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界,想像卓絕的小說家們,早就用無窮的創造力「發現」無數個外星人和星際穿越的史詩故事。這10部可能是迄今最偉大的講述人類和外星球的科幻巨著,其中有大智慧,也有大恐怖,夏夜裡在沙發慢慢欣賞吧!
地球不過是宇宙滄海一粟,自從人類知道這一點,就開始有了一個終極追問:宇宙還沒有同樣的智慧生命?NASA宣布在1400光年以外,發現了地球2.0版——克卜勒星!
這是人類科學的一大步,可是在文學界,想像卓絕的小說家們,早就用無窮的創造力「發現」無數個外星人和星際穿越的史詩故事。FRESH帶來可能是迄今最偉大的10部講述人類和外星球的科幻巨著,其中有大智慧,也有大恐怖,夏夜裡在沙發慢慢欣賞吧!
作者: [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 Second Foundation 譯者: 葉李華
阿西莫夫又一神作!未來某日,整個銀河系成為一個擁有百萬星球的老大帝國,但也逐漸腐朽,這時誕生一位「心理史學」一代宗師哈裡謝頓。
它預測未來會有3萬年多愚昧黑暗時期,於是信奉這一理論的科學家們離開銀河系中心,來到邊緣星球建立未來文明的「基地」,於是基地和銀河系其他勢力開始各種角逐。
作者: [日] 田中芳樹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譯者: 蔡美娟
19屆星雲獎得主!啟迪一代中國科幻的英雄史詩。
日本人寫科幻,自然就走到他們最愛的三國演義或是幕府交鋒的權力鬥爭路線。還是銀河帝國這個永恆主題,愛好自由的共和主義者成立自由行星同盟,與帝國、自治領恰好形成魏蜀吳,而兩大高富帥主人公,銀河帝國的華麗軍神萊因哈特與自由行星同盟的「魔術師」楊威利,就像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一生之敵之間的火花,也是這套10本大書的最大看點。
作者: [美]奧森·斯科特·卡德 / Orson Scott Card 出版社: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副標題: 套裝珍藏版 譯者: 李毅 / 段跣 / 高穎 / 郭衛文
卡德是近年來美國科幻界領軍人物,《安德的遊戲》改編成電影,口碑和票房都只能說馬馬虎虎,原著可是老牛逼一鼻子,「雨果獎」和「星雲獎」,相當於西方世界科幻的奧斯卡和格萊美,《安德的遊戲》前兩本居然連續包攬兩年兩個獎項!這是空前的成就。
故事發生在未來(這不廢話!),地球兩次遭遇外星蟲族攻擊,因此全球選秀青年才俊,所以這個系列也是青少年的星際戰爭心靈成長史。這個系列也是《冰與火之歌》一般變態級的,截至目前出版11本,所以大家可以慢慢看。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譯者: 姚向輝
可能是滴滴太火,這本大名著,去年國內再版時,上海譯文換了大家常見的中文名,叫《銀河系搭車客指南》。亞當斯這英國大神,厲害就在於把科幻寫成很賤的英式喜劇,BBC先改編成廣播劇,後來改編電影、遊戲,全部都是他親手改編!
據說idea的源起就是這廝去歐陸旅遊,帶著一本《歐洲漫遊指南》,某天仰望天空就想搞個銀河漫遊也不錯。故事開頭就是地球成了殖民地,要被拆遷成一條銀河高速公路,所以主人公亞瑟·丹特就和朋友一起上路漫遊。所以熱愛《生活大爆炸》,就熱愛銀河漫遊。
作者: [美] 丹·西蒙斯 出版社: 萬卷出版公司 原作名: Hyperion 譯者: 潘振華 / 官善明 / 李懿
一部橫掃所有科幻大獎的神作。西蒙斯這哥們是天才,也是神人,寫奇幻、恐怖、科幻小說樣樣皆通,而且分別拿過這三個領域的最高獎項!
書名Hyperion是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之一,英國大詩人濟慈曾經寫過同名長詩,小說用的是英國古典大師喬叟寫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手法,可見西蒙斯之野心!7位星際漫遊者,在旅行途中述說6個故事,講盡地球過去7世紀的歷史,又是何等之壯闊!必讀!
作者: (美)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tars my destination 譯者: 趙海虹
第一屆雨果獎得主,被譽為一切星際穿越小說的啟蒙之作!所以科幻大師尼爾蓋曼的評論是,該書是經典中的經典「the greatest of the greatest」!未來,地球人發明「思動」,依靠思維就能瞬間移動,從而顛覆整個太陽系的運行規則。
貝斯特(漫畫《超人》、《蝙蝠俠》編劇之一)想像力奇詭,寫作風格相當暴力,人物描寫也夠力度,主人公居然是一個略帶陰鬱的復仇者,勘稱太空版基督山伯爵。
作者: 埃德加·賴斯·巴勒斯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譯者: 羅嚴塔爾
約翰·卡特系列第一部。
開頭就是普通起點網絡科幻的水平(放在那個年代或許算是革命性):卡特與好友西部淘金,遭遇印第安人襲擊,逃進山洞發現無意穿越到火星,於是捲入火星爭霸的各種狗血劇情,還有與外星人之間的不倫之戀。
作者: (美)約翰·斯卡爾齊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 Redshirts 譯者: 岱陵
科幻也要與時俱進。約翰·斯卡爾齊,現任美國科幻作家協會主席,是美國時下最當紅的科幻小說家。他另一個身份是blogger,寫作風格和語言會更網絡化,更遊戲化。
《紅杉》2013年出版,當年席捲所有美國科幻大獎如「星雲」、「軌跡」,由於本人是「雨果獎」評審才錯過大滿貫機會!故事圍繞永恆主題星際迷航(Startreck)基礎展開,但走的可是超級開腦洞的後現代風格,最後還有一個大反轉結尾,不能劇透更多,直接買回家讀起來!
作者: 劉慈欣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副標題: 「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
終於要說到《三體》。
劉慈欣的出現,對基礎水平慘不忍睹的中國科幻文學界,算是奇蹟,坊間常見的評價是:一人之力把中國提到世界科幻的高度。
當人類仰望星空,而外星人終於到來,會發生什麼?這個終極命題面前,劉慈欣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星際戰爭的宏大場面,或是權力鬥爭,而是和頂尖的科幻大師一樣,構建自己關於科技與人、未來走向的理論體系。而隨著網際網路大熱,劉慈欣的「降維攻擊」也成了整個IT創業界的大熱理論。無論你最後是否喜歡本書,都絕!對!應!該!買一套親自看看。
作者: (英)阿瑟·克拉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2001 譯者: 郝明義
史上最宏大最牛逼的科幻電影當然是《2001太空漫遊》,磅礴深邃浩瀚偉大……你可以用這樣的詞彙形容它。和電影的經典地位一樣,原著作者是科幻小說殿堂級作家阿瑟.克拉克,情節不多做介紹,只說一句,它開啟了很多人關於宇宙的哲思和星河之夢。
作者: [美]基普·索恩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譯者: 苟利軍 / 王嵐 / 李然
很遺憾,這本不是電影的原著小說,甚至,這不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這本書是用最科學的方式闡述電影中的相關科學理論。基普·索恩,加州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教授之一,也是電影唯一的科學顧問,可以說是諾蘭神作的幕後推手。
正因為電影全球大賣,影迷一知半解又爭論不休,索恩就用科學和通俗兼備的方法寫了這書,把黑洞、蟲洞、彎曲、五維、時間旅行這些奇思妙想給說明白了。難怪一下成為天體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領域的通俗經典。如果你對硬科幻還不滿足,那麼就來啃啃這本吧,據說還相當深入淺出哦。
註:本篇內容來源來源於Fresh。
韓劇女1和女18之間 隔著這些美妝品和歐巴
入伏高溫40天 養生食譜這麼嗨
比體檢報告還準,11道題馬上自測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