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刀一個香港遊客被打死,真相竟然因為這個!

2021-02-14 徐三刀評樓市

(香港如此騷亂,真相何其隱秘)

事情緣由:根據香港警方此前消息,19日約11時,兩名女子在紅磡民樂街一家珠寶店內懷疑因購物問題發生爭執,受害者上前調停,期間被這兩名男子襲擊,倒地昏迷送院,於20日上午10時45分證實死亡。有多位網友爆料稱,自己也曾被導遊困在這家珠寶店內,被要求必須購買3000元珠寶,否則不允許出店,也不允許就餐。爆料者還稱,曾遭到多名導遊辱罵。

旅遊事端?暴徒襲擊?洗臉死?伏地挺身……真相只有一個。

筆者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地產殺人事件,與「維多利亞壹號」案件相似。

為什麼旅遊購物問題屢出事端?

為什麼偏偏在香港屢禁不止?

為什麼《導遊法》嚴令禁止,仍有導遊置若罔聞?

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多的零元旅遊團?我們該稱之為零元團,還是購物團?

十年以來,旅遊業已經成為香港的隱痛,在肆虐輿論面前,香港零售業寒霜突降,接二連三的衝擊已經讓商家收入驟減,商情慘澹。部分零售商戶損失50%生意額。香港旅遊從業員收入也暴跌30%。日均赴港團到目前跌幅更進一步擴大,每日平均低至170團,較正常有400團,按年跌近60%,旅遊業寒潮已經不可扭轉。更有經濟學家預測,若內地旅客量減少20%,將導致數萬港人失業。

雖然,旅遊業佔香港GDP比例不過5%,但卻意義重大,20萬人藉此謀生,一旦失業,必然引發騷亂。香港第二產業僅有3%,就業渠道狹窄,大量家庭依賴旅遊業維持生計。

香港雖然是製造業和貿易業起家,航運和精密儀器一度享譽全球,但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為了降低成本,吸取內陸資本,香港貿易、製造、船運大量向粵轉移,如今的香港主要以零售業、金融業、旅遊業、銀行業為支撐,迄今為止第二產業佔比不過5%。這就導致了一個畸形的產業結構,一產為零,二產偏低,三產奇高,對地產的依賴已經到了一個不可理喻的地步。但只要有點經濟常識的人便很清楚,第二產業所帶來的就業率遠超於三產,第三產業屬於經濟鏈條的最末端。

但港英政府還是大肆發展土地經濟,不斷催肥金融業泡沫,為什麼?

三大原因:第一「精英治國理念」的移植,北京不依賴星鬥小民,所謂「港人治港」變成了華人財閥治港,商人治理香港。第二「商人逐利」,商業如流水,逐利是商人的本性,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迅速膨脹,賺錢可謂事半功倍。第三「未富先懶」,第二產業的轉移掏空了城市經濟,勤勞而不能致富,使得香港人變得意志消沉,熱衷於投機倒把。






(四代領導人對李嘉誠的關懷,促成了一代亞洲巨富神話)

在香港富豪榜前十強之中,做塑料的李嘉誠去做了地產,甚至連做珠寶的鄭裕彤,放著金佬不做,也去做地產。地產成為香港巨富們的絕殺技。回歸後的10年來,香港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1997年的8.3%減至目前的不到4%,服務業的比重,接近90%,而實際上,如果從80年代算起,香港製造業的下降幅度更猛,一直降到了3%。而同時列入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也做房地產,也培育金融業,第二產業不但沒有萎縮,反而增加到了30%,這遠高於法德日意,甚至於新加坡傭工不足,還要從海外招聘,筆者在九年前便見到招聘函。

地產經濟,必生妖孽!十幾年時間,城市居民收入增長了一倍,而房價卻增長了十倍不止,看過《維多利亞壹號》這部血腥三級片的看官便清楚,香港樓市一天一價,賣血都趕不上趟,中產階級財富被不斷洗劫。十幾年間,近1/10的香港中產階級逃離這座悲情城市,順便帶走了5000億港幣。而大量香港青年淪為盲流,無法就業,成為了社會的腫瘤,就業難才是香港輿情低劣的根源!

這讓筆者想起來美國大蕭條時期,有人鋌而走險,放火燒屋,只求政府能夠聘請自己當消防隊員,哪怕犯罪也在所不惜。

在鴉片戰爭以後,香港便成為孤懸一隅的遊子。

遊蕩了一百年,才被政府收回,至今仍然是「一國兩制」,受到寵幸。

但一百年來,香港從社會制度、經濟體制、經濟結構、消費觀念都被殖民政府所改變,這絕非一次政治救贖可以更改,尤其是大量外來思想和資本的進駐,更讓香港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混血之城。

改革開放後,內陸更藉助香港輸出資本,倒手貿易,一個超級人口大國的需求被一個不足1.2平方公裡的香港過濾,這恐怕是本世紀最奢侈的生意,香港人賺了,出現了李嘉誠這樣的財富巨擘,亞洲首富。也造就了香港財閥家族,十大富豪的財富佔到香港經濟的40%,這是素來有門閥偏好的日本也沒有辦法超越的極限,更不用談新加坡。

造成如此惡果,地產功不可沒。同濟大學教授伍江在講訴香港城市規劃,明確指出了香港的地狹人稠,土地作為香港政府可控資源,早在殖民之初,便被統一規劃、招拍掛、明細用途、生態保護做出了詳細的計劃。這使得港英政府有連續不斷的土地可賣,尤其是進入上世紀中葉,二戰之後工業復興,香港經濟二次騰飛,土地資源尤顯珍貴。由於政治制度對於經濟的通化,政治精英=財富精英=華人財閥,製造業轉移沿海城市,貿易行業的渠道化,資本市場的迅速膨脹,一躍成為亞洲金融中心,遠東經濟範本。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在產出領域,有什麼行業比做地產更賺錢?在消費領域,有什麼比奢侈品更讓人著迷?房價從數千元一直瘋漲到12萬元/平米,而民眾的收入增加不足一倍,大量的地產陷入財閥手中,貧民無房可住,中產階級被嚴重剝削。對於富商階層的畸形扶持,使香港的社會結構失去了平衡,貧富分化日益嚴重,中產階層日益弱小。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是地道的金字塔國家,層次明顯,很難逾越。而在一個中產階級弱小的社會中,生產與消費都是畸形的。

畸形制度,鼓吹畸形經濟,連港督梁振英都是房地產專業人士。但這一切好景不長,香港經濟終於迎來了工業4.0時代,一個信息化工業時代打破了世界的邊界線,香港的經濟地位變得越來越雞肋。

香港被財閥制度盤剝的體無完膚,買套房子有李嘉誠【和記黃埔】,電力有李嘉誠【香港電燈】,零售業有李嘉誠的【屈臣氏】,餐飲有李嘉誠【香港百佳】,買瓶可樂有李嘉誠【惠康超市】,打電話有李嘉誠【香港盈科】,李嘉誠變成了一個控制香港經濟的「神」!一個香港人每天花3塊錢便有1塊錢與李嘉誠有關,香港人呼籲設立「李嘉誠稅」,控制財閥,不讓他肆意妄為。而李嘉誠將香港榨出的油水,再次投入大陸,以「香港模式」再次抽取大陸的資本,終於李嘉誠跑了,羅天昊發文誅心,留下一地雞毛。

2013年大陸首富宗慶後便批評李嘉誠,「李嘉誠的行為實際上是壟斷,這造成了香港人民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一個財閥綁架一個經濟體,財富高度集中直接影響了一座城市的發展方向。

地產能做到這步,確實足以封神。

1995年美國《財富》雜誌封面以「香港之死」為題,預言九七回歸後香港大倒退。文章說,關於香港的未來,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完了!文章聳人聽聞,像是美國人的詛咒,困擾了香港多年。

香港為什麼會死?這其實是一句美國人的妄言,卻一語成讖!為什麼?香港興起於大航海時代,至今仍然保留著大量的造船、漕運業,雖然後來金融、房產、服務成為主流,但實業仍然陳舊,不足以適應新的生產模式。但這明顯已經與工業4.0時代脫軌,這也就是經濟學家熊彼特「大破壞」理論的又一例證,而當前「香港模式」大行其道,流竄全國,卻不知這已經是一套陳舊模式。

為什麼一些體制內專家堅決否認大陸使用「香港模式」?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香港模式」的殘酷,比所謂的資本主義殘酷一百倍!這簡直是帝國主義資本制度。但無論怎麼否認,事實終歸是事實,無論是樓花(商業按揭之前稱呼)制度,還是土地招拍掛制度、土地規劃制度、乃至於地產金融捆綁制度,全部都繼承自香港。為了挽救這個孿生兄弟,大陸兩次出手拯救香港,每次都是殺人一千自損八百,還要被香港愚民所冤枉。

一次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財閥,借用量子基金橫掃東南亞,泰銖、比索、臺幣全部貶值,一路狂瀉,香港作為亞洲最大金融中心陷入風暴,股市暴跌,先是恒生指數下跌10000點,股票價值跌去60%,市值蒸發了2萬億,也就是半個工商銀行;後又是樓市也陷入危局,樓價腰斬2/3,從12萬/㎡下降到4萬/㎡,大量香港人為此破產。為了不讓城市被沽空,為了拯救剛剛回歸的香港,中央政府出手搶救香港,以近1637億元代價擊退索羅斯,將他逼出金融市場,而索羅斯僅僅損失了25億美元,事後還笑稱,內陸政府此舉堪稱高風亮節。

二次是2001年開始,香港再次陷入經濟低潮期GDP不斷下跌,2001(-1.2%)、2002(-1.7%)、2003(-3.4%),連續三年下跌,通貨萎縮,民無餘錢,財政赤字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先是70萬人的移民大潮,給香港一記釜底抽薪,而繼之而來的禽流感H5N1,導致了香港零售業的大蕭條。為此中央政府再次出手援助,籤約《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開放香港自由行」,也就是全國49個城市可到香港自由消費,十年時間香港零售額總量達到了2.6倍。還有特設香港免稅政策,免稅是指香港對很多外國貨物實行免稅政策,所以外國名牌和電子產品比國內便宜。禁止內地城市開設類似香港的免稅區,避免內地與香港競爭。

在ZY襁褓中酣睡的香港似乎有重新站起的可能,但一比較新加坡、日本,我們不禁啞然,香港輸給了一個大時代!一手金融,一手地產,香港模式已經嚴重貧血,利令智昏。

制度失衡→產業失衡→經濟失衡→貧富失衡→觀念失衡→香港之死

阮次山在《離開中央優惠政策,香港將無法生存》訪談裡,再次質疑如果內陸人不到香港去旅遊香港會怎麼樣?換句話說,內陸人不擠入香港,香港的就業情況就一定會改善嗎?如果內陸人不湧入香港的大街,香港就一定會秩序井然嗎?如果內陸人不去瘋搶香港人的奶粉,香港的嬰兒就一定有奶粉吃嗎?

弊端已經暴露,結局無可挽回,筆者根據財經作家吳曉波《香港巔峰和香港之死》列出香港五大罪狀:

A製造業空心化,就業變成頑疾,青年變成城市盲流,威脅社會治安;

B貧富差距懸殊,基尼係數5.55,已經達到世界最高,窮人餓及體膚;

C中產階級被泡沫經濟反覆輪姦,又被洗劫財富,越來越沒有活力;

D房地產泡沫無比龐大,富人房多,窮人無房,卻不見政府廉租房;

E華人財閥橫立,壟斷香港經濟命脈,佔盡優勢,變成了廟堂之神;

房地產作為一種洗劫民富的工具,已經成為香港經濟萬惡之首,成為社會不公平的起源!正是由於房地產的特殊屬性,導致中產階級觀念退化,香港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體惡劣。人有所居,幼有所依,老有所養,在香港卻望塵莫及。香港已經變成了小民之都,再也沒有了民國大師的風範,再也沒有了香港影視所表露出的那些情懷,大中型的娛樂也變得乏善可陳,民之精神衰也。

而今,內地房地產已經逐漸江河日落,大量的房地產企業進入金融行業,一些大的房企如萬科、綠地、萬達入股銀行,小的房企籌建小額信貸公司,以各種名目進行融資。大型代理機構如世聯開發【家園雲貸】、易居開發【房金所】、鏈家開發【家多寶】、搜房(網絡中介)開發【天下貸】,小代理機構也聯合網際網路公司搞起了O2O眾籌網,筆者也很驚異,這是在加速房地產希望渺茫嗎?

香港做空民富,內地抄襲香港,到底誰才是最悲慘的那個?

正如電影《狼圖騰》所演繹,狼為了生存獵殺黃羊,如果人們偷吃了黃羊,狼就只好襲擊家畜,如果家畜還不足以填飽肚子,狼就會襲擊人。為了就業和生存,香港一度空前繁榮,但製造業的轉移,無疑讓香港變成了「空心之城」,為了彌補這樣的不足,金融、地產、服務業成為了香港的經濟主導,但資本大範圍的膨脹必然要傾瀉,那就促成了香港樓市的畸形發展,最終逼殺中產階級、底層消費者!

這是一個生物鏈邏輯,一切為了生存。

4天前,一個遊客不願意購買3000元首飾,就被打死在香港街頭。

在這一個閉合的死循環之中,產業放空,金融膨脹,樓市畸形,高失業率,民無餘錢,香港模式究竟還能走多遠?

1、十五年前,西安樓市稍有起步,邊學習香港模式,不僅在體制上學習,連營銷模式也學習,為此陝西英泰聯合臺灣行家地產組成「陝西英泰行家地產諮詢顧問有限公司」,這算是西安地區第一次觸摸香港模式。模式在變,經營也變,例如,英泰行家合伙人徐正茂,離開英泰行家自己成立了經紀公司,並取名為:皇馬不動產

2、筆者操作陝北榆林項目,發現榆林第二產業比重達到69%,算是奇高,而第一產業、第三產業都浮動在15%,城市總產值高,連續9年GDP陝西第二,城市面貌卻頗為陳舊,與香港經濟結構恰恰相反。有報導稱榆林現有房源庫存足夠銷售38年,近三年時間榆林人口流失近30萬,而榆林市總人口才338萬,近乎三年流失了1/10,而且是只出不進,殊為震驚。

地產聯盟2周歲,匯聚百萬地產人




相關焦點

  • 一人之下:動漫感情線大揭秘,徐三喜歡馮寶寶?張楚嵐沒戲了?
    這個問題留給你們自己慢慢想。風沙燕和賈正亮。這兩人完全是因為緣分和作者的安排,也可以用意外來形容。第一季的時候賈正喻找風正豪想加入天下會,但是恰巧碰到了馮寶寶大鬧天下會,賈正喻被馮寶寶幾招就給拿下了,還差點被風正豪掐死。
  • 香港打死內地遊客兩嫌犯今受審 被控誤殺罪
    香港警方用一個人偶來模擬案情,衝突起初發生在珠寶店右側邊門門口,之後到了旁邊的停車場入口處。在這個過程中,嫌犯模擬了用手掐脖子及腳踢受害者腹部的動作。再後來受害者在停車場牆邊倒地,嫌犯仍然對其進行毆打,最終受害者平躺在了停車場前方兩米左右的馬路上,雙手交叉環抱胸前。案情重組結束後,警方解除了現場的戒嚴。
  • 《士兵突擊》原著:徐三多成為戰王
    如果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入伍,那麼這個名額無疑將落在成為人才的人身上,而「傻人有傻福」,許三多能否當兵的事情就在「飯桌」上決定了。在原著中,成功是軍隊「找關係」加入的。事實上被石進錄取了「愚笨」的徐三多冒了很大的風險。
  • 追蹤 香港打死內地遊客兩嫌犯今受審 死者家屬抵港
    香港警方21日公布,兩名男子因涉嫌19日在紅磡民樂街毆打一名54歲的內地男遊客並致其死亡,暫控兩人一項誤殺罪。
  • 香港涉打死遊客事件旅行社唯一董事被捕 珠寶店亦疑團重重
    「內地遊客在港被毆打致死」事件調查再升級,香港九龍城警區重案組昨晚再拘捕一名涉案女子,是天馬國際(香港)旅遊有限公司董事。 據香港成報網報導,香港旅遊業議會(相當於行業協會,以下簡稱「香港旅議會」)在調查期間發現,天馬國際旅行社涉嫌與內地無牌旅行社交易並提交虛假文件,前往香港北角警署報案。
  • 老人被打死,學生全停課!面對香港暴亂,有一個女孩站出來了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她本來就一直關注香港事件,憋了一肚子的話,早就想找個機會掰扯掰扯。當看著示威者們舉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黑旗和寫滿標語的牌子在街頭聚集,班雅倫想都沒想就衝到他們面前質問。一名示威者告訴她,他們想要做的是「建設一個新的香港」時,班雅倫直接追問:「怎麼建?把城市毀了來建?在地鐵裡放火來建?割警察脖子來建?」
  • 凌晨, 韓國遊客在香港掃貨百萬名表, 結果竟然遇到了...
    警員向遇劫韓籍男遊客(左二)了解案發經過(圖片來源:香港「東網」)「東網」報導稱,14日凌晨零時許,一名41歲韓籍男遊客,同一名44歲同是韓籍友人,在尖沙咀遊客區購買14隻總值超過100萬港元的名表後,途經尖沙咀金巴利道28號對面準備搭計程車到機場離境時,突有衝出3名穿黑衣黑褲及戴口罩的男子,搶走兩人裝有該批名表的手袋後逃走
  • 【提醒】這家香港珠寶店出了名的「坑」,江門街坊千萬別去!
    ,(事件回顧戳→→內地遊客在香港被活活打死!),赴港認領遺體的死者妻子昨日(22日)痛哭要求「事情的真相」。而被暫控誤殺的兩名男子昨日提堂,控辯雙方各陳己見,案件押後至12月22日審理。事件真相還未完全顯現,但對香港旅遊業的影響已經造成。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旅遊業過去出的問題實在多,業界要高度自律。
  • 大陸遊客香港出事真相,以那家珠寶店為代表的香港黑店群終於被人扒出來了
    之前跟團去香港就被導遊弄進去強制消費,不買就不能出來。關在一個小房間裡,必須買。導遊還說必須一個人一個單子,不能低於一單1000。所以我再也不想去香港,對這個城市真的沒有好感了。隨著近些年香港遊的大熱,一些黑店簡直避無可避,甚至某些店鋪和旅行社一起「勾結」,形成了坑大陸遊客的產業鏈。在香港,這樣的黑店,不止D2一家!
  • 真假美猴王中被打死的是真悟空?可雲孩子的生父是陸振華?「真相」太毀童年…
    這部翻拍劇從選角到造型,都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配音就更尷尬了,「成人版小丸子」竟然滿嘴的娃娃音。當我們回頭再追一遍當年的影視作品或者喜歡的動漫人物時,好多細節和新解讀都足以毀掉童年三觀。真假美猴王中被打死的是真孫悟空?
  • 【解讀】"內地遊客在香港被圍毆身亡」事件輿情分析
    香港文匯網文章稱,紅磡區內近年開設不少珠寶店、藥坊等「消費點」,以方便內地團集中購物。但「消費點」不時發生導遊與團友爭執事件,更曾引發團友猝死事件。  10月20日,國家旅遊局和香港政府主管部門的正式表態繼續推動相關輿情熱度繼續大幅攀升,當天的各類輿情數據超過6000條,相關網絡新聞超過2500篇。
  • 香港人你為什麼這麼絕望?背後的真相竟然這麼殘酷……
    著名的二奶村下沙村光香港人就住了4000人,類似的村子還有好多,比如皇崗村、沙嘴村、水圍村、黃貝嶺村等等。最近一部片子《過春天》也提到了這個事兒,電影裡的佩佩16歲去找工作,做水客帶Phone6過關。這款手機在2014年發布,可以推算佩佩是1998年出生。這個年份暗示的是佩佩媽的過往,她是一個香港人包的二奶。
  • 黑貓的香港美食私心推薦|方便遊客篇
    我剛在香港工作那一年,有一位本地老饕同事,老爸是香港演藝圈大前輩,也算是從小吃江湖飯長大的。我某天跟他聊起周末我去渡船角吃了一家隱市法包,他徹底震驚了!他說好多本地人都沒去過渡船角,而我一個不會講粵語的新移民竟然不僅去了渡船角、還能知道去吃那家法包,簡直佩服。嗯,這是六年以前的事情了。如今我的吃貨技藝已經「精進」到什麼程度,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 大部分胖子不敢面對的真相,單身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咳咳~好了,關注九姑娘的單身狗們,我來告訴你們殘酷的真相吧!看完,也許能知道你們單身的原因了。廣州一醫院公布一項調查,人們對胖人存在明顯歧視。77.2%表示不會找胖人結婚,怕不健康影響生育;37.0%介意和胖人一起吃飯,怕好吃的胖的另一半會多吃了。單身,就是因為胖!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接著,來看看知道真相後的夥伴們都有啥反應。
  • 消逝的香港尖沙咀:當沒有了遊客以後.
    三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放眼全香港,如果要評選一個「最遊客」的地方,你會選擇哪裡?
  • 香港「龍城大藥房」哪個才是真的?香港尖沙咀,竟然找到10多家...
    位於尖沙咀的「龍城大藥房」創始於1936年,也算是歷史悠久的香港老店,因為採薄利多銷的傳統經營手法,所以是許多觀光客,尤其是內地客,來到香港,都會慕名前來購買藥妝。正因為龍城大藥房因為名氣太大,以及商標問題,雖然全港只有一家,但在香港其他地區,也會看見許多同名的藥房,都在蹭「龍城」的熱度,因此很多不熟悉情況的遊客,看到「龍城」二字,都不假思索的進去大買特買,豈不知自己已經中招。
  • 《知否》:盛紘為何忍心將林噙霜打死?因為比起她,他更愛這個
    導語:盛老爺探花郎因為他的寵妾滅妻,還哭了盛家老太太的一生,如今他的兒子盛紘也是完美地繼承了這一「美德」,把林噙霜寵的比正頭娘子都更體面些,王若弗這個大娘子被著林噙霜壓了二十多年。可為何盛紘最終還是狠心將林噙霜活活打死呢?因為比起愛情,他更愛這樣東西。
  • 真相如此黑暗,西遊記裡孫悟空竟然被如來佛殺害了?
    最後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打死。這是整個故事,看似很簡單,很完整,不過,我發現一個天大的伏筆。咱現在先假一下,被打死的那個是孫悟空,活的那個是六獼猴。我這不是胡說的,是有道理的,一下我的一些理論: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樣,誰也看不出來,就算如來騙大家說六耳獼猴就是真的悟空,而這個謊言,也只有如來知道真相,真正的孫悟空,他只是個啞巴吃黃連。二、六耳獼猴很有可能是如來安插的,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叛逆者,而如來是西天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統治者會允許一個叛逆者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孫悟空一向不敬重如來。
  • 臺北欲和香港搶泰國遊客?柯文哲:香港很無聊 就一個小島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出訪東南亞,推廣臺北市觀光,泰國旅遊業協會副主席鄭楚錦今天(29日)提到,泰國人到臺灣觀光人次,很快就會超越香港;至於臺灣贏過香港的地方在哪?柯文哲則表示,香港很無聊,就一個小島而已,有什麼好看的!
  • 廣東的一個落寞古鎮:曾被譽為「小香港」,現在遊客卻寥寥無幾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都會失去,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人!大家好,這裡是張饅頭愛旅行!大家都知道廣東是我國的第一經濟大省,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發源地之一,旅遊資源豐富,每年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前來遊玩。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位於廣東省的一個古鎮,這個古鎮曾經有著「小香港」的稱號,不過現在這個古鎮已經變得無人問津,遊客也是寥寥無幾,你知道是哪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