020-12-19 2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絕密配方:雜糧煎餅,酸辣粉配方
    (製作脆餅用的)、油察子(從毛巾上剪一小塊下來捲成小卷,用來蘸油察平板鐵鍋的,此工具只使用蜂窩煤爐子)。,那就多放幾種雜糧;即使不放雜糧煎餅也可以攤,只是經常吃煎餅的人也許能吃出來。製作麵糊順序:先將白面和雜糧混合勻,然後將發麵倒入,再將3小勺小蘇打粉加入水中溶解後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成糊狀即可待用了(攪拌好後放置10分鐘再攪拌一次,然後再放置20--40分鐘,直到用筷子挑起麵糊有了象皮筋一樣很勁道的感覺就可以上鍋攤煎餅了)。夏天麵糊放3個小時以上容易發酵,做生意時帶點小蘇打,看到面發起來就加一點小蘇打攪勻後再用。
  • 城事 | 天津煎餅和山東煎餅到底有嘛區別?
    攤的到底是嘛煎餅呢?您了仔細看!網友@阿虎_AH說道:小哥兒嫻熟的手藝一點兒毛病沒有,臉上自信的表情讓人看瞭望而卻步,介是嘛?嚯!煎餅果子啊!顯然這位網友對這小哥兒攤煎餅的手藝是讚賞有加!然而……這!並!不!是!天津煎餅果子!
  • 山東雜糧煎餅的配方以及做法.
  •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王亞菲(左)和婆婆製作鏊乾糧。在高臺縣宣化鎮,有一位90後小媳婦,面對家庭困難,不抱怨不放棄,用小手藝蹚出致富路,嫩肩膀扛起持家擔,與婆婆一起照顧失智的丈夫、年幼的孩子,用柴火灶做手工饃,傳承勤勞致富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