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1070:諸葛誕與哥哥諸葛亮性格相反,剛愎自用,逼走屬下

2021-01-10 聊文史

蔣班、焦彝將吳軍投降的消息報告諸葛誕。諸葛誕把吳將文欽、於詮叫來,大聲責罵。蔣班諫道:「全端降魏,是被他的兒子全禕招去的,與兩位將軍無關。現在應該同心合力,商量守城才是。

諸葛誕怒氣不息,令把吳軍撤下城頭,改用淮南兵守城。焦彝道:「如果不信吳軍,就放他們回國,不該屯在城中。」諸葛誕大聲道:「放他們出城,就都投敵人去了!」

從此以後,魏兵重新四面合圍,日夜攻打。諸葛誕見魏兵勢大,又防吳軍生變,只在城裡死死守住,不敢出戰。兵員糧草,都漸漸少了。

蔣班、焦彝屢次要出戰,諸葛誕不許。他指點城外道:「秋天到了,淮水就要大漲;只等淮水上岸,魏兵就變成魚蝦了。何必出戰?」

蔣班嘆道:「城裡糧少兵多,不能持久,萬一淮水不來,就壞了大事;還是乘現在決一死戰的好。」諸葛誕大怒道:「我要守,你偏要戰,你打的什麼主意?再要多說,就照軍法處斬!」

諸葛誕走後,蔣班對焦彝道:「他不聽忠言,眼看就要一敗塗地;我們不值得替他賣命,還是早打主意吧。」兩人商量了一陣,當晚縋下城頭,投奔他方去了。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同出一族卻分侍三國,是陰謀還是巧合?
    蜀得其龍是指諸葛亮,為劉備建立蜀漢立下汗馬功勞,官至蜀漢丞相;吳得其虎是指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為孫權建立出謀劃策,官至大將軍;魏得其狗是指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為曹操徵伐天下,官至徵東大將軍。諸葛三兄弟諸葛三兄弟在各自效力的政權當中都混得風聲水起,那麼他們三個為何要分侍三國?他們有如此才華,都效忠一個勢力豈不是更好?諸葛亮三兄弟分侍三國的背後是陰謀,還是巧合?
  • 是因為諸葛亮的性格,還是劉備的剛愎自用
    看過三國的小夥伴們對魏、蜀、吳肯定有所了解。三國之中深受讀者喜愛的非臥龍莫屬。相信是因為他那種「算漏無疑」的智慧以及對蜀國的嘔心瀝血。忠貞二字在他身上可謂是展現的淋漓盡致。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的文人墨客對其評價極高,有著「得臥龍者,得天下」的讚揚。
  • 諸葛誕、諸葛亮、諸葛瑾三兄弟為何分別效力魏、蜀、吳三國?他們誰的結局最好?
    到了諸葛亮這一輩,諸葛家族的實力達到巔峰。三國時吳國人韋昭在《吳書》裡寫道: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馬,督領將帥,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所以說《三國演義》裡不只有桃園三兄弟,還有諸葛三兄弟。諸葛三兄弟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為何會分別投靠三個相互敵對的國家呢?只能說是人各有志,時勢所驅,且聽我簡單說來。
  •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人家族的最終結局如何?
    在三國局面混得最大的家族是哪家?是諸葛家。三家公司都有諸葛家的人任職,而且都是高層,極高層,高處不勝寒的那種高層。其中職位最高的自然是諸葛亮,在擔任蜀國丞相一職。族弟諸葛誕也混到了徵東大將軍,差不多是現在的軍區總司令。如果說諸葛家族可謂是三國時期最風光的家族並不為過。無論是曹家,司馬家都只是在曹魏陣營中呼風喚雨;而孫家也只能坐擁江東;劉家更是最終蝸居西蜀。但往往爬得越高,摔得越慘。除了諸葛亮,諸葛瑾兄弟之外,似乎諸葛家的其他幾人都在最後的三國爭鬥中落入敗局。
  • 【流年故事】諸葛誕:諸葛家族的一條「狗」(洪與)
    龍,即臥龍諸葛亮,虎,則指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而狗,就是俘虜們誓死效忠的諸葛公。諸葛公是何人?他叫諸葛誕,是諸葛瑾、諸葛亮的堂第。《世說新語》說:「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這裡的狗,為「功狗」,不是貶義,意指有功的戰將。
  •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司馬懿是兒女親家,三國就是一群親戚打架
    由於小說三國演義的出現,讓人們對魏蜀吳三國爭霸的事跡變得盡人皆知,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能夠說出一些三國發生的事情。這就是三國普及的程度。眾所周知的是,魏蜀吳三國徵戰不休,從東漢末年開始,天下就大亂了,這時候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國時期雖然是盡人皆知的,但是三國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冷知識,這些冷知識是人們不熟悉的,也是鮮為人知的。
  •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因何被史家稱作「龍虎狗」?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分侍三國諸葛玄到豫章赴任不久,東漢朝廷又派朱皓為豫章太守,朱皓赴任途中向揚州刺史劉鏢借得一支軍隊,以此向諸葛玄施壓。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襄助。劉備得諸葛亮,「猶魚之有水也」。正是諸葛亮的鼎力相助,才使實力弱小的劉備魚化為龍,三分天下有其一。彼時,兄長諸葛瑾為避亂奉繼母早已到了江南,後因才幹出眾,人品高貴,當上了東吳的長史。後來,同出一脈的族(叔伯兄弟)弟諸葛誕投奔了魏文帝曹丕,官拜曹魏大將軍。
  • 三國時期諸葛家族都有誰?為何在三國時期都能做高官?
    諸葛亮家族三國時期影響非常大,魏蜀吳三國均有諸葛家族的人員存在,不僅僅是我們所認知的諸葛亮,而且諸葛家族在各國均做高官,不得不佩服其家族血脈之強大。奈何最終的結局都沒有善終,我們今天來看看三國時期諸葛家族都有誰?為何在三國時期都能做高官?
  • 曹操如何三請諸葛亮——那些毀三觀的「反三國」故事 | 奇書
    上世紀80年代,鄭伯成、韓進林即在湖北蘄春、浠水兩縣交界處(那裡有策山、策湖等地名,傳說孫策曾在此屯兵),從當地的教師、農民、公務員,以及鼓書藝人那裡,搜集到一批「反三國」故事,編成《曹操三請諸葛亮》一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 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仕三國,他們有什麼事跡,讓當時人稱為龍虎狗
    他說諸葛亮兄弟三人分別出仕三個國家,這樣就保證了諸葛家族的情報互通。這使得諸葛亮對三個國家的內部事務了如指掌,大大便利了諸葛亮的北伐。這位名人還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作為他的情報工作研究的課目。可惜,這位名人離世過早,世人沒有看到他的研究成果。不過,歷史上真的如這位名人所說的,諸葛亮三兄弟是在為一個家族而效力嗎?一、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仕三國。
  • 諸葛亮和司馬懿竟是兒女親家!所謂的三國紛爭,竟是一群親戚打架
    五千年歷史,精彩紛呈,內容飽滿,有太平盛世,如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有紛爭亂世,如春秋戰國、三國兩晉。
  • 諸葛亮是村夫?別再被《三國演義》忽悠了,真實身份你肯定想不到
    主播:陳卓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有一個非常搞笑的綽號:諸葛村夫。
  • 亂世中的士族——諸葛誕
    浮華起琅琊諸葛家是地方上的名門望族,但是距離真正的士族門閥還有一定差距,東漢末年的軍事動亂,沉重打擊了這些地方大族,為了逃離兵禍,年幼的諸葛瑾、諸葛亮不得不跟隨族人逃難到了荊州。 然而諸葛誕並沒有南下,而是留了下來。
  • 《三國》中犧牲最慘烈的是哪個家族?
    這個家族在三國相當有特點,他們雖然為兄弟,但是各為其主,而且在各自的陣營中都是相當成功的人物,最著名的當然是劉蜀陣營的諸葛亮、孫吳陣營中的諸葛瑾、曹魏陣營中的諸葛誕,其中,諸葛亮和諸葛瑾為親兄弟,諸葛誕應該是族兄弟(有爭議),在三國號稱龍虎狗,雖然狗的稱號在現在不雅,但在當時那也是對英雄人物的很高評價。
  • 諸葛亮族弟諸葛誕造反覆滅記
    【來源:讀史(ID:dushi818)作者:沙塵暴】01據《三國志》,諸葛豐是漢元帝時光祿大夫,他的直系後裔當中,有三位比較有名,一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二是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三是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這三人是三兄弟,只不過諸葛亮和諸葛瑾是親兄弟,諸葛瑾是兄,諸葛亮是弟,諸葛誕是他們的堂弟(一說族弟)。諸葛誕早年的事跡,值得一提的不多,其中有一件,是他擔任尚書郎的時候,為了把活命的機會給別人,差點淹死。
  • 三國最厲害的三兄弟,如果聯手很可能一統三國,比劉關張還親!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一個家族,一個有可能統一三國的家族,它就是——諸葛家族。提到諸葛家族大家第一時間肯定想到的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實在太有名了,千古以來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事跡,像三顧茅廬、隆中對、火燒新野、錦囊妙計、草船借箭、借東風、七擒孟獲、《出師表》、六出祁山、木牛流馬等等。
  • 諸葛氏不僅只有諸葛亮一人,聊一聊其他的家族成員
    諸葛亮是漢末三國時期一個非常耀眼的歷史人物,"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 諸葛亮的後人除了諸葛瞻諸葛尚以身殉國,其他人都向司馬家族投降了
    當年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布局,魏蜀吳三國中都有著諸葛家的種子,但是魏國的諸葛誕和東吳諸葛瑾這兩支被連根拔起,只有諸葛亮這一支倖存下來且傳承不絕。諸葛亮的後裔後來去了哪裡,正史裡還真有記載。三國到魏晉南北朝,皇帝和梟雄們大多鬥不過門閥世族,魏文帝曹丕也不得不搞個九品中正制來滿足門閥們的特權要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世族。
  • 司馬懿諸葛亮是兒女親家!所謂的三國爭霸,其實是一群親戚打架!
    正史中記載的這位孫夫人,除了哥哥孫權,還有一位比較知名的大哥叫孫策。孫策娶妻大喬,大喬與妹妹小喬均是絕色美人,小喬的丈夫是三國時著名的帥哥——周瑜。《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喬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
  • 三國風流人物,諸葛亮活得最辛苦
    在《我是先生》中,嶽曉東老師把三國心理診所搬到了舞臺中央,為三國的英雄豪傑做心理號脈。嶽曉東老師繼續趣說三國故事,通過對三國人物的分析,幫助大家了解何為人格完善,心理健康,性格決定命運。✦ 諸葛亮就是典型的A型特點人,因馬謖的一個過錯,就把他處死,領兵打仗管得太細,典型的垂直管理,過於追求完美,活活把自己累死。✦ 司馬懿則是A+B型人格,進退自如,即可像諸葛亮一樣追求完美,也能不計較得失,活得瀟灑,心理狀態上能夠做到變通,司馬懿大諸葛亮2歲,卻多活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