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下半年的時間,海鮮類的水產品就受到了消費者歡迎,這個時期也是上市的高峰期,有各種各樣的種類供老百姓購買,在眾多海鮮當中,螃蟹就成了主角,在水產批發市場的攤位上,到了買菜的時間就有很多顧客駐足詢問價格。前幾年螃蟹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吸引了很多的農民來養殖,有河蟹、花蓋蟹、梭子蟹等品種,掌握養殖技術後,螃蟹不再是陽澄湖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地方到了年底也可以上市大閘蟹。
在眾多的產品當中,螃蟹具有一定優勢,養殖周期比較短,只要掌握養殖技術,飼養期間精心管理,基本不會發生病害。它的價格在市場賣得比較貴,最貴的時候賣到了上百元一斤,只要是市場行情穩定,利潤還是相當可觀。每年的中秋節是大閘蟹開始上市的季節,這也是養殖戶最忙碌的時候,要搶在節日之前進行捕撈,以便能夠賣一個好價格。不管怎麼說,一年最好的行情就在這一陣,誰也不想錯過。
在農村一般有這樣的說法,端午節的時候吃小龍蝦,到了中秋節,就是吃螃蟹的季節,這兩種食材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在市場上賣得也不便宜,但還是有很多消費者購買,主要是由於中秋和國慶這兩個節日的帶動,再加上一些商家的炒作,價格也就抬了上來。
高端海鮮的市場行情容易波動,大閘蟹也不例外,最近兩年在市場上的需求量持續下降,價格也降了下來。特別是今年11月份的時候,湖北洪湖地區的螃蟹有上萬斤賣不動,在塘口堆成了小山,價格價之前的80元一斤跌到了20元,收購商也在不斷壓價,養殖戶感到很心痛。
在五年前,大閘蟹在市場上比較稀少,一些商家也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黃金蟹」,價格賣到比較高,像陽澄湖產的大閘蟹,經過包裝之後,一斤賣到了兩百多元,而其他地區普通的大閘蟹也能賣到一百多元一斤。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養殖技術的普及,湖北、安徽、浙江、四川等地也在發展大閘蟹養殖,到了上市季節幾乎達到了井噴式的增長。今年水產品的行情本來就不好,市場需求量下降,供大於求的局面下就發生了滯銷。
從當地的行情來看,大閘蟹已經跌破了20元的價格,目前維持在17元一斤,並沒有上漲的趨勢,雖然沒有陽澄湖大閘蟹那麼有名氣,但這個價格已經跌了很多,可是一些消費者還是不買帳。如今產地的大閘蟹賣不出去,收購商拿貨也不積極,以各種理由進行壓價,養殖戶為了避免損失,只能低價甩賣,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只求少虧一些。
大閘蟹不好賣,其實從去年就開始了,很多的消費者表示,大閘蟹吃的就是一個味,過節的時候,偶爾吃一次嘗鮮就可以了,平時大家都很少購買,畢竟也是幾十元一斤。今年的大環境不好,人們消費也更加理性,不會輕易去購買這些高檔水產品。
對於『上萬斤大閘蟹賣不動,塘口堆成了小山,收購商壓價,養殖戶心痛了』這一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