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之父講述童年羞恥:貧困深刻影響了我的經營理念

2020-12-22 第一財經

從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職位上退休後,「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有了難得的閒暇,除了陪伴妻子、孩子和孫子,他還寫了本自傳。「如此坦誠地分享我的童年故事,是想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那些經歷如何深深影響著我人生中的各種抉擇,包括我的夢想、建立星巴克的願景。」霍華德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說。

新書《從頭開始》取自英文短語「from the ground up」,意思是從零開始構建某個東西。霍華德解釋,這個詞一語雙關,他本人是在貧困和匱乏中長大,可謂「一無所有」;另外也意指星巴克的成長,從一家小小的門店發展到現在超過3.2萬家門店。

霍華德特別強調,希望普通人能從自己的「逆襲之路」中受到鼓舞。

「羞恥和難堪」的往事

「我迄今為止寫得最私密的書,鑑於我們所處時代的本質和需求,這也是我迄今為止所寫的最重要一本書。」霍華德在致謝中這樣為全書總結。

「私密」的提法固然引發好奇,但如果對比之前他寫的《將心注入》和《一路向前》會發現,退休後的霍華德確實更為坦率,小時候感到「羞恥和難堪」的往事,現在都能公之於眾。

1954年,霍華德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貧民區一個猶太移民家庭。父親高中都沒上過,只能做低收入的臨時工。家裡有3個孩子,儘管住著政府建的廉租屋,每月租金不到100美元,父親仍然手頭拮据,因為他花錢不節制——為省錢到廢車場買二手輪胎用,但轉身又會去花大錢做美甲或美發。

霍華德的外婆離婚後在家中開起小賭場,然後又把「生意」擴張到他家的客廳。每周都有幾天,從深夜一點到早上八點,周圍的貧民會陸陸續續來霍華德家打撲克,賭資是微薄的薪水、政府補貼,或者從外婆那裡借來的高利貸,直到天色大亮才帶著醉意離開。雖然不喜歡家裡變成這樣,但為了賺錢,霍華德的父母也加入了賭場「經營」,一個負責接送賭徒,一個在他們賭錢時端茶送水、製作消夜。

無數個夜晚,年幼的霍華德都被賭徒們的吵鬧、戲謔聲吵得無法入睡,為此十分痛苦。更讓他難堪的是,不時有鄰居問起他家裡的喧囂是怎麼回事,「賭局令我感到焦慮和羞恥,我只希望自己不正常的家庭不會為外人所知」。

賭徒走後,狹小的家裡依然不太平。霍華德的父母常在廚房的餐桌上計算收入,有父親幫人開車的薪水、零碎的借貸,再加上賭局收入,算著算著夫妻倆就開始吵架。

那時,霍華德還特別害怕電話鈴聲響起。和電影《少年的你》中的情節類似,母親為了躲避討債人,指使孩子去接電話。羞怯的孩子不得不對著聽筒撒謊搪塞:「對不起,我爸媽不在家。」

父親悲劇激勵追尋夢想

《從頭開始》的副標題是「星巴克之父的人生信條和經營哲學」,但多年來霍華德的這些核心價值觀其實沒有改變。他在《將心注入》中就說過,奠定星巴克的許多價值觀都可追溯到紐約布魯克林那間擁擠的公寓房子。《一路向前》裡也寫到過:「我父親一生的悲劇激勵了年輕的我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霍華德所說的父親的人生「悲劇」,發生在他7歲那年冬天,《從頭開始》裡詳細寫下了當年家庭面臨的變故。

那是雪後的一天,他正在樓下和廉租公寓的夥伴們一起打雪仗,突然母親從7樓公寓的窗戶裡探出身子招手示意。霍德華回到家後得知,父親在開貨車給客戶送尿布時踩在冰上摔倒,骨盆和腳腂骨折。當時的美國,像父親這樣的工人一旦因公受傷,就擺脫不了被立即辭退的命運。

父親在沙發上躺了整整一個月。因為學歷太低,除了開車,他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能。他脾氣暴躁,總是一臉疲憊,令人無法親近。

失業在家的父親沒醫保也沒賠償金,人更加消沉,脾氣也變得更加糟糕。而母親當時有7個月身孕,也沒法出去賺錢。加之夫妻倆又沒積蓄,真是一下子走到了窮途末路。「要不是當地一家名叫『猶太人家庭服務中心』的慈善機構幫忙,我們家連飯都吃不上了。」

霍華德的童年在7歲那年被劃上了重重一道傷口。「看到父親失業,卻無錢支付醫療費用,這讓我立志成為一名要給員工購買醫療保險的企業領導人。」

童年「避難所」與「第三空間」

家裡的氣氛老是這麼壓抑和充滿火藥味,霍華德自然想躲避。小時候,他要麼去樓梯間一個人安靜地待很久,要麼去廉租小區的運動場。每逢暑假、周末,或是放學後晚飯前那段時光,開闊的運動場上有社區裡數百個小孩在盡情玩棍子球、唾沫球等各種運動,有時男孩間也會來場肉搏,發洩無處釋放的荷爾蒙。

「回想起來,灣景這個廉租小區運動場不同於家、工作場所或者學校,是一個自由生長的第三空間。」霍華德說。他喜歡這裡,因為在這個家門之外的空間,沒有太多的責任,但又是自己選擇的地方,可以暫時忘記很多煩惱。

多年後的1983年,霍華德作為星巴克營銷主管兼零售商。一次在義大利米蘭出差,他無意間走進一家咖啡吧,一下子被從沒見過的意式拿鐵咖啡迷住,而且立刻就喜歡上了裡面的氛圍:咖啡調配師及其他工作人員顯然和顧客非常熟悉,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咖啡館裡有各種各樣的人,說笑的男人、抱著小孩的女士,穿著校服的學生,還有人在獨自看書或發呆……

霍華德注意到,類似的咖啡館在義大利有很多。它們裝修簡陋,場地也不大,但特別受人歡迎,因為裡面有種單純、隨性、熟悉的舒適感和群體感,這讓他想起小時候在小區運動場裡玩耍的感覺。「咖啡館是人們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我開始意識到它也是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

更為關鍵的是,當時美國還沒有這樣的咖啡吧。「我相信,把這種體驗帶到美國,就是星巴克的下一個目標。」

關鍵收購得到老蓋茨力助

星巴克公司成立於1971年,有三位創始人,最初業務是烘製並售賣世界各地的全豆咖啡。霍華德從米蘭回到美國後非常興奮,他試圖說服星巴克的創始人轉型,從加工單一咖啡豆轉為經營更加複合的咖啡館,遺憾的是老闆們並不感興趣。

1985年,霍華德辭職,自己開了一家咖啡吧「Il Giornale」,在義大利語中,這個詞是指「報紙」,另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天天、日常」。「天天咖啡」便是今日星巴克的前身。

兩年後,有6家門店的星巴克遇到財務問題,創始人找到霍華德,希望他能收購星巴克。最終在西雅圖著名律師、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父親老蓋茨的力助下,霍華德以380萬美元完成對星巴克的收購。「天天咖啡」的經營模式被複製到更多門店,從此,「星巴克之父」開始真正走上實現自己童年夢想的大道。

有鑑於父親的遭遇,星巴克在創立之初就決定,哪怕是兼職的員工,也要讓他們享受到醫療保健福利。而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零售業,大部分公司都在削減員工福利以減少運營成本。另外,霍華德還決定,不論「夥伴」(星巴克對員工的稱謂)職位如何,都給他們股權。「這樣做對我而言也有個人情感的因素。我的父母什麼都沒有。沒有房子,當然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份。」

遺憾的是,直到1988年父親去世,霍華德和他的關係都很疏離,父子倆從來沒有彼此真正走近過對方的心,「我發現,我對這個人、對他的內心知之甚少」。關於父親人生中從沒享受到工作尊嚴和成就感,都來自於他自己的猜測。

2013年,霍華德的母親也去世了。她晚年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對家人變得暴躁而冷漠,但偶爾頭腦清晰時和霍華德交談,不再像從前那樣刻薄,而是不止一次告訴他,「我已經盡力了」。

「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往往非常複雜。小時候,我們把他們視作偶像,長大後,我們眼中的父母已變成跟我們一樣不完美的人。結果就是,我們都會評判父母不可避免的缺陷並原諒他們。順序大致如此。我就是這樣。」霍華德這樣寫道。

相關焦點

  • 星巴克之父講述童年羞恥:貧困影響了我的經營理念
    (原標題:星巴克之父講述童年羞恥:貧困深刻影響了我的經營理念)
  • 星巴克高回報率的秘密,對員工的健康和教育投資
    霍華德:《將心注入》(1997)講述的是星巴克發展的早期階段,當時我作為初期創業者,與一群具有奉獻精神的「夥伴」共同努力,期待創立一家能平衡利潤和人文關懷的公司。《一路向前》(2011)講述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我回到星巴克重新擔任執行長,在公司經歷波折的時期,如何完成公司的自我更新與迭代,從而繼續向前發展。
  • 星巴克創始人自傳面市:如何戰勝原生家庭桎梏 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
    這是「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的最新書籍,並且由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國防部前部長羅伯特·蓋茨等推薦。「我們的『原生家庭』、成長故事和經歷、與父母的關係,這些都將影響我們一生。」 霍華德·舒爾茨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 星巴克高回報率的秘密 對員工的健康和教育投資
    《一路向前》(2011)講述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我回到星巴克重新擔任執行長,在公司經歷波折的時期,如何完成公司的自我更新與迭代,從而繼續向前發展。如你所說,我在書中分享了很多個人故事,這些都是之前從未公開過的經歷。在這本書中,我以更加坦誠的心態,全面回顧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過的挑戰。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些故事,能讓讀者更好地了解那些影響我做出決定的人和事,也是那些經歷促使我建立一家注重人文關懷,注重為社區創造繁榮,並同時提升經營業績的公司。
  • 星巴克由來
    今天恰好碰到星巴克之父的傳記,那就從霍華德舒爾茨開始吧。應該已經有很多關於星巴克的書了,或者關於霍華德的。
  • 星巴克之父舒爾茨,為什麼能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對於美國人來說,兩名非洲裔年輕人因為沒花錢就在星巴克無故遭到逮捕,事件中能夠觸動情緒的敏感點實在太多,因此很快就引發反種族歧視抗議,以及抵制星巴克的浪潮。最終星巴克以道歉、賠償解決了事件。之後,星巴克專門找了一個下午,全美 8000 多家店停業學習,以讓所有員工都能正確認識種族問題。費城事件發生在星巴克,讓美國人備感憤怒。
  • 英文書筆記 | 從頭開始,星巴克之父的人生信條與經營哲學 From the Ground Up
    一個半月慢慢啃著這本書關於這位星巴克之父的故事,書中有很多故事情節是早已被各大媒體所述說過,和99年那本將心注入也有很多雷同,不同的是這一次帶入了很過個人的情感,是一次次強調的價值觀和他想要用行動去這個世界帶去的溫暖。其實對於星巴克,除了深入人心的logo標誌,和媒體對其的傳奇渲染,好像並未特別的去體驗過在想要傳達的第三空間的存在。
  • 專訪「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用創造力和同理心共度艱難時刻
    另一方面,他也講述了星巴克從成立之初,就致力於善待他人並帶來積極的正能量,從而更了解這家公司的成功之道和經驗教訓。 他分享了這本書的創作歷程,對於疫情的思考,星巴克的發展規劃,以及他當下的生活。 「我希望這不僅是一本關於星巴克的書」 紐約布魯克林區政府公租房的樓梯間是霍華德童年時代的避風港。那裡並不安靜,集了大量的外來移民和黑人,樓梯間總能聽到沉重的關門聲,小孩子上躥下跳的吵鬧,以及他的父母在屋子裡的爭吵。但這是屬於他的獨立空間。
  • 星巴克在臺灣雲林開出的北港新店,有著讓人印象深刻的店鋪設計
    2020-11-21 19:02:46 來源: 理想生活實驗室 舉報   11 月 20 日,星巴克在臺灣地區雲林縣北港鎮華南路開出新門店
  • 鬼知道我童年到底有多羞恥
    其實說起童年神劇這個詞,不知道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劇名到底是什麼,反正小編個人來看,自從十幾年前國內開始流行瑪麗蘇電視劇的時候,小編的人生就已經被牢牢地釘在了「羞恥柱」上,而且永遠也翻不了身,畢竟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看當年的那些偶像劇,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 星巴克之父—Peet's Coffee,值得排隊嗎?
    說到咖啡,如果你只想到星巴克,那你就太out了,在咖啡屆還有星巴克的祖師爺Peet's Coffee,今年皮爺落戶上海的時候早就引起一波熱潮
  • 專訪星巴克創始人:無論誰當美國總統,都應以人文視角領導國家
    根據財報顯示,在上一財季,星巴克在中國內地市場史無前例地開出了259家新店,創下了季度開店總數的新紀錄,並將在2021財年承諾新開600家門店——星巴克正在以「中國速度」適應「新常態」。《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回顧他今年對疫情的思考,展望星巴克在中國的理念和願景,以及了解他對當下中美關係的看法。
  • 星巴克也扛不住了?淺析星巴克品牌戰略
    受此影響,星巴克宣布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再度關閉200家門店,以削減運營成本。 早在今年6月,星巴克就表示,未來18個月將關閉美洲地區近400家門店。不過,星巴克表示,若將關閉的門店計算在內,本財年將在美洲地區淨開設50家新店。
  • 老比爾·蓋茨都推崇的星巴克咖啡,這綠色圍裙靠什麼紅遍了世界?
    星巴克是怎樣從籍籍無名到全球分店無數的,霍華德·舒爾茨在他的新書《從頭開始》中,既分享了他的個人成長經歷對他商業決策的影響,又講述了他是如何在困境中積累人脈、獲取支持的。就像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王靜瑛所說,「公司的根基與經營策略同等重要,而其源頭正是霍華德創業初心的精髓:人文關懷視角下的高績效。」
  • 大家為什麼願意去星巴克?星巴克是對現代人生活的一個影響!
    是關於星巴克對現代人生活的一個影響,小約還依稀記得上面的選項有年齡階段、從事的工作、還有每個月大概會光顧幾次星巴克以及時間,還有體驗的滿意程度等等。 其實說起來大家願意去星巴克,無外乎幾種原因,要麼是被星巴克的店內環境或者服務態度再或者是星巴克的產品所吸引,就像不是所有的火鍋店都像海底撈那般的服務。
  • 一人一故事 | 星巴克中國 CEO Belinda:我終於知道我存在的意義
    ▼ 在三個國家度過的童年生活Belinda 的故事始於香港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社區裡的每個人都互相認識,孩子們會結伴走到附近的學校上課,母親會和其他全職太太在業餘時間一起打麻將,而父親則經營著一家成功的古董店。Belinda 是家中三個女兒中最小的一個,但很快家裡又新添了弟弟。
  • 咖啡的顏色:星巴克的價值
    年前收到星巴克APP的一份年度帳單,顯示我在2020年一共累積342.8顆星,買了476杯星巴克。作為一名不算資深的咖啡愛好者,雖然現在有很多對星巴克標準式咖啡的不認可聲音,不過就我這麼一個中國人而言,它的味道沒那麼差。
  • 深井效應: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逆,產生應激反應系統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大,他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性格特點,人格是否健全。也決定著是否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有人認為童年有那麼重要嗎?那麼小的孩子什麼都記不住,我想說這種話的的人,童年一定過得很幸福,沒有體驗不幸福的童年的痛楚。
  • 樂高人偶之父去世,謝謝你創造了我的童年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你也許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見過這些黃色的小人它們創造了樂高的商業傳奇更豐富了無數人的童年傳奇玩具設計師、樂高人偶發明者詹斯「和全世界數百萬孩子一樣,他創造了我童年記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阿什頓說,「他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了不起的財富。」01他為這些小塑料塊注入生命詹斯·尼加德·克努森從1968年到2000年在樂高擔任設計師。1978年,由他設計的樂高小人偶問世,從此開始了一段玩具界的傳奇。
  • 星巴克創始人:無論商業帝國多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生長於美國紐約的政府廉租房中,卻在全世界締造出一個龐大的咖啡商業帝國——舒爾茨將這一切歸功於愛、仁慈、憐憫心和人文精神。為什麼星巴克會做出許多看似有悖常理的決策?什麼才是舒爾茨眼中上市公司的使命和責任?支撐星巴克發展至如今體量的原因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