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煎餅「攤」出致富路
寒冬時節,筆者走進山東省陽穀縣七級鎮辛莊村村民劉思光夫婦的傳統石磨煎餅坊,金黃色的煎餅散發著撲鼻的香氣,屋裡等著不少前來買煎餅的客人,「這裡的煎餅雖然比普通的煎餅貴,但特別好吃,上次買了幾斤,全家人都沒吃夠。」一位來自外縣的劉女士笑著說。
今年53歲的劉思光,13歲就開始跟著大人學攤煎餅,到現在已有40個年頭。「俺採用傳統石磨手工做法,首先將配製好的小米、大豆、玉米、小麥、高粱等谷糧用旱石磨脫去皮,然後將篩好的糝子在攤煎餅的頭一天用水浸泡12到14個小時,再用水石磨磨成糊狀進行攤制,全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劑,純綠色手工食品。」劉思光說。
「做傳統石磨糊煎餅是個辛苦活,每天三、四點鐘就得起來磨糊、攤制,大部分人吃不了這個苦,但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手藝,俺絕不能讓它失傳。」劉思光的愛人桑玉成說,現在我們每天能攤制煎餅80多斤,每斤5.5元,一天能收入440多元,產品供不應求。
「下一步,在各級黨委、政府、鎮財所、扶貧辦的支持下,成立傳統石磨煎餅加工合作社,吸收村裡的村民和貧困戶參與,統一品牌、統一加工製作、統一銷售,讓更多的村民和貧困戶靠加工傳統石磨煎餅增收致富。」對今後的發展,劉思光夫婦充滿了希望。
(文章來源:農業科技報)
(責任編輯:DF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