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迪克大獎得主史蒂夫·詹金斯作品
★ 美國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學校圖書館》推薦
★《出版人周刊》推薦
★《柯克斯評論》推薦
說起熊貓,中國的國寶,當我們跟孩子聊熊貓時,除了熊貓喜歡吃竹子,生活在我國四川省外,你是否好奇過,熊貓為什麼長了一對大大的黑眼圈呢?那是否又觀察過疑惑過長頸鹿的舌頭為什麼是紫的?角蛙的嘴怎麼那麼大?棘蜥為什麼全身長滿刺?倉鼠的臉蛋怎麼肥嘟嘟的……
如果你也曾經為此困惑過,歡迎打開這本來自動物世界的「臉」書!動物的生存智慧就寫在它們的臉上,這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神奇動物見「面」會。聚焦動物的臉,探索動物的臉背後的秘密!
翻開《大熊貓為什麼長了黑眼圈》,幾乎每一個動物都是正面的臉部大特寫,高飽和度的色彩搭配和對稱的構圖,每打開一頁都會被驚喜到。
不止畫面夠驚豔,作者真的是兒童的朋友,整本書用對話體的方式展現每個動物的特徵,在講每一個動物時,都先用「親愛的XX,你……?」的疑問句進行提問,然後讓動物自己用第一人稱進行回答,可愛又調皮的語氣太抓娃娃的心。
而且語言中運用了大量生活化的詞句,讀起來非常親切。
「親愛的河魨:
我真的有點兒擔心——
你會不會爆炸呀?」
「別擔心,我不會爆炸。我
用水讓自己的身體膨脹
起來,這樣大魚就很難把
我吞進肚裡了。」
閱讀《大熊貓為什麼長了黑眼圈》,和25種神奇動物面對面,談談心,動物們長成這樣不是無緣無故的,這些不同尋常之處能幫助它們生存下去。
圖書內容目錄
親愛的貘:你的鼻子為什麼是歪的?
親愛的白兀鷲:你的臉上為什麼沒有毛?
親愛的山魈:你的鼻子怎麼這麼鮮豔?
親愛的傘蜥:你的脖子上戴的是什麼東西?
親愛的鷹頭鸚鵡:你這頂滑稽的帽子哪兒來的?
親愛的角雕:你頭上的羽毛怎麼豎起來了?
親愛的葉鼻蝠:請嚴肅地回答我,那真的是你的鼻子嗎?
親愛的角蛙:你的嘴為什麼巨大無比?
親愛的倉鼠:你的臉蛋為什麼肥嘟嘟?
親愛的河魨:我真的有點兒擔心——你會不會爆炸呀?
親愛的大角羊:你那巨大的角不礙事嗎?
親愛的鹿豚:你的獠牙看上去很厲害,你會用它們打架嗎?
親愛的星鼻鼴:你臉上那團奇怪的東西是什麼?
親愛的鼴鼠:你有沒有考慮過戴牙套?
親愛的髭海豹:你的鬍鬚那麼長,不會痒痒嗎?
親愛的美西螈:你的頭上怎麼長了羽毛?
親愛的北美烏樟鳳蝶幼蟲:你為什麼要盯著我?
親愛的大熊貓:誰給你畫了一對黑眼圈?
親愛的紅松鼠:你耳朵上的毛是為了讓你聽得更清楚嗎?
親愛的長頸鹿:你的舌頭為什麼是紫的?
親愛的水滴魚:你究竟怎麼了?
親愛的馬來熊:你的舌頭為什麼這麼長?
親愛的鯨頭鸛:你的喙為什麼這麼粗壯?
親愛的棘蜥:為什麼你渾身上下都是刺?
親愛的巖蹄兔:你的牙齒真鋒利啊!你一定很危險吧?
在書的最後,作者把書裡出現的動物等比例繪製在一起,孩子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不同動物的大小。
書中動物的形象均有紙張撕剪拼貼而成,純色背景能夠更好地襯出動物的形態,栩栩如生,絲毫畢現。這是一本引人注目的科普書佼佼者,那它的作者又有何厲害之處?
史蒂夫·詹金斯( SteveJenkins)
美國童書作家、插畫家。他搬過21次家,創作了超過40本科普繪本,其中包括獲得了凱迪克獎、《波士頓環球報》號角童書獎、《紐約時報》年度繪本等榮譽的多部作品。現在,史蒂夫·詹金斯一家與8隻狗、4隻倉鼠、1隻貓、1條蟒蛇,以及1隻生了幾百個寶寶的狼蛛一起生活。
他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奇妙細緻的切割和撕紙拼貼的插圖堪稱驚豔,別具一格,令人讚不絕口。番外話
詹金斯先生愛好收藏各式各樣的精美彩紙,也正是出於此因讓其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兒童插畫繪本中鶴立雞群。這些手工紙大多都來自具有嫻熟造紙傳統技藝的亞洲。
一起閱讀詹金斯先生的作品,總是感覺很幸福,忍不住讚嘆:這位科普大叔的繪本有點意思!
《小鹿出生的第一天》
我們人類出生就有爸爸媽媽的保護,什麼都不用做,就有人全方位的照顧。那出生的第一天,動物寶寶們會是怎樣的呢?
「可我什麼也做不了,
我連眼睛都睜不開。
媽媽會把我舔乾淨,
給我餵食,保護我的安全。」
」出生的第一天,
我是在離地面
很高的地方出生的,然後掉在草堆上。
但我不會受傷,
很快,我就邁出了我的第一步。」
《小鹿出生的第一天》的畫風更萌,大概是因為要描繪新生命的萌生,所以書裡出現的動物寶寶和動物媽媽都顯得溫順可愛。「然後掉在草堆上」還用了傾斜的排版方式,來營造掉落的視覺感受,讓閱讀變得更加有趣。
保持一貫風格,書的結尾補充了更多的科普,對好奇求知的孩子來說,又可以探索一番了。
《小鹿出生的第一天》傳遞給孩子滿滿的生命力,拉近了孩子與動物的距離,感受著大自然中的為愛而生,培養孩子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借自然中的例子回答孩子「我從何而來」的問題。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他/她出生時的趣事,孩子在趣味中感受著父母對他的愛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這是大自然賦予每一個生命的天性,這種無私的愛也是生命得以延續、種族得以繁衍的最深刻的動力。
《大猩猩的手有這麼大》
書的勒口上附了作者自白似的一段話:
「一次,我帶12歲的兒子去聖地牙哥動物園,看到一隻大猩猩手的金屬雕塑被安裝在孩子可以夠到的位置,每個路過的孩子(包括大人)都會伸出手來跟它比比大小。
我突然想到,應該創作這樣一本書,展現動物的實際大小。」
書封可是寶藏,別具匠心的作者把書封設計上了30cm刻度尺,讀這本書可以一邊比大小一邊量尺寸,幫助孩子建立抽象數字和具體事物的聯繫。
這本書按照動物實際大小,1:1繪製還原,想知道亞洲最大陸地動物的腳有多大嗎?一比就知道。
像這種侏儒蝦虎魚按原比例繪製,能很直觀地讓孩子感受到動物實際的大小。
翻開書,孩子可能真的會忍不住和書裡的大食蟻獸、大白鯊、巨型竹節蟲……比比大小。
為了做出真實身體比例的灣鱷,作者用了兩個大折頁來描繪灣鱷的嘴巴,孩子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比較」和「尺寸」這樣的數學知識就變得那麼有趣。
書的最後一如既往的貫穿著作者的風格,小小的心機,大大的寶庫!
《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
史蒂夫詹金斯的《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麼?》獲得了繪本界的最高榮譽——凱迪克獎,少有的能獲獎的科普作品。
這是一本沒有具體故事情節的書,主要講了各種動物身體不同部位對於他們的獨特功能。作者沒有按照動物譜系來介紹動物,而是童趣盎然地從動物的器官入手,將它們分為若干小組,展示出一個奇妙的、色彩斑斕的動物世界。
如果你是一隻黑猩猩,你可以用腳拿食物吃。
如果你是一隻壁虎,你可以用有黏附力的雙腳,倒吸在天花板上爬行。
大象的鼻子可以噴水洗澡,蝙蝠的耳朵可以用來偵察,角蜥的眼睛可以噴血,猴子的腳可以拿東西......動物的各種器官,都在發揮著我們常識認知以外的作用,看書時總會有開眼界之感。
書的最後,還延續了一貫的風格,附有書中介紹過的每一種動物的詳,註明了詳細文字資料,動物的名稱、生活地、生活習性等讓孩子像遊戲一樣地欣賞完書的主體內容之後,還能夠詳細地了解相關的知識。
《一秒有多長》
時間是最抽象的概念,一秒很短嗎,一年有多長?短短一秒,人眨眼7次,啄木鳥啄樹20下,飛機航行244米;一分鐘倉鼠的心跳跳動450次,進攻中的灰熊疾馳805米;一小時有3600秒,成年人呼吸900多次......一秒過得很快,但一秒內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多改變。《一秒有多長》以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解釋抽象的時間,看不見的時間這本書讓你看見!花上3600秒讀完,你將用嶄新的視角看待時間和生命。