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加碼、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 創出更多獨門絕技

2020-12-23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要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科技創新落實到企業端,就是每一項的新技術突破,而企業如何才能擁有核心技術能力?如何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呢?我們到深圳去看一看。

  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的這家企業,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LED產品研發。這些年,他們積累了1500多項專利和科研成果,其中,「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除了LED產業,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自主創新也在持續加碼。位於深圳市坪山區的比亞迪1995年從電池起家,目前已經是擁有電子、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產業的多元化企業。在研發中心,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他們剛剛研發下線的新型發動機。

  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些年他們持續投入技術研發,很多年份的研發投入都要超過當年的企業利潤,目前的23萬名員工中,技術研發人員就超過了35000人。

相關焦點

  • 【熱評】讓更多「單項冠軍」成為大興產業領頭羊
    發展主導產業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沿海經濟帶上新增長極戰略的首要任務。實現這一宏大目標固然需要龍頭企業的做大做強,發揮拉動與輻射作用,但培育具有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特質的單項冠軍企業也不可或缺,這同樣是茂名產業優勢的重要基石。以眾和化塑為例,從一家勞務型企業發展成為擁有自主研發高新技術的創新型企業,得益於獨特的產品與領先的技術。
  • 創新為上 腳踏實地|優炫軟體為解決資料庫「卡脖子」問題持續奮鬥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將科技創新戰略作為明年要抓的重點任務之首,明確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
  • 七一二(SH.603712):持續投入研發,打造自主可控硬核科技公司
    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和生產積累,七一二(SH.603712)已形成較為完善和先進的核心技術體系,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自主可控程度高。民用領域方面,公司是國內鐵路無線通信領域的領軍者和行業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主要產品均通過CRCC認證,「復興號」動車組就裝備了公司自主研發的無線通信裝備,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優勢起到行業引領作用。
  • 研發投入持續增長,金科文化2020迎產品大年
    筆者注意到,金科文化自2016年轉型發展以來,研發投入逐年增長,2016年其研發投入金額為4,127.59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4.63%;到2019年,金科文化全年研發投入37,192.68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更是達到了20.32%。研發投入以10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速增長,有效保證了金科文化持續保持其在拳頭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
  • 奮達科技:研發投入加碼見成效 聚焦主業獲市場看好
    持續加碼研發投入 多家國際大客戶實現收入翻倍半年報顯示,奮達科技在手貨幣資金十分充裕,上半年貨幣資金11.34億元,同比增長22.72%。這使得公司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技術研發和市場投入,2020年上半年奮達科技研發投入共1.00億元,同比增長12.5%,而18、19年同期研發投入分別為8482萬元、8915萬元,研發投入逐年增加;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達6.72%,高於2019年度佔比。公司研發投入主要運用於智能音箱、可穿戴產品、健康電器及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等。
  • 上半年新藥銷售同比增長22.9% 科倫藥業持續加碼研發提升發展...
    研發投入持續增加 激發創新活力長期以來,創新藥研發一直是我國大多數醫藥企業心存忐忑的領域,高風險、高投入,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專注精神,很難結出創新「成果」。但大型跨國藥企的發展經驗已表明,無論是通過外部購買還是自主研發,不斷推出創新藥,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管線,是醫藥企業保持盈利並不斷制勝的不二法門。
  • 植物醫生持續加碼研發 日本單品店業績創心齋橋第一增長記錄
    在植物醫生看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研發才是一個品牌更本質的東西,因此,植物醫生選擇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發創新中,始終將產品品質作為品牌核心追求。據悉,植物醫生目前每年的產品研發投入已佔到企業營收的10%,遠超許多一線大牌。正是長期的科研投入,使得植物醫生的高山植物系護膚品凸顯科研含金量,收穫眾多消費者的喜愛。
  • 從「仿製」到「仿創」進階樣本:苑東生物加碼創新研發 原料藥製劑...
    隨著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常態化發展趨勢,仿製藥逐漸進入微利時代,聚焦高技術壁壘的創新藥、生物藥將成為醫藥企業關注的焦點,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進行研發戰略的調整,在聚焦重點仿製藥研發的同時,加大創新藥、生物藥的研發投入。我國醫藥行業仍處在行業政策、法規變革時期,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逐步實施由仿製藥向創新藥、生物藥研發到仿創結合的研發戰略。
  • 12科創公司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30% 生物產業突出
    通常情況下,隨著生命周期的遞進,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會逐漸下降。因此,研發投入的高低並不完全等同於企業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但是,科創板上市公司大多處在成長期,且研發投入關係到科創企業的持續發展及後續業績,因此,對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 高研發投入帶來業績長牛 藍思科技將創新寫入企業基因
    創新能力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而創新能力的最直接體現,是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支出情況。以藍思科技為例,我們可以從研發投入、人力投入、技術積累等角度衡量上市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管窺百強企業在研發創新過程中的發展風貌。作為全球智慧型手機終端視窗與防護玻璃行業的開創企業,藍思科技在技術研發創新方面始終處於行業內領航地位。
  • 持續加碼基礎研究,張正友成騰訊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
    在做原創性研究的同時,騰訊AI Lab還探索結合騰訊場景與業務優勢的應用,其研發的農業AI iGrow系統、虛擬人技術、人臉識別系統、語音前端技術等已經在騰訊多個產品和業務中落地應用。 騰訊AI Lab的研究成果,不僅助力了騰訊自身的業務發展,也為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帶動能力。
  • 隆平高科深度解析:種質、研發優勢突出,持續引領生物育種
    中信集團背靠財政部,實力資源雄厚,未來有望持續在資源整合方面為公司助力。2. 技術進步推進產業升級,公司具備核心競爭優勢2.1 育種技術推動行業成長,轉基因技術迎政策開放育種技術是未來種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 明冠新材科創板上市首日大漲109.70% 持續研發加碼鋁塑膜國產替代...
    明冠新材成立於2007年11月30日,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早涉及太陽能電池背板與鋰電池用鋁塑膜領域的企業之一。招股書顯示,明冠新材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銷售收入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90%以上。
  • 金禧策略|醫療領域持續受資本青睞,行業前景再度擴大
    從近幾年市場情況來看,隨著人口老齡化情況日益加重、居民健康消費意識提升、行業政策紅利釋放等因素,醫療健康領域已經成為國內產業發展中的重點領域。新冠疫情的爆發,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在醫藥研發、醫療器械創新、醫療問診等方面,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資本支持,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 吉大正元:密碼行業標準制定的參與者,加碼主營擴大行業領先優勢
    經過二十餘年發展,公司已成長為了國內知名的信息安全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是電子認證領域的領先企業。目前,公司共設有2個研發中心、1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及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並參股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專注於信息安全技術相關產品的研究和商用化。
  • 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李兆前:民營企業要增加研發投入...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朱寶琛本報記者 朱寶琛在12月6日舉行的2020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李兆前表示,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加強創新創造,繼續鞏固和壯大民營企業的競爭優勢
  • 江化微:自主研發優勢可控 鑄就行業巨擘
    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危害的宏觀背景下,江化微能仍然穩固前行與公司深諳掌握關鍵核心材料和技術才是企業發展的硬道理密不可分。江化微擬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及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 疫情防護面前, 看3M和霍尼韋爾的產業布局優勢
    ,圍繞工業核心環節,進行材料、工藝、研發、數位化、應用開發等技術創新研發,進而保障自身持續的市場競爭力。 霍尼韋爾公司充分發揮其自動控制系統及設備產業核心競爭力,依託自身行業需求,拓展材料和安防領域產業,形成工業領域各產業聯動效應,涉及互聯飛機、互聯工廠、智慧建築、互聯供應鏈、互聯作業等領域,成功樹立品牌並穩固地位。 對我國企業的啟示 ——注重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